书城古籍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2298800000077

第77章 海赋并后序

杨万里本赋是作者在绍熙年间任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江东军马钱粮之时,巡视采石矶旧战场后所作。绍兴三十一年(1161)七月,完颜亮迁都汴京准备南下攻宋。九月,完颜亮率兵六十万分四路大举南侵。东路攻淮南,中路攻荆襄,西路攻大散关,海路直取临安,势在一举灭宋。十一月,在宋军统帅未及抵达,两淮前线守军溃散,金兵主力渡江的危急关头,时任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适被派往采石犒师的虞允文,毅然担当起指挥重任,击溃渡江金兵,粉碎了完颜亮灭宋的企图。

辛巳之秋[1],牙斯寇边[2]。既饮马于大江[3],欲断流而投鞭[4]。自江以北号百万以震扰,自江以南无一人而寂然[5]。

牙斯抵掌而笑曰[6]:“吾固知南风之不竞[7],今其幕有乌而信焉[8]。”指天而言:“吾其利涉大川乎[9]!”方将杖三尺以麾犬羊[10],下一行以令腥膻[11]。掠木绵估客之艓[12],登长年三老之船[13]。并进半济[14],其气已无江壖矣[15]。南望牛渚之矶[16],屹峙七宝之山[17]。一帜特立[18],于彼山巅。牙斯大喜曰:“此降幡也!”贼众呼万岁而贺曰:“我得天乎[19]!”

言未既[20],蒙冲两艘[21],夹山之东西,突出于中流矣!其始也,自行自流,乍纵乍收。下载大屋[22],上横城楼[23]。缟于雪山[24],轻于云毬[25]。翕忽往来[26],顷刻万周。有双垒之舞波[27],无一人之操舟[28]。贼众指而笑曰:“此南人之喜幻[29],不木不竹[30],其诳我以楮先生之俦乎[31]?不然,神为之楫[32],鬼与之游乎?”

笑未既,海5万艘[33],相继突出而争雄矣。其迅如风,其飞如龙。俄有流星[34],如万石钟[35]。陨自苍穹[36],坠于波中。复跃而起,直上半空。震为迅雷之隐谹[37],散为重雾之冥濛[38]。人物咫尺而不相辨,贼众大骇而莫知其所从。于是海5交驰,搅西蹂东[39]。江水皆沸,天色改容。冲飙为之扬沙[40],秋日为之退红[41]。贼之舟楫,皆躏藉于海5之腹底[42]。吾之戈铤矢石[43],乱发如雨而纵横。马不必射,人不必攻。隐显出没,争入于阳侯之珠宫[44]。牙斯匹马而宵遁[45],未几自毙于瓜步之棘丛[46]。

予尝行部而过其地[47],闻之渔叟与樵童。求牙斯败衄之处[48],杳不见其遗踪[49]。但见倚天之绝壁,下临月外之千峰。草露为霜,荻花脱茸[50]。纷棹讴之悲壮[51],杂之以新鬼旧鬼之哀恫[52]。因观蒙冲、海5于山趾之河汭[53],再拜劳苦其战功[54]。惜其未封以下濑之壮侯[55],册以伏波之武公[56]。抑闻之曰[57]:在德不在险[58],善始必善于终。吾国其勿恃此险[59],而以仁政为甲兵,以人才为山河,以民心为垣墉也乎[60]!

右[61]:采石战舰,曰蒙冲,大而雄。曰海5,小而驶[62]。其上为城堞屋壁[63],皆垩之[64]。绍兴辛巳,逆亮至江北,掠民船,指挥其众欲济。我舟伏于七宝山后,令曰:“旗举,则出江。”先使一骑偃旗于山之巅,伺其半济,忽山上卓立一旗,舟师自山下河中两旁突出大江[65]。人在舟中,蹈车以行船[66],但见船行如飞,而不见有人,虏以为纸船也。舟中忽发一霹雳炮,盖以纸为之,而实之以石灰、硫黄[67]。炮自空而下落水中,硫黄得水而火作,自水跳出,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吾舟驰之压贼舟,人马皆溺,遂大败之云。

(《诚斋集》卷四四,《四部丛刊》本)[1]辛巳:指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

[2]牙斯:西汉匈奴乌珠留若鞮单于,名囊知牙斯。此借指金主完颜亮。

[3]饮马大江:谓使战争临于某地或通过战争扩大疆土至某地。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北,师次于郔,沈尹将中军,子重将左,子反将右,将饮马于河而归。”

[4]断流投鞭: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语出《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何险之足恃!”

[5]无一人:谓宋军伏兵不动待敌渡江以袭之。《宋史·虞允文传》:“允文乃命诸将列大阵不动,分戈船为五。其二并东西岸而行;其一驻中流,藏精兵待战;其二藏小港,备不测。”

[6]抵掌:击掌。

[7]南风不竞:语出《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本指南曲乐音微弱,后喻力弱气衰。

[8]幕有乌:谓军营空虚。《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师夜遁。郑人将奔桐丘,谍告曰:’楚幕有乌。‘乃止。”《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侯伐齐,齐师夜遁。师旷告晋侯曰:’鸟乌之声乐,齐师其遁。鸟乌得空营,故乐。‘”梁刘孝威《乌生八九子》:“流声表师退,集幕示营空。”

[9]利涉大川:谓可顺利渡江。《周易·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周易·需》:“贞吉,利涉大川。”

[10]方将:将要,正要。杖:持。三尺:剑的代称。麾(huī):指挥。犬羊:对金兵的蔑称。

[11]一行(háng):一项,一道,指渡江军令。腥膻(shān):代指金兵。

[12]木绵估客:泛指南方商人。木绵,即木绵濮,古代南蛮部族名。杜佑《通典·史部》卷一八五:“木绵濮,土有木绵树。”估客,行商。估通贾。艓(dié):小船。

[13]长(zhǎng)年三老:泛指船工。古时川陕一带敬称篙师为长年,舵工为三老。

[14]半济:半渡至江中。

[15]江壖(ruán):江边,江岸。句谓气衰无法抵达江岸。

[16]牛渚(zhǔ)之矶:即采石矶,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长江边。《宋史·虞允文传》:“十一月壬申,金主率大军临采石,而别以兵争瓜洲。”

[17]屹峙:直立高耸。七宝山:即采石矶以北的宝积山。

[18]一帜:指挥伏兵的信号旗。特立:此指突然举旗,异常醒目。

[19]得天:得到上天佑助。

[20]未既:没有结束。

[21]蒙冲:一种大型战船。《释名》:“外狭而长曰朦冲,以冲突敌船也。”杜佑《通典》卷一六〇:“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前后左右有弩窗矛穴。敌不得近,矢石不能败。此不用大战,务于疾速,乘人之不及,冲突敌船。”

[22]下载大屋:指下层舱如大屋。《释名》:“楼船一层曰庐,二层曰飞庐,三层曰雀室。”

[23]上横城楼:指上层舱如城楼。《通典》卷一六〇:“船上建楼三重,列女墙战格,树幡帜,开弩口矛穴,置抛车、垒石、铁斗,状如城垒。”

[24]缟:用为形容词,白色。

[25]云毬:球状白云。

[26]翕(xī)忽:疾速貌。

[27]双垒:指两艘蒙冲。

[28]操舟:驾船。

[29]喜幻:喜好幻术。古时南方巫风盛行,故云。

[30]不木不竹:非木非竹。

[31]诳(kuáng):欺骗。楮先生之俦:纸制品之类。楮树皮可制纸,韩愈《毛颖传》称纸为“楮先生”。俦(chóu),同类。《宋史·虞允文传》:“庚寅,亮至瓜洲,允文与存中临江按试,命战士踏车船,中流上下,三周金山,回转如飞。敌持满以待,相顾骇愕。亮笑曰:’纸船耳!‘”

[32]楫:用为动词,划船。

[33]海5(qīu):小型战船。5,同鳅。《宋史·虞允文传》:“中流官军,亦以海鳅船冲敌,舟皆平沉。敌半死半战,日暮未退。”

[34]俄:俄顷,顷刻。流星:此指霹雳炮。

[35]万石(dàn)钟:巨型铜钟。

[36]陨(yǔn):坠落。

[37]谹(hóng):山谷中的回声。

[38]冥濛:昏暗不明貌。

[39]搅西蹂东:谓来回撞压。

[40]冲飙(biāo):暴风。

[41]退红:失色。

[42]躏(lìn)藉:践踏。

[43]矢石:箭矢和垒石。

[44]阳侯:传说中的波涛之神。珠宫:龙宫。句谓战船竞相隐没于波涛之中。

[45]宵遁:乘夜逃跑。

[46]瓜步:瓜步山,在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完颜亮在采石矶为虞允文所败,转驻瓜步山,欲从瓜洲(今江苏扬州市南)渡江。其时金宗室完颜雍已乘机自立为帝,渡江金兵也发生兵变,完颜亮被军将完颜元宜等杀死。

[47]行部:巡行所属部域。

[48]败衄(nǜ):战败。

[49]杳:渺茫无踪。

[50]荻(dí):水边植物,形似芦苇。脱茸(róng):指花絮飞舞。

[51]棹讴:渔歌。

[52]哀恫(tōng):哀痛。

[53]山趾:山脚。河汭(ruì):河流汇合弯曲处。

[54]劳苦:指慰劳凭吊。

[55]下濑(tǎ):汉将军名号。《汉书·南粤传》:“故归义粤侯、壮侯二人为戈船、下濑将军,出零陵,或下离水,或抵苍梧。”壮侯:指壮缪侯。关羽曾被追封此号。

[56]册:册封。伏波:汉将军名号。据《汉书·武帝纪》和《后汉书·马援传》载,西汉路博德和东汉马援曾受封此号。武公:指忠武侯。诸葛亮曾被追谥此号。

[57]抑:抑且,而且。

[58]在德不在险:谓重要的是修德政而不在于恃天险。语出《史记·吴起列传》:“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

[59]此险:指长江天险。

[60]垣(yuán)墉:城墙,此喻御敌之屏障,卫国之长城。

[61]右:犹言“以上”。古时从右至左竖行书写,故云。

[62]驶:疾速。

[63]堞(dié):城上齿状矮墙。

[64]垩(é):用为动词,用白土涂饰。

[65]舟师:水军。

[66]蹈车:指踏动机轮。

[67]实:填充。

评采石大捷是宋人引以为傲的著名战役,对保卫江淮,稳固政权,维续宋金对峙共存局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宋代诗文中虽多有写及,但鲜有直接具体的描绘。本赋正文前半部分,模拟刻画敌兵狂傲状貌,活灵活现,铺叙渲染海战情景,惊心动魄,使大战场景得以生动形象的再现。后半部分,描绘昔日战场萧瑟凄清秋景,替战功卓著未得封赏的将士鸣不平。勿恃此险、珍惜民心的忠告和行仁政、用贤才的劝谏,是对汉大赋“劝百讽一”偏差的矫正。后序部分介绍战船火炮的制作和威力,补叙宋军在战前出奇制胜的周密部署,与正文互文见义,使正文免于枝蔓横出散乱庞杂,在结构布局上匠心独具。

(赵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