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六祖坛经浅析
2298600000011

第11章 般若品第二(3)

就文体与内容而言,佛陀所说之教法,凡属直说之长行者,皆属于修多罗。③大小二乘:乘为运载之意。运载众生度生死海之法,有大乘与小乘之

别,即佛陀一代所说之教法可别为大、小二乘。佛为声闻、缘觉所说之法称小乘,佛为菩萨所说成佛之法称大乘。④十二部经: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

分成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1)契经(梵文Sūtta,音译修多罗),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

经。(2)应颂(梵文Geya,音译祇夜),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复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3)记别(梵言文Vykara,音译和伽罗那),又作授记。本为教义之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弟子之未作所作之证言。(4)讽颂(梵文Gth,音译伽陀),又作孤起颂。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5)自说(梵文Udna,音译优陀那),佛陀未待他人问法,而自行开示教说。(6)因缘(梵文Nidna,音译尼陀那),记载佛陀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7)譬喻(梵文Avadna,音译阿波陀那),以譬喻宣说法义。(8)本事(梵文Itiv r·ttaka,音译伊帝日多伽),载本生谭以外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或开卷语有“佛如是说”之经亦属此。(9)本生(梵文Jataka,音译阇陀伽),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10)方广(梵文Vaipulya,音译毗佛略),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11)希法(梵文Adbhuta-dharma,音译阿浮陀达磨),又作未曾有法。载佛陀及诸弟子希有之事。(12)论议(梵文Upade s'a,音译优波提舍),载佛陀论议抉择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诸经或惟称方广为大乘独有之经;或谓除记别、自说、方广外,余九部皆属小乘经;又有以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余九部皆属大乘经;又有以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惟九部与十二部二种分类中,九部之说法较为古老,但却较有力。所谓九部经,亦作九分教、九部法。此十二部究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者,诸论亦有异说。⑤《菩萨戒经》:即菩萨戒本,有三种:(1)系《梵网经》卷下偈颂以后所说之戒文,姚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2)北凉昙无谶译,乃从其所译《菩萨地持经》卷四之《方便处戒品》别录出“四波罗夷”、“四十一轻戒”之戒文而成者,系慈氏菩萨所说而为大乘菩萨所持之戒本,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3)唐玄奘所译,成书于贞观二十三年(649)。乃由《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戒品》(卷四十及四十一)抄出大乘菩萨戒律仪而成。这弥勒菩萨所说,世称《瑜伽戒本》。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六祖所引“戒本性元自清净”意味戒的本质,原在自性清净。原文为“是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是该经卷下偈颂前长行的末句。⑥《净名经》:乃《维摩诘经》之通称。维摩诘,梵名Vimalakirti,意译为净名。提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说佛就是众生,众生就是佛。其差别只在“迷”、“悟”两个字。迷失了自性就是众生,体悟到自性就是佛。但须远离妄缘,一切莫向外攀求。心性原是无染,本来圆成。如果不信自心,不悟自性,心外哪里有禅、有佛?一般妄立奇特妄生取舍的行者,无非只是邪魔外道。

经文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①,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②,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注释

①流行:广泛弘传流布之意。②因缘:为因与缘的并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依此,因缘又有内因外缘、亲因疏缘之称。广义而言,因即意谓因与缘,包含内因与外缘。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生灭,称为因缘生、缘生、缘成、缘起。因此,由因缘生灭之一切法,称为因缘生灭法;而由因与缘和合所产生之结果,称为因缘和合。一切万有皆由因缘和合而假生,无有自性,此即“因缘即空”之理。若以烦恼为因,以业为缘,能招感迷界之果;以智为因,以定为缘,则能招感悟界之果。此外,《俱舍论》卷六、卷七等,举出六因四缘之说。六因即:能作因、俱有因、相应困、同类因、遍行因、异熟因。四缘即: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其中,六因中之能作因为四缘中之增上缘,其余五因则为四缘中之因缘。然唯识家则以六因中之同类因通于因缘与增上缘,以其余五因为增上缘。因类因为引生等流果之原因,故又称自种因。亦即《俱舍论》等以异性之因引生异性之果为因缘之义;唯识家则种现相生之因果,及种子之自类相续为因缘之义。提示据南本《大般涅槃经·迦叶菩萨品》说:“善星比丘,是佛菩萨时子,出家之后受持读诵分别解说十二部经,坏欲界结,获四禅。”“善星比丘虽复读诵十二部经获得四禅,乃至不解一偈一句一字之义。以恶心故,生陷入堕阿鼻地狱。”善星比丘既“受持读诵分别解说”得十二部经,为什么又“不解一偈一句一字之义”?为什么又不免生身陷堕轮回?都是因为诵得的只是口头,解说的只是文字,在自本心性上并未了了得见;还自负博学多才,甚至于强争斗胜,生起心一起就不免陷堕轮回了。此处六祖所说“若起邪迷,妄念超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几句话,可作为善星比丘遇佛而不得救的最好解释;亦可见“若识佛性,一悟即至佛地”的提唱。

经文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①,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②,即名边见③。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注释

①六门:亦作六窗;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眼、耳、鼻、舌、身是外五门,内有意门,共称六门。②法缚:即法执。思想受所知见的束缚,就执著于法,称之为法缚。换言之,将所有存在(法)之本质认为固定不变,有实体之物称为法执,并受其束缚而不得解脱。③边见:五见之一、十见之一。为偏执于极端之见;如谓我死后仍常住不灭,此称之为常见(有见);谓我死后则断绝,此见为断见(无见)。或谓外道之人,于五蕴身见之中,执断执常,随执一边,我见增长。提示无念并非百物不思,百物不思是断见,是所知障,是法缚,不是般若三昧的无念行。但又如何能无念呢?这也很简单,也很现成,只在使六识出六根门头时,于六尘中不染不杂无滞无执而已。诚能心无异缘,六门清净,妄心不生,正念默参,这样持得如如不失,即是无念行而证般若三昧了。禅心不著一法,若有一微尘沾滞在心,自性就不现,也就没有禅。《楞严经》云:“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消殒。”完全是说心性的内自证境界,并非指外境的现象界。若当一尘不染,一念不生时,前后际断,心中哪里还有山河大地十方虚空来?消殒不消殒是两头语,说消殒也罢,说不消殒也罢,于我真如心中哪里还有它消殒不消殒的位置在?所以虚空消殒是在自己心性上脱落宇宙,脱落时空观念,所谓“见性经验”的物我统一境界,即是用外境的现象来形容出此“发真归源”者的“物我两忘,主客不分,能所尽泯”的无为境界。法演禅师云:“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筑著磕著。”圆悟克勤禅师云:“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锦上铺华。”密庵杰云:“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著著颖脱。”宛然的外境,实于自己无干,我既心念不起,外物岂碍于人?既不因外境关系而得发真或迷真;亦不因外境关系而得归源或退转,既为留碍,亦不必抹杀,故“筑著磕著”、“锦上铺华”以及“著著颖脱”,正与《楞严经》句“愁皆消殒”相辅相成。

经文

表达出的是:发真归源时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达妙高峰巅的境界。法演、圆悟、密庵表达出的是:发真归源后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还须回来落草的境界。此发真归源的风光,即是无念行“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的自在解脱境界。

经文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①,不得匿其正法②。若不见同行,在别法中③,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④。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⑤,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