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2298400000062

第62章 画像赋并序

傅咸

此赋写观看卞和画像的感受,既对卞和因进献和氏璧被砍去双脚的遭遇寄予真切的同情,又称赞其”残躯以进璧“的精神,并对朝中知贤不举的大臣举行了讽刺、抨击。

先有画卞和之像者,虽具其事在素定[1],见其泣血残刖之刑[2],情以凄然,以为臧文仲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3],卞和自刖以有证[4],相去远矣。戏画其像于卞子之傍[5],特赤其面,以示犹有惭色。辞曰:

惟年命之遒短[6],速流光之有经[7]。疾没世而不称[8],贵立身而扬名。既铭勒于钟鼎[9],又图像于丹青[10]。览光烈之攸画[11],睹卞子之容形。泣泉流以雨下,洒血面而瀸缨[12]。痛两趾之双刖[13],心恻凄以伤情[14]。虽发肤之不毁,觉害仁以偷生[15]。向厥趾之不刖,孰夜光之见明[16]?人之不同,爰自在昔[17]。臧知柳而不进[18],和残躯以证璧。

(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五一,中华书局,1958年)

[1]具:具备,表现。素定:预先确定。此意为以前了解。

[2]泣血:极其悲痛而无声的哭泣。刖(yuè):古代砍掉脚的酷刑。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发现了一块玉璞,先后献给楚厉王、武王,都被认为是欺诈,被两次施刑,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璞哭于荆山之下,楚文王使人剖璞加工,果得宝玉,称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刘向《新序·杂事》。

[3]臧文仲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论语·卫灵公》:”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臧文仲,春秋时鲁大夫。柳下惠,即展禽。《邢疏》:”是其人氏展,名获,字禽。柳下是所食之邑名,谥曰惠。“不与立,不与自己并立,意为不举荐柳下惠与自己一块做官。

[4]此句意为,卞和承受刖刑来证明自己的判断。自,自身,身体。有,助词。

[5]其像:臧文仲之像。

[6]遒短:短暂。遒,迫近。

[7]速:迅速,快。流光:时光。经:经过,流逝。

[8]疾:痛恨。没世:死。称:颂扬。

[9]铭勒:镌刻。钟鼎:古代铜器的通称。《墨子·鲁问》:”则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以为铭于钟鼎,传遗后世子孙。“

[10]丹青:丹砂和青雘,两种可制颜料的矿石,泛指绘画用的颜色。

[11]光烈:光辉,光明,代指圣贤。攸:助词。

[12]瀸(jiān):浸渍,沾湿。缨:固定帽子的带子。

[13]趾:脚。

[14]恻凄:即凄恻,凄惨。伤情:悲伤,悲哀。

[15]害仁以偷生:《论语·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6]孰:哪里,怎么。夜光:宝玉名。《战国策·楚策一》:”(楚王)乃遣使献鸡骇之犀、夜光之璧于秦王。“此指和氏璧。见明:现于世。

[17]爰自在昔:自从前。《诗经·商颂·那》:”自古在昔,先民有恪。“爰,助词。

[18]进:推荐,进举。

赋前小《序》写观画的感受,并把卞和进璧和臧文仲不能举贤对比,是对正文内容的概括,也交代了作赋的原因乃是有感而发。实际上,傅咸作赋大多有感而发,他善于把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平凡事物信手拈来,由事物及人,表现对历史、人生的看法。因而,其赋特别短小,类似于随感;同时,题材又非常广泛,咏史、明志、咏物、节气、情感等都成为他的表现对象,表现出对辞赋写作题材的开拓。

正文由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写起。正因生命短暂,作者有一种紧迫感,希望立身扬名,名垂青史。这种想法萦绕于胸怀,现在看到卞和的画像,自然涌现出来。再写观画感受。看到画上卞和的容形,作者禁不住泪如泉涌。其中的情绪颇为复杂,有对卞和执著精神的钦佩,也有对其两次身受酷刑的同情;卞和献璧,却被砍去双脚,似乎代价太大,但比起”虽发肤之不毁,觉害仁以偷生“者要有意义。结尾拿卞和证璧和臧文仲不举贤对比,表现出对卞和做法的称许。

此赋显然是有所指的。写观卞和画像的感受,却要牵扯进臧文仲知贤不举之事,并且还要”戏画其像于卞子之傍,特赤其面,以示犹有惭色“;写卞和为献璧而被砍双脚,也说”虽发肤之不毁,觉害仁以偷生“;结尾又说”人之不同,爰自在昔“。因而,此赋也可以看作借卞和之故事来讽刺、抨击朝中那些知贤不举的大臣们。

(赵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