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到了现在这时候,浮生就对自己的这两个决定,一个感到很欣慰,一个感到无语了。
欣慰的是,虽然吴州地界,条件不算是最好的,但是历年以来,吴州上缴的财物,经常都是九州中数量最多、成色也最好的,吴州仅以一州之力,就贡献了九州中上缴给地府中央的总额中几乎四分之一的财力,几乎可以说是撑起了地府中央运作的半边天了。
通过各种渠道的理解,浮生判断出,吴州的发展,应该是九州中最好也最稳定的,这让他对当时自己的识人之明,抱有很大的自得感。
至少,对比前阎王青丘时代,可没有哪个州,因为地府阎王的一个任命,就能发展得这么好的,基本上都是那种半死不活的样子。
而浮生,通过对在天飞天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就让地府的一个州,搞得有声有色起来。
要不是吴州被在天飞天搞得这么好,而且回报了浮生的知遇之恩,地府的日子,估计还要不好过。
浮生也不是没动过念头,将在天飞天给弄回来,任命个什么判官之类的,估计她能将中央的事务,帮他分担一些。
但是,如果这样做的话,吴州知州的位置又空缺出来了,浮生又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顶上,能够将吴州搞得至少同样好,所以,浮生也只好一直让在天飞天在这个位子上干下去。
不过好在,在天飞天看起来是个比较容易满足的鬼修,对目前所处的位子,以及付出的精力,她都没有什么怨言,而且也不怎么贪,至于偶尔拿底下一点东西,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浮生对她已经很满意了。
不像其他州的领导,即使浮生没想调整他们,他们都还想动一动,有的是因为在一个地方呆烦了,想要换个新鲜的地方,好继续大展拳脚,哪怕只是搞些祸害,也比较有新意,有点激情。
有的则是已经拿了下面不少好处,一方面已经拿够,再伸手也拿不到多少了,另一方面是他们对底下也安排不过来了,地府公务系统的职位,正式的也就那么多,早就排满了,为了避免自己成为手下处心积虑、暗箭伤人的目标,只能自己早点开溜。
还有的是因为觉得在现在这个地方,受到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没办法发挥自己的能力,想着树挪死,鬼挪活,换一帮手下,也许能更顶自己,能做出更大的政绩。没办法,鬼的名,树的影,还是有一些地方高层是想要做出自己的名声的。
最后一种,那就是最纯粹的了,他们对地方政务可没抱着什么投入精力的兴趣,完全就是能应付过去、糊弄一下地府中央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放在搜寻辖区内适合自己修炼的地方,有时候是让自己手下去寻找,有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等不及手下这种超慢的效率,自己在州城里呆不住,就亲自去四处晃荡着找。
浮生根据各地报上来的情报,以及蒲松龄御史和仙界巡视使巡视反馈的情况,还有类似一些死忠,比如在天飞天给他搜集来的信息,对这些吴州之外的地方领导情况,基本上了解个八九不离十。
除了吴州以外的其他八州,有不少州的领导还以为浮阎王不了解他们的动向,其实,越是这么想的地方领导,浮生就看得越是清楚,这些知州们,浮生也只是不得不用他们,如果修为有类似他们这样的,能力又比他们强的,浮生肯定第一时间就把他们给换掉了。
不过,这些知州们,以及其他地方高层领导们,就算他们功不大,至少他们该给中央的东西,他们还不敢怎么少缴。而有一个地方和一个鬼物,浮生可是关注好多年了。
那就是越州。
越州,算是地府里除了吴州之外,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了,而因为原本就有一定的发展基础,财力有富余,所以相对的当地的公务系统也比较给力,浮生把自己的秘书路呆放在这里,算是给他一个比较容易出成绩的地方。
路呆的修炼天赋,那是没得说的,刚当上浮生秘书的时候,他才结丹中期,百年过去,他就突破到元婴期了,哪怕现在只是元婴初期最低的一层,那也是质的飞跃。
浮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必须等考虑给路呆安排位置的问题,不然,如果还是只让他做自己的秘书,可就太屈才了。
要是浮生把路呆安排到偏僻落后的州,就比如燕州或者秦州,那路呆就算再有本事,他手下不给力的话,他也很难捣鼓出什么花来。
路呆刚到地方上的时候,表现还是不错的,算是对得起浮生给他安排的这个位子。
按照浮生对越州的理解,经济水平大概在地府九州中二三名左右,而路呆刚当地府知州的前几年,基本上越州上缴的财物,也能排在九州的二三名左右,这就算相称了。
本来,浮生心底对路呆有更高一点的期望,毕竟是从自己身边走出去的鬼物,他是相信路呆的能力的,要是能将越州搞得更好点,交上地府中央来的财物更好点,他在其他地府高层面前,脸面上也有更光彩不是。
不过,浮生对路呆,当时还是抱着理解的态度。
毕竟,路呆刚到地方上,总要给人家一段时间来熟悉环境,而且,原来路呆做的,都是中央事务,比较宏观一点,现在到了地方,面对的都是具体而微的事情,需要他慢慢学习如何决断处理,再也不能依赖阎王了,还有地方上的人事,也需要他逐渐了解和通盘考虑。
地府一州之内,除了知州和通判是由地府中央任命的以外,其他地方上的职务,可以由知州任命,这么看起来,知州的权限,真的很大。
只不过,知州需要将任命情况,送交地府中央备案,而且,通判对知州的人事任免,有建议权,通判还有直通中央的报告权,无需经过知州审阅。
这都是为了平衡地方上的主要两位领导,地府所实行的制度,虽然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在实际运行中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平时都不会出什么乱子。
在这种机制下,通判可不敢有什么懈怠,而且一般也不会和知州勾结起来,欺瞒中央,因为地府中央就是希望通过通判给中央的报告,来了解地方上,特别是知州的动向的。
如果一段时间内,某个州的通判报告的内容少了,或者泛泛而谈了,就很容易引起地府中央的注意,那你这个州的通判还想不想混下去了?
如果你因为怕得罪知州,或者得罪某些势力,就不敢将地方上的实情上报,那你这屁股,是不是坐歪了?谁才是你的亲爹,你可要认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