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新史学讲演录
2262600000024

第24章 记

我想在这里简单回顾一下本书的写作过程 ,并对所有与写作、出版此书有关的人 ,表达我由衷的谢意。我在前言里面已经交代过 ,本书的雏形 ,出于我在北大历史系开设的讲座。自 2007年到我北大开课以来 ,虽然每次在北大工作的时间虽然不长 ,但却得到了系里不少同事、朋友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北大历史系的牛大勇、高毅、彭小瑜、钱乘旦、王希、许平、高岱、董正华、罗志田、欧阳哲生、王立新、李剑鸣等教授。没有他们的帮助、支持及学问上的切磋与交流 ,我既无法开设这些讲座 ,亦无可能完成此书。更值得一提的是 ,我每次到北大工作 ,李隆国副教授便成了我得力的帮手,为我提供了各个方面的帮助。他的热情无私和有求必应 ,是我得以在北大顺利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系办公室的刘隐霞女士 ,也为安排我和我的家庭在北大的生活起居 ,提供了热情的帮助和照应。

我在北京逗留期间 ,还曾访问过其它学校 ,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 ,并在人大和首师大做过讲演。我要特别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杨念群、黄兴涛、牛润珍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的徐蓝、梁占军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帆、张越教授等的接待和款待。

我对南开大学的访问 ,由孙卫国教授安排 ,乔治忠教授主持。他们都是史学史界的一流学者。我能与他们结识 ,实在深感荣幸。山东大学的王学典教授,是我钦佩的一位学者。他对当代中国史学的分析 ,鞭辟入里 ,常常让我受益。我能由他安排在山大访问 ,与王教授本人、他的同事及学生李平生、张福祥、李扬眉、蒋海升、陈峰等交流、切磋 ,受益良多。

2009年春天 ,我有机会到东北师范大学访问 ,受到赵轶峰、韩东育教授和他们的学生谢进东、王伟、李媛、李佳等的热情接待。赵教授是明史专家 ,并在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的领域 ,学有专攻 ,而韩教授对于中日学术文化比较研究之精湛 ,为学界所公认。

上海是我的故乡。我每次回国 ,常会到上海一次 ,不但看望家人 ,也与上海学界的朋友切磋学问。这几年来 ,我曾应邀在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 ,做过讲演 ,而华东师大是我的母校。我每次回沪 ,总会造访华东师大的师友 ,并开一些讲座。在此我想对复旦大学的邹振环、陈新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的朱政惠、胡逢祥、邬国义、余伟民、刘昶、龚咏梅教授、上海大学的忻平、陶飞亚、徐善伟和上海师范大学的苏智良、陈恒等教授 ,表示我诚挚的谢意。

自1993年以来 ,我曾多次访问台湾 ,与台湾史学界的不少同行 ,结成了很好的朋友。本书的内容也包括了我最近在台湾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和台湾大学历史系的讲演 ,由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黄俊杰、历史系教授古伟瀛教授安排 ,古教授的研究助理蔡岚婷小姐帮助整理 ,对此我谨奉上我的谢忱。

我从事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的研究 ,如果从我上研究生的 1982年开始算起 ,已有四分之一世纪以上了。有幸的是 ,我这么些年来 ,得到过许多一流学者的教诲。可惜自己才疏学浅 ,这么多年来 ,成果实在不多 ,愧对曾帮助和教育我的老师和前辈。此书的分量微薄 ,不足以表达我的谢意。但还是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以文字的形式 ,对我的老师们表示我由衷的敬意。因此本书附有两篇附录 ,纪念郭圣铭和张芝联先生。郭先生是我研究史学史的入门老师 ,而张先生长期以来 ,对我的学业 ,十分关心。如果没有他们的提携 ,我就不会有今天。郭、张两先生均在近年魂归道山 ,虽得享高寿 ,仍让我十分伤感。他们的去世 ,对中国的史学史研究和对外史学交流 ,都是莫大的损失。

我在美国学习、工作期间 ,也得到了两位名家的指点。一个是约瑟夫 ·列文 (Jose M.Levine)教授,另一个是格奥尔格·伊格尔斯( Georg G.Iggers)教授。列文教授是一位英国史学史、思想史的专家,其《书之战》(The Battle of the Books)一书曾获得美国历史学会的奖项。我在留学期间,有幸受到他的指导,受益良多。而伊格尔斯教授是鼓励我到美国求学的关键人物,长期以来一直受他的照应和教诲,并成为很好的忘年交。他为西方史学史和全球史学史研究的著名学者,其论著也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可惜的是,列文教授于 2008年去世,使我失去了继续向他请教的机会。有幸的是,伊格尔斯教授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仍思维清晰、写作不辍。最近我与他合作完成的《全球史学史》 (A Global History of Modern Historiography),就是一例。

如果伊格尔斯教授是我在美国的忘年交,那么我在中国的忘年交就是史学理论界的前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荣誉学部委员陈启能先生。我与陈先生的交谊,算起来也差不多有四分之一世纪了。1986年当我还是一个年轻人的时候,就承蒙陈先生不弃,邀我为他所主编的《建国以来世界史研究概述》写有关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的章节。自此以后,我的研究得到了他的不少帮助和提携,并常有合作。我还与他的同事姜芃教授,多有切磋和交流,受益匪浅。

此书得以出版,我要特别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谭徐锋先生。如果没有谭先生的约请和信任,我想此书的完成,是无法想象的。还有美国罗文大学的中国学生刘一和韩竹琳同学,为整理讲演稿,花费了不少时间,特此表示谢意。

2010年初,我得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的 fellowship,使我能集中心思,把书稿整理完毕。该研究院是美国科学界、学术界的重镇,最初为吸引和安置如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奥本海默 (J.Robert Oppenheimer)等世界级科学家所设,以后又增加了史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研究所。该院环境优美、闹中取静,又与普林斯顿大学毗邻,用书方便,为我的写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最后,我还想在这里,对所有听过我讲演的同学,表示我的谢意。你们的热情提问和对学问的专研态度,是促使我写作的原动力。此书的完成,与我家人的大力支持 ,也不能分开。我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期间 ,我妻子高霓虽有全职的工作 ,但却承担了照顾我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的主要责任。如果此书对于妇女史和女性的立场有所关注的话 ,那么功劳便非她莫属。

王晴佳记于美国普林斯顿

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