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六祖讲《金刚经》
2260300000007

第7章 妙行无住分第四

得宗而行。不住于相。故受之以妙行无住分。

经文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直译

佛继续讲道:“再者,须菩提,菩萨修行佛法,应该是无所执著,以不执著的心态来施行布施。也就是说布施而离开布施相,不要执著于声音、香气、味道、触觉、意识而行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该这样布施,即不执著于表相的布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菩萨能不执著于表相做布施,那么,他所得到的福德就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单是东方的虚空有多大?你能思量得出来吗?”

须菩提回答:“不可思量,世尊。”

佛又说:“须菩提,南方、西方、北方、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及上下方的虚空广阔,你能思量出有多大吗?”

须菩提回答:“不可思量,世尊。”

佛说:“须菩提,菩萨不执著于表相做布施,他的福德也像这样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就应该是这样不执著于诸相,自然能令妄心不起,真正安住于清净的菩提心。”

六祖讲经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凡夫布施,只求身相端严,五欲快乐,故报尽却堕三涂。世尊大慈,教行无相布施者,不求身相端严,五欲快乐,但令内破悭心,外利益一切众生,如是相应,为不住色布施。

现代注释

布施:梵语为檀那,又称为布施度或布施波罗蜜。以福利施与人,以施与财物为本义。意即为了帮助一切如母众生,将自己所拥有的财物或法给予众生。菩萨心行,第一就是实践“给予”的美德。布施的内涵,佛经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及无畏布施,是由浅入深的次第。布施给寺庙、僧侣,也常称为种福田,意思是为来世累积福德。

日本《禅的故事》一书中提到诚拙禅师的故事。在日本江户时代,诚拙禅师主持镰仓圆觉寺期间,法缘非常兴盛,每次讲经时,信徒都挤得水泄不通,因此就有人提议,要再扩建更宽敞的讲堂。江户富商梅津用袋子装了一百两黄金,送到寺庙给诚拙禅师,说明是要捐助建筑讲堂之用。禅师收下黄金,就忙着处理别的事,信徒对此态度十分不满,心想:一百两黄金可不是个小数目,怎么这个禅师拿到这笔巨款,连个谢字也没有?于是就尾随禅师后面提醒道:“师父!我那口袋子装的是一百两黄金呀!”

禅师淡然地应道:“你已经说过了,我也知道了。”信徒更是生气,提高嗓门道:“喂!师父,我今天捐的是一百两黄金呀!难道你连一句谢谢也没有吗?”禅师刚好走到大雄宝殿就停下:“你捐钱给佛祖,功德是你自己的,如果你把布施当成一种买卖,我就代替佛祖向你说声:谢谢!从此你和佛祖银货两讫!”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应如是无相心布施者,为无能施之心,不见有施之物,不分别受施之人,是名不住相布施也。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菩萨行施,心无所希求,其所获福德,如十方虚空,不可较量。言复次者,连前起后之辞。一说布者普也,施者散也。能普散尽心中妄念习气烦恼,四相泯绝,无所蕴积,是真布施。又说布施者,由不住六尘境界,又不有漏分别,惟当返归清净,了万法空寂;若不了此意,惟增诸业,故须内除贪爱,外行布施,内外相应,获福无量。见人作恶,不见其过,自性不生分别,是名离相。依教修行,心无能所,即是善法。修行人心有能所,不名善法,能所心不灭,终未得解脱。念念常行般若智,其福无量无边,依如是修行,感得一切人天恭敬供养,是名为福德。常行不住相布施,普敬一切众生,其功德无有边际,不可称计。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缘不住相布施,所得功德,不可称量。佛以东方虚空为譬喻,故问须菩提:“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者,须菩提言:东方虚空不可思量也。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佛言虚空无有边际,不可度量,菩萨无住相布施,所得功德亦如虚空,不可度量,无边际也。世界中大者,莫过虚空,一切性中大者,莫过佛性。何以故?凡有形相者,不得名为大;虚空无形相,故得名为大。一切诸性,皆有限量,不得名为大;佛性无有限量,故名为大。此虚空中本无东西南北,若见东西南北,亦是住相,不得解脱。佛性本无我人众生寿者,若有此四相可见,即是众生性,不名佛性,亦所谓住相布施也。虽于妄心中说有东西南北,在理则何有?所谓东西不真,南北曷异,自性本来空寂混融,无所分别,故如来深赞不生分别也。

现代注释

四维:即“四隅”,指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一般是以四维加四方,称为八方;若再加上、下二方,则合称为“十方”。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应者,唯也,但唯如上所说之教,住无相布施,即是菩萨也。

现代注释

无相:与“有相”相对。指摆脱世俗之有相认识所得之真如实相。南朝梁代萧统《和梁武帝游钟山大爱敬寺诗》中云:“神心鉴无相,仁化育有为。”

唐朝有一位丹霞天然禅师,有一天,到一个寺院去挂单。时值严冬,天气寒冷,他就把佛殿上木刻的佛像拿下来烤火。寺中纠察师一看,大声怒斥道:“该死!怎么将佛像拿来烤火取暖呢?”丹霞禅师从容不迫地回答:“我不是烤火,我是在烧取舍利子。”纠察师责怪道:“胡说!木刻的佛像怎么会有舍利子?”丹霞禅师说:“既然是木头,没有舍利子,何妨多拿些来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