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者于志宁援引春秋时代内史过关于陨石的言论回答说:“自古灾变,杳不可测。但恐物之自尔,未必关于人事。”(《旧唐书·五行志》)虽然如此,于志宁还是劝李治“发书诫惧,责躬自省”,以转祸为福。这些事实说明,唐朝君臣已经知道许多所谓灾异其实并不是对于人事的反应,但是他们仍然要反躬自省,儒教的信条已经成了他们自觉的行为准则。有一次有人上言灾异,有关部门认为是妄言,要对上言者治罪。李治下诏道:天降灾异,所以警悟人主,其事苟实,言之者何罪?其事必虚, 闻之者足以自戒。(《赦妄言灾异诏》)在这件事上,是可以言者无罪的。唐代君臣仍然认为,宰相的职责是燮理阴阳。因此,出现灾异时,宰相往往也反躬自责,甚至要求辞职。永徽四年,发生了旱灾,宰相张行成要求辞职。李治下诏说:“密云不雨,遂淹旬月,此朕之寡德,非宰臣咎”(《旧唐书·张行成传》)。宰相应对阴阳不和负责的观念仍然保留着,但已不再有因灾异策免三公的行动。武则天时期,祥瑞崇拜又掀起了新的高潮。3唐朝中期的天命祥瑞崇拜及灾祥之争武则天企图取代李氏王朝,没有其他的凭借,和隋文帝杨坚一样,只能把自己称帝的合理性更多地寄托于天命祥瑞。以武则天为开端,是祥瑞在唐代的兴盛时期。《旧唐书·五行志》所载的祥瑞事件,大都集中于武则天到唐肃宗时期。唐高宗死,唐中宗继位,不到两个月,即被武则天废掉,另立唐睿宗。唐睿宗名为皇帝,实则不许干预政事,由武则天作为太后临朝称制。此时,“四方争言符瑞。嵩阳令樊文献瑞石,太后命于朝堂示百官。(冯)元常奏状涉谄诈,不可诬罔天下。太后不悦,出为陇州刺史”(《资治通鉴》卷二百三)。武则天大量杀戮唐皇室子女,唐太宗李世民之孙李千里只因数献祥瑞得以免祸:“时皇室诸王有德望者,必见诛戮。唯千里褊躁无才,又数进献符瑞事,故则天朝竟免祸。”(《旧唐书·太宗诸子传》)武则天垂拱之初,询问诸臣:“调元气当以何道?”陈子昂借此陈说天人之际,劝武则天修明堂、致太平。陈子昂道:臣闻之师曰:元气,天地之始,万物之祖,王政之大端也。天地莫大于阴阳,万物莫灵于人,王政莫先于安人。故人安则阴阳和,阴阳和则天地平,天地平则元气正。先王以人之通于天也,于是养成群生,顺天德,使人乐其业,甘其食,美其服,然后天瑞降,地符升,风雨时,草木茂遂。(《新唐书·陈子昂传》)安民的基本措施,在陈子昂看来,就是修建明堂。陈子昂认为,高宗封禅泰山,但是“未建明堂,享上帝”,使一个千秋万代的伟大事业有所缺失,但这也是留给武则天的机会。陈子昂还说,要使人伦和睦,元气协调,除了修建明堂,别无其他途径:臣闻和元气,睦人伦,舍此则无以为也。昔黄帝合宫,有虞总期,尧衢室,夏世室,皆所以调元气,治阴阳也。臣闻明堂有天地之制,阴阳之统,二十四气、八风、十二月、四时、五行、二十八宿,莫不率备。王者政失则灾,政顺则祥。
所以他建议武则天依照《周礼》、《月令》修建明堂。并且预言,只要修了明堂,“不数期且见太平”。在上言中,陈子昂还表白说,这是他根据“先师之说”,加上他自己“观祸乱之动,天人之际”所得出的结论。(以上均见《新唐书·陈子昂传》)《新唐书》的作者认为,陈子昂向武则天陈说王者之术,是孔子批评的那种“不可与言而与之言”,无异于聋瞽。陈子昂或武则天是否聋瞽还可讨论,但《新唐书》作者的评论表明,陈子昂的这套学说,乃是王者之术,是儒教的基本教义。武则天采纳了陈子昂的建议,命令僧人薛怀义主持,在洛阳修建明堂。垂拱四年,明堂修成,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又在明堂北面修建“天堂”,存放巨大的神像,神像的一个小指中就可以容纳几十人。明堂称“万象神宫”,又称“通天宫”。后来由于薛怀义泄私愤烧了明堂,又依旧制重造。每年正月一日,武则天都要亲自在明堂合祭上帝、祖宗和百神,祈求太平。为了正式做皇帝,而不仅是做太后临朝称制,武则天之侄武承嗣命人在一块白石上凿出“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字,并让雍州人唐同泰献上,宣称是得自洛河水中。武则天大悦,将这块石头命名为“宝图”,后来又更名为“天授圣图”。也就是说,这块刻有文字的石头,就是《河图》一类的神物。并因此封洛河神为“显圣”,立庙祭祀。同时宣布要到南郊告谢昊天上帝,亲自拜受宝图,命令朝臣、诸州都督、刺史、及宗室皇亲,都要在祭天前十日到洛阳集合。当祭天时,“皇帝皇太子皆从。内外文武百官蛮夷,各依方叙立。珍禽奇兽杂宝,列于坛前。文物卤簿之盛,唐兴以来未之有也”(《资治通鉴》卷二百四)。第二年,武则天就废除唐朝国号,改号大周,自己正式做了皇帝。武则天做皇帝以后,祥瑞更是不断献来。其中较为重要的事件,有宗楚客纵容赵延禧陈说八条符命。从唐同泰“永昌帝业”的《洛水图》,到“庆云五色”、“内出瑞蒜”这样的祥瑞(见《新唐书·宗楚客传》)。但是唐朝毕竟不是汉朝,对于所献上的祥瑞,常常发生激烈的争论。长寿元年,有人献上一块白石,有赤色花纹。执政大臣询问作为祥瑞的理由,献石者说,因为这块石头有一颗红心。宰相李昭德愤怒地说,难道别的石头都要造反吗?引得哄堂大笑。襄州人胡庆用红漆在龟腹上写下“天子万万年”,献给朝廷。李昭德用刀刮去字迹,要求将胡庆治罪,被武则天以该人无恶意为由释放。延载元年九月,梨花绽开,武则天向宰相们出示,大家都认为是祥瑞。但杜景俭说,草木黄落的季节,这花却偏偏开放,这是阴阳不时,我们应该引咎。武则天因此称赞杜是真正的宰相。长安元年三月下了雪,宰相苏味道认为是祥瑞,率百官向武则天朝贺。御史王求礼制止不住,就在朝贺时自己不贺,反而向武则天进言说,现在是阳和布气,草木发荣的季节,降雪只能是场灾害,进贺的都是谄谀之臣。武则天接受了王的意见,并因此而罢朝。当时有人献上一头三足牛,宰相又要朝贺,王求礼扬言说,凡是反常的事物都是妖孽,这是三公人选不当,政教不行之象。武则天听到以后,为之黯然神伤。武则天借助天命做了皇帝,也由于天命和儒教的宗庙制度使她把皇位又还给了李姓。武则天曾想把皇位传给侄子武承嗣,宰相狄仁杰得便向武则天进言道:文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传之子孙。大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世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附姑于庙者。(《资治通鉴》卷二百六)《新唐书·狄仁杰传》关于此事的记载说,武则天梦见在玩双陆时输了,问狄仁杰等。狄仁杰和王方庆共同回答道:双陆不胜,无子也。天其意以儆陛下乎?且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危矣。下面就是关于姑侄与母子孰亲的议论。
武则天为了做皇帝,也曾借助过佛教,甚至被人说成是弥勒佛转世,但是天命毕竟才是她称帝的基本依据。她不可能否认天命,也没有能力改变儒教的宗庙制度,权衡了各种利弊,武则天终于下决心仍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唐中宗即位之初的神龙元年七月,洛河大水,造成了很大灾害。朝廷下诏求直谏,右卫骑曹宋务光上书道:臣尝读书,观天人相与之际,考休咎冥符之兆,有感必通,其间甚密。是以政失于此,变生于彼,亦犹影之像形,响之赴声,动而辄随,各以类应。(《旧唐书·五行志》)宋务光认为,水灾的原因,第一是怠慢了宗庙祭祀。“夫王者即位,必郊祀天地,严配祖宗,是故鬼神歆飨,多获福助。”但是中宗继位之后,却“郊庙迟留”,使“山川寂寞”,“暴水之灾,殆因此发”。第二他认为可能是有内宫干政。因为水是阴类,大水表明阴盛。他希望中宗能“深思天变,杜绝其萌”。第三可能是宰相不称职。“夫灾变应天,实系人事”,“至今巷议街言,共呼坊门为宰相,谓能节宣风雨,燮理阴阳”。现在发了大水,说明宰相形同虚设:“夫如是,则赫赫师尹,便为虚设。”接着右仆射唐休璟上表,说自己居宰相之位,却使大水成灾,“不能调理其气”。而“昔汉家故事,丞相以天灾免职”,所以他要求辞职,“冀移阴咎之徵”。(《旧唐书·五行志》)宋务光的上书,特别是唐休璟的上表说明,在经过了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动荡以后,唐朝君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企图原原本本地按照汉代儒教的面貌来安排本朝的宗教政治生活。对于祥瑞,他们可以表示怀疑;对于灾异,却依然认真如故。先天元年七月,天上出现了彗星,太平公主派术士上言:“彗所以除旧布新,又帝座及心前星皆有变,皇太子当为天子。”劝唐睿宗及早采取措施。但此次天变却促使睿宗下决心把皇位提前传给了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实际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作了皇帝,而不单是继承先人的基业。但是他也需要天命的支持,需要上帝的任命。他于先天元年八月即位,一年半以后,即开元二年二月朔日,太史报告日当食不食,宰相姚崇上表庆贺,并建议载入史册。八月,太子宾客薛谦光献上武则天所制的豫州鼎铭文,其末句为“上玄降鉴,方建隆基”,说是李隆基受命的符瑞。宰相姚崇又上表庆贺,并请史官记载,颁告中外。开元十三年,李隆基的地位已经巩固,当年九月,李隆基对宰相们说,《春秋》不记祥瑞,只是编年记事,命令各州县,今后不许再上报祥瑞。唐太宗李世民曾下令,只准上报大瑞,现在李隆基则一切禁止。唐代对祥瑞的态度,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这并不是从根本上否定祥瑞。开元十六年,宰相张说奉命根据一行的历法成果,主持撰写了《历术》七篇、《略例》一篇、《历议》十篇。在《历议·日蚀议》中,开元十二年七月和十三年十二月,两次都是日当食而不食。张说认为:“虽算术乖舛,不宜如此。然后知德之动天,不俟终日矣。”就是说,这两次,都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德行感动了上天。
《日蚀议》还批评刘焯等人,说他们认为无灾异是“自负其术”。刘知几对祥瑞的意见可作为这一时期唐朝君臣对待祥瑞的基本态度。刘知几在他的名著《史通·书事》篇道:夫祥瑞者,所以发挥盛德,幽赞明王。至于凤凰来仪,嘉禾入献,秦得若雉,鲁获如麇,求诸《尚书》、《春秋》,上下数千载,其可得言者,盖不过一二而已。爰自近古则不然,凡祥瑞之出,非关理乱,盖主上所惑,臣下相欺。故德弥少而瑞弥多,政愈劣而祥愈盛。是以桓灵受祉,比文景而为丰;刘石应符,比曹马而益倍。而史官徵其谬说,录彼邪言,真伪莫分,是非无别……祥瑞是有的,它是上帝鬼神(幽)对于明王的表彰(赞),但是近古的君臣们以假当真,滥充祥瑞,所以是不可信的。反过来说,不可信的仅是后世造假,而不是祥瑞本身。这是刘知几的结论,也是一般儒者对待祥瑞的基本态度。开元年间有关灾祥的重大事件,是从开元四年开始,历时数年的蝗虫灾害。起初,宰相姚崇上奏,根据《诗经》“秉彼蟊贼,以付炎火”,建议对蝗虫进行捕杀。李隆基接受了姚崇的建议,派御史到各地督促灭蝗。汴州刺史倪若水拒绝执行,认为蝗是天灾,应该修德,不应捕杀。并以十六国时期汉国君主刘聪捕蝗,反而为害更大的事例,说明捕蝗是错误的。姚崇大怒,书面责备倪若水道,刘聪是伪主,德不胜妖;现在是明君,妖不胜德。如果说修德可以免虫,那么有蝗的地区是否都是无德者在位?要求倪若水不能坐看蝗虫食苗,应该严行捕杀。在严令督责下,汴州共捕获蝗虫十四万石,投入河水淹死的更不计其数。杀了这么多蝗虫,在朝廷上又引起了纷纷议论,认为杀伤太多,有损天地和气。李隆基也犹豫不决。姚崇坚定地说,蝗虫为灾,草木俱尽,庄稼不收。不杀蝗虫,难道能看着百姓饿死?孔子及古代圣贤都是以安民为先。天若降祸,由我一人承担。在姚崇的坚持下,李隆基下了捕蝗诏书。其措词非常严厉,诏书中批评一些官员:任虫成长,闲食田苗,不恤人灾,自为身计。向若信其拘忌,不有指挥,则山东田苗,扫地俱尽。(《捕蝗诏》)由于捕杀坚决,虽然连年蝗灾,但没有造成很大危害。这次事件影响深远。虽然在唐朝后期的几次蝗灾中,朝廷仍然修德禳祭,但是捕杀已经有了理论的根据和成功的先例。对待蝗灾的态度暴露了儒教教义的内在矛盾。捕杀,就违背了畏天修德的原则;不捕杀,则百姓就可能饥寒饿死,而人是万物之灵,是应该首先受到保护的。在处理和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儒教的教义不断他演变和发展。天宝年间,唐玄宗怠于政事,谋求长生,于是祥瑞符命又纷纷出现,唐代又一次形成了争献符瑞的热潮。上元三年,楚州刺史崔某献上定国宝十三件,大都是玉器。放在太阳底下,白气连天。据说这些宝贝是上帝交给楚州尼姑真如的。真如被接到了天上,临行,上帝告诉她:“下方有灾,令第二宝镇之。”然后把这十三件宝物交给了她,而崔某则将这些宝物献给了朝廷。当时唐肃宗病情正重,于是认为这是祥瑞,决定将皇位传给太子,并改元为“宝应”。和以前的时代相比,唐朝君臣们的祥瑞观念淡化了。但是他们反对的只是对祥瑞的滥用,不反对天命、祥瑞本身。每当需要的时候,祥瑞就会出现。它受当事人思想状态的影响,决定于当时的政治情势。
(三)《五经正义》中的哲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