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隋唐三教哲学
2258000000006

第6章 一安史叛乱之前的儒教哲学(2)

唐朝建国之初,暂时沿用隋礼。唐太宗即位,命房玄龄、魏征主持制礼。房、魏和礼官、学士们一起,根据隋朝的旧礼,增加了天子上陵、朝庙、养老、大射、讲武、读时令、纳皇后、皇太子入学、太常行陵、合朔、陈兵太社等项内容,撰定了吉礼六十一篇、宾礼四篇、军礼二十篇、嘉礼四十二篇、凶礼十一篇,共一百三十八篇,定名为《贞观礼》,由朝廷下诏颁布实行。从篇数看,用于祭神的吉礼几乎占全部礼仪制度的一半。如果再加上其他礼仪中的祭祀内容,则祭神的内容将占到全部礼仪制度的一半以上。因此,《贞观礼》也充分体现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的基本精神。唐高宗时期,朝廷又命令太尉长孙无忌、李义府、许敬宗等人将《贞观礼》增加到一百三十卷,命名为《显庆礼》。武则天和唐中宗时代对于礼仪没有什么建树,掌礼的儒学博士,“备官而已”(《新唐书·礼志》)。开元年间,太平日久,儒者们又建议制礼。于是由集贤院学士徐坚、李锐与太学博士施敬本等儒者,一起制订新礼。尚未完成,李锐即去世。萧嵩代替李锐为学士,推荐起居舍人王仲丘参与制礼。王撰就一百五十卷,被命名为《大唐开元礼》,由皇帝下诏颁布实行。《大唐开元礼》集前代经验,是当时最完备的一部儒教礼典。《新唐书·礼乐志》评论道:“由是,唐之五礼之文始备,而后世用之,虽时小有损益,不能过也。”礼仪的完备,标志着儒教的日臻成熟。《大唐开元礼》共有一百五十二种礼仪,按五礼区分为五类。其中吉礼五十五种、嘉礼五十种、宾礼六种、军礼二十三种、凶礼十八种。吉礼是祭神之礼,包括祭祀上帝、五帝、日月、山川、社稷,以及宗庙、孔圣等神灵。嘉礼是政治礼仪,包括“皇帝加元服”,后妃、太子、公主的册封、婚姻等礼仪,在儒教中,这都是与教化有关的重大事件。其他王公大臣的册封,他们儿子的冠礼,以及婚姻礼仪,宣读政令,皇帝向国内、国外派遣使者的礼仪,也都属于嘉礼。皇帝加元服就是皇帝的冠礼,即加冕礼。由于儒经中找不到皇帝加冠的明确条文,所以从汉代开始,就把皇帝的冠礼命名为“加元服”。这是嘉礼中最重要的礼仪。这个礼仪包括告圜丘、方丘、告宗庙等程序。其他皇帝纳后、册封太子等重要嘉礼的程序与此大同小异。册封大臣没有告天、告庙等程序,这里充分体现着皇帝受命于天,而群臣受命于皇帝的宗教观念。宾礼是皇帝接待外国使者的礼仪,这里用不着祭祀。军礼二十三项,基本上都是在重大军事行动时祭祀上帝宗庙及有关神灵的礼仪。所祭的神灵中,有马祖、先牧、太社、姜太公等。傩和日食伐鼓等,也属于军礼。凶礼就是丧礼。凶礼和吉礼相反,除了葬后祭奠死者的魂灵之外,一般没有祭祀的内容。但在《开元礼》中,在死者入土之后,规定有祭祀后土的程序。其祝告文的内容,是请求后土之神保佑死者。与制礼同样重要的是作乐。作乐除了确定音律、创作乐曲之外,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创作祀神的歌词。

创作这些歌词,历代都是儒者们一项重要的宗教工作。这些歌词,就保存在正史的“音乐志”中。《隋书·音乐志》和《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的就是隋唐时代祀神的歌词。比如隋代郊祀祭天降神时所奏的《昭夏》曲,其歌词道:肃祭典,协良辰。具嘉荐,俟皇臻。礼方成,乐已变。感灵心,回天眷。辟华阙,下乾宫。乘精气,御祥风……神之临,庆阴阴。烟衢洞,宸路深。这歌词生动地描绘了祭祀者的虔诚,以及神灵下降时的动人情景。送神的歌词是:享序洽,祀礼施。神之驾,严将驰。奔精驱,长离耀。牲烟达,洁诚照。腾日驭,鼓电鞭。辞下土,升上玄。瞻寥廓,杳无际。澹群心,留余惠。这里的神灵俨然是一个可在天地之间上下的存在物。其他祭祀,如祭祀祖宗、五帝、感生帝、地神、社稷、日、月,都有相应的歌词。唐朝初年,朝廷一面命祖孝孙确定音律、制订乐曲,一面命褚亮、虞世南、魏征等著名儒者创作歌词。歌词共十二首,分别称豫和、顺和、永和、肃和、太和、舒和、休和、政和、承和、昭和、雍和、寿和。武则天执政时期,对歌词多有改变。开元年间,由中书令张说负责制作歌词。张说根据贞观年间的旧词加以改进,作为新词。这些歌词,也充分表达了唐代君臣的信仰。降天神的歌曲用《豫和》,其歌词为:上灵眷命兮膺会昌,盛德殷荐叶辰良。景福降兮圣德远,玄化穆兮天历长。这个歌曲用于天神祭祀。包括祭祀上帝、日、月。冬至祭祀圜丘、正月上辛祈谷、孟夏雩祭祈雨、季秋大享明堂、朝日、夕月、巡狩时告祭圜丘、到达目的地后燔柴告至、封泰山等,都用这个歌曲降神。降人鬼用《永和》。一年四季祭祀宗庙、每三年一次和五年一次的宗庙大祭、有事到太庙告祭,都用这个歌曲。用《永和》降人鬼,是由于按儒教教义,人死以后是为鬼的。武则天时,又御制祭天乐章十二首。其歌词有:瞻紫极,望玄穹。翘至恳,罄深衷。听虽远,诚必通。垂厚泽,降云宫。(第二)乾仪混成冲邃,天道下济高明。开阳晨披紫阙,太一晓降黄庭。圆坛敢申昭报,方璧冀展虔情。丹襟式敷衷恳,玄鉴庶察微诚。(第三)昭昭上帝,穆穆下临。礼崇备物,乐奏锵金。……(第六)……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第九)式乾路,辟天扉。回日驭,动云衣。登金阙,入紫微。望仙驾,仰恩徽。(第十二)这也是一套完整的从降神开始到送神为止的乐曲。其中认为,上帝虽然离人遥远,但只要人的心诚,就会和上帝感通。人的声音,上帝也会听到。上帝会从自己立于云端之上的宫殿之中降下,或给人降下福泽。

天,是混沌、冲虚和深远的,但是天虽然崇高,却非常明察,能够下济世人。当太阳升起,紫微宫披上霞光的时候,太一神就从天上降到了人间。人在圆形的祭坛之上祭祀,以报答上帝的恩惠;用了牺牲和玉帛,希望能表达我对上帝的一片虔诚。我盼望着,上帝能够了解我的一点诚心。身披万道霞光的上帝降到了祭坛之上,庄严肃穆。祭坛上摆着丰盛的祭品,音乐奏起来了,钟鼓铿锵。天门打开了,上帝就要回去了。他登上了金阙,回到了紫微宫中。我仰望着上帝的车驾,对于上帝的恩德,充满了感激之情。开元十三年,封禅泰山,由张说作的祭天乐词有:款泰坛,柴泰清。受天命,报天成。竦皇心,荐乐声。志上达,歌唱迎。亿上帝,临下庭。骑日月,陪列星。……相百辟,贡八荒。九歌叙,万舞翔。肃振振,锵皇皇。帝欣欣,福穰穰。……孝莫孝乎配上帝以亲,敬莫敬乎教天下为臣。这些歌词,除了描述上帝下降时队伍的庞大和辉煌,表达了封禅报天的至诚,还讲述了儒教的教义。“敬莫敬乎教天下为臣”,指出了天子的使命,就是奉承天命,治理好下界的百姓,使百姓们都安分地俯首称臣。祭祀五帝、日、月和其他神灵,也有专门的歌词。每个皇帝生前的事业不同,死后祭祀他们的歌词也不相同。唐玄宗时,由宰相张说所作的十六首太庙歌曲中,祭祀唐太宗的歌词为:皇合一德,朝宗百神。削平天下,大拯生人。上帝配食,单于入臣。戎歌陈舞,晔晔震震。上面的歌词,都记载于《旧唐书·音乐志》。有赖这样较为完整的记载,使我们得以了解唐代诗歌的这一方面。从这些祭祀乐曲的歌词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彼岸世界中神灵们的活跃,感受到了此岸世界上人们那虔诚的宗教情感。这些祀神歌词的艺术造诣,已经很难得到今天读者们的认同了,但它们也是那个曾产生了初唐四杰、大小李杜、元白韩柳时代的产物。从社会作用来说,它们扮演着沟通天人、安上治民的角色,而这是任何其他诗作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在那个时代中,它们处于诗歌创作的核心和主导地位。不了解它们,就不能了解当时诗歌的全貌,不能了解当时的时代精神。不了解当时的时代精神,对其他诗歌的了解也很难说是深刻的。依儒经,“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礼记·文王世子》)。儒教的先圣先师,汉唐时期是周公和孔子。汉代定制,把孔子祭祀纳入国家祀典,和社稷神同一规格。从此以后,孔子和著名儒者,就成为国家祭祀的公神。北齐定制,凡新建学校,必向先圣先师行释奠礼。每年春秋仲月,也向先圣先师释奠。

隋代在北朝制度的基础上又有发展,规定太学中每年四季四个仲月,都要向先圣先师行释奠礼,州县学每年两次。从太学到州县学,每年都要行乡饮酒礼。唐朝建国的第二年,李渊就下诏,命令在国子学内建立周公、孔子庙。武德七年,李渊亲自到周孔庙行释奠礼,尊周公为先圣,以孔子为先师,配享周公。贞观二年,根据宰相房玄龄、博士朱子奢的建议,在国学中废除了对周公的释奠,而升孔子为先圣,以颜回配享。此后又下诏各州县都要建立孔子庙,建立孔庙配享、从祀制度。以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穀梁赤、伏胜、高堂生、戴胜、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贾逵、杜子春、马融、卢植、郑玄、服虔、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宁等二十二人和孔门七十弟子配享孔庙。依他们对儒学的贡献,分别被称为先师、先哲、先贤、先儒,享受不同规格的祭祀。孔子祭祀起初由学官主持,后来则由太子或三公主持。在祭祀时,也唱着迎神送神的歌词。《旧唐书·音乐志》载,皇太子亲自释奠时迎神、送神用《承和》:圣道日用,神机不测。金石以陈,弦歌载陟。爰释其菜,匪馨于稷。来顾来享,是宗是极。登歌奠币用《肃和》:粤惟上圣,有纵自天。旁周万物,俯应千年。旧章允著,嘉贽孔虔。王化兹首,儒风是宣。所谓“有纵自天”,语出《论语·子罕》篇子贡语“固天纵之将圣”。也就是说,孔子,乃是天造就的圣人。孔子,也是儒教祭祀活动中要虔诚迎送的神灵。礼乐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祀神,儒教的至上神是上帝,隋唐儒者们心目中的上帝是什么呢?3上帝祭祀和上帝观念隋朝继承汉代以来的祭祀制度,在南郊祭昊天上帝。每两年一次,时间是冬至日。祭祀时,昊天上帝和配享帝的神位在圜丘的最上一层,五方上帝、日月、五星以及其他天神依品级高低,依次在圜丘的第二、第三、第四层,或在圜丘的围墙内外。其祭品的多少也依次递减。依郑玄说:“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礼记注·大传》)。表现于国家祭祀,就是从北朝开始,祭感生帝。隋朝继承北朝的传统,以五方上帝中赤帝为感生帝,并以自己的始祖配享,祭祀的日期是正月上辛。唐代对隋朝的礼仪有许多改进,但对昊天上帝的祭祀原则上没有改变,唐代儒者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昊天上帝作出了说明。据《通典》,是长孙无忌等人于永徽二年的奏议;据《旧唐书·礼仪志》,是许敬宗等人于显庆二年的奏议。这个奏议,较为全面地总结了魏晋以来儒者们有关上帝观念的争论。该奏议道:据祠令及新礼,并用郑玄六天之议。圜丘祭昊天上帝,南郊祭太微感帝,明堂祭太微五帝。谨按郑玄此义,唯据纬书。所说六天,皆谓星象,而昊天上帝,不属穹苍。故注《月令》及《周官》,皆谓圜丘所祭昊天上帝为北辰曜魄宝。又说《孝经》“郊祀后稷以配天”及明堂严父配天,皆谓太微五帝。考其所说,舛谬特深。按《周易》云:“日月丽于天,百谷草木丽于地。”又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足明辰象非天,草木非地。

《毛诗传》云:“元气昊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则称苍天”。此则苍昊为体,不入星辰之例。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前,国家祭祀的上帝有五位,即黄帝、炎帝、青帝太昊、白帝少昊、黑帝颛顼。他们都是上古时代的君主,或者说,当时就是把古代的著名君主作了上帝。此后不久,首先是方士建议,天神最贵者为太一,五帝乃太一的助手。接着是儒者们在纬书中,开始否定上帝是人间的君主。他们说,上帝有五位,分别是:苍帝灵威仰、赤帝赤熛怒、黄帝含枢纽、白帝白招矩、黑帝叶光纪。不同的纬书,说法略有差别,但五帝是精神性的存在,并且原本不是人间的君主,成为儒者们的共识。这可以说是儒教在古代传统的基础上重新创造上帝的活动。王莽继承上述说法,并且作了改进,其中最重要的改进就是依据儒经,将上帝定名为“皇天上帝”。东汉到魏晋南北朝,不同朝代都依自己对儒经的理解给上帝定名,但上帝是一个最高者,其他五帝乃是次要者,则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依郑玄说,那位最高的上帝皇天上帝或昊天上帝,就是北辰星,名字叫曜魄宝;五帝则是天上太微垣中的五颗星。但唐代儒者根据《毛诗》,认为昊天的意思,就是那一团昊大的元气。或者说,那一团昊大元气,就是至上神昊天上帝的“体”,即身体。因此,天或上帝不是郑玄所说的北辰星,太微五帝不得和昊天上帝同格同位。许敬宗继续说,查太史所掌的《圜丘图》,昊天上帝的座位以外,还有北辰座。太史令李淳风也曾认为,昊天上帝的图位自在祭坛之上,而北辰却在第二等,和北斗星并列。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北辰星不是昊天上帝。又据《史记·天官书》,太微宫有五帝。许敬宗认为,这五帝是“五精之神”,不能和昊天上帝一样被称为天。天,只有一个,这就是那以“苍昊为体”的昊大元气。永昌元年,武则天下诏道:天无二称,帝是通名。承前诸儒,互生同异,乃以五方之帝亦谓之为天。假有经传互文,终是名实未当。称号不别,尊卑相混。自今郊之礼,唯昊天上帝称天,自余五帝皆称帝。(《郊礼唯昊天称天五帝只称帝诏》)许敬宗的奏议、武则天的诏书,总结了汉魏以来关于上帝观念的讨论,确认了至上神只有一位的原则。这次关于上帝观念及对上帝祭礼的讨论,成为以后儒学中上帝观念和郊丘祭礼的基础。许敬宗还认为,郑玄分圜丘和郊坛为二是不对的,而王肃的郊丘为一的主张才是正确的:王肃等以为郊即圜丘,圜丘即郊,犹王城、京师,异名同实。符合经典,其义甚明。而今从郑说,分为两祭,圜丘之外,别有南郊。违弃正经,理深未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