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二十讲
2257300000026

第26章 党锢之祸(1)

士人与政治

“士”或“士大夫”群体,一般指文人官僚。这一群体,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扮演尤为重要的角色。传统社会的官僚选拔机制,使得他们既承担赓续传统的文化使命,又担负着治国安邦的政治使命。该阶层诞生于战国时期,其集文人与官僚于一身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并与每一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密切相关。更为重要的是,儒家伦理成为他们文化、政治品格的自我约束,其间存续着一以贯之的精神。

士人群体是传统社会支柱性的社会力量。士大夫阶层参与国家治理的政治形态,被称为“士大夫政治”。两汉儒生、中古士族、唐至明清由科举入仕的文人官僚,通过儒学,凭借国家的官僚选拔机制,在政治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历史演变中,面对君臣关系的危机、官僚集团之间的冲突、文化与出身的差异,他们或进或退,以自己的信念、立场对现实政治发表意见并付诸实践。

汉末党锢领袖李膺的“高自标持,欲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构成了士大夫政治风范的标志。

但是,传统社会之“士”与西方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有着本质的不同。

后者所持的基本立场是批判现实主义,体现为独立地对政府和现实政治进行批评。而中国传统社会的“士”,则以“学而优则仕”为最终追求,他们熟读经史是为了能够居庙堂之高,并施展其修齐治平的政治抱负。可见,这是一个以儒家伦理为圭臬、并终身付诸实践的阶层。这一点构成了传统士人阶层的最基本特征。尽管在某些特殊社会情势之下,有些人表面采取无为的方式,如五代的冯道,但是,这也是他们因不得其时而不得不勉强为之的明哲保身之道,终不能掩抑其志不得舒展的苦闷。

在“家天下”的传统社会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上述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天下”,实际上便是专制君主的代名词,它反映的正是范仲淹标榜的士大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的忠君为国心态。

本单元两篇选文,分别呈现出传统士大夫两种迥异的政治生态。《党锢之祸》表明汉代士人群体的某种自觉性,而《长乐老冯道》则通过冯道这一颇具争议的人物,展现文人士大夫身处乱世的无奈与追求。(王静)

选文

汉桓帝延熹九年(丙午,166)

春,正月,诏征张奂为大司农,复以皇甫规代为度辽将军。

秋,七月,诏复以张奂为护匈奴中郎将,以九卿秩督幽、并、凉三州及度辽、乌桓二营,兼察刺史、二千石能否。

初,帝为蠡吾侯(蠡吾侯:汉质帝去世时,年仅九岁,宗室蠡吾侯刘志被拥立为帝,是为桓帝。),受学于甘陵周福,及即位,擢福为尚书(尚书:原为掌文书之官,后职权、设置均有大的改变。东汉时,尚书级别不高,但职权甚重。)。时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当朝9河南尹:东汉定都雒阳(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三十里汉魏故城),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其行政长官称河南尹,主治京师,较一般郡守尊显。),乡人为之谣曰:“天下规矩房伯武(规矩:本为用以画圆形及方形或直角用的工具,引申为法度、准则。文中指楷模、典范。),因师获印周仲进。”二家宾客,互相讥揣,遂各树朋徒,渐成尤隙(尤隙:怨隙。)。由是甘陵有南北部,党人之议自此始矣。

汝南太守宗资以范滂为功曹,南阳太守成瑨以岑晊为功曹,皆委心听任,使之褒善纠违,肃清朝府(朝府:汉人对郡县政府,或称朝,或称府,或连称朝府。)。滂尤刚劲,疾恶如雠。滂甥李颂,素无行,中常侍唐俭以属资(中常侍:西汉为加官,无员额限制,得入禁中,亲近皇帝。东汉时,渐由宦官专任,以致宦官专权。),资用为吏;滂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今日宁受笞而死,滂不可违。”资乃止。郡中中人以下,莫不怨之。于是二郡为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主画诺:诺,随声而应,无所依违。或释为在文书上画诺,以示同意。);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啸:撮口作声,今言打口哨。)。”

太学诸生三万余人,郭泰及颍川贾彪为其冠,与李膺、陈蕃、王畅更相褒重。学中语曰:“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于是中外承风,竞以臧否相尚(臧否(zāngpǐ):称善曰臧,举恶曰否,评论人之善恶,是为臧否人物。),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屣履到门(屣履到门:极言趋附唯恐不及。屣履,穿鞋而未拔上鞋跟。)。

宛有富贾张泛者(宛:县名,时为南阳郡治,治今河南南阳市。),与后宫有亲,又善雕镂玩好之物,颇以赂遗中官,以此得显位,用势纵横。岑晊与贼曹史张牧劝成瑨收捕泛等,既而遇赦;瑨竟诛之,并收其宗族宾客,杀二百余人,后乃奏闻。小黄门晋阳赵津(黄门:少府属官有黄门令、丞,主宫省宦官,小黄门为其属下。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为太原郡郡治所在。),贪暴放恣,为一县巨患。太原太守平原刘使郡吏王允讨捕,亦于赦后杀之。于是中常侍侯览使张泛妻上书讼冤,宦官因缘谮诉瑨、。帝大怒,征瑨、,皆下狱。

有司承旨,奏瑨、罪当弃市。

山阳太守翟超以郡人张俭为东部督邮(督邮:汉代郡府属吏,职掌督送邮书、监察诸县、奉宣教令等事。督邮分部,从两部到五部不等,故其职名中或冠以东、西、南、北、中之称。)。侯览家在防东(防东:县名,东汉置,属山阳郡,治今山东单县东北。),残暴百姓。览丧母还家,大起茔冢。俭举奏览罪,而览伺候遮截,章竟不上。俭遂破览冢宅,藉没资财,具奏其状,复不得御。徐璜兄子宣为下邳令(下邳:县名,治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三里。),暴虐尤甚。尝求故汝南太守李暠女不能得,遂将吏卒至暠家,载其女归,戏射杀之。东海相汝南黄浮闻之,收宣家属,无少长,悉考之。掾史以下固争,浮曰:“徐宣国贼,今日杀之,明日坐死,足以瞑目矣!”即案宣罪弃市,暴其尸,于是宦官诉冤于帝,帝大怒,超、浮并坐髡钳(髡钳:刑名。髡是剪去刑徒长发,钳是以铁束颈。汉文帝以来,髡钳为五岁劳役刑。),输作左校(输作左校:在左校罚作苦役。输作,法律用语,因罪罚作劳役。左校,东汉将作大将下有左、右校署令,掌左右校刑徒。)。

太尉陈蕃、司空刘茂共谏,请瑨、、超、浮等罪;帝不悦。有司劾奏之,茂不敢复言。蕃乃独上疏曰:“今寇贼在外,四支之疾;内政不理,心腹之患。

臣寝不能寐,食不能饱,实忧左右日亲,忠言日疏,内患渐积,外难方深。陛下超从列侯,继承天位,小家畜产百万之资,子孙尚耻愧失其先业,况乃产兼天下,受之先帝,而欲懈怠以自轻忽乎!诚不爱己,不当念先帝得之勤苦邪!前梁氏五侯(梁氏五侯:延熹二年(159),桓帝与宦官单超等人合谋并力,诛灭长期把持朝政的外戚梁冀,梁胤、梁让、梁淑、梁忠、梁戟等梁氏成员(即五侯),同时伏诛。),毒遍海内,天启圣意,收而戮之。天下之议,冀当小平;明鉴未远,覆车如昨,而近习之权,复相扇结。小黄门赵津、大猾张泛等,肆行贪虐,奸媚左右。前太原太守刘、南阳太守成瑨纠而戮之,虽言赦后不当诛杀,原其诚心,在乎去恶,至于陛下,有何悁悁(悁悁(yuānyuān):忿怒。)!而小人道长,荧惑圣听(荧惑:迷乱、诱惑。),遂使天威为之发怒,必加刑谴,已为过甚,况乃重罚令伏欧刀乎!又,前山阳太守翟超、东海相黄浮,奉公不桡,疾恶如仇,超没侯览财物,浮诛徐宣之罪,并蒙刑坐,不逢赦恕。览之从横,没财已幸;宣犯衅过,死有余辜。昔丞相申屠嘉召责邓通(申屠嘉召责邓通:邓通,汉文帝宠臣,对丞相申屠嘉无礼。申屠嘉召邓通至相府,欲加惩治。邓通恐惧,文帝命之至丞相府,申屠嘉严加申斥,通顿首谢罪,然后文帝使人持节至相府,请求释放邓通。),雒阳令董宣折辱公主(雒阳令董宣折辱公主:东汉初,光武帝姊湖阳公主家奴杀人,藏匿于公主府中。雒阳令董宣不畏权势,趁公主出行时,叩马拦车,面责公主过失,就地捕杀其奴。光武盛怒,迫其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双手据地,颈项强直,终不俯就,遂有“强项令”之称。),而文帝从而请之,光武加以重赏,未闻二臣有专命之诛。而今左右群竖,恶伤党类,妄相交构,致此刑谴,闻臣是言,当复啼诉。陛下深宜割塞近习与政之源,引纳尚书朝省之士,简练清高,斥黜佞邪。如是天和于上,地洽于下,休祯符瑞,岂远乎哉!”帝不纳。宦官由此疾蕃弥甚,选举奏议,辄以中诏谴却,长史以下多至抵罪,犹以蕃名臣,不敢加害。平原襄楷诣阙上疏曰:“臣闻皇天不言,以文象设教(文象设教:文象,即天文之象,通过天象警示人间事,君主如品行不端、政事有亏,上天虽不言,但会通过星变、日食、地震、水旱等种种“灾异”,对之提出“谴告”,希冀君主能有所收敛或改过自新。其说与“天人感应”说相近,两汉时代尤为流行。西汉中后期以后,臣下多借灾异言政。本篇中的异常星象、天大寒、河清等等,都是如此。)。臣窃见太微,天廷五帝之坐,而金、火罚星扬光其中,于占,天子凶;又俱入房、心,法无继嗣。

前年冬大寒,杀鸟兽,害鱼鳖,城傍竹柏之叶有伤枯者。臣闻于师曰:‘柏伤竹枯,不出二年,天子当之。’今自春夏以来,连有霜雹及大雨雷电,臣作威作福,刑罚急刻之所感也。太原太守刘,南阳太守成瑨,志除奸邪,其所诛翦,皆合人望。而陛下受阉竖之谮,乃远加考逮。三公上书乞哀等,不见采察而严被谴让,忧国之臣,将遂杜口矣。臣闻杀无罪,诛贤者,祸及三世。自陛下即位以来,频行诛罚,梁、寇、孙、邓并见族灭(梁、寇、孙、邓:梁冀、寇荣、孙寿、邓万世等人。),其从坐者又非其数。李云上书(李云上书:延熹二年(159),白马令李云因不满宦官单超等五人封侯,专权虐民,乃露布上书,指称朝中官位错乱,小人谄进,贿赂公行,政化日损。言辞激烈,桓帝震怒,遂下狱死。),明主所不当讳;杜众乞死(杜众乞死:弘农五官掾杜众有感李云因忠谏获罪,上书桓帝愿与李云同日死。),谅以感悟圣朝。曾无赦宥而并被残戮,天下之人咸知其冤,汉兴以来,未有拒谏诛贤,用刑太深如今者也。昔文王一妻,诞致十子;今宫女数千,未闻庆育,宜修德省刑以广《螽斯》之祚(《螽斯》:《诗经·周南》篇名。螽(zhōng),昆虫名。胡三省注曰:“《螽斯》,言后妃不妒忌,子孙众多也。”)。按春秋以来,及古帝王,未有河清。臣以为河者,诸侯位也。清者,属阳;浊者,属阴。河当浊而反清者,阴欲为阳,诸侯欲为帝也。京房《易传》曰(京房:西汉经学家,通《易》,以善讲灾异著名。):‘河水清,天下平。’今天垂异,地吐妖,人疠疫(疠(lì):瘟疫。),三者并时而有河清,犹春秋麟不当见而见,孔子书之以为异也。愿赐清闲,极尽所言。”书奏,不省。

符节令汝南蔡衍、议郎刘瑜表救成瑨、刘,言甚切厉,亦坐免官。瑨、竟死狱中。瑨、素刚直,有经术,知名当时,故天下惜之。岑晊、张牧逃窜获免。

晊之亡也,亲友竞匿之;贾彪独闭门不纳,时人望之。彪曰:“《传》言‘相时而动,无累后人(语出《春秋左氏传》隐公十一年。)。’公孝以要君致衅(要君致衅:因胁迫君主而获罪。要,胁迫。衅(xìn),罪过、灾祸。),自遗其咎,吾已不能奋戈相待,反可容隐之乎!”于是咸服其裁正(裁正:有见地、有决断。)。

河内张成(河内:郡名,治怀县,今河南武陟县西南。),善风角(风角:占卜方术之一种,候四方、四隅之风,以测吉凶。),推占当赦,教子杀人。司隶李膺督促收捕(司隶:即司隶校尉,汉魏时期负责在京畿地区从事查捕奸邪和罪犯的官员。始置于汉武帝征和四年(前89),无固定治所。东汉建武十一年(35),降司隶校尉部为十三部之一,成为一级行政区,治雒阳县,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东汉时,司隶校尉督察除三公以外百官,以及所领的一州七郡,兼掌兵权。),既而逢宥获免;膺愈怀愤疾,竟按杀之。成素以方伎交通宦官,帝亦颇讯其占;宦官教成弟子牢修上书,告“膺等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于是天子震怒,班下郡国,逮捕党人,布告天下,使同忿疾。案经三府(三府: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三公府即为三府。),太尉陈蕃却之曰:“今所按者,皆海内人誉,忧国忠公之臣,此等犹将十世宥也,岂有罪名不章而致收掠者乎!”不肯平署。帝愈怒,遂下膺等于黄门北寺狱(黄门北寺狱:狱名,属黄门署,由宦官负责,似居于宫门内。最初收系有罪宫人,后也用来收系党人。宦官借此干预司法,刑讯、迫害忠善之人。),其辞所连及,太仆颍川杜密、御史中丞陈翔及陈寔、范滂之徒二百余人。或逃遁不获,皆悬金购募,使者四出相望。陈寔曰:

“吾不就狱,众无所恃。”乃自往请囚。范滂至狱,狱吏谓曰:“凡坐系者,皆祭皋陶(皋陶:传说是唐尧时掌刑法之臣,后代多奉为狱神。)。”滂曰:“皋陶,古之直臣,知滂无罪,将理之于帝;如其有罪,祭之何益!”众人由此亦止。陈蕃复上书极谏,帝讳其言切,托以蕃辟召非其人,策免之。时党人狱所染逮者,皆天下名贤,度辽将军皇甫规,自以西州豪桀(西州:汉晋时泛指凉州为西州,相当于今甘肃中部和西北部一带。),耻不得与,乃自上言:“臣前荐故大司农张奂,是附党也。又,臣昔论输左校时,太学生张凤等上书讼臣,是为党人所附也,臣宜坐之。”朝廷知而不问。

杜密素与李膺名行相次,时人谓之李、杜,故同时被系。密尝为北海相,行春(行春:汉代郡国守相每于春月行县,或鼓励农桑,或奖励孝悌,或听理狱讼,意在考察、监督地方施政。),到高密,见郑玄为乡啬夫(乡啬夫:为县廷属吏,职听讼,收赋税。啬夫,官名,秦汉中央、地方行政部门多置,分管各类行政事务,因隶属部门不同,职掌也不尽相同。),知其异器,即召署郡职,遂遣就学,卒成大儒。后密去官还家,每谒守令,多所陈托。同郡刘胜,亦自蜀郡告归乡里,闭门扫轨,无所干及。太守王昱谓密曰:“刘季陵清高士,公卿多举之者。”密知昱以激己,对曰:“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今志义力行之贤而密达之,违道失节之士而密纠之,使明府赏刑得中,令问休扬,不亦万分之一乎!”昱惭服,待之弥厚。

冬,十二月,以越骑校尉窦武为城门校尉。武在位,多辟名士,清身疾恶,礼赂不通,妻子衣食裁充足而已(裁(cái):通“才”,仅仅。)。得两宫赏赐(两宫:指天子与皇后。窦武之女为桓帝皇后。),悉散与太学诸生及匄施贫民(匄(gài)施:施予。)。由是众誉归之。

汉桓帝永康元年(丁未,167)

五月,陈蕃既免,朝臣震栗,莫敢复为党人言者。贾彪曰:“吾不西行,大祸不解。”乃入雒阳,说城门校尉窦武、尚书魏郡霍谞等,使讼之。武上疏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