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管子
2249000000032

第32章 小匡①第二十(4)

桓公忧天下诸侯。鲁有夫人庆父之乱,而二君弑死,国绝无后。桓公闻之,使高子存之。男女不淫,马牛选具,执玉以见,请为关内之侯,而桓公不使也。狄人攻邢,桓公筑夷仪以封之。男女不淫,马牛选具,执玉以见,请为关内之侯,而桓公不使也。狄人攻卫,卫人出旅于曹,桓公城楚丘封之。其畜以散亡,故桓公予之系马三百匹。天下诸侯称仁焉。于是天下之诸侯,知桓公之为己勤也。是以诸侯之归之也,譬若市人。桓公知诸侯之归己也,故使轻其币而重其礼。故使天下诸侯以疲马犬羊为币,齐以良马报;诸侯以缕帛布鹿皮四分①以为币,齐以文锦虎豹皮报。诸侯之使,垂櫜而入,攗②载而归。故钧之以爱,致之以利,结之以信,示之以武。是故天下小国诸侯,既服桓公,莫之敢倍而归之,喜其爱而贪其利,信其仁而畏其武。桓公知天下小国诸侯之多与己也,于是又大施忠焉。可为忧者为之忧,可为谋者为之谋,可为动者为之动。伐谭莱而不有也,诸侯称仁焉。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正,③而不税,以为诸侯之利,诸侯称宽焉。筑蔡、鄢陵、培夏、灵父丘,以卫戎狄之地,所以禁暴于诸侯也。筑五鹿、中牟、邺盖与牡丘,以卫诸夏之地,所以示劝于中国也。教大成,是故天下之于桓公,远国之民望如父母,近国之民从如流水。故行地滋远,得人弥众,是何也?怀其文而畏其武。故杀无道,定周室,天下莫之能圉,武事立也。定三革④,偃五兵,朝服以济河,而无怵惕焉,文事胜也。是故大国之君惭愧,小国诸侯附比。是故大国之君事如臣仆,小国诸侯欢如父母。夫然故大国之君不尊,小国诸侯不卑。是故大国之君不骄,小国诸侯不慑。于是列广地以益狭地,损有财以与无财。周其君子,不失成功;周其小人,不失成命。夫如是,居处则顺,出则有成功。不称动甲兵之事,以遂文武之迹⑤于天下。

桓公能假其群臣之谋,以益其智也。其相曰夷吾,大夫曰宁戚、隰朋、宾胥无、鲍叔牙。用此五子者何功,度义光德,继法绍终,以遗后嗣,贻孝昭穆,大霸天下,名声广裕,不可掩也,则唯有明君在上,察相在下也。

[注释]

①分:通“介”,个。②攗:拾取。③:古代城市平民的房地。④三革:指车、马、人所用的甲、胄、盾,古代多用犀、兕、牛之皮革制成。⑤迹:通“绩”,功绩。

[译文]

桓公为天下的诸侯排忧。鲁国有庄公夫人和庆父的造反,两个国君被杀,国家没有继位人。桓公了解后,使高子保留它。使他们男女不相混杂,使牛马齐全。他们带着玉来拜谒桓公,要求作为齐国的关内侯,但桓公没有允许。狄人攻打邢国,桓公修建夷仪城加以赏赐。使他们男女不相混杂,使牛马齐全。他们带着玉来拜谒桓公,要求作为齐国的关内侯,桓公没有允许。狄人攻打卫国,卫国人会集在曹地,桓公修建楚丘城赏赐给他们。他们的牲畜已经走失,因此桓公赠给他们良马三百匹。天下的诸侯都称赞桓公仁义。因此天下的诸侯都清楚桓公是为他们而服务,因此,诸侯都来归服桓公,像赶集一样。桓公知道诸侯来归服他,因此少收他们进贡的礼物而多给回馈。因此天下的诸侯用瘦马犬羊当作礼物,齐国则用良马来回馈;诸侯用素绸和鹿皮四张当作礼物,齐国则用花锦和虎豹皮回馈。各国诸侯的大使,空手而来,满载而归。因此,用仁慈来钓取,用利益来诱引,用信用来结交,用武力来威震,因此天下小国的诸侯,都归服桓公,没有人敢违反都来归服了。他们喜欢桓公的仁慈,又贪求桓公的好处;信任桓公的仁义,又畏惧桓公的武力。桓公看到天下小国诸侯都来与自己亲近,于是广施恩德。能够为其解忧的就为其解忧,能够为其谋划的就为其谋划,能够为其发兵的就为其发兵。攻打谭、莱两地,而并不占为己有,诸侯都称赞桓公仁义。使齐国东莱的鱼盐流向各个诸侯国,命齐国的关卡和市场只观察而不征税,只征房费而不征商品的税,以此来照应诸侯国的利益,诸侯都称扬桓公政策的松弛。修建筑蔡、鄢陵、负夏、灵丘诸城,用来防止戎狄扩张侵地,是为了阻止戎狄向诸侯使用暴力。修建五鹿、中牟、邺盖与牡丘诸城,用来保护诸夏之地,是为了显示对中原国家的激励。教导非常成功,于是天下人对待桓公,远方国家的百姓期盼他就像期盼父母,邻近国家的百姓随从他就像流水。因此走的地方更远,获得的百姓就更多,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想念他的文德而又畏惧他的武力。因此杀了无道的国君,稳定周王朝,天下没有一个诸侯可以抵抗,是由于武事胜利了。不用各种皮甲,收集各种兵器,穿着上朝的礼服渡过黄河,无所畏惧地接见诸侯,是由于文事成功了。这样大国之君羞愧,小国诸侯归服。这样大国之君伺候他就像臣子仆人,小国诸侯爱戴他就像父亲母亲。这样,大国的君主不显得高贵,小国诸侯也不显得低贱。于是大国君主不能高傲,小国诸侯也不用畏惧。于是分封土地广阔的来增加土地微小的,削弱有财的来补充无财的。对君子周到,不使他丧失成功的机会;对小人周到,不使他丧失完成使命的责任。能做到这样,通常生活就顺利,出门做事就能有成功。不必发起战争,就能在天下实现文治武功的功绩。

桓公可以擅长借助群臣的建议来增加自己的智慧。宰相有管仲,大夫有宁戚、隰朋、宾胥无、鲍叔牙。用这五个人来管事,制定法律,宣传德行,传承仪法,昭告天下,来传布后世,奉孝祖庙,称霸天下,誉满天下,是不可埋没的。这就是由于有圣君在上,明察的相臣在下的原因。

初,桓公郊迎管子而问焉,管仲辞让,然后对以参国伍鄙,立五乡以崇化,建五属以厉①武,寄兵于政,因罚,备器械,加兵无道诸侯,以事周室。桓公大说,于是斋戒十日,将相管仲。管仲曰:“臣斧钺之人也,幸以获生,以属其腰领,臣之禄也。若知国政,非臣之任也。”公曰:“子大夫受政,寡人胜任;子大夫不受政,寡人恐崩。”管仲许诺,再拜而受相。三日,公曰:“寡人有大邪三,其犹尚可以为国乎?”对曰:“臣未得闻。”公曰:“寡人不幸而好田,晦夜而至禽侧,田莫②不见禽而后反。诸侯使者无所致,百官有司无所复。”对曰:“恶则恶矣,然非其急者也。”公曰:“寡人不幸而好酒,日夜相继,诸侯使者无所致,百官有司无所复。”对曰:“恶则恶矣,然非其急者也。”公曰:“寡人有污行,不幸而好色,而姑姉有不嫁者。”对曰:“恶则恶矣,然非其急者也。”公作色曰:“此三者且可,则恶有不可者矣?”对曰:“人君唯优与不敏为不可。优则亡众,不敏则不及事。”公曰:“善。吾子就舍,异日请与吾子图之。”对曰:“时可将与夷吾,何待异日乎?”公曰:“奈何?”对曰:“公子举为人博闻而知礼,好学而辞逊,请使游于鲁,以结交焉。公子开方为人巧转而兑利,请使游于卫,以结交焉。曹孙宿其为人也,小廉而苛,足恭而辞结,正荆之则也,请使往游,以结交焉。”遂立行三使者而后退。

[注释]

①厉:同“励”,振奋。②莫:通假字“漠”,静。

[译文]

以前,桓公在野外接见管仲时曾经向管仲求教政事,管仲拒绝承让,然后提出设立三国五鄙,设置五乡来实行教化,设立五属来振兴武备,把军事寄寓在内政之中,使用刑罚请罪的制度,增加置备兵器,讨伐无道的诸侯,来侍奉周王室。桓公十分高兴,因此斋戒十日,将立管仲为相。管仲说:“我是一个快死的人,很幸运获得赦免,使腰颈得以连接,这已经是我的福分了。让我治理国家的政事,不是我可以担当的。”桓公说:“您接管国家政事,我就能担任国君;您不接纳,我可能就要垮台。”管仲应允了,再拜而接纳相位。过了三天,桓公说:“我有三大弱点,还能把国家治理好吗?”管仲说:“我还没有听说过。”桓公说:“我不幸喜好田猎,黑夜还要到沼泽野地,直到田野静寂没有野禽以后才回来,诸侯使者不能当面表述意见,百官也无法直接复命。”管仲说:“这尽管不是件好事,但还不最关键。”桓公说:“我不幸爱好饮酒,日日夜夜,诸侯使者不能当面表述意见,百官无法直接复命。”管仲说:“这也不是好事,但是也不最重要。”桓公说:“我还有一件恶行,就是不幸而喜欢女人,连表姐都有不可嫁给别人的。”回答说:“这也不是好事,但还不是最关键的。”桓公作色说:“这三者都能够,难道还有哪些不能够做的事情吗?”回答说:“人君只有犹豫不决和不勤勉为不可以。犹豫不决则无人拥戴,不勤勉则不能成功。”桓公说:“好。请您先回去,改天再来同您细说。”管仲说:“现在就能够谈,为何改天呢?”桓公说:“我们该如何做?”管仲说:“公子举为人博闻强识而知礼,好学而言语谦虚,请派他去往鲁国,以结国交。公子开方做人灵活而敏锐,可去往卫国,以结国交。曹孙宿,他的为人有小廉洁又有小聪明,非常谦恭而擅长言辞,正符合荆楚的风格,请派他去往那里,以结国交。”这样,马上派遣了三位使者,而后管仲才告辞。

相三月,请论①百官,公曰:“诺。”管仲曰:“升降揖让,进退闲习,辨辞之刚柔,臣不如隰朋,请立为大行②。垦草入邑,辟土聚粟多众,尽地之利,臣不如宁戚,请立为大司田。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城父,请立为大司马。决狱折中,不杀不辜,不诬无罪,臣不如宾胥无,请立为大司理。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辟死亡,不挠③富贵,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大谏之官。此五子者,夷吾一不如,然而以易夷吾,夷吾不为也。君若欲治国强兵,则五子者存矣;若欲霸王,夷吾在此。”桓公曰:“善。”

[注释]

①论:通“抡”,选择。②大行:主管外交的官。③挠:屈服。

[译文]

管仲任相三个月之后,请示挑选百官。桓公说:“好。”管仲说:“升降辞别有礼,进退知晓礼节,说话刚柔有度,我比不上隰朋,请任他为外交官。开辟草地使之成为城邑,开拓土地使之增多粮食补充人口,展示土地的绩效,我比不上宁戚,请授他为大司田。在广大的平原上,战车不会杂乱,战士不会推却,打起战鼓,三军的士兵舍生忘死,我比不上王子城父,请授他为大司马。审理案件恰当,不乱杀无辜的人,不污蔑无罪的人,我比不上宾胥无,请任他为大司理。敢于触犯君主,谏言必忠,不怕死,不屈从富贵,我比不上东郭牙,请任他为大谏之官。这五个人,我一个也不如,但拿来和我管夷吾交易,我是不做的。君上您希望治国强兵,有这五个人就行了;若想实现霸王之业,则有管夷吾在这里。”桓公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