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2247900000006

第6章 凡例

一、本次编译以李聪甫研究员主编、刘祖贻研究员协编、本人执笔之《中藏经校注》、《中藏经语译》(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0年8月第1版)为基础,进一步精校、精注、精译而成,着重加强中医名词术语之注释,以利国际交流。

二、本书校刊所用之底本、主校本、参校本、旁校本分列如下:

(一)底本: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太岁戊辰春平津馆孙氏刊版,即孙星衍点校本,简称“孙本”。

(二)主校本:其一,元·赵孟頫手写本(上卷第十篇“性急则脉急”至第二十九篇及下卷“万应丸”至卷终),简称“赵本”;其二,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周锡瓒点校本(扫叶山房本),简称“瓒本”。

(三)参校本:其一,光绪丁未年(公元1907年)重印朱氏校刊《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简称“医统本”;其二,日本宽保二年(公元1742年)刊本,简称“宽保本”;其三,光绪庚辰年(公元1880年)徐舜山校刊本,简称“徐本”;其四,光绪辛卯年(公元1891年)周学海校刊本,简称“周本”。

(四)旁校本:其一,《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6月第1版;其二,《灵枢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年第1版;其三,《难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第1版;其四,《脉经》,人民出版社1956年影印元代广勤书堂刊本。

三、本书之校勘原则与方法为四校合参,以对校、本校、他校为主,理校为辅。出校以本善结合为原则。在全面、周密、细致勘同录异基础上,订讹补阙,厘定是非。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一)凡孙本与校本互异之处,属孙本是、校本非者,概不出校;属孙本显误而校本是者,据改之后出校;属校本义长,可改可不改者,不改,出校列出校本字样,并示明“义长”;属是非难定者,不改,出校列出校本字样,或同时示明“疑是”、“疑误”、“可从”、“可参”。

(二)凡孙本避讳字,如“孝宗庙讳”之“慎”字,“高宗庙讳”之“构”字,悉恢复本字,以从其真,并出校说明。

(三)凡孙本中之异体字,则以正体字律齐。原文、注文均采用繁体字。

四、本书之注释以字求其义、句索其旨而直解原文,以疏通医理为目的予以注释。力求解释疑难而避免求深反晦,力求阐明原旨而避免以古律今。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一)凡《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必注词目一览表》规定必注之词目,概予注释。

(二)凡中医药名词术语之注释,先列该名词术语所属范畴,次注明现首见出处,再予以注释。若有重要之歧说者,一并列举。凡同一名词术语,只注首出之处。术语之注释主要参阅《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朱文锋主编《实用中医词典》(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1版)等。

(三)凡因音义有歧而影响对原文理解之字词,必予注释。

(四)凡古今字、通假字之易于识别者,则不一一出注,较生僻、易混淆、易致疑致惑者,则予出注。

五、本书之今译以信、达、雅为原则直译原文。“信”以忠于原文,“达”以沟通古今,“雅”以词达意顺,译文力求段段相合、句句相符、词词相应而完整再现原著内容与风格。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一)对译。凡古今句式基本一致者,遵照原文句式将应译之词用以该词为语素之现代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译出。凡中医药名词术语已经注释者,译文中保留原词。凡现代汉语中已不使用之虚词如发语词等则不予译出。

(二)换译。凡古今词义差异明显者,换以现代汉语中可以替代之词语译出。

(三)调译。凡古今句式差异明显者,按现代汉语语法调换词序译出。

(四)补译。凡因古今语法差异而致原文可缺而译文不可缺之处,在该句中适当增补字词译出。

六、本书原文系以底本为基础经勘误订讹而成。每卷之首底本所题“华氏中藏经”及原点校者孙星衍之名衔均予保留。但鉴于本书非华佗原撰,故本书径以“中藏经”为书名。底本中原有双行小字夹注,改成单行小字予以保留。凡底本原无之序跋、药方概不补入,以求最大限度保持原书原貌。凡原书组方中涉及封建迷信之处,概加按语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