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2238600000047

第47章 探索我国高校流行音乐教育学科建设之道(1)

四川音乐学院通俗音乐学院 杜梦甦

我国高等艺术院校正式开设流行音乐专业发端于1993年。在随后的十几年中,各地、各级的各类高等院校相继设立相关专业。所开专业名称各异,主要由现代音乐、通俗音乐、流行音乐等中心语词构成,如中央音乐学院1994年成立的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四川音乐学院2001年成立的通俗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于2005年正式更名的流行音乐系(原名为社会音乐系)等等。核心专业方向为流行音乐创作与制作、流行音乐表演和流行音乐理论。上述学科的开设和专业的设置标志着流行音乐教育学科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内立足,部分地改变了流行音乐从业者长期以来单一的自学成才的非学院派(Nonacademism)状态,同时,这门新兴专业也成为高等艺术教育(Academism)的一部分,为艺术院校增添些许鲜活的时代元素。

如何建设高等教育中的流行音乐学科?这是当下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教师如何教?学生怎么学?达到什么教学目的?学生毕业时能达到什么水平?就业途径是否畅通?作为新增的音乐教育学科对社会音乐生活有何影响?……笔者立足于通俗音乐教育一线工作者的角度,从宏观的视角探寻学科建设之道。在此不避浅陋抛砖引玉,望与学界共同探索和畅想高校流行音乐教育之道。

一、学科研究现状

近年来,涉及流行音乐教育文献有数十篇。其中,直击高校流行音乐教育学科建设又与本文相关的主要有如下数篇:

《从我国高校流行音乐教育现状谈流行音乐学科建设》(王建元:2006)

围绕高校流行音乐教育,以及流行音乐教育学科建设这一核心议题阐述了发展我国流行音乐教育的新观念和新思维。认为流行音乐教育体系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有着广阔天地和绚丽前景的门类。其中包含了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学科建设、教学管理、教材建设、艺术实践、科研创作等方面。构建科学、规范、独立的流行音乐教育体系对流行音乐学科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论高等艺术院校通俗歌曲演唱的专业教育》(徐元勇:2006)

文章通过总结在高校教授通俗歌曲演唱专业课程的经验,论及通俗演唱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形式与方法;教学的具体实施与内容;考核标准与要求等主要内容。提出“通俗流行歌曲演唱专业的教学自然是以音乐、声乐等专业基础知识、演唱实践经验和实用技能传授为主。但也要强调理性和感性把握的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关注通俗流行歌曲的社会审美流向,加强学生的感觉、记忆、理解能力的培养,全面启发学生的聪明才智”的观点,并总结通俗流行歌曲理论探讨和研究不够的三点原因:(1)整个社会对于通俗流行歌曲艺术形式的蔑视;(2)过去,我国音乐理论界没有对通俗歌曲理论探讨和研究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足够的研究。一些人盲目地看不起通俗流行歌曲方面的理论探讨和研究;(3)长期以来,音乐学术期刊很少发表通俗流行歌曲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甚至有的杂志不愿意发表这方面的研究文章,使许多研究成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利用和在实践中不能得到深化,更重要的是消磨了研究者的积极性。文中呼吁“建立通俗流行歌曲理论研究的机制,注重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营造通俗流行歌曲理论研究的氛围十分重要”。

《专业音乐教育:中国流行音乐事业发展的解决方案》(刘小山:2006)

文章主要内容:1.对中国流行音乐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讨论。分析如下三点:(1)“青歌赛”VS“超女”:对流行音乐的两种价值认同;(2)流行乐评与盗版现象:误导背后的无助;(3)专业音乐教育与“自学成才”:流行音乐发展的人力资源问题。2.为什么选择专业教育。3.流行音乐专业教育的内部建设。作者认为:“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发展流行音乐教育是对中国流行音乐事业发展的一个可行的甚至是唯一符合国情的解决方案。但在这个解决方案能够解决别人的问题之前,它还有大把的自身的问题需要去解决。”

《高校通俗(流行)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及思考》(郭静舒:2006)

文章论及:1.现状:喜忧参半。(1)成绩和进展;(2)仍存在落后的现状。2.原因:观念性、体制性和基础性障碍尚未革除。(1)认知原因:西方古典音乐文化中心论根深蒂固;(2)体制原因:僵化的传统音乐教育体系模式的制约;(3)基础原因:专业力量薄弱。3.建议:把握大势。着眼建设,着力引导。(1)把握大势、科学决策;(2)积极引导,健康发展;(3)着眼建设,夯实基础;(4)学习借鉴,构建特色;(5)着眼未来,培养师资。

上述文献均涉及高校流行音乐专业教育,分别从宏观、微观等不同角度探寻教学之路,亦为本文重要的参考文献。

二、学科运行现状

现今高校流行音乐教育学科体系与传统音乐学院其他学科体系一致,课程设置基本以音乐学院原有的系科为蓝本构建,如通俗演唱专业与声乐(歌)系相似,基本要求、修业年限和授予学位、课时安排、教学模式、考核形式均大致相同,但演唱技巧、演唱风格训练等独立风格。本文以某音乐学院通俗演唱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为例。

(一)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音乐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单项活动。

1.公共基础课(该类课程共计12门,总课时942个,学分49分)

公共基础课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生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艺术概论、计算机基础、英语、体育。

2.音乐基础课(该类课程共计10门,总课时792个,学分44分)

音乐基础课包括视唱练耳、乐理、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流行音乐概论、中国民歌与民间音乐、钢琴、副科和声、副科曲式、副科歌曲写作。

3.专业课 ( 该类课程共计7门,总课时648个,学分50分)

(1)演唱 (Sing):承继传统科学的发声状态,借鉴世界民族民间声乐的传统唱法,学习欧美流行音乐演唱方法和各种演唱风格,形成独特通俗音乐演唱教学体系,讲授基本理论和技能。

(2)语言(Language):训练学生学会掌握舞台、影视语言的各种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语言富于情感性和丰富性,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作品能力,加强演唱与表演相结合的学习锻炼,力求做到声、情、字、韵的表现力与风格的统一。

(3)形体舞蹈训练(Shape and dance training) :通过针对性的系统训练使学生的协调性得以解决,使肢体语言与面部表现力得到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利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塑造学生良好的舞台形象。

(4)表演(Perform):训练学生掌握语言表现技巧并学会运用表演手段刻画形象的方法所设置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与演唱、形体等其他专业课协调、配合,共同培养学生在舞台上镜头前独立完成和塑造形象的能力。

(5)流行音乐经典作品分析(Work analyses pop music classics) :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音乐作品的能力,认识了解和声、复调、旋律技法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及表现规律,并能较灵活地加以运用流行音乐所需的综合基础知识。

(6)合唱(Chorus) :通过教学和实践,培养学生具有演唱多声部合唱曲目的能力,并掌握合唱的基础知识和训练方法,为今后担任流行音乐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7)毕业论文(Graduation thesis) :着眼于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培养现实科学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着重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研究、分析和掌握通俗演唱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学会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科研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基本方法及独立写作通俗演唱学术论文的能力。

4.任意选修课(略)

5.单项活动

(1)军训:(略)。

(2)社会实践:按学期教学进度安排,通过实习,以达到检验学生能否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技术与技能正确灵活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以此培养学生未来独立适应通俗演唱研究、通俗演唱理论教学、通俗演唱表演和相关音乐文化事业等工作的能力。

(二)考核

根据通俗演唱专业培养的目标和各科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凡属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都要进行成绩考核。公共基础课、音乐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在课程结束后均应统一组织考试(考查)。成绩经考核在百分制60分以上(含60分),即可取得课程学分。取消补考制度,采取重考重修制。两次考试不及格的必修课应重修;选修课可重修或改选。对考试成绩不理想的课程,可以多次申请再修,并以再修的最好成绩记载。专业考试迟到者按旷考处理。其他课程的考核具体要求参见教学大纲。

上述个案虽然仅是一院一科,但反映了高校流行音乐教育目前运行的共性。流行音乐教育学科通常与传统音乐教育学科靠近,借其框架,填充内容。确有“老学科、新专业”的感觉,这种以旧代新的方式给予一个新兴学科的益处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在“万事开头难”的阶段,但时日长久,不适便不时地各显端倪。如:在视唱练耳教学中,传统音乐学院教学以五线谱、固定调为主,但在通俗音乐领域的传播是五线谱、简谱和功能谱,固定调和首调并用,而且在我国大陆地区简谱、功能谱和首调的使用比例明显高于五线谱和固定调。这意味着通俗视唱练耳课程中结构比例需要调整,否则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已经出现过的案例即是通俗演唱专业的学生四年本科毕业后,五线谱、简谱和功能谱的使用都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如下:五线谱多在视唱练耳课和钢琴课中学习和使用,当课程两年结束后用得不多,便也就日渐生疏。对比音乐学院其他非通俗专业的学生,如钢琴、管弦、声乐、作曲,甚至民乐在日常学习中必须用五线谱的时间都比通俗专业多,而且这些学生进校以前的这类基础明显比通俗专业的学生好(按入学视唱练耳考试的成绩比例算),学、用的多次重复,到毕业时这种技能应该达到专业水准。简谱和功能谱在通俗音乐圈里盛行,但在课堂上学得不多,学生对待这种情形的心理状态有几种:老师没有教,需要自学,有一定的难度;课堂不学,可能不重要;需要用的知识老师没教,课堂学的知识又不怎么用得上……这种学习与运用两层分离的现象在当下通俗音乐教学中不算孤证,还有好多例证可以列举。这应该是现阶段教学研究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前,在一些多子女家庭中,小的孩子总会先穿大孩子留下的衣服,但当其慢慢长大,家长多会考虑重新选择:或是度身定做,或是另买新装。通俗音乐教育似乎也是慢慢长大的孩子,也需要审时度势、量体裁衣。

三、对学科的思考

流行音乐教育在高校立足基于三大前提:一、改革开放以后,思想开放和意识形态转变使人们不再偷偷地听原来所谓的“靡靡之音”。港台流行音乐、欧美流行音乐顺势渐入内地,本土流行音乐领域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猛发展,流行音乐从无到有、从私下到公开成为当时明显的时代特征之一。同时,外域的、本土的流行音乐的歌星加入人们崇拜偶像的行列,改变了当时相对单一的崇拜模式。随之而来对偶像歌星的各方位模仿逐渐到位:行为追随——唱他们的歌曲,着风格相似的衣服;意识追随——由于粉丝对偶像的认可,故尽力保持与偶像的思想高度一致,追求他们的生活方式,歌星们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二、流行音乐的传播以及相关领域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音乐艺术商品价格不菲、利润丰厚,不仅提供数量可观的就业岗位,而且产值在GDP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三、美国教育家马丁·特罗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当大学生的毛入学率占应受教育学生总数的15%以下时是“精英教育”;当大学生的毛入学率占应受教育学生总数的15%-50%时是“大众教育”。我国大学生的毛入学率已达22%,意味着已经进入“大众教育”时代,教育产业化和“扩招”给予高等教育新学科一个良机。如果没有“扩招”,高校流行音乐教育的步伐一定会放慢很多。综上所述,没有政策的开放、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也就没有高校流行音乐教育学科的存在。

了解学科产生的背景便于进一步理解当下流行音乐教育的“语境”(context)。其一,当代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教育”的时代,非“精英教育”蕴涵生源素质下降的现实。其二,现时的文化是蕴涵“艺术”与“娱乐”的混合物,通俗娱乐文化观占有份额较大。作家海岩在《狂欢是文化的易碎品》中指出:“文化在中国一些领域的商业化过程,表现出过激和无序的姿态。商业化将文化的情感升华,道义和道德的教化功能被大大压抑,而将官能娱乐的功能大大强化,娱乐感官,娱乐好奇心,娱乐窥视欲等,使低俗文化渐成主流。”这都是现实中高校流行音乐教育必须要应对的外界挑战。确实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我国高校流行音乐教育的规模甚大,受众数量可跃居世界前列,但教学质量与学科领先的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这意味着流行音乐教育必须提高教学质量、给予学科上升的空间。提高质量既可以满足提升学科内部学术之需,亦可促进外部相关的商业领域发展。量中求质、以质保量应该是学科发展的基本底线。由规模庞大变为学科强壮、由数量丰厚变为质量精良应该是每一个流行音乐教育工作者为之努力的长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