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2238600000035

第35章 爵士乐的中国之旅爵士乐的中国之旅(1)

四川音乐学院通俗音乐学院 唐杨科

随着美国在二战后的崛起以及文化的传播,爵士乐已深入各个先进国家的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之中。它出现在留声机、广播、电影、电视、文学、社会运动、前卫艺术、咖啡馆、酒吧、小剧场,以及人们所能想到的任何地方。在爵士乐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它也逐渐成了一种世界性的语言:从古巴哈瓦那、阿根廷、荷兰鹿特丹、波兰华沙、瑞典斯德哥尔摩、西班牙巴塞罗那、日本东京,一直到中国的上海,爵士乐就如同一位旅行者,乐此不疲地在不同文化和不同种族中穿梭。我们要感谢这位旅行者,如同人类要感谢当年语言及文字的传播一样。

直到今日,对于爵士乐的理解往往也成为一座城市“现代化”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或者说,在大众未意识到爵士乐会全球化之前,它早已成为一种全球化的文化现象。在欧洲,这种音乐已以民间技艺的概念名正言顺地走入高等学府,而成为一项跨领域研究的新兴课题,吸引着表演艺术、比较文学、文化史、性别研究、艺术社会学等学生们的眼光,甚至连传统音乐学院也开始为爵士乐颁发专业演奏及理论文凭。

爵士乐,再不只是娱乐的同义词,再不只是在酒吧或者风月场所为人带来催情剂的工具。这个一生下来就被人唾弃,甚至被羞辱的混种儿如今健康地长大成人,它丰富的音乐美学内容与复杂的发展状况,让它成了某种生活态度或是一种共享的认同感。

那么,什么是爵士乐?

从爵士乐诞生之时起,一直以来人们总想为它找出一种定义。有时候,当某种音乐形式归类在爵士乐下,那只是因为它被排除在古典音乐以及流行音乐以外。什么是爵士乐?这个定义似乎让人头疼,但总也让一部分人轻松应对,我们可以看一下当前最主流的对爵士乐定义的字眼:即兴音乐;受蓝调影响的音乐;具有摇摆节奏感的音乐。

它是即兴音乐吗?而事实上,大多数爵士乐只有部分的即兴演奏,有些甚至没有。笔者认为即兴只是它大量运用的演奏手法,而非一种音乐性质的定义,世界上其实有许多不同类型的音乐,也是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即兴演奏。

爵士乐使用蓝调元素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就如同给爵士乐本身下定义一样,蓝调的定义又是什么呢?音阶?和声形式?发音方法?感觉?上述也许都是蓝调的定义,或者它的真正意义应该是种族的东西,隐喻一种歧视的态度,或者在隐藏一段并不光鲜的历史。无论怎样,蓝调也许是爵士乐的一个必要元素,但绝对无法充分定义爵士乐的特征。事实证明,并非所有的爵士音乐家都能流畅或者喜爱运用蓝调元素。像钢琴家Bill Evans就会尽量避免弹奏它。而在其他的音乐形式如乡村音乐、福音、流行音乐等音乐形式,也能发现非常多的蓝调元素。

如果用蓝调也难以定义爵士乐,那么用摇摆(Swing)可以吗?众所周知,这个词语成为对爵士乐最具代表性的术语。我们在大部分对于介绍爵士乐的书或文章中可以看到“摇摆”和“切分”对于它的形容。个人认为:摇摆是体验节奏的方式,它是处理节奏的态度,产生出了所谓的切分音(Syncopation),具体来讲是反拍重音的切分效果(OffBeat Accentuation),也是对用摇摆的八分音符(Swing Eighth Notes)演奏的描述,这种效果是指以不同的实值(Value)或不同长度演奏出来的八分音符。现在看来,这个定义是非常权威的看法,但是当我们在观察一些流行音乐、乡村音乐以及古典音乐的同时,也能发现切分效果的存在,因为它也适用于大部分的世界音乐,反拍重音切分也不是专属于爵士乐。举例来说,像曲子Happy Trails,或是简约派作曲家Steve Reich的作品Music for 18 Musicians Tehillim等。另外,对于“摇摆”的定义也是模糊的,这个词语在英文中常常用来排斥或者责骂他人,如“He cannot swing”(他摇摆不起来)等,且爵士圈中的重型人物像John Coltrane和Duke Ellington等也都在质疑“摇摆”的必要性。

所以,当小号手Louis Armstrong被问及什么是爵士乐时,他的著名回答是:“你越想问,就越得不到答案。”(If you will got to ask, you will never know.)

当然,“摇摆”定义了一个时代,一个爵士乐发展历史上的标志性时代。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上海,这个远东第一大都市呈现出与大洋彼岸的美国同步流行摇摆乐的浮华景象。中国人不但第一次接受了爵士乐,也向世界证明了一个概念:中国人也能Swing!这使“吉米·金”大乐队在十里洋场的“百乐门”登台亮相后,从此让国人和上海与爵士乐结下不解之缘。然而,从专业角度上讲,这没什么可以大肆炫耀的,因为他们所演奏的也是和之前菲律宾乐队用的同样从美国空运过来的谱子,只不过换了演奏人员而已。从历史眼光上分析,国人并非没有能力拥有中国自己的爵士乐,而是没有时间创作。因为没几年工夫,因为历史原因,上海的爵士乐历史便匆匆宣告结束。而当爵士乐在西方真正开始向艺术方向发展的时候,这个曾经的“东方巴黎”竟与爵士乐断得干干净净,非常令人遗憾。不过在人们心中也留下了这个陌生的字眼——爵士乐,以至于在多年后,人们总是愿意把这座城市的历史和爵士乐联系在一起。我想这绝对不是偶然,因为没有任何事情在毫无价值的情况下,可以留下那么深远的影响。不管如何,爵士乐第一次来到中国,便让人们认识并接纳了它,这是无可推诿的事实。

让我们继续回到西方世界,看看爵士乐所经历的辛酸和光环。

这个带有种族色彩的音乐形式,一路走向文化的中心,成为美国的代表,出现在几乎所有的广播电台及唱机里。世界各地出现了许多支持爵士乐的人,从知识分子、嬉皮士到一般老百姓都有,而且这个变化在不到半个世纪以内就发生了。对很多人来说,爵士乐已分裂成许多不同的东西,有人认为它是前卫、另类音乐,另一些人却觉得它是传统音乐。

众所周知,古典音乐的概念等同于“历久弥新”、“严肃正经”。爵士乐也许是第一个敢挑战高雅欧陆文化的正统艺术形式。世人也在这些挑战中并非视而不见。当1917年新奥尔良的“正宗狄西兰爵士乐团”(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推出首张爵士乐唱片时,《新奥尔良铜报》(New Orleans Picayune)便不假思索地全力贬低这种音乐,并断言:“任何具有强烈节奏,但缺乏和声与旋律内容的音乐,充其量只能诉诸低劣的情感。”11年后,当美国在评估全国文明范畴时,《纽约时报》又将爵士乐的思维模式定义为缺陷的同义词:“漫无章法、轻浮自夸、令人难以接受、好争风吃醋。”当爵士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度传播到巴黎时,音乐鉴赏家一致感到惊讶:“它不只是音乐上的形式,同时也是肢体、视觉、社会、情绪上的表达艺术。”即使当时偶尔会有白人音乐家演奏爵士乐,但大家注意到和理解到的还是一种黑人音乐。这在当时来讲是一个既定事实,但也会让那些头发上抹着厚厚头油的、衣着光鲜的上等白人们,充满好奇地想去窥个究竟。慢慢地,爵士乐好像也被套上了白人高贵血统的光环,并让它发展到让每个人都想倾听爵士乐、谈论爵士乐,甚至成为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