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2238600000015

第15章 浅析选秀歌手在内地流行乐坛的位置

四川音乐学院通俗音乐学院 秦海波

引言

国内平民选秀节目的开播、成形,无疑是受到席卷欧美的选秀类电视节目的影响和启发,如《美国偶像》。国内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选秀节目是由哪家媒体制作已经很难考证。

此类节目真正开始风靡全国并大行其道却是在2005年左右,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一举创造了张含韵、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等多个偶像奇迹。之后国内多家电视台立即跟风,《第一次心动》《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等,甚至中央电视台也推出过《梦想中国》,一时间神州大地星光熠熠、平民偶像满天齐飞。

一、选秀歌手的基本特点

“选”这个汉字具有挑选、评选的含义,“秀”是英文单词“SHOW”的汉语音译,是表现、展现的意思。“选秀”就是通过人们对歌手某方面技能真实的展现、表现,来加以挑选、评选。这些年来国内的选秀歌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出身“草根化”

选秀节目,严格说来是综合真人秀节目和娱乐竞技节目的一种发展和改良。自天娱集团和湖南卫视联手于2003年打造《超级男声》起,在欧美大红大紫的选秀节目如何在中国站稳脚跟就成为中国媒体人的重点研究方向。经过两年摸索,结合我国的大众娱乐文化特色和网络传媒的迅速兴起,机缘巧合下,天娱很快找到了此类节目的发展方向——“草根文化”。

可以想象,也许昨天还是你的邻居小妹,明天已经化身为舞台上风生水起的偶像明星,这种童话般的故事情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让有着明星梦的少男少女们趋之若鹜,偶像们迅速得到大量粉丝的追捧和支持。2005年,《超级女声》吸引了大量有明星梦和爱唱歌的女孩报名参加,各具特色的她们立即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收视率更是仅次于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最后的冠军李宇春更是借助超高的人气飞速成为华语乐坛一线明星,而且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取得空前成功。

(二)唱功“专业化”

虽然是非专业机构的平民选秀节目,但“草根歌手”受人关注的前提是必须有好的声音和演唱水准。当前,国内的歌唱类选秀比赛越来越趋于成为不知名歌手或艺术院校学生成名的跳板。如李宇春、何洁、魏晨是音乐学院的学生,张靓颖、陈楚生、阿穆隆曾经是酒吧歌手,2006年超女谭维维更是拥有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献唱的经历。这些歌手在参加选秀节目之前,或是经过了长期的专业训练,或是通过演唱实践得到小范围的认可,无论从发音方法还是音乐表现力等方面都比普通人优秀很多。他们靓丽的外形、活泼的台风、非凡的唱功以及惊人的舞台爆发力,都给整个选秀舞台增添了许多青春的活力和多彩的元素。

(三)人气积累“迅速化”

将唱歌与选秀结合起来,加上高密度的曝光率,使粉丝们近乎迷信地接受了参赛选手,选手还没有正式进入乐坛就积累了相当高的人气,“玉米”、“凉粉”等粉丝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壮大。很多粉丝甚至在心仪的选手发行作品后,用不断重复购买或者一次性购买相当数量的方法来支持偶像。选秀歌手们一夜之间拥有了比传统歌手更旺的群众基础,同时也为娱乐、音乐市场的拓宽、开发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和渠道。

二、选秀歌手对内地音乐市场的积极作用

(一)“多元化唱腔”丰富了内地乐坛的表现风格

2005年超女张靓颖类的欧美唱腔、周笔畅类的R&B,2009年快女江映蓉类的摇滚、黄英类的民歌通俗化改编,以及“中国民族风”等唱腔,将选手的唱功发挥得淋漓尽致。选秀歌手大多一专多能,能歌善舞,边唱边跳虽有相当的难度却又是发展趋势,这样出来的舞台效果和感染力是不同凡响的。有的歌手为了吸引观众眼球,还借鉴音乐剧的形式将剧情融入歌舞当中,给表演增添了不少光彩。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正是需要这种多元化的体现,各种形式、元素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日益丰富,是推动中国流行音乐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选秀已成为专业音乐制作机构选拔人才的重要平台

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日韩等流行音乐发达地区相比,中国内地唱片公司发掘、培养新人的机制相对落后。而选秀大舞台是一个很好的发现、培养过程。有些音乐人说选秀毒害了音乐产业,但客观事实却是,如果没有诸如超女、快男等选秀歌手的注入,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市场可能早已被其他发达地区瓜分殆尽。选秀歌手通过激烈的竞争、媒体轰炸式的宣传报道,积累了大量的人气,最终脱颖而出,从大众娱乐需求、娱乐媒体发行、音乐市场经营等多个角度来说,都已形成多赢的局面。2009年底,华语乐坛重量级的唱片公司——“滚石唱片”签约旗下第一个选秀歌手郁可唯,正是市场导向的结果,也是流行音乐本体及其市场发展的必然。

(三)客观地加速了内地音乐市场的“更新换代”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内地流行音乐市场基本被港台歌手霸占。90年代,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那英、井冈山、零点乐队等第一代本土流行歌手才开始崭露头角。近年来,内地老一代流行歌手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而自潘玮柏和林俊杰之后,港台新人歌手不再像从前一样容易打入内地市场,也不再像老一辈港台歌手那样具有超强的市场号召力。正是因为选秀歌手的迅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内地流行音乐市场的空白,加快了内地音乐市场的“更新换代”。以唯一可以代表内地流行音乐年度形象的颁奖礼——“中国歌曲排行榜”2009年度颁奖礼为例,最终的得奖结果可以用“港台完全老歌手、内地基本选秀帮”一语概括。

三、当前选秀歌手面临的一些问题

所有事物都有正反两面,选秀歌手的繁荣局面带给内地流行音乐市场的也不全是积极因素。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一)选秀节目的策划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已经危害到流行音乐本体

作为选秀歌手展现实力的舞台,选秀节目策划制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自身的“星途”。然而随着《超级女声》的大红大紫,各地方甚至中央电视台都有太多选秀节目充斥着电视屏幕,不仅无数普通人为了明星梦加入比赛,更有无数希望见证普通人变成明星的观众开始收看。然而好景不长,跟风的弊端很快显现了出来。为赢得观众收视率,部分电视台怪招频现、暗箱操作、评委搏版面强出头、选手有意炒作话题等丑闻不断。2009年湖南卫视《快乐女声》最当红的歌手不是最终拿到冠军的江映蓉,不是实力派的郁可唯,而是有着“绵羊音”之称、唱歌不着调的曾轶可。近年来更有“小张柏芝”、“小梁咏琪”等“明星脸”,甚至有着严重人格缺陷的“伪娘”等纷纷登场,把一个原本单纯的“唱功竞技比赛”变成了“人气聚集地”。重庆电视台的选秀类节目《第一次心动》也因为 “评委言行举止失态”、“内容格调低下”被国家广电总局紧急叫停。节目的低俗化、怪异化现象非常严重,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众对流行音乐的认知,更是偏离了以流行音乐为主体的选秀节目的初衷。

(二)后选秀时代歌手遭遇“冰棍理论”

选秀节目经历了2005年、2006年的大红大紫年,在2007年进入后选秀时代。2007年下半年,市场上积累了近两年来历届超女、好男儿、快男等几百名选秀歌手。选秀为唱片行业输入了大量的人才,一时间,国内机制陈旧、效率低下的唱片行业无法消化这么多歌手,几家欢喜多家愁。在选秀结束后,大部分选秀歌手都共同面临着一个挑战——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近年来唱片行业持续低迷,一些名次靠后的选手,面临公司不重视,把精力和资源都用到了别的地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市场开发,遭遇了“冰棍理论”:即选秀艺人在节目之后,如果没有好歌和良好的商业开发,人气就会像冰棍一样融化,慢慢失去应有的价值。而选秀节目也热衷于眼前利益,只求节目的好看,却不顾选手在市场上能否存活。不仅他们的作品推出周期很长,并且内容和形式都相当敷衍,并不能满足狂热粉丝之外的歌迷。因此不论多么受欢迎的选手,一旦脱离了比赛进入唱片公司之后,他们的表现多数都不能令人满意。2007年快男王栎鑫参加比赛时号称“人气王”,至今没有出过一张像样的专辑;上海台《我型我秀》连续三年比赛只有薛之谦、王啸坤寥寥数人稍有名气,张杰还是在转战《快乐男声》后才正式开始其职业歌手生涯。

(三)选秀歌手在市场开发中遭遇“瓶颈”

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好的作品,一方面也是由于选秀歌手自身在唱功上没有继续加强训练并形成突出的特点。即使是拥有巨星的潜质和较高人气的选秀歌手,他们的人气还是建立在选秀时期的基础上,而真正通过唱片市场认知并认可他们的歌迷其实并不多。而且,许多粉丝虽然在人气的角度、商业的角度帮助了自己的偶像,但对于李宇春和张靓颖等来讲,这种高起点实际上越往后就越容易形成一种限制,使得她们的每一小步的突破都变得很难。不要说在两岸三地广为人知,即使是在内地流行乐坛这个范围,对比一些港台歌手来说,也占不了绝对优势。歌手的经营、包装、开发,在欧美等地都已形成为独立的产业链,一名歌手的成功与否除了优异的唱功外,还需要大量元素的系统工程运作。要想成为陈奕迅、周杰伦这样红遍两岸三地的歌手,选秀歌手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结语

选秀歌手从兴起至今不超过十年,无论是认为其代表的“快餐文化”毒害内地流行音乐市场也好,还是认为他的出现将振兴国内流行音乐市场也罢,这些结论都太过于武断。选秀歌手的出现无疑为流行乐坛注入了一些新鲜血液,但“选秀”本身并不能拯救流行音乐。综观我们成长的历程,一首首经典里程碑式的作品成就了流行音乐历史的辉煌,所以当我们想起谭咏麟、张国荣、Beyond、刘欢、孙楠等歌手时,首先想到的还是他们的经典代表作。因此,相比选秀和耀眼的明星,显然原创和经典作品才能“拯救”流行音乐。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2]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十年——1986-1996中国流行音乐纪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4]李宏杰.中国摇滚手册[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5]李宏杰.摇滚圣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6]梁茂春.百年音乐之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7]孙蕤.中国流行音乐简史1917—1970[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