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2226900000041

第41章 新月派代表诗人(3)

这首《先生!先生》,是徐志摩关注下层劳动人民的代表作之一。在此诗中,诗人没有用华丽的词句,也没有精心营造浓郁的意境,只饱蘸着他的人道精神之墨,以深刻的同情,将当时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截取一景,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北风呼啸的冬天,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为了给倒在街头的生病的母亲讨一点吃的,她向着一个坐人力车的先生行乞。她追着车子一路说好话,请求这位先生施舍一顿窝窝头。从巷子头跟到巷子尾,冻得瑟瑟发抖的小女孩还是一无所获。那先生只是不耐烦地丢下一句话:“没有带子儿。”天真的小女孩不甘心,继续追着问:“先生,可是您出门不能不带钱,您哪,先生。”最后,再也没有人理她,只有体力不支的小女孩艰难地跟着车轮奔跑着,北风呼呼地吹刮着……

在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不仅是一位出类拔萃的诗人,也是一位妙笔生花的散文家。有些人还认为,他的散文比诗要好。叶公超就说过:“我总觉得志摩的散文是在他诗之上”的话。梁实秋也认为,他非常赞同叶公超下的这一断语。他说:“志摩的天才是多方面的,诗戏剧,小说,……不过我觉得在他所努力过的多种文学体裁里,他最高的成就就是在他的散文里面。”周作人评得更加透彻:“据我个人的愚见,中国散文中现有几派,适之仲甫一派的文章清新明白,长于说理讲学,……志摩可以与冰心女士归在一派,仿佛是鸭儿梨的样子,流丽轻脆,……”徐志摩出版的散文集共有4本,即《落叶》、《巴黎的鳞爪》和《自剖》,以及赵家壁编的《秋》。的确,读他的散文,尤其是那些抒情美文,最好是泡一杯清茗,在若有若无的水蒸气的缥缈中,怀着一颗平和、宁静的心态,慢慢品读。他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以及对自然与美的不懈追求的艺术思想,表现在他的散文里,用几句话概括的话,则是:汪洋恣肆,不拘成法,意兴所至,文采斑斓。

除此,徐志摩还是一位出色的外国诗歌翻译家。但他的翻译之名,却为他诗人的头衔所盖,鲜为人知。徐志摩的一生,与外国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接触。从1918年他留学欧美起,其后又两度出国,足迹遍及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印度等国家。他在领略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的同时,对这些国家的文化尤其是近现代文学也广有涉猎。后世评论家称他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他曾先后翻译外国诗人的作品有:英国的莎士比亚、布莱克、华兹化斯、柯尔律治、拜伦、欧文、哈代、曼殊斐儿,法国的波德莱尔,德国的席勒、美国的惠特曼、印度的泰戈尔等人的作品。此外,他还曾翻译过古希腊诗人萨福和忒俄克里托斯等人的作品。其中的许多诗人并不是公认的名家,所译作品,有的也并非作者的代表作。但这些诗作饱含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想,或是颂扬自由、或是歌唱爱情、或是面对美好大自然的轻吟低诵,或是对死亡的描写,无不构思独到,语言清新优美,耐人寻味。徐志摩留学时即开始翻译,大部分是用白话文翻译的,还有一些是用文言文译的。对于做翻译,徐志摩始终抱着严谨、认真的态度。他在《一个译诗问题》一文中有过这样一段精妙的话:“翻译难不过译诗,因为诗的难处不单是它的形式,也不单是它的神韵,你得把神韵化进形式去,像颜色化入水,又得让形式表现神韵,像玲珑的香水瓶子盛香水。”否则,这基本和谐若也达不到,译出来的作品恐怕是译者另写了一首,与原作相差甚远了。“那就不能叫译,例如适之那首莪默,未始不可上口,但那是胡适,不是莪默。”他不仅自己译,也大力倡导发展中国的译诗队伍,以便将外国的优秀文化介绍到中国来。1924年,他就在《小说月报》上刊登一则《征译诗启》,曰:“爱文艺的诸君,曾经相识与否,破费一点工夫,做一番更认真的译诗的尝试”。他在任晨报《诗镌》栏目主编时,除注意发表诗人们创作的新诗外,也给译诗僻出一块园地供之生长、开花。他除了译诗,也写了一些有关译诗和其作者的诗论。如《济慈的夜莺歌》、《白郎宁夫人的情诗》、《哈代的悲观》、《波特莱的散文诗》等。从这些诗论中,也可以管窥诗人自己对世界、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如他在《济慈的夜莺歌》中写道:“百年前的伦敦与现在的英京大不相同,那时候‘文明’的沾染比较的不深,所以华次华士站在威士明治德桥上,还可以放心地讴歌清晨的伦敦,还有福气在‘无烟的空气’里呼吸,望出去也还看得见‘田地、小山、石头、旷野,一直开拓到天边’。那时候的人,我猜想,也一定比较的不野蛮,近人情,爱自然,所以白天听得着满天的云雀,夜里听得着夜莺的妙乐。……”他庆幸济慈没有生活在资产阶级“工业文明”的现在。接下来他话锋一转,“说起真觉得可惨,在我们南方,古迹而兼是艺术品的,只淘成了西湖上一座孤单的雷峰塔,这千百年来雷峰塔的文学还不曾见面,雷峰塔的影映已经永别了波心!也许我们的灵性是麻皮做的,木屑做的,要不然这时代普遍的苦痛与烦恼的呼声还不是最富灵感的天然音乐;但是我们的济慈在哪里?”

1927年起,徐志摩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同时在上海几所大学任教。次年6月,徐志摩再度起程前往异域,经日本赴美、英、印度等国游历。同年11月回国。1929年,徐志摩又兼任中华书局编辑,并任南京中央大学英文系教授。1931年,徐志摩应胡适的邀请在北京大学兼教,因陆小曼留恋十里洋场的上海不愿北上,故常奔波于上海、南京、北京之间。像卞之琳、赵景深、陈梦家、何家槐、赵家壁这些著名人士,都是他的学生。这一年,他还紧张地创作了诗《山中》、《两个月亮》、《车中》、《雁儿们》、《云游》、《你去》等,发表译诗《猛虎》,编辑《诗刊》。1931年11月19日,对于徐志摩来说,对于所有爱他的人来说,是那么阴冷、无情和黑暗。就在这一天,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准备去参加当天林徽因在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节作的中国建筑艺术讲演。不料,在离开济南五十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着开山山顶,“轰”的一声,当即起火坠落山崖。正当英年、才华横溢的诗人徐志摩就这样匆匆地化作一片云彩,永远地“飞走”了,时年仅36岁。他短暂的一生,瑰丽如诗,阴郁如诗,给后人留下几多遗憾、几多情愫,让人寻思追忆……

【作者点评】

徐志摩从上个世纪20年代初裹挟着绮丽的云霞,登上中国新文学文坛以来,他写过散文、小说、剧本,但主要致力于写诗。其后在短短十年中,共留下了4本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共计290首。徐志摩作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有较大影响的诗人、“新月派”的主要发起人,他对新诗的追求风格在现代诗坛刮起了一阵不小的旋风。茅盾曾说“我觉得新诗人中间的志摩最可以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最足供我们研究。”不能否认,徐志摩以其卓越的文采,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写下自己独具特色、旖旎无比的一页。

而他与三个女子的感情纠葛,也是那样凄婉感人,使人不敢妄加评论。张幼仪的宽容理智,林徽因的孤傲飘逸,陆小曼的哀怨甜美,无不曾经激起诗人那颗多愁善感的心田一圈又一圈的涟漪。然而,冥冥中又注定,她们不属于诗人,诗人也不属于她们。仅仅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们各自的命运之轮,与诗人有过短暂的重合。如果将徐志摩对她们的爱情作一个分别,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对张幼仪的爱是“敬”,对林徽因的爱是“痴”,对陆小曼的爱是“恋”。徐家上下都反对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后来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把张幼仪收为义女一直将她留在徐家。而陆小曼则在徐志摩去世后,一改往日的习性,为出版《徐志摩文集》劳累奔波。建国后她由上海市市长陈毅推荐,受聘任上海市文史馆员,为我们留下了徐志摩许多珍贵的文物资料。1965年4月3日,陆小曼病逝在上海华东医院,享年63岁。可以说,她们三个人中,独独林徽因是可望而不可及,是他永远的痛,永远的痴迷。他们在康桥边相恋,又在康桥边黯然作别。康桥,对于徐志摩来说,同样是那么亲密,那么令他魂牵梦绕,犹如其第二故乡。这里,是他曾三度造访的地方,是他曾热恋过的地方,是他诗心萌发的地方。胡适说:自由、爱和美是徐志摩毕生追求的理想。然而,这自由、爱和美又生生地一点一点,破碎成一片一片的玫瑰花瓣,凄然飘落在他的脚下,变成了一首又一首优美动人的诗篇。徐志摩对自己性情,曾作过非常切合的剖析。他说,人的性情,比方我自己的,就像一年四季。“不但是阴晴相间,而且常有狂风暴雨,也有最艳丽蓬勃的春光。有时遭逢幻灭,引起厌世的悲观,铅般的重压在心上,比如冬令阴霾,到处冰结,莫有些微生气;那时便怀疑一切:宇宙,人生,自我,都只是幻的妄的;人情,希望,理想,也只是妄的幻的。”对于他所处的时代大环境,作为一个满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改良思想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诗人,“把博爱作为自己的信条,把艺术作为自己宗教的新理想主义”者,他的理想的幻灭又是必然的。正像他在《云游》一诗中最后一节写的:

他抱紧的只是绵密的忧愁,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他要,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李庆福熊凤鸣)编后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上就要付型出版了。这是《毛泽东瞩目的风云人物》丛书中的第八种图书。该丛书陆续出版,不断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一版再版。有鉴于此,我社为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又推出这本书,为了对读者负责,需要说明如下两点:

一是为了保证这套丛书的编辑体例完整,该丛书已出版的书中传主的传记,原则上不收进本书,亦是说不将他们作为本书的传主对象。如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文化大家章太炎、闻一多,他们的传记已在《毛泽东瞩目的文人骚客》中刊载,故本书未将其传记纳入。

二、鲁迅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和旗手,他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在我国现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虽然他已作为《毛泽东瞩目的文人骚客》中的传主,但该书中的鲁迅传记较为简略。为更好地将其写作生涯和主要作品以及其思想艺术特色介绍给读者,故特将鲁迅再次作为本书的传记人物。目的是通过鲁迅的人物传记,再现现代文化运动的全貌及其复杂的斗争历程,使读者从中获得启迪。这也是我社出版该书的目的之一。

编者

2002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