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公务员培训系列丛书)
2223100000041

第41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1)

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关注,对科学技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予以高度评价。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学说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它深刻揭示了科技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度概括了现代科技与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提高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对科学技术在21世纪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发挥第一位推动作用的认识。正是在邓小平关于发展科学技术的一系列正确思想和方针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科技战线呈现团结、稳定、发展的大好局面。我国的科技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充分证明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完全正确,是指引科技战线各项工作胜利前进的保障,是指导我国新科技革命纵深发展的强大武器。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概述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形成过程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形成过程。它分为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即第一阶段50、60年代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第二阶段70年代中后期深刻阐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第三阶段80、90年代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创新论断。

邓小平一贯重视科学技术。新中国建立后,邓小平就认为,科学与社会主义密切相关,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要依靠科学技术。1952年,在政务院讨论中国科学院工作的会议上,邓小平指出:

“科学研究是一项基本建设,在这方面的投资就叫基本建设投资。”(《邓小平科技思想学习纲要》,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这一见解明确地把科学研究纳入了国民经济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基本建设范畴,突破了把基本建设投入看作是一种单纯的物质投入的传统观点,包含有把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要素的意思,对科学研究的意义作出了新的说明。科学技术的主体是科技干部和科学家、科技人员。重视和发展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就要培养大量的科技干部、科学家和科技人员。1954年,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是搞建设,干部已成为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干部的状况是,一方面不够用,另一方面又有浪费。要充分发挥现有干部的作用,同时要培养大批各方面的建设人才。”(《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209页)这里说的培养建设人才就是指培养科技干部、科技人员。邓小平说:

,“要靠自己培养干部。我们的中等专业学校普遍办得不好,真正办得好的很少,要设法解决这个问题。”(同上,第209页)邓小平还提出,要关心科学家的生活,提高科学家的工资和待遇,“高级专门人才的工资待遇,应该提高。”“提出一个名单,科学家可以选一二百人,不讲名望,就是选那些贡献突出的,真正有本事的。”(同上,第210、211页)1957年,邓小平又重申了这个问题,“在改造自然方面,这门科学对我们党来说,对我们干部来说,或者是不懂,或者是懂得太少了。当然我们也还有一些人才,但这些人才是很少的,很不够用的,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是很低的。”(《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262页)1961年,邓小平批评了对技术干部关心不够、不能大胆提拔的倾向,指出符合提拔条件的技术干部数量应该达到几万个。把年轻人提起来,是为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提出:“大批提拔年轻的技术干部”(同上,第291页),把他们“放到重要岗位,管的业务宽了,见识就广了,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同上,第291页)“文化大革命”中,黑白混淆、是非颠倒,极“左”思潮强调“政治”而忽视经济,强调“生产关系”而忽视生产力,强调“群众运动”而蔑视知识分子、专家和科技人员的作用,把社会主义同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对立起来,把重视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作“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东西,把知识分子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划入资产阶级的范围,作为批判、改造的对象,完全否定要靠科学技术,要靠科技工作者发展生产力。1975年,邓小平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并着手全面整顿全国各个方面的工作。在科技方面,中国科学院起草了《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汇报提纲),提出在科技领域系统地纠正“左”倾错误,恢复和实行正确的政策,并且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提出了改革科技工作的重要思想。邓小平听了很高兴,说:“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2页)他还旗帜鲜明地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反对把知识分子当作“臭老九”的做法,指出:“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同上,第34页)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邓小平再次阐明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他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87页)“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86页)邓小平还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生产力发展的方向。科学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使生产力获得令人瞩目的发展。针对多年来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不重视知识分子,歧视知识分子的状况,邓小平特别指明知识分子属于工人阶级一部分,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中的一部分。

邓小平的这个讲话,为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为我国新时期制定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进入80年代后,邓小平在谈到扫除各种错误思想时明确指出,要坚决肃清“不承认科学和教育对于社会主义的极大重要性,不承认没有科学和教育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同上,第334页)的错误观念。

1986年,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裔学者李政道教授夫妇和意大利学者齐吉基教授夫妇时指出:“对于科学我是外行,但我是热心科学的。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3页)1988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随后不久,邓小平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70、8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经验作了思考,进一步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同上,第274-275页)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同上,第279页)“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同上,第279页)因为,“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同上,第279页)“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同上,第313页)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再一次强调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同上,第377-378页)“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越高越新,我们也就越高兴。不只我们离兴,人民高兴,国家高兴。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同上,第378页)以上论述,标志着邓小平形成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完整的思想观点。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深刻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了科学技术的“第一性”特征,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地说,这一思想包含以下五个“第一”的基本内容。

(一)科学技术成为当代生产力系统中的“第一要素”

现代社会生产力是多因素、多层次有机结合的大系统。生产力系统中的诸多因素,作为生产力系统整体的一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诸因素在生产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差别的,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重要程度。虽然近代以来生产力系统中都包括科技,但只是到了20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才真正成为生产力系统中的第一要素,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悄然兴起,对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邓小平指出:“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87页)新科技革命成果层出不穷,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率,带来了新的经济繁荣。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系统中的第一要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生产力诸要素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来看,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世纪初,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仅为5~10%。本世纪下半叶以来,科技进步所占比重已达到50~80%,高居第一位。其次,从科学技术同其他生产力要素的关系分解来看,其他诸要素的素质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都要依赖和取决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主要是通过人化和物化渗透到生产力的三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中去而发挥其强化作用的。这种强化作用已得到充分显示。最后,科学技术的第一要素作用还表现在促进生产力结构的优化上。生产力水平和效率的提高,不仅要取决于生产力诸因素素质的提高,而且要取决于系统内诸因素之间的结构是否合理和优化,而结构的优化主要依靠和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总之,当代科学技术就是通过对生产力诸因素素质的提高和生产力结构的优化来发挥和体现它的重要作用与地位的。这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信息+管理]

科技在这里是乘数,如果是高科技则应为指数。

(二)科学技术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第一力量”

唯物主义历史观把社会发展的动力归结为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这两对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又更为根本,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发展。因此,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起最终,的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引起和推动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与发展。正如列宁所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版,第8页)既然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本原的和最强大的力量,那么在当代,当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的第一要素后,科学技术也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力量”。对此,马克思曾有过惊人的见解。恩格斯这样评说道,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72页)根据马克思的这一思想,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关,都要依靠科技第一生产力这股强大力量的支持和推动。

他说:“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种形势,无论美国、苏联、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能不认真对待。”(《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7页)事实上,当代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也主要就是围绕着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力量”。

(三)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成为社会的“第一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