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运河天地之运河武工队
22171100000041

第41章 把柄(一)

一早,苏运昌与李虎便离开了家,一个赶往通县县城,一个赶往香河县城。

因为要准备在通县县城过夜,所以苏运昌给了三叔苏三铁十元钱,让他将自己送到通县去。苏三铁客气了一回,还是把钱收下了。

而李虎因为没有去过香河县城,所以苏三铁让自己的女儿苏蓉,也乘着一个狗拉的冰床子,一同前往,说好了两个人同去同回。

不到两个小时,苏运昌沿着冰冻的运河,便来到了通县县城的东关码头,苏运昌将三叔打发回去之后,自己一个人沿着河街向北关而来。

也许是天气过于寒冷,也许是经济过于萧条,已经时近年关,除了卖面的铺面还有一些人在排着队买混合面之外,其他的铺面开张的也极少。

晃晃荡荡之间来到了通惠河边的永顺里,在巷子口处有一个杂货铺,那是上级告诉他的在通县的第二个交通站,也是备用的交通站。

上级特别的叮嘱过苏运昌,如果药店没有出问题的话,就不要到这个杂货铺来。

只是,介于上一次的情况,苏运昌并没有冒然的靠近这个杂货铺来,先装作过路人的样子,在通惠河边看了一会儿冰面上有人凿洞钓鱼,眼睛却是在四下里警惕地察看了半晌,感觉并没有人监视,便装作摸着口袋,没有烟的样子,这才走进了这个胡记杂货铺。

杂货铺里面并没有别的客人,只有一个四十岁左右的老板,一脸热情地问着他:“先生,您来点儿什么?”

“你这里卖烟吗?”

“有!你要什么牌子的?”

“您都有什么牌子的呢?”

“有美丽牌,前门,老刀,对了,还有哈德门!”

“有没有黄盒装的哈德门呢?”苏运昌问。

这个老板看了他一眼,便从厨柜中真得拿出了一黄色包装盒的哈德门烟来,上面还画着一个美女。

“多少钱?”

“一块!”

苏运昌没有再问下去,他掏出了一块钱,买了这包烟之后,便转头离开了。

他没有再回一次头,因为他知道,这个杂货铺肯定也出事了。

若是按照上级的指示,他的暗号与这个老板的接口根本就对不上,他也不可能再问什么,因为他看到那个杂货铺与后面起居室挂起的门帘间,露着一双穿着皮鞋的脚。

一时间,苏运昌的心情坏到了极点,看来,在通县县城里的地下组织受到了敌人严重的破坏,如今,在这里他根本就无法联系到上级组织。

通县,毕竟是日伪政权严密防范的一个示范区,敌人的势力自然是十分强大的,地下组织能够在这里战斗多年,也是不易了,只是不知道,这一次的叛徒事件,到底对他们的破坏有多严重。

如今,苏运昌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了李虎的身上,希望他能够在香河县,找到相应的地下组织,只要是能够与上一级接上头,那么对于他们运河武工队来说,便像是孩子找到了娘一样得安心了许多。

不过,若是李虎在香河县,也找不到地下组织,那么,他只有两个办法与上级接上头,一个是往大罗屯去找张郎中,让他帮着想办法。当然,他也知道,张郎中虽然是地下党员,但是他并非是冀东分区的,而是华北局的,与他们并不是一条线。

另一个办法,那就是再去天津,找联络人。

不知不觉中,看着高高的燃灯塔,他又顺着运河街回到了东关,如今也只能去找张全友,从这个汉奸的口里能不能摸到了些情况了。

按照张全友告诉的地址,沿着东关的北大街向南,走到司空分署胡同,这里有一棵高大的槐树,只是此时叶子都落光了,槐树下的这一家,就是张全友的家,只是到达门口的时候,却看到锁将军把门,这说明里面并没有人。

想一想,这个时候的张全友肯定也不会在家的,定然是在治安队,或者执行任务当中。

正在犹豫,对门的一户人家打开门,露出一个中年妇女的脸,正向外张望着。

苏运昌连忙过去相问:“请问一下,这里是不是张全友的家呢?”

这个有些虚胖的中年妇女诧异地看着苏运昌,点了点头,道“是,你是他什么人?”

“我是他同学,从乡下过来找他的!”

“他白天不在家!”

“不知道在哪里能够找到他呢?”

这个妇女一笑,道:“要说的话,这小子如果不在治安队里,那么多半就是在迎春楼了!”

“迎春楼?”苏运昌怔了一下。

“呵呵,像先生长得这么好的小伙子,迎春楼的姑娘们一定喜欢得紧!”

苏运昌马上明白了那个迎春楼是什么地方,尴尬地笑了一下,道了一声谢,转身离去。

那个中年妇女也在他的身后关上了门。

来到了胡同的口处,苏运昌想了想,他要么去治安队里去,要么去迎春楼,这两个地方都不是他愿意去的,还是回到了张全友的门前,看了一下门口的那棵大槐树,卷起袖子,抱着树爬上去,然后跳到墙头,再一翻,便进了院子里。

反正今天是要住在这里的,便在他家里好好睡一觉,等着他回来。他这么想着。

这是一个不小的四合院,四面都有房屋,便是进门的门口处,也有两间倒座,想来,张全友的老爹临死前,把这个县城里的房子留给他,也算是对他相当不错了,能够在县城里有这么一套四合院,哪怕是出租,每个月都可以有进项了。

只是看来,张全友要么太懒了,要么就是喜欢清静,宁愿空着这么多的房子,也没有将之租将出去。

苏运昌四下里看了看,只有正面的五间房算是干净的,正中间那个一定是堂屋,是待客用的,堂屋的边上是卧室,有床有被,而且门只是带上,并没有上锁。

苏运昌推门而入,屋子里还算是暖和,中间放着一个炉子,上面坐着水。将水壶提起来,看了看下面的煤火,封得还算是可以,炉膛里煤还没有烧烬,还有温火。当下他拿着簸箕到外面靠墙处撮了一些煤球,装入到炉膛中,又把炉灰掏了掏,令火烧得旺起来,在炉子边烤了烤火。

他看到墙边还有一桶红薯,便挑了几个大的放在炉边烤起来,等烤熟了,就着烧开的水,一边吃一边喝,也解决了一顿饭,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一般。

吃饱喝足之后,便又躺在张全友的床上,和衣而卧,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呼呼大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