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运河天地之运河武工队
22171100000175

第175章 威胁(五)

苏运昌并没有忘记,他还有要帮助国民政府的人找到四年前丢失的文物这个使命。

那天李虎和杨成要杀赵爽的时候,赵爽为了活命,而联想到艾连生的事情,倒是令苏运昌茅塞顿开。

皮振雄曾说,高长山是从艾连生的家里得知转运文物的消息的,谁又知道,当那两个专家路过通县的时候,艾连生有没有动这手脚呢?

作为古字画的鉴赏家,要是说艾连生面对着那些可以称为绝世之宝的古字画不动心,任苏运昌如何想,也是不会相信的。

只是,那个杀人的凶手又是谁呢?

也许找到了凶手,就能够顺藤摸瓜,找到那些古字画。

苏运昌本想要再见一见高玉崎,问一问赵爽所说的那天,到底是什么人去了艾府。可是,他并没有能够如愿以偿地见到高玉崎,就因为局势的紧迫,而不得不撤出了县城。

几天前,他与王大麻子闲聊起高长山来,王大麻子有些佩服地说高长山也算是一位枭雄了,早年在江湖上也算是急财好义的,许多的好汉也曾投奔过他,只是后来年岁大了,人变得保守起来,所以许多人离去。不过,就王大麻子所知,高长山手下还有“高氏双雄”,除了皮振雄之外,还有一位比较当年在江湖上比较厉害的角色。

苏运昌连忙问他,那个人又是谁。

“康雄!”王大麻子叫出了这个名字来。

对于这个名字,苏运昌想了半天,竟然不知道高府里是谁,从头过滤之后,忽然想到高府里的确有一位姓康的人,却是高家的看门人,年岁比高长山和皮振雄都大,应该也有快五十了。想一想他走路的样子,的确是晃动着肩膀,高玉丽曾告诉过他,康叔的腿受过伤,是高长山救的他,所以他心甘情愿地跑来为高家看门。

只是这个人少言寡语,做事又没有皮振雄那般得张狂,所以从未引起苏运昌的注意过。

当天晚上,苏运昌便潜入了高府,见到了深居浅出的高长山的姨太,那个姨太告诉着苏运昌,自从高长山死了以后,康叔便离开了高家,投靠了艾连生。

再细问之下,苏运昌才知道,康雄原本就是艾连生的家仆,艾家曾经在民国初年中落过,所以康雄又转投到了高长山的身边。

当知道这些以往之后,苏运昌的头脑中马上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案件链条来。

很显然,在高长山准备在运河上对那两箱文物动手之前,康雄就已经将这个消息传递给了艾连生。于是,一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阴谋自然而然地生了出来。

高长山得到了那两箱文物,为了防止蒋阎王的纠缠,并没有带回家里,而是藏进了高家的田庄,既然不是皮振雄偷梁换柱,那么就一定是康雄做的这件事。

只是,在此之前,他杀掉押运船上的四个人,定然是为了灭口,因为其中的一个人既然已经答应了与日本人交易,出了这种事之后,一定会想到这与艾连生有关,因为只有他知道他们押运的消息。

而对于康雄来讲,为了同时不暴露自己杀人,所以,也只能将另外三个同行者一并除掉。

只是,有一点儿苏运昌还有些想不通,康雄又是如何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将这么一大批的古字画,在皮振雄的监视之下,运出来交给艾连生的呢?

也许,他当时并没有能够将这些字画运出来,只是藏在了田庄的某个角落,后来因为正好有老李头和赵姓特工闯入,将那两个箱子劫走,倒是令康雄省却了一份担心,等到后来风声过去了,才将那些字画运出来交给的艾连生。

为了确认自己的判断,苏运昌又潜回到了县城,往高玉丽的住处的秘室见到了皮振雄,同时将自己的疑惑与推理讲了出来。

但是皮振雄却在仔细地回忆之后,告诉着苏运昌,康雄根本没有机会再回田庄,如果不是那天之前他先将字画运了出去,后来的几年里,他并没有再往田庄去过一次。因为田庄一直在他的看守之中,实际上,在漷县的“防共自卫队”成立之前,他才是一直住在高家田庄的主人。

不过,皮振雄还是觉得苏运昌的推断有些道理,不管康雄是用什么办法,把那些字画运出去,这件事应该与艾连生有关系。

为了能够确定艾连生就是幕后偷画的主谋,苏运昌决定乘着艾连生要大办六十大寿的机会,悄悄地潜入到艾府,采用投石问路,抛砖引玉的办法,将艾连生这个老狐狸的尾巴显现出来。

他从高玉崎的口得知,他的这个老丈人有一个习惯,就算是有人给钱让他鉴定某些字画的真假之时,他当时鉴定完了,也会回家再翻找家里的藏书,把相关的内容看上一遍,以确定自己的鉴定没有出错。

却也在这个时候,老葛得到了一张《运河山水舆图》的摹本,虽然只是局部,却也算是有了样子,所以叫苏运昌过来观看,以求以后他找到这张画的时候,可以一眼辨识出来。

一见到这张画,苏运昌便计上了心来。他管老葛将这张画要到了手里,然后却是赶往了张家湾,请求他将这副画交到张全友的手里,让他再当成贺礼转交给张全友。

苏运昌之所以不自己将画交给张全友,而让张全福交给自己的弟弟,就是担心以后万一出了什么事,就算是毛利查起来,也不会查到他的头上去,让张全友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而对于张全福,自从上一次为了救张全友,从他那里讹出了五百块大洋之后,苏运昌又与他打过了两次交道,最近的一次是在几天前,从他张全福那里借到了粮。

当然,张全福也知道了苏运昌的身份,但是,他却并不像高长山和其他的大户,相对来说,他是一个非常开明的士绅,这也许就是张家的传统美德吧,能够这么多年来还经久不倒。

在这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苏运昌又找到了混入到艾府去的办法,也是通过了高玉崎,他知道了艾家正找到了一个京剧戏班,准备唱三天的堂会。

所以,苏运昌马上带着杨成和李虎,到这个戏班自荐,这个戏班正好也缺人,尤其是像演《八仙过海》这样热闹的戏份,包括胡琴、京板等后台在内,演起来最少也需要二十人以上,

就这样,苏运昌这三个人混进到了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