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媚妃如此多娇
22164900000469

第469章 赵蓁相留

从前她还问过大姐姐,那时大姐姐与她说,宁为穷人妻,不做富人妾。

可如今才过了多久,大姐姐就变了一个人,她要如何信?

“姑娘,姑娘?”茯苓轻轻地喊了她一声,却见她眸色晦暗。

大姑娘能成为二皇子侧妃,这对姑娘来说,难道不好吗?

毕竟姑娘和大姑娘是堂姐妹,从小感情又好,要是成了侧妃,必定能对姑娘有所庇荫。

茯苓百思不得其解,总觉得姑娘的反应不太正常,完全没有替大姑娘高兴的意思。

听着茯苓喊她,赵淑懿才从思绪里回过神来,淡淡地道,“我没事,明儿便就是阿庭入葬的日子,于情于理我这个做姐姐的,也应该回去一趟。”

阿庭过世时还没成年,并不能举行葬礼,但入葬还是要的。

她心中有疑惑,正好可以趁着明儿回府,好好地问个明白。

茯苓并不知道她的心思,只当她是跳跃得太快,说了句,“可是那天,老祖宗分明不想让姑娘回去的,明儿怕是也……”

怕是也会进不去。

茯苓没说出来,赵淑懿却明白她的意思,眼眸微微一暗,抿嘴道,“祖母不想让我回去,可我毕竟是阿庭的姐姐,我若是真的不回去,那些人又要如何议论我?”

一个连自己亲弟弟入葬都不回去的人,是何等的心性凉薄?

如今冯凌正盯着她呢,她要是真不去,铁定要被冯凌拿来做文章。

“这倒也是。”茯苓轻轻地点头,可她还是担心,老祖宗的态度会伤了姑娘。

……

次日一早,赵淑懿心里记挂着赵淑蕙的事,便过去同赵蓁请安说明。

听到她说的,赵蓁只做不知,并未揭穿她,轻笑着点头,“原也是应该回去一趟的,我只是担心你这左肩的伤还未痊愈。”

长公主府和淮北郡王府离得虽然不远,可入葬时少不得哭一哭,这情绪波动太大了,对伤口的愈合也不好。

赵淑懿感激她的关心,心里暖暖的,轻轻地摇了摇头,“劳婆婆挂心,只是那毕竟是儿媳嫡亲的弟弟,至于儿媳的伤势,想来只要注意些便无大碍的。”

见她执意如此,赵蓁自然不会勉强她留下,颇为不舍地道,“懿姐儿,你在府里也才住了两天,此番回去送葬之后,要不还是和尧哥儿一道搬过来吧?”

这长公主府里成天冷冷清清的,虽说还有瑶姐儿陪着她,可瑶姐儿也快嫁人了。

姑娘家定了亲之后,便要整天忙于绣嫁衣,以及荷包之类的。

想到这个,赵蓁就觉得糟心得很。

赵淑懿抬眸看了眼,待瞥见她眼里的不舍后,无奈一笑,“儿媳自然是愿意的,只是不知夫君如何认为,不敢做主。”

都说女子以夫为天,从前她是最听不得这句话的,可如今,她竟觉得可以用来搪塞婆婆。

她在府里管的事内宅事务,可至于这举家搬到长公主府,便就不是她能够做主的了。

“……”一听她这样说,赵蓁就更糟心了。

自己的儿子自己了解,别看尧哥儿对她很是孝顺,可实际上,尧哥儿是最不愿意和她住一起的。

如今又有了媳妇儿,那自然是更想和媳妇儿住的,又哪里还会愿意搬回来对着她这个娘?

“尧哥儿向来最听你的话,懿姐儿,要不你替我与他说说?”哪怕分明知道没可能,赵蓁却还是不死心。

她虽说有夫君,却十几年也没住在一起过,等同于寡居,还不如儿子儿媳陪着她呢。

赵淑懿眸子轻轻地眨了眨,眼里带着无奈的笑意,她对搬回长公主府住,其实也是不大愿意的。

别的不说,赵蓁如今对她百般好,各种瞧她顺眼,可要真的搬回去,这时间一长,婆媳矛盾自然就开始了。

她是儿媳,赵蓁才是婆婆,在这一点上,她占不到丝毫优势。

所以,即便是杨明尧愿意,她也会想方设法地说服他不愿意的。

“这个,婆婆还是亲自与夫君说吧,儿媳毕竟只管内宅,像这样大的事,还是得由夫君说了才算的。”她微微抬眸,一副颇为贤惠的模样。

赵蓁心里颇为难过,却并没有想过是她不愿意,叹了句,“若是我亲自与他说,以他的那个脾性,必定是不答应的。”

这么多年了,她又不是不了解儿子,可正是因为太了解,所以她才头疼啊!

原以为娶了个媳妇儿回来能管住他,可如今看来,她又没戏了。

这个儿媳,八成是被自己儿子管住了。

“夫君向来孝顺,从前若是有顶撞婆婆的地方,那也是因为还不懂事,可如今夫君已经成了家,婆婆若是与他开口,必定不会被拒绝的。”无法,赵淑懿只得这样“善意”地安慰她了。

赵蓁才不会去找杨明尧说这事儿呢,一听她建议的,便摆了摆手,“还是算了吧,他那个脾性从小到大都是那样,我太了解他了。”

说完,又想起她弟弟的事儿,便说了句,“姑母封锁了消息,要不是听你骤然提起,我到如今都还不知道,阿庭那孩子竟追随他母妃而去了。”

赵蓁一脸的悲伤,瞧不出是演戏还是真的,赵淑懿便道,“这原也怪儿媳,虽说祖母说过不许对外透露,可婆婆毕竟不是外人,儿媳却听了祖母的,没告诉婆婆。”

她语气里带着几分惆怅,仿佛是真的歉疚一般。

提起这个,赵蓁原本也没有别的意思,毕竟都是婆媳了,成天试探来试探去的那得多累。

可见她露出这般神色来,赵蓁便知她是误会了,连忙说道,“懿姐儿快别自责,我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不过是忽然想起,才随口提了一句罢了。”

说完又一副懊恼的模样,早知道她就不应该说的,惹得儿媳自责了。

赵淑懿抿了抿唇,轻轻说道,“婆婆不怪儿媳就好。”

说完这个,赵蓁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沉默了下,才与她说起赠送丧物的事。

对于赵蓁的一片好心,赵淑懿自然是不会拒绝的,尽数应下了。

然后赵蓁又拉着她说了一会儿话,直到外边丫鬟进来催,赵蓁这才恋恋不舍地放了她。

临行之际,赵蓁还对她千叮咛万嘱咐,要她往后得了空,便回长公主府住一段日子。

赵淑懿也都一一应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