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焦虑风暴
22158800000008

第8章 探秘焦虑——化繁为简(4)

这个寓言很有意义,你在外面寻找是有原因的,因为内在的每一样东西都是那么的黑暗,你闭起眼睛,那就是黑暗的夜晚,你什么东西都看不见,但那个并不是重点,因为你是在那里丢掉你的真理,是在那里丢掉你的本性,是在那里丢掉我们的快乐,所以最好在进入外界寻找前先看看内在,如果你在那里没有找到,再到外面去找(但一般不需要到这一步)。因为,那些向内看的人有时只需要一个转变,一个有意思的回头。

日常生活中许多心烦意乱与焦灼感最初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过度批判,这种自我批判性的自责声音虽然不至于即刻引发更大的应激情绪,但是这种坏习惯会慢慢地吞噬掉自己的能量场。我们有必要先来感受一下借由正念觉察给我们带来的直接好处,它有助于停止妄念进一步的造作,以保护自己的能量场不被继续内耗。(关于正念觉察的更多内容,在此书的第四章中会详细讲解)

首先自然地坐在椅子上,两脚踏实着地,两手自然地放在椅子两边的扶手上,深呼吸几次,而后在心中轻声问自己:我到底在害怕什么?

这句话即刻引导个体展开一段心性内观之旅:

1.以仁慈宽容且清明的态度看待此时此刻在心堂内浮现上来的每一个消极的念头或意象,温和地,既不执着也不抗拒当下所发生的一切。

2.充分律动的感受这情识与念头在你体内造成什么样的觉受?感觉最强烈的是在哪个部位?感觉是静止不动的?它究竟有多强烈呢?此时你的心是紧绷的还是开放的?慢慢地,你是否已经看到你想要抵抗它,远离它?

3.一旦我们发现令我们不安的消极念头其实只是一种住在肉体上的“物理性觉受”而已,仅仅只是一股麻麻的、热热的风附着在我们拥有宽广内在空间的某个角落而已,我们发现它并不是那么难以忍受的。一旦我们熟悉了这种肉体觉受,胸膛里的慈悲心就会自然升起,而让整个挣扎的过程放松下来。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就有能力把自性中宽广的爱灌入这次正念觉察中。

4.继续温和地、自然地关注在肉体对这股物理性能量的觉受上,慢慢地不知不觉间就有可能体会到一份深沉而具有高度扩展性的安详感与踏实感,你甚至已经洞见它只是一股吹过山头的夏风而已,对喜欢阳光的树林而言毫无杀伤力,反而是一种“养生”。

5.现在,不妨继续让这份觉受漂浮在这宽广的觉性中。让所有原先令你感到“苦”的觉受都能在这宽广的心堂内任意地生起与消融,减弱与增强,移动与改变,你只需要安住在这清灵的自性太虚中。同时,当你吸气的时候,谛听这份开放性并保持中道观(内观,平等观),什么也不做;然后吐气的时候体会这怀抱着你的心识的虚空广境,最后,你仿佛拿着一把高压水枪,把自己的心堂所有的意象统统冲刷掉,充分感觉这份犹如雨后大地充满洁净的清新感。没有人知道你的这份安详的觉受是在今天晚上睡觉前还是在某个端起杯子喝水的瞬间,将会强有力的进一步倍增。

那些扰人的画面,唤醒了你内心深处对平和与爱的渴望,这个渴望在心灵蜕变之道上强力地引导着你。通过开放性的面对各种不愉悦的内在杂音,我们跟妄念坦诚相见时,就已经站在了美妙的重获新生和解脱的入口处。如果我们只是一直在等待焦躁感何时结束,我们就找不到纯净且充满爱的当下,这个当下只有把自己交付给宇宙时才会展开。

你开始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观察员。

现在,用同样的观察意识状态来观察你的念头,并让念头自然生起——你不再是思考者,你只是在观察产生的焦虑念头。往后,延伸到生活中,你将越来越深刻地体悟到,当任何一个忧虑念头或消极图像在意识里显现出来的时候,无须执着于它,或乐此不疲地陷入那个念头的圈套中。作为一名优秀的“观察员”,要和你观察的对象保持一些距离,只要不偏不倚地觉知就行了,你将越来越深度地洞察到每个念头或图像都只是因为最初的分别心与执着心从一种“虚无”的状态中生起,然后又消散到虚无之中。

接着,你若去探究那个静默,你将发现这个观察者也不是真实的“我”,而后“观察员”也消失了。

对当事人家人的一些建议

大家都很清楚一个事实:一片被砍伐的原始森林的确可以依靠现代高度发达的农业技术一夜间被植满林木,但却无法一夜间让森林恢复原始兴旺的生机与生物多样化。同理,一颗正在体验慢性焦虑障碍的苦痛心灵,在积极的自我调心过程中,最好能够拥有一定的家庭支持系统或一些社会支持系统,一些必要的阶段性支持,可以使其拥有更多的调心空间与修复空间。

当家庭中某个成员沾染了慢性焦虑障碍,那么借由一些对正见的提前了解,或许就可以避免因为一些莫须有的沟通障碍或无意的批判,让家庭成员(当事人)的心境再次处于“解放前”。在具体的心理学疏导工作中,我发现不少来访者通过一段时间的积极疏导与实践后,恶劣的心境状态已经开始舒展,禁锢的枷锁已经出现松绑,这个都是难能可贵且来之不易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颗心灵已经可以高枕无忧了。这个时候,“家庭成员”是不宜给当事人太大的期许或抱负方面的压力,不宜对他指指点点或武断地下结论批判其软肋,此时需要多一些无条件的宽容。

一部分有过心灵创伤的孩子,印痕本已淡化,但与家人住在一起时,时常又因为父亲的一句“比较性”的话,让他的心灵再次失落之极,关键时刻感受不到体贴与依靠,(当事人)比一般的孩子在这个时候更容易走上绝望之路。父母或某位家族成员的话有可能只是激将的策略,或是习惯性的口头禅,本无责备之意,但听者有心,尤其是对心灵疤痕尚未完全复原,还处于“易激惹”期的心灵而言,家庭或家族成员们的确须慎言。同理,如果这位(当事人)是自己的伴侣,也是这个处理方式。

从父母的角度或旁人的角度而言,有时候看到一两岁的孩子,一会儿焦虑这个,一会儿担心那个,的确普遍会心生烦躁与愤怒。其实是多半旁观者有些时候缺乏同理心以及没有亲身体验过那些有口难言的烦恼所致。临床中的各种慢性焦虑障碍(包括一些强迫症、恐惧症、神经衰弱症),它们和常规的焦虑情绪完全不同。个别父母不了解已经成年的孩子能够从“顽固性焦虑障碍”的几年冲击中撑下来已经是何等的坚强。

致“当事人”的家庭:您的孩子在某些情况下偶尔就应该是“病怏怏”的,就应该是“无精打采”的,就应该是有点“懒洋洋”的,就应该是“不做家务”的,这是个体长期面对内外强大的压力时,其“心灵新陈代谢系统”有时候需要一些缓冲的自我调整空间,才会投射出的暂时的反面现象。其实真的无关紧要,他想睡就让他多睡一会儿,对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情他想怎么做就让他独自做,支持他做。但是千万不要谈一些与其他孩子比较性的话,一颗苦痛心灵一半的执着心与分别心都是缘起于早年家庭教育者一连串的将自己的孩子与别家孩子作各式“比较”或破坏性批评。许多罹患强迫症与焦虑症的孩子,其实在中学时期就已经有了症状,甚至已经处于泛化阶段,这些孩子多半都是隐瞒自己的苦痛,并没有向父母求助,他们就是担心父母会觉得自己是胡思乱想。此外一些年纪逾30岁以上的心灵苦痛者,多数症状也都是从青春期开始的,只是他们的症状迁延了更长时间。

一些中年父母若成为此书的读者之一,我希望你们完全不要去担心孩子未来的上进心。“这群孩子”与普通孩子完全不同,他们多数内在储存着无与伦比的驱动力,拥有十分自觉的上进心,这些孩子根本不需要过分督促,他们只需要一个“拈花一笑”的温馨理解。我很早以前就发现许多沾染强迫症、焦虑症的心灵,不仅智商偏高,道德感偏高,其人格形态也是所有人格中最具杰出才华的。他们目前的表现只是暂时的。给他们一些空间与时间进行自我成长与锻炼,过程中多给予会心的一笑,多给予自信的赞许,多给予纯真的包容,那么孩子内心的焦虑障碍一定会消退得更快,心灵创伤一定会复原得更好,他们完全不会在乎早年的教育失误,来日必以感恩之心回馈家人。(注:这一点非常重要,许多“患者”之所以症状反复复发,都是因为处理不好家庭中的人际关系与沟通)

补充:家庭沟通中最需要的是自信的宽容

古代有一位出家哲人叫良宽,内在修为成就颇高。在他年老时,有一天收到家书。信里头说,他的外甥不务正业、吃喝玩乐,快要倾家荡产。家乡亲人希望他回家劝诫外甥。于是良宽千里迢迢回到家乡。他的外甥也很高兴地和他相聚,特地留舅舅过夜。良宽在外甥家里过了一夜,并没有教训或责备外甥,只是在第二天早晨要离去的时候,对外甥说:“我真是老了,两手直发抖,可否请你帮我把草鞋带子系上?”外甥很高兴地为他系好鞋带,就在这时良宽禅师说:“谢谢你。你看,人老的时候,就一天衰似一天。你要好好保重自己,趁着年轻的时候,要把人做好,要把事业基础打好。”良宽说罢,掉头就走,对于外甥的不是,只字不提。但就在那一天,他的外甥如醍醐灌顶,从此再也不花天酒地,开始奋发图强,后来据说也颇有出息,经常反哺家乡。

(注:该故事引自《清心九书》,郑石岩)

自信的宽容可以很快打破隔阂,建立和谐的亲子感应。这时,简单的三言两语,无声的启蒙,就可以打动对方,产生最大的教育效果。比起说教式的批判,不知要高明多少。各位,这只字不提的功夫,就是“自信的宽容”,什么是自信的宽容呢?

我的定义:这是一种无言的感召,无声的启蒙,他相信对方身上早就具有家人们所期许的优秀特质,他对这点非常自信,他相信根本不用再要求孩子去心外胡乱寻找,那个特质本来就存在。人是万物之灵,因此心灵深处对这种无言的感应与点到为止的启蒙最为欢喜与悦纳。

自信的宽容,它不再是以旧有印记来看待现在的孩子,它相信不好的业习只是暂时的失落投射,它能够让孩子瞬间感受到生命的希望与力量。自信的宽容不是被动的宽容,它一点也不造作,它一点也不被动,它是一种在对人性深深的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自然流露出的一种大我情怀。在某种契机下,它的确可以以最舒服、最有效率的方式让偏离轨道的心灵获得深深的领悟!

病在不自信处——打破束缚性信念

我建议一颗焦虑心灵不要采取彻底脱产的休养策略,若是身体虚弱,至多请假休息一周,一旦休养时间过长,反而容易心生空虚以及有可能因为体验不到自身的社会价值而诱发更多的心灵“坑洞”现象或抑郁情绪。

这个道理也好比当一个人毫无觉察地发泄牢骚多了以后,反而会感受到自己更多的脆弱。生活中真正慈悲中道的谛听者并不是毫无节制地任由对方的“小我”怨声载道,而是有所甄别地引导对方了解当下这个“苦”的来龙去脉,而后进一步协助对方了解造成这个苦的背后是一个已经扭曲的深层价值体系。事实证明,越是毫无觉察地释放对眼前现象不平衡的意念而后沉浸在这种受苦的感觉中,这本身或许就是老天爷对他的一种“惩罚”了。此外,我们需要了解多数情况下,心灵修复没有捷径,唯有相对漫长之曲径,但在曲径中只要拥有“自动调谐定律”的正见基础,又会带来快速的精进。

首先我们要淡化“治病”与“消除”这个概念,事实上在所有的焦虑障碍中,普通人对大部分“症状”都是有所体验的,许多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偶尔会感到焦虑难寐、肠胃紧张、头疼烦躁、坐立不安,陷入能动不能静的烦忧中,但是他们并没有把这种表象症状当成是“病”,而是认为此时此刻就应该是这样的。所以没有怎么把这些症状放在心上,任其像流经河床的水流,自在流逝罢了。而反观不少苦恼的心灵总是对当下的焦虑情绪心有不甘,且认为“不应当”产生那些情绪,同时拼命地想要除之而后快,因而这般执着消除的心态反而进一步强化了“病感”。

调和焦虑情绪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一些实践体悟不错的过来人总是坚信这种体觉不适只是一种认识自我的助缘,焦虑本身的质地并非坚实的病灶,仅仅只是“小我”的一种虚幻的执着。许多蜕变的过来人因为这种信念的强有力支撑,总是能够相对平常心地随它去。

诚然,调和的方法总是比问题多,但是信心却是自我蜕变的第一关键要素。实际上在我们的心性中早已具有一切平和的资源与特质。当下我们一定要打破限制性的有毒信念,坚信自己一定可以看破焦虑的隐意,坚信自己一定可以收获焦虑背后的重大礼物,坚信自己一定可以放下无明焦虑。

儒家心学创始人陆九渊说:“吾心即宇宙,宇宙在吾心。”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悲心疾呼:“天地万物,本吾一体,无心外之物,无心外之理。”贤达的言论并非否定唯物辩证主义,而是重点强调任何规律法则都不可以脱离“心”而独立存在。简言之,心是一切的先驱。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习录》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