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守护教育的良心
22158700000027

第27章 人的自觉是第一位的(4)

有位名师,总喜欢穿一套唐装,一脸俨然,一副才高八斗、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课堂上则是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常愤世嫉俗,痛斥时世,而这痛斥,其实又非大义凛然的那种,通常是小题大做,偏激极端,对一切竭尽冷嘲热讽之能事。他的课自然深受那些感性而叛逆的年轻学生的欢迎,而且他这个班主任也同样深受欢迎。许多学生甚至对他崇拜有加。

这很正常,在任何一个社会,骂政府、骂当权者总是容易捕获部分人的心的,更何况他还是有那么些才气沾身的。他带的学生因此就有了一个鲜明的特点:目无规纪和尊长,怀疑和否定一切,凡是学校提倡的常常就反对,凡是学校批判的往往就声援,像极了这位才子老师。

还有位老师,打扮得极其性感前卫,戴美瞳,夹睫毛,露肩,露胸,露脐,露臀,今年流行什么,她就穿什么,总是走在时尚的前列,手指甲、脚趾甲都涂上了鲜红欲滴的指甲油,学生上课眼睛发花,不知道是盯着书好,还是盯着她的红指甲好,还是盯着她的肚皮好。更有女生也偷偷地涂红了指甲,戴上了美瞳,穿了低腰裤——大家哪里有心思去学习呢。

坦率说,我并不赞成中小学老师过分张扬“自我”,或者说,说话行事过分“任性”。这些在大学教授那里,或许还可称得上有“风骨”和“格调”,但在中小学里,总觉得和那些年少的孩子们格格不入。

我始终认为,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授当是有所不同的。

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未成年人。他们尚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身心尚未成熟,人格尚未健全,还缺乏基本的判断辨别能力。大学教授面对的是大学生,是成人,他们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鉴别能力。正因此,中小学教师要比大学教授格外多一些小心,少一些率性。

我接触过的大学教授中,有一位人称“怪杰”,据说才华出众。刚读研究生时,他说,什么是研究生?就是抽烟喝酒,会烟会酒,然后研究怎么生育。接着就是一番关于优生优育的理论,诙谐幽默,惹得同学们一阵大笑。

有一位教授则风格张狂,刚开始讲座,就劈头盖脸问我们什么是历史。不待我们回答,他就自答道:“历史是婊子,他娘的谁有钱就上谁的床!”接着就开始上课。他上课喜欢骂“他娘的”,喜欢骂政府腐败,骂领导窝囊,骂社会堕落。

这两位教授的确满腹诗书,也有些放纵张狂。但是,他们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内确有建树,我们喜欢他们的那份才识和个性,觉得听他们的课,是一种享受。不像一些教授,虽然正儿八经,但是每次讲座就是讲一些永远正确的废话,毫无自己的思想,令人昏昏欲睡。但我们绝不至于盲目去效仿这些骂爹骂娘的做派。他们的精彩也断不在于这些方面。

汪曾祺笔下金岳霖先生,每天和一只斗鸡一起用餐,找学生谈话的时候,能一边捉出个跳蚤来摆弄,还“甚为得意”;被称为“扫地僧”的中科院李小文院士,一头乱发,一撮胡子,一双布鞋,光着脚踝,不穿袜子,跷着二郎腿,坐在讲台上念稿子。这些派头,只有大学教授才能玩。而且,也不是那些胸无点墨、欺世盗名的大学教授能够玩的。

我们中小学教师,还是“规矩”些为是。这个规矩,倒不是否定独立思考,更不是排斥批判和创新,而是多给学生一些积极美好的东西,多给学生展现一些通向美好的道路——走向美好的信心和力量。

中小学教师不是不可以有个性。而是要努力防止因为你的个性和爱好,而过早把学生诱导到一条原本不该属于他自己的路上去,让学生不得不放弃了原本更好的自己。

李希贵就曾反对有的教师因为自己喜欢化学,就引导许多学生纷纷报考化学专业的现象。我以为这倒还是在学术上的,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好事。但是,如果让学生认为除了化学,别的就毫无价值和意义,这就一定不是什么好事情。糟糕的是,我们的一些老师,把自己的并不十分正确和成熟的价值观,以诱人的方式或者隐蔽的方式,过早地灌输给学生,学生今后恐怕再也难以消除这种不良影响带来的后遗症了。这就是我担忧的原因。

有的教师却还为此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在学生中粉丝众多,一呼百应;而有的学生也还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认为遇见这样的魅力教师,乃三生有幸。殊不知,这样的教师,除了替自己扬名立万外,并不能真正给学生带来终身受益的教育,相反,容易给学生造成贻误一生的损害。

中小学教师理当拥有自己的个性,包括教育教学个性。但是,这一切,应当以引领学生走向正途,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为目的,而不是简单地以增强教师个人魅力或者学科成绩为目的。否则,这种个性难免会剑走偏锋,误入歧途。

中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宽打基础窄打墙。它的首要任务是打基础,基础不宽厚,不深厚,今后就难以有更好的发展。扎实的学识基础、能力基础以及品性基础,都是最为关键的。中小学教师无论从学识上还是人格上和个性上,乃至日常礼仪的细节上,都要努力给学生做出良好的垂范和引导,以此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和选择的可能性,而不是过早地走上一条独木桥甚至死胡同。

教育不仅要维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还要教会学生学着去适应生活和社会,让学生走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担负起促进和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来。好的教师,为学生打开一扇一扇通向外面美好世界的窗户,让学生未来之世界因此而更广阔和明亮。

如果我们所做的恰恰相反,学生未来之世界因此更逼仄和晦暗,未来之道路更狭窄和曲折,那么,我们就是罪人。

误把骂人当勇气,误把狂傲当个性,误把另类当风格,误把狭隘当深刻,误把自我当民主,误把人气当魅力,这样的教师,即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能把一个个学生送进知名高校,又能真正履行多少可以称之为“教育”的责任呢?

从认识抱怨开始

何谓抱怨?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里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另一种是“埋怨”。

总之,抱怨通常是表达对别人和环境的不满。

抱怨无孔不入。

在食堂,办公室,车里,家里,我们常闻抱怨;在学生面前,家长面前,同事面前,爱人和孩子面前,我们随时抱怨。

我们毫无顾忌地抱怨着我们所不愿见的一切。

这鬼天气,又下雨!

为什么总是遇到红灯?今天怎么这么倒霉?我都快迟到了!

你给班级扣了多少分了?你是不是故意和我过不去?

怎么又是开会?怎么这么啰唆,还不结束?

孩子又考砸了!花了这么多心思,可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还是这么不争气!

……

类似的抱怨,是不是很熟悉?

因为普遍存在,我们就习以为常、心安理得。

抱怨是个人内心需求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从抱怨者角度看,抱怨可以适当宣泄个人的情绪,起到调节心理的作用。从人际沟通的角度看,抱怨可以让别人了解你的真实内心。从管理的角度看,听听抱怨,有利于改进管理。

倘若对抱怨的认识仅止于此,遗患不少。

抱怨,常折射出个人内心的失落和虚弱。一个内心平和且强大的人,乐意承认和接受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如果总觉得自己已竭尽全力,命运和环境却总和他过不去——他可能某方面很优秀,内心里依然缺乏足够的安全感。他迫切需要借助抱怨,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同情。他不敢,也以为自己无力去面对、接受或者改变令他不满意的现状。他只剩下唯一的选择,就是不停地抱怨,抱怨。

有的抱怨,是人挑剔与狭隘的个性使然。他不够宽容,爱计较,看似一个完美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实则是一个个人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他觉得一切都是别人的错,一切都令人失望,难以忍受。他永远生活在不满意、不快乐之中,也生活在对别人的指责和批评中。

有一种抱怨,常伴随着一种潜意识的优越感。他总能在别人不在意甚至满意的地方,找出令他不满的地方来。比如,走到一家餐馆,当别人都坦然坐下来喝杯茶或吃饭,他却环顾四周,仔细考察,然后,很不屑地说:“让我们吃这种档次的饭店?你看天花板都掉漆了,又没空调。连电风扇都还是旧的呢!”或者,他在坐下来之前,先把桌子和椅子好好琢磨一番,掏出纸巾,细细擦了又擦,才皱着眉头,极不情愿地屈身而坐,接着是一连串的关于卫生条件的抱怨——你知道,他无非要借此表明,自己是个有品位和身份的人,不是随便将就的普通人。

也有一种抱怨,看起来倒像是对别人的同情和声援。抱怨者深谙人性的弱点,一旦听到身边有一丝抱怨,就凑过身去,义愤填膺地数落在他看来应该跟着数落的对象。火是别人点的,却常常是他烧旺的。他并无恶意,却常怀着一种趋附心态。他自身也是一个抱怨的爱好者,只要他出现在人群中,就可听到四起的抱怨。他要么去迎合别人,要么努力获取别人的迎合,他不曾打算去损人,只是希望获得人际的好感而已。他不卑劣,只是世故。

与此相似却严重得多的是,有极少数人,打着公义和群众的幌子,以达到个人的不良目的。一些网络大V或所谓的“公知”就是如此,自己浑身疮疤,居心叵测,却爱以斗士和义士自居,俨然一副舍生取义的殉道士的样子。在中小学校园,此类人倒是难得觅见的,大学校园里却有不少。

更多的人,抱怨纯粹出于一种习惯,甚至出于潜意识。这就是《不抱怨的世界》中所说的“无意识的无能”。

他无复杂的意图,更无一丝预设的恶意。他只是随便说说,发发牢骚而已。发过了,就好了。之后,对别人照样友好,对工作照样认真,对生活照样充满希望。许多时候,他出于善良的愿望,就是希望别人或环境更好,他只是没有认真考虑过,抱怨除了些许的益处,究竟还会有什么危害。

抱怨的危害,的确少有人思考。

抱怨过多,对于集体来说,无疑是害处多多,它容易激起一种不良情绪,制造不和谐的氛围,让人失去理性的视角与平和的心态,变得浮躁不安。

抱怨的最大受害者,还是抱怨者自己。

抱怨如同抽烟喝酒,会上瘾。一个人如果经常抱怨,他就会养成一种弱者心态,会“习得性无助”,处处对他人、对环境抱有警惕和抵触,眼含哀怨和无奈,却又百般挑剔。

抱怨环境或者不在场的第三者,虽然暂时能够获得别人的附和,赢得同情与好感,但一旦与身边的人有矛盾,他的抱怨就会指向他人。

爱抱怨的人最缺乏的就是自我反思和担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爱抱怨的人却与此背道而驰。时日一久,他必会招致别人的“抱怨”。

由于他习惯于把不良的心态传染给别人,让空气变得沉重和烦躁,稍有生活乐趣或理性思维的人,都会厌弃这种“乌鸦式”的人物,这会让他变成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一个真正的“不幸者”。

我曾是一个爱抱怨的人。当班主任,我抱怨任课教师不配合;当部门主任,觉得学校领导不重视;当任课教师,又觉得班主任管理理念落后、能力不强。后来,我发现,一些我曾予以帮助的人,对我也颇有怨言。一个总对周围世界愤愤不平的人,是难以赢得他人真正的尊重的。

谁都爱抱怨,谁都不愿意成为被抱怨的对象。有家长给我们打来电话,抱怨老师批改作业时太粗心,经常出错,我们本能地感到委屈,竭力批驳家长的说法;而我们向家长抱怨他的孩子不听教导,家长也总是本能地为他的孩子寻找各种理由来辩解。看来,被抱怨,总不是件受欢迎的好事儿。

每次开质量分析会,总发现有老师抱怨某某学生不爱读书、成绩不堪入目,某某学生软硬不吃、好歹不分,某某学生三天两头闯祸、令人不得安宁。此头一开,常常应者云集。分析会往往变成抱怨会。一两个小时下来,除了宣泄一番怨气,扔出一大堆问题,什么办法和措施都没有想到和找到。

我们不得不定下一个原则:要多讲问题,更要多想办法。果然,会议的氛围和效果就好多了。

美国的牧师威尔·鲍温早就认识到了这一切。

他发起了一场不抱怨行动,全球数百万人参与其中,至于阅读其著作《不抱怨的世界》的,恐怕更多。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或许永远无法彻底告别抱怨。如果我们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抱怨的根源及其危害的认识,我们的抱怨、周围的抱怨,应该都会少一些。我们以及周围的人们,每天的笑声和笑脸,也一定会多一些。而这,无论是对我们的学生、同事、家人,还是我们自己,都是影响深远的。

本该结尾,却想起一种情况,该引起警惕。就是当我们的身边经常围了一群爱抱怨的人的时候,我们切勿沾沾自喜,以为人气旺盛,追随者众多。

威尔·鲍温牧师提醒我们,“察觉出你周遭有多少抱怨,有助于让你明白,你可能正借由自身的参与而引来抱怨,然后发出抱怨”。威尔·鲍温认为,是我们的抱怨习惯和嗜好,引来了众多的抱怨者同类围在四周。

抱怨说到底是一种情绪垃圾。当我们的内心装满了自己的和别人的各种情绪垃圾的时候,我们还能够用平静乃至轻松愉悦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吗?我们还能以欣赏的眼光和客观的心态去评判身边的世界吗?

公平感来自公平而有远见的心

你说,今年的奖金又比同龄同职称的同事少了上千元,更气愤的是比你小十岁的年轻教师也比你多三千元。

你还抱怨说,你比周围学校同类型的教师少了一千多元。

我没有对你表示同情,哪怕是客气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