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问道新闻
22158600000009

第9章 唠叨(9)

报业集团“十二五”规划草案提出商报形成都市经济类报纸特点,这个目标对我们来说是任重道远,全体同仁一定要振作精神,努力工作,无论是报纸的编校质量还是稿件的新闻内容,都要用心去做。

11月22日

星期六举行了商报第二届读者节活动,影响还是可以的。下午在宁波网第一次搞了个商报总编辑和网友的互动。以后我们应该不断探索与读者互动的内容和方式,好的传统要保持,新的办法要探索。当然,最重要的是先要办好报纸。

今天本报刊登了财经调查《“血拼”这回事究竟划算不划算?》。今天《宁波晚报》也做了深度报道《“银泰现象”如何走得更远?》。一个事件,可以有多个侧面,更关键的是要有深度。这方面的比拼意识,我们要特别重视加强。

几个有些启发的线索:

央视曝光浙江一企业生产假蜂胶,连最尖端的仪器都检查不出来,建议赶紧去做“买蜂蜜这回事,不妨说说清楚”。

《都市快报》的《余姚三七市菜市场为什么那么火》,从生活的现象中捕捉挖掘,记者有敏感,采访很扎实,写的也有趣味,是一篇很好的民生经济新闻。

《都市快报·亚运特刊》的《包着头巾奔跑的约旦女足最怕听到一句话,有一天丈夫跟她说“你别去踢足球了”》和《沙滩排球,海地姑娘第一次穿上比基尼》,都很有新闻性,很有敏感度,读来饶有趣味。

11月24日

昨天的《宁波日报》、今天的《宁波晚报》都登了我市进行蜂蜜生产市场整治,之前慈溪一个企业生产假蜂胶的事被曝光,我们应该赶紧去做“买蜂胶这回事不妨说说清楚”的系列文章,蜂蜜的内容比较多,可分成上下篇做。有由头时要赶紧做,没由头时做服务。

《宁波晚报》《宁波靠海能不能实行海葬》一稿,很好。报纸有没有分量,在于有没有深度的报道。我看写这个报道的记者是个机智的记者。《宁波晚报》写经济新闻的陈旭钦,稿件不多,但有自己的眼光、自己的分析,写出的东西就有分量。多些这样的记者,报纸才会有前途。

《都市快报》的《快递爆仓》,是一篇有发现的报道,一下子做了三个版。新闻敏感性要培养,培养的一个重要办法是向别人学习。

对节能减排的报道,要有个发稿指标,一个星期至少两篇吧,记者发稿时要注明系该栏目稿。

11月29日

系列成就的稿件,我们往往写成材料发布稿。《钱江晚报·宁波城事》则有解读、有数据,还请来专家分析这些数据,这样就写得有意思。写会议稿、材料稿是时常要做的事情,记者在这方面要下功夫。编辑也要做好这种解读的版面,不能简单地堆砌了事。

要继续做好“不妨说说清楚”这个系列。还有很多内容可做,不断把思路拓宽。另外,可以考虑搞个民生调查系列。比如,海曙的一个老太太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买了16万元的保健品,我们不妨做做老年保健品市场的报道和问卷调查。可以做一个关于宁波整形美容医院的调查,可以做一个关于菜市场摊位的调查,宁波农业部门在杭州举行大白鹅推介会,也可以做一个关于浙东大白鹅调查,调查里有关于动物的知识,有生产知识,有经济、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

不久前《人民日报》做了一篇《今冬棉衣为啥贵了》,先写冬衣价涨了,再写劳动力价格涨了,最后写在哪里可买到便宜的冬衣,很有服务性。

星期日的《宁波晚报》有一篇关于亚运会的稿件《“世界第一大运动会”瘦身成问题》,说的是此届亚运会无论是参赛项目还是人数上都超过了北京奥运会,写得很有深度。亚运会一闭幕,马上提出了问题,在报道上体现了强烈的求异意识。还有头版的一条关于高楼住户阳台上被子被烧的报道,写得很好。这么小的一件事情,却写出了分量,很有可读性和警示意义,可见是动了脑筋的。

上星期三商报版式调整后感觉很好,清晰大方,令人耳目一新,版式设计任山葳的付出值得嘉奖。

2010年12月

12月1日

昨天下午宣传部的新闻例会上,传达了中宣部等部门共同下发的一个文件,强调报纸要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请大家高度重视,注意把好关。

今天我们的报纸版面和内容还是很不错的,像“妈妈团”赴湖南看望连体女婴的报道、《家长要交8000元模具加工费》等报道都不错,虽然《母乳喂养为何渐行渐远》的新闻性不是很强,但有一些观察,也是好的。“不妨说说”系列,坚持做下去,肯定会做出特色来的。

《钱江晚报》一个关于房屋纠纷的报道不错。报纸提供一个让各方都能说话的平台,不疾言厉色,在平稳推进中有所把握,越来越接近真相。用的是心劲,很好。

12月3日

今天商报有一些自己的东西,但分量与《宁波晚报》比是有差距的,他们的地方新闻做得很好,量大,有些还很有深度。比如报道宁波市民和企业援建贫困地区小学校图书室的报道,看起来是小事,但当建到100个图书室的时候,这一行动就有意义了,如果10年、20年坚持下去,那都要感动中国了。抓住了一个好的项目,就要有目标、有毅力、坚持不懈地做。这是《宁波晚报》一个很好很巧妙的手法。

《宁波晚报》《棉纱,暴涨过后即深跌》一稿,就有一定深度,也有关注度。棉纱,虽是工业企业在买,但从中可以看到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经济现象。可以让经济界、生产企业、销售环节人士进行分析,写出有深度的或前瞻性的报道。我们现在总体上平面的东西还比较多。

《都市快报·宁波新闻》报道的《宁波绕城高速镇海段月底通车》,副题中有一个很好的提醒,“这一段9成都是高架桥,桥面在冬季很容易结冰”,在钢筋水泥块中增加了温暖的东西。《中国最后一个“流氓”》,说的是此人尚在监狱中,“流氓罪”的刑法条文取消了,但以“流氓罪”被判刑的他又因其他原因,服刑时间被顺延到2020年。还有《两个女人的恩怨纠缠在一套房子上》等,这些新闻都很有可读性。我们在选中国新闻或看台时,还要打开思路。

关于世界杯主办国的报道,我们没有。可能宣布结果的时间比较晚,但我们事先知道有这么回事吗?有截稿的时间规定,但不要绝对机械地执行。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适当延展,需要斟酌。

另外,今后涉及房屋被强拆的稿件要慎重,要考虑社会影响,对地方正常开展工作可能会产生负效应,要有掂量。办报纸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这也是实事求是的一种体现。

12月6日

宣传部组织的宁波市“十一五”成就系列发布会于本周周一、二、三、五有四场,请重视做好报道。

12月5日《都市快报》以4个版的篇幅刊登组合报道《百位宁波妈妈拯救湖南连体姐妹》,建议大家读一读。我看了以后,有些感想。一是应当做大的题材一定要做大。关于这一点,我们总是推一推,往前走一走,一放松,就恢复到土豆兄弟一般大了。无论采还是编,做大的意识都要不断强化。二是经营的意识。这几年宁波引起重大反响的爱心报道,多数是商报介入得更早:比如梁国华捐款之事发生在晚上,商报比《宁波晚报》早发,但商报只写了晚会,晚报却写了真的新闻;严意娜的事,商报发得最早,后来跟丢了;更不要说此前王延勤和爱心救助罗南英的事了……为什么我们总是缺少一种可持续的关注?如何深入下去,记者要动脑筋,主任要出主意,编辑部要大力配合。像这次爱心妈妈团的报道,要有一个整体经营的意识——有时需要以大篇幅来造声势,有时就要善于找亮点,要有阶段性的亮点和升华。比如可否将其中一二个爱心妈妈突出化,可否联系上更大的主题,如温总理所说“让人民有尊严地活着”,比如母爱,比如可否考虑向着感动浙江的方向来写爱心妈妈团群体?新闻报道的策划和艺术性就应该体现在这些地方。三是由此又联想到,以后别的报纸搞的类似爱心报道,我们跟得上就跟,跟不上就放手,否则,我们实际上是在帮别家耕田,不只加剧了同质化,别家对我们也啧有烦言。当然,宣传部有要求的除外。

今天《宁波晚报》的一些报道,如头版的《江北万达马上要开业了,好多商铺还在为招工犯愁》、图片《挨近些,听清些》,都很有敏感度,很有角度。

12月7日

请时政新闻部安排做好将要召开的市委全会的报道。在会议报道方面,要注意借鉴别报之所长,总结我报之不足。

近期要加大稳定物价的宣传,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为稳定物价采取的积极措施展开报道。

有些信息可关注:如网上在传,宁波将出台新车购买新规;市民要求加强对改装车噪声的治理;小区行车道两边停车状况等。可做深度调查。

今天商报转载的《从撞人到杀人药家鑫的蜕变》,写得很好,建议大家仔细看看。浮躁的时代,社会变异,许多人成了畸形人。这篇报道把心灵扭曲了的、这场悲剧的主人公——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背后的故事写了出来,立体,有细节,还有强烈的感情,读后令人唏嘘。

12月8日

各报关于李克强副总理考察宁波廉租房的稿件标题各有不同,相比较《钱江晚报·宁波城事》的标题有特点,“宁波廉租房,李克强说‘好’”。大白话,简单,有力。

“妈妈团”的报道在继续做,很好。看了之后有三点感想:1.过去做好事,主要在本地,后来宁波人献爱心、献血到了杭州,现在呢,献爱心主动走出去,走出浙江到了湖南长沙,爱在延伸;2.“妈妈团”这个特殊的团体,除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外,还有更广义的爱,如母爱,要努力把这个特殊的爱做出来;3.能不能进一步策划,建立一个“妈妈团”爱心基金?与有关部门联系一下。像《宁波晚报》“爱心桥”报道,做了两年时间,我们这个“妈妈团”的报道,就学“爱心桥”的精神,连续做,有时还要不惜版面地去做。

今天我们发了《买蘑菇这回事不妨说说清楚》,这是好的,最近食用菌是个热点,记者比较敏感,要表扬。今天《宁波日报》“财经新闻”版也发了《蘑菇大量上市,市民可放心尝鲜否?》,并开设了新栏目《市场观察》,开栏“编者按”指出:《宁波日报》开设《市场观察》栏目,以关注民生为视角,深入到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与消费者、经营者进行最直接的互动,在第一时间捕捉市场中发生的变化、波动和发展走向,力求通过生动、真实、权威的报道,在市场消费、市场秩序等方面起到引导、监督、规范等作用。

相比较日报,我们在反映市场、理财上面要更下功夫,要更强,更有我们的特色。

今天的电热毯引发火灾的报道,各报都有,但观察角度有不同,体现出来的深度也有不同。《钱江晚报》的《好好的电热毯咋起火了》,副标题提醒读者要防止长期不用的电热毯短路,防漏电;《宁波晚报》的《叫价28元的电热毯查不到厂家》。侧重点也不一样,可见都动了脑筋。

12月9日

有关通知:村级换届选举即将举行,选举中如有出现集体上访、贿选等问题,可发内参。突发事件由权威部门发布。

今天的报纸总体是好的,特别是有关电动车的报道,有综合,有一定的观察,也有解决问题的建议,就有了舆论引导的意思。

12月10日

今天,省委宣传部等5部门联合召开全省“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专项教育活动动员会议,对新闻媒体坚持新闻职业道德、坚持新闻真实性、坚持维护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坚持加强管理遵守纪律法规等提出了具体要求。请同志们注意学习,规范言行,不断提高素质水平,增强反对虚假新闻、杜绝虚假新闻的自觉性。报社将严格执行相关责任追究制度。

12月13日

看了星期天(12月12日)几家报纸的头版图片,很有感触。如《现代金报》头版《11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5.1%》的图片,用的是新华社稿件,彩色的,也很好。《钱江晚报》头版的《葛优VS葛优VS葛优》,是该报记者自己拍摄的,三份海报都是葛优为主角,这是记者的发现,记者很会动脑筋挖新闻。而《都市快报》头版图片《谁家的漂亮衣服》,只是两片树叶,眼光独到。四季景色的照片我们也拍,关键是要有创新。人家用油画,我们不妨来个工笔画、简笔画,关键是要不断有变化。

《现代金报》在做年终狂欢的专题,《钱江晚报》的2010年肥皂剧,这个策划也很不错。方方面面的年终盘点,是不是可以更开放些,更有趣味些,在大的主题之外,还有些更生活化的内容,可以让人忍俊不禁或会心一笑的东西,也展示一下我们办报的才华。

12月14日

明天可能下雪,可否去做个天冷了空巢老人生活怎样的报道,大致方向是从关爱的角度做,这样会比简单地登个下雪了的报道要好。

新年很快就要到了,可联系一下工厂企业,了解一下“民工荒”的行情。“民工荒”报道一般是春节后做,那时比较被动。我们可否现在就帮企业想想破解“民工荒”的办法,介绍一些企业历年来的好做法,等等。

今天《钱江晚报》的《老汉为何倒在桥上生命垂危》,用了一个版,读来很感人,反映出人情冷暖、社会变迁。这个版做得很好。

《钱江晚报》的《钱报微博》栏目,140字以内,有感而发,直抒胸臆,大多是编辑、主任写的。新闻工作者要有情怀,把采编稿件中的感想写出来,不是很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