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问道新闻
22158600000069

第69章 说道(9)

新年第一天,《人民日报》在其官方微博上宣布,2013年,周六、周日的《人民日报》由每天8版增至12版,节假日由每天4版增至8版。周一到周五,每天推出一块评论版,要在社会转型中凝聚共识。《人民日报》在该条微博中表示:“新一年,我们将努力说真话、写实情,让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更具亲和力、感染力,更有可读性、可视性,实实在在服务读者。”1月4日起,《人民日报》历史上首个新闻评论版与读者见面;此后,每周一至周五出版,回应群众呼声,读懂人民期待,传递“中国好声音”成为立版之本。去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宁要微词,不要危机》,提出“改革有风险,不改革党有危险”,对继续改革抱有的种种畏难情绪进行分析。有人说其影响力不亚于当年皇甫平那篇文章。还在去年,《人民日报》题为《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评论同样贴近民心。文章说,我们迎来了表达的“黄金时代”,但仍有许多声音未被倾听。这些声音要么被淹没在强大的声场之中,要么“说也白说”,是“沉没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上的弱势群体,也是现实中的弱势群众。“如果不主动”打捞,太多声音沉没,难免会淤塞社会心态,导致矛盾激化。

还如1月2日,新华社官方微博点评: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记录时代、传递真情、凝聚共识、揭示真相,是媒体的魅力所在、责任所在。从改文风、说真话做起,媒体每个进步都值得欣慰、值得期许。

1月5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的讲话非常实在而有针对性,比如他强调,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懂了的就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1月4日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实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要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当代社会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在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条件下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树立政治意识,对于党的基本政治路线、重大原则问题、重要方针政策,要有正确的立场、鲜明的观点、坚定的态度。要树立服务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努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要树立改革创新意识,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方法手段创新,不断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时俱进、健康发展。

这里,我专门复印了《环球时报》2013年1月7日发表的社评《南方周末“致读者”实在令人深思》,供大家学习、体会:

《南方周末》官方微博昨晚发表“致读者”,全文如下:“本报1月3日新年特刊所刊发的新年献词,系本报编辑配合专题‘追梦’撰写,特刊封面导言系本报一负责人草拟,网上有关传言不实。由于时间仓促,工作疏忽,文中存在差错,我们就此向广大读者致歉。”

南周新年献词“被改动”事件近日在互联网上扩散,有南周编辑称见报稿出自广东省委宣传部。昨晚南周的这条官方微博,把事情起因做了澄清,真相与前些天互联网流传的版本完全不同。另据《环球时报》通过自己的独立管道了解,所谓“改稿”确实不是广东省委宣传部所写。

但在昨晚,微博上又有人贴出与南周官方微博对抗的南周部分人员签名信,看来事情尚未完全平息,南周内部似出现分裂。

南周风波近日发酵,但仔细看,最积极在网上扩散的人除了有一些目前在南周工作,很多是早就离开《南方周末》、与该报系如今已没什么关系的人,还有一些微博活跃人士。他们在现实中很分散,通过互联网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最新支持者是远在美国的陈光诚。

这些人提出的要求很激烈,表面上是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实际上谁都看得出,他们的矛头指向了与媒体有关的整个体制。

不管这些人愿不愿意,有一个常识是:在中国今天的社会政治现实下,不可能存在这些人心中向往的那种“自由媒体”。中国所有媒体的发展只能是同中国大现实相对应的,媒体改革必须是中国整体改革的一部分,媒体决不会成为中国的“政治特区”。

中国所有媒体都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细节,但像《南方周末》这样出了风波时,它的大走向最终一定不会是一个“意外”。它的结果一定会展示十八大之后中国政治的确定性,而非不确定性。

即使在西方,主流媒体也不会选择同政府公开对抗。在中国这样做,一定更是输家。一直以来有一些外围人士试图推动中国个别媒体搞对抗,他们是在坑这些媒体。

近日微博上流传过一些落款“南方周末编辑部”的抗议信,但它们都不是通过《南方周末》官方微博发出来的。以《南方周末》昨晚官微的声明做参照,整个事件看来在最初阶段就被扩散者造了假。这实在不应该。

外部的一些人愿意看热闹,如果有媒体公开对抗现行体制,这可比什邡或启东的环保性群体事件“好看”多了。如果有一家媒体真这样做,而且做成功了,那可真是太有趣了,能给一些人带来太多政治遐想。

但这只能是虚幻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今天的中国根本没有支持这样做的社会基础,全社会的真正注意力是搞经济,发展民生,社会不希望国家前途有变数,毁了平静生活。

在一个真正动荡的社会,某个人自焚,某个小群体抗议,甚至在网上编个谣言,都说不准成为一个惊人的开始。但现实的中国是蓬勃发展、不断改革的,那个“要出大事”的中国是一些人凑到微博上编出来想出来的。

新闻需要不断改革,但有一样改不了:中国是“打包的”,中国新闻和中国政治在宏观上必然是协调的,互动的,这些年中国新闻的弹性空间不断扩大,微博也加入进来。与此同时中国政治的弹性空间在同步扩大。但中国新闻绝做不了同时期政治不能承受的单独突进。

我们应积极、大胆地实践自身改革,我们同时必须有足够的智慧和定力驾驭自身的改革,使新闻既是中国整体改革的最活跃的部分,又不与它脱节和割裂。否则我们就是瞎闯,事倍功半,甚至损害中国前进的大局。

希望所有喜欢《南方周末》的人配合风波的平息,别逼一份中国报纸扮演它无论如何也承担不了的对抗角色。

今天,我还想谈一谈强化服务问题。服务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我们做好服务,让读者把商报视为心目中可靠的伙伴,成为追随、追捧我们的“铁杆粉丝”,则我们就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的能量和动力。读者是享受服务的消费者、是选择服务的决策者、是检验服务的监督者、是宣传服务的传播者,最终,循环过来,也是参与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的生产者。因此,我们必须用虔诚之心做好服务,你的服务周到入微,白纸黑字立马就体现出来,读者自然就能感受到。

如何做好服务呢?我们要增强学习能力,通过学习改变观念,改变思维模式,学会改变行为习惯。采访、编辑的过程,就是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就是做服务的过程。我们要增强创造能力,就需要比别人学习得更快、更多,能够不断应用新的知识创新服务,最终创造新的市场。我们要增强沟通能力。会沟通,就容易建立起信任关系,不只是能够得到信息,还能够交流、交换得到更多思想和情感上的东西。你动心动情的内容,读者往往也会动心动情的。读者喜欢的、满意的内容多了,忠诚度就一定会高上来的。

“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服务正是要制造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对我们在座的各位而言,“满腔真情,贴心服务”应该成为在商报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准则,不懂、不愿、不会服务,证明了你的工作能力明显有欠。有一本书叫《服务力》,它告诉我们要树立三种观念:1.21世纪是服务经济的时代,要树立“人人都是服务员,行行都是服务业,环环都是服务链,个个都是服务形象,处处都是服务窗口,时时都是服务演出,事事都是服务体验”的观念;2.服务与学习、创造、沟通、和谐、信任、传播企业文化、建立品牌有关;3.我们每人每天的工作,都是在服务。在这里,我愿意做一个检讨,我在服务大家方面是有不足的,有些事情可以拿心有余而力不足来搪塞,确也有些时候,是自己的能力、水平不够,修养跟不上,遇到事情,头脑发热不够冷静,态度上“乌脸赤黑”,有乱分寸、有失风度,是不对的。反省一下,作为一个单位、部门的负责人,在工作上、业务能力上,对自己是否要有稍高的要求?别人没有想到的、没有看到的、没有见识到的,你需要努力地能够想到、能够看到、能够有所见识到;别人不屑于去做的,别人不易,或者说难以承受的,你去做了,你承受了,这就是创新,这就体现了你的责任意识。是不是还可以说,尽心尽力地工作是我们的本钱,如果不努力,我们就不值钱。只有不愿意抬起的腿脚,没有跨不过去的门槛;只有不好做的事情,没有做不好的事情。《东南商报》的发展历程是不平坦的,将来或许会有更多的曲折,唯有做好服务是我们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