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问道新闻
22158600000037

第37章 唠叨(37)

首先,不断增强可读性和服务性,内容上可以更少限制。我们登在老年报上的内容,不要篇篇都冠以老年人这三个字,要从读者心理出发,有用的、可读的,都是适合刊发的。像《钱江晚报》做的《杭州周师傅一家吃了蘑菇中毒》,这类稿子配了毒蘑菇的照片,还有解毒和预防的方法,很有传播性;又如说盛夏时节,一老一少更易中阴暑,当然我是第一次知道阴暑的说法,看了标题很想看,也愿意学到知识和家人说说;再如中秋月饼大战快到了,宁波老底子的月饼是咋做的,老人为啥不能多吃,这类也可以做;再比如,前几天国内新闻中有企事业单位退休工资调整的消息,我想这也是老人家们想知道的;还有国内各类惠民政策的出台,如果有宁波的落地解读,也都可以上老年报。举以上这些例子,无非是想说,我们不要在办老年报上多设限制,更当换位思考,多从读者想知、未知的角度出发,不拘一格来办报。

其次,在丰富版面上,建议可以培育一些常设的专栏。这里点几个题目,各部不妨去想想:像宁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调查、探访宁波养老机构、宁波各地老年大学一览等,可以一期一个点地做,是报道,也是给群众一个了解信息的窗口,解决老人想知未知的事。再如文体部能否给《老年报》提供一个甬城名人系列,有近现代的,有当代的,字数不多,一次千字左右,成系列地刊登。还有跑医卫线的记者,能不能提供一个老年病防治的专栏,一次让一个名医来讲,一期一个,到了明年,我们就能集纳成书,到时印若干册,送给我们的老年会员朋友。经济部,不妨介绍下宁波菜或宁波特色小吃的做法,也很好。

第三,要利用我们不断增加的会员,多搞活动,聚人气。我们一边建立会员数据库,一边就可以着手开展活动,搭建起我们这个平台,像宁波健康老人评比、社区广场舞大赛,都可在适当时机做起来。各部门也可以动动脑筋,与自己对口的部门或企业开展合作,借助这个平台来搞活动,一来丰富康乐老年俱乐部的资源,二来也是扩大老年报的影响力,维护好我们的客户。

2014年10月

10月14日

我经常在想,《东南商报》的头版形态要不断有变化。我们办都市报,不能像传统报纸那样,老是要考虑头条分量够不够,这是不是头条。当市、省、国家有重大活动,那当然要考虑做头条;平时,在没有那种意义上的头条的时候,很小的事情也可以拿来做头条。如果别人说我们不懂规矩、不懂新闻,不要紧,《东南商报》就是要不断挑战自我,时间长了,就会跟别的报纸有所不同。要向《都市快报》学习,按传统的判断,它的好多头条是够不上头条的,为什么做出来就是头条了呢!就拿刚才报的发稿情况来看,地铁要发月票,有优惠打折,这就可以做头条;又如市民卡可以打出租车,也很不错;再如果实在不行,还可以组合一下。

今天的《一块布料变成“抱孩神器”宁波大学生摘取国际红点设计奖》,这个不错,如果有企业跟进,买断专利,马上生产,这事情是可以做的,做主稿很不错;如落在“生小孩的夫妇有福了‘抱孩神器’来了”这一点上,那就更有服务性;但如果只是定位于宁波学生获得设计奖,那就只是一条动态消息了。

我们就是要敢于不拘一格做头条、选头条!

另,时政新闻部可与宁波市档案馆联系一下,能否开设一个《历史上的宁波》栏目。宁波历史上的人或事,选准了内容,古曲里翻唱出新歌,是会有一些读者喜欢的。

10月15日

刚才说到港口经济圈,我想到经济部可以去写个内参,就是关于宁波—舟山港的问题。宁波—舟山港名义上是一体化了的,但事实上根本没有合在一起,相互毫无关联。这次借港口经济圈研讨会东风,跑线记者可以站在全省港口甚至全国沿海海岸线的角度,写一篇有深度的内参。内参是提建议,建设性的。这个题目怎么写?请考虑一下。轻易不敢碰的东西,我们写个内参碰一下。

刚才在说新媒体,商报有微信、微博、微视频,能不能搞个方言播报,打造一个能说宁波话的栏目。

今天的报纸还是好看的,提个小的问题。第8版《今年办新版市民卡坐地铁年内六折》,标题分成两行,“今年办新版”一行,“市民卡坐地铁年内六折”又一行,因比较长而转文,宜改成“新版市民卡”一行,“坐地铁年内六折”一行,比较明了;又如第18版《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培训平台活动预告》,标题也是两行,一行是“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培训”,一行是“平台活动预告”,应该是“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培训平台”一行,再一行是“活动预告”;这个版上还有一条是《“惠民特价游”之海南双飞休闲养生游》,标题也是分成两行,“‘惠民特价游’之海南双”一行,“飞休闲养生游”又一行,把“双飞”分开,读起来很不顺。断句、转文等细小的问题,请编辑注意。

《都市快报》登了杭州的房产中介费开始实行市场化,买一套200平方米的住房,大小中介公司价格可能会差1万多元。宁波的情况怎样?要帮购房者算一下账。

10月21日

这几天头版形式的变化很显著。这些变化是值得提倡的,希望编辑部能坚持试下去。我们办报纸,过一段时间就要检讨一下,是不是又模式化、固化了。怎样变?按照传统的做法,报纸一定要找出一个有分量的头条。不能说这样就全然不对,但是固守模式就是僵化,就不对了。没有头条又何妨,没有你认为的那个分量又何妨?我们要不断地给自己出题目,出不同于别的报纸的招数。

今天第2版《公民态度》也有变化,开设了与网友交流的《议论风生》《今日聚焦》《八方声音》等栏目,也很好。按照一般的时评版做法,一个版面往往只能发三五篇文章,我们原来有《志明有话说》,是一个人的声音,现在有更多的声音,有更宽的面,有更多的互动,这就很好。

今天商报有28个版,也还不错。在报纸比较薄的情况下,尽量放更多好看的东西。今天《都市快报》《快拍快拍》版做了《别看它们很可爱随时都会给人致命一击》,很聪明。最近,一名男孩在河南平顶山河滨公园喂食黑熊时,被咬掉右臂。《都市快报》反应很快,记者马上到动物园,拍了一组小孩给动物喂食、与动物亲昵的照片,给读者以提醒,如“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小东北虎很萌。虽然幼小的它们看上去没什么危险,饲养员见到它们也要小心翼翼”,“上海动物园,一些游客给黑叶猴喂食。黑叶猴伸出爪子,对游客很危险”。除了每幅照片上的提醒,还有总的知识性的内容。这样的摄影记者,才不是“咔嚓干部”。

2014年11月

11月17日

近几期头版的图片选得不错。如14日的《猜猜他们在干吗?》,让人眼睛一亮,就想了解,这些人在做什么。星期六头版三张鸟的照片,叠在一起,有动静对比,也是好的。里面的版面从14日开始也进行了改版,栏划小,有六栏,比较透气。当然,有的时候,也可以二合一,可以有很多变化,特别是稿件短小的时候,是可以在一定规则的基础上灵活处置的。

选照片尤其是头版的照片、内容,思路还可以放得更开,宁可做得不像日报、晚报。已经说了很多年的差异化办报,这次媒体融合,还有一个由头——同质化太严重;而一说到同质化严重,大家会有一个印象——就是商报的问题。所以,商报的同志要更加努力。

11月24日

今天主要是想说一件事。微信、QQ群上不断在传,《嘉兴日报》的一个评论员长期在微博上发布反党言论,被网友发现并公之于众,他虽然迅速删除了微博,但从截屏看,这个人肆无忌惮地发布反动言论,甚至反对国家统一,性质确实很严重。

《东南商报》原来有规定,发生类似事情,部门主任、报社领导要受处罚,一定坚决执行规定,并且我们已经执行过。今天在座的回去要给部门里的同志们都传达到。

最近我们报纸版面设计得很好,可以看出编辑很用心。时评版的把关也很不错。商报的时评版虽然有一定特色,但还是既要把握住底线,又要在面上不断拓宽。

宁波市民政局有一个内刊,叫《宁波老年》,他们现在愿意放弃这个刊名给我们使用。我们接过来后,在版式设计等方面都要有创新。地铁报刚开始的时候,也有人说商报版面本来就短,地铁报怎么更短了。可是,坚持下来后,现在没有异议了,都认同了。所以,我们要有自信心,甚至有树立标准、创立规则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