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2215400000008

第8章 副词篇(2)

总括副词“都”大约见于东汉,一般都以《论衡·讲瑞》“然则凤皇骐驎,都与鸟兽同类,体色诡耳,安得异种!”为始见例,这里《后汉书》并未反映这一时期“都”的实际使用情况,在同期的佛、道文献中,“都”显示了更为丰富多彩的意义和用法。陈宝勤的《汉魏南北朝时期的副词“都”》一文,考察了口语性较强的东汉译经和《世说新语》,发现《道行般若波罗密经》等24部37卷汉译佛经共有副词“都”16例(不含重例),《世说新语》共有副词都37例。在这些例子中,“都”多与“悉、俱、尽、皆”互文见义,并出现了“都皆、都悉、都并、一都”等双音词。如《世说新语·政事》:“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道行般若经·卷三》:“人都悉供养诸菩萨摩诃萨。”可见,“都”在当时的口语中可能已非常活跃,只是在语言经济节约原则的作用下,到东汉仍占单音节总括副词主导地位的“皆、悉、俱、尽”等,一定程度上压抑了“都”作为总括副词的发展,以至于“都”很少进入高文典册,出现频率较低,基本上囿于口语作品。

皆、尽、悉:

这组词都可以用于动词谓语、形容词谓语前充当状语,而且语义指向可以是主语也可以是宾语。例如:

(2) 左右出其不意,皆惊惧奔走。(《班梁列传》)

(3) 十一月,夜有流星如火,光长十余丈,照章、遂营中,驴马尽鸣。(《董卓列传》)

(4) 尚败,走故安从熙,而谭悉收其众,还屯龙凑。(《袁绍刘表列传》)

(5) 晨夜兼行,蒙犯霜雪,天时寒,面皆破裂。(《光武帝纪》)

(6) 寿光年可百五六十岁,行容成公御妇人法,常屈颈息,须发尽白,而色理如三四十时,死于江陵。(《方术列传》)

(7) 刘纡不知所归,军士高扈斩其首降,梁地悉平。(《王刘张李彭卢列传》)

(8) 所生二皇子,皆鸩杀之。(《皇后纪》)

(9) 球到,设方略,凶贼殄破,收郡中奸吏尽杀之。(《酷吏列传》)

(10) 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朱乐何列传》)

(11) 焉耆、龟兹攻西域都护陈睦,悉没其众。(《显宗孝明帝纪》)

在《后汉书》中,“皆”占绝对优势,“皆”“尽”“悉”在例(2)至(4)位于动词谓语前,例(5)至(7)位于形容词谓语前,例(8)至(11)的语义指向为宾语,三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皆”可以用于名词谓语前作状语,如下例(12),而“尽’、“悉”没有此种用例。

(12)斯皆祖宗之灵,士人之力,朕曷足以享斯哉!(《光武帝纪》)

第二,同为总括对象在后,“皆”仅限于“皆+动词+之”的句式,如例(8),而“尽”可以是这种格式,如例(9),也可以总括的对象不是“之”,而是名词,如例(10);“悉”总括的对象则全部都是名词。

第三,从语义指向来看,“皆”主要指向主语,“悉”主要指向宾语,“尽”则两可。

咸、毕:

这两个词都常用于动词谓语前作状语,总括的对象通常在前,语义指向主语。例如:

(13) 邕还京师,传之,学者咸诵习焉。(《儒林列传》)

(14) 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亲录囚徒,多所明举。(《邓张徐张胡列传》)

总、遍、周:

这组词均多表示“遍”、“尽”,仅用于动词谓语前,语义指向均为宾语。例如:

(15) 天子总揽群策,和而纳焉。(《南匈奴列传》)

(16) 远方贡珍甘,必先遍赐列侯,而太官无余。(《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

(17) 身长八尺,容貌魁伟,褒衣博带,周游郡国。(《郭符许列传》)

胜:

只用于动词谓语前,语义指向主语,用于“不可+胜+动词”句式中。例如:

(18)其余宏儒远智,高心洁行,激扬风流者,不可胜言。(《左周黄列传》)

凡:

在《后汉书》中,“凡”的用法较为复杂:第一,用在数词前概括事物的数量,意思是“总共”。例如:

(19) 其宗室及绝国封侯者凡一百三十七人。(《光武帝纪》)

第二,用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意思是“所有”,语义指向主语。

(20)凡学仕者,高则望宰相,下则希牧守。(《袁张韩周列传》)

(21) 凡人之情,冤而呼天,穷则叩心。(《皇甫张段列传》)

第三,用于主谓短语或动词性短语前,意思是“凡是”,语义指向谓语。

(22)凡诸侯出境,必备左右,故夹谷之会,司马以从。(《光武十王列传》)

(23) 凡居官治民,据郡典县,皆为阳为上,为尊为长。(《朱冯虞郑周列传》)

全、备、一、具

1:用于动词谓语前,语义指向均为宾语,意思是“完全”。例如:

(24) 及后复诛党人,让感寔,故多所全宥。(《荀韩钟陈列传》)

(25) 幸得引录,备答圣问,泄写至情,不敢庸回。(《杜栾刘李刘谢列传》)

(26) 家事大小,汝一承之。(《张曹郑列传》)

(27) 帝乃召援计事,援具言谋画。(《马援列传》)

(二)表共同、一起

2、俱:

“具”通“俱”,均用于动词谓语前,“俱”常用于“与+宾语+俱+动词”句式中。

(28)七年,后复与诸家子俱选入宫。(《皇后纪》)

(29)天地禋郊,宗庙享祀,咸秩无文,山川具止。(《祭祀志》)

兼、并:

这两个词都用于动词谓语前,“兼”的语义指向宾语,“并”的语义指向多为主语,当指向宾语时,宾语为“之”。

(30)年十二,从父受《左氏春秋》,精力于学,明《三统历》,作《春秋难记条例》,兼通《易》、《诗》,知名于世。(《郑范陈贾张列传》)

(31) 诸子从之,并免于乱世。(《党锢列传》)

(32) 傕乃收允及翼、宏,并杀之。(《陈王列传》)

共、通、同:

这组词都用于动词谓语前,语义指向均为主语或介词宾语,多出现在“介词+宾语+共/通/同+动词谓语”的句式中。

(33) 九月庚戌,三辅豪杰共诛王莽,传首诣宛。(《光武帝纪》)

(34) 五年,与建威大将军耿弇共破张步。(《吴盖陈臧列传》)

(35) 灵帝即位,宦官谮淑与窦武等通谋,下狱自杀。(《党锢列传》)

(36) 虽成败事异,而同居正号者,并列于篇。(《皇后纪》)

(37) 忠遂与任光同奉世祖,以为右大将军,封武固侯。(《任李万邳刘耿列传》)

除上述的单音副词外,《后汉书》中还有很多表示“都”的概念的复音副词:咸共、皆共、并共、共相、皆悉、悉皆、并皆、率皆、并各、一皆、一切、无虑、处处、周遍、往往。它们多由表示总括的单音副词联结而成,基本上是中古时期新产生的。

咸共:共3例。

(38) 臣见考囚在事者,咸共言妖恶大故,臣子所宜同疾,今出之不如入之,可无后责。(《第五钟离宋寒列传》)

皆共:共1例。

(39)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张衡列传》)

并共:共1例。

(40)谦等并共谘诹,议消国难。(《皇甫嵩朱俊列传》)

共相:共6例。

(41)湖阳军帅欲杀其妻子,长吏以下共相谓曰:“樊重子父,礼义恩德行于乡里,虽有罪,且当在后。”(《樊宏阴识列传》)

皆悉:共7例。

(42)至永兴元年,太守应奉以恩信招诱,皆悉降散。(《南蛮西南夷列传》)

悉皆:共2例。

(43)于是西域五十余国悉皆纳质内属焉。(《班梁列传》)

并皆:共10例。

(44)今猾贼就灭,太山略平,复闻群羌并皆反逆。(《皇甫张段列传》)

率皆:共4例。

(45)东夷率皆土著,憙饮酒歌舞,或寇弁衣锦,器用俎豆。(《东夷列传》)

并各:共4例。

(46)续及诸郡并各遵行。(《南匈奴列传》)

一皆:共6例。

(47)诸以前妖恶禁锢者,一皆蠲除之,以明弃咎之路,但不得在宿卫而已。(《肃宗孝章帝纪》)

一切:共30例。

(48)十二月癸卯,诏益、凉二州奴婢,自八年以来自讼在所官,一切免为庶人,卖者无还直。(《光武帝纪》)

无虑:共3例。

(49)今死罪亡命无虑万人,又自赦以来,捕得甚众,而诏令不及,皆当重论。(《郭陈列传》)

处处:共9例。

(50)时黄巾群贼处处飙起,而青部殷实,军革尚众。(《虞傅盖臧列传》)

周遍:共4例。

(51)攻破城邑,周遍天下,本故妻妇无所改易,是一善也。(《刘玄刘盆子列传》)

往往:共2例。

(52)单于不忘旧德,权立救助,是时兵革并起,往往而在。(《王刘张李彭卢列传》)

中古时期复音副词大量产生,其中不少在《后汉书》中已经出现,但由于长期对《后汉书》中的语料不够重视,往往把晚于《后汉书》

的语料作为例证或始见语料,甚至不收。例如“并皆”一词,在《后汉书》中已经出现,但是《辞源》(修订版)、《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均未收录。

小结:《后汉书》中表示“都”的概念的总括副词较为丰富,有沿自上古的单音副词,也有中古时期新产生的复音副词。值得注意的是“都”这个词,作为总括副词的用法在《后汉书》中仅只有“都护”1例,而同期口语成分较强的文献中则用例较多。由于副词“都”口语性较强,而且虚化后语音上也有所区别,这些都加强了“都”在单音节总括副词中的竞争力,在语言社团“喜新厌旧”的心理强势作用下,“都”在语义场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到了唐代,“都”用于总括主语的用例明显增多,至迟到宋金时代,“都”在总括副词中已占了统治地位,并一直沿用至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