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墨菲定律
22153500000032

第32章 职场启示:有些规则你必须明白(1)

职场如同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然存在着纷争。职场纷争,每一位上班族都逃不过避不开,在这场纷争中,每天要周旋于老板、上司、同事及各种事物之间,稍不留神遭到他人的算计,职场就会亮起红灯。那么,如何巧妙保全自己呢?我们必须要懂得一些职场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够生存下来。

【布利斯定律:计划使工作高效推进】

古语云:“磨刀不误砍柴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如果对事情有一个完善的计划,做好充足的准备,往往能够很好地促进事情的完成。人们不也经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吗?这就是要我们重视事前的准备,有了准备,计划实施的时候才能提纲挈领,我们才知道每一步都应该做些什么,下一步应该怎样衔接,整个过程自然也就成竹在胸了。

关于准备的重要性,可以从这一心理实验中看出来:

心理学家找来了一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相当的学生,然后将他们分成三组,这三组学生都执行相同的任务,即投篮训练。第一组学生首先记录下第一天训练时的投篮成绩,然后在接下来的19天内,每天都进行投篮技巧练习,然后将最后一天的投篮成绩记录下来。第二组学生则是在第一天训练的时候把成绩记录下来,接下来的19天内,只是每天在想象中进行投篮练习,如果“想象中的篮球”没有命中,他们也只是在想象中进行纠正,然后同样也把最后一天实际投篮的成绩记录下来。第三组学生作为对照组,只是在实验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分别进行投篮,并且记录成绩,其间并没有做任何想象中或实际上的投篮练习。实验结果出来之后,所有人都感到惊讶:第三组学生和我们预料的一样,没有任何进步,投篮的命中率没有提高;第一组学生也如我们想象,命中率提高了24%左右;而仅仅是通过“想象”练习投篮的第二组学生,其最后一天投篮命中率的提高程度居然超过了第二组,达到了26%。

这说明,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如果心里对整件事情不断地思考、强化,对最后的成功还是很有帮助的。行动前进行头脑热身,想清楚要做的事的每个细节,将思路梳理清楚,然后把它深深铭刻在脑海中,在之后的行动中就会得心应手。

这个实验的结论后来被美国行为科学家艾得·布利斯借鉴,并且由此总结出了著名的“布利斯定律”。它告诉我们:如果用较多的时间为一项工作或一件事情进行事前计划,那么在实际实施的时候,我们所用的工作总时间就会减少。

詹姆斯来公司将近两年时间了,工作非常辛苦,几乎每天的任务都需要加班来完成,公司的同事什么时候见到他都感觉他非常忙碌,可是每到月底考核的时候,詹姆斯几乎都是最差的一个。一天晚上,他又加班到很晚,老板回办公室取东西发现了他。

詹姆斯本想老板看到自己加班可能会表扬自己,没想到老板瞪了他一眼,说:“你怎么搞的,怎么每天晚上都要整到这么晚?难道你工作就没有一点计划性吗?效率这么低,简直就是浪费公司的水电费。”说完,老板转身离去。

第二天,老板针对公司员工做事效率不高,在办公室门口贴了一封《告员工书》。具体内容如下:我公司提倡工作高效率,不提倡员工加班,希望所有员工每天都能够把工作有计划地去完成,并做如下规定:(1)从今日起,公司规定的任务,员工必须做出合理的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员工一律不许加班。(2)员工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加班,需要提前向部门经理报告。

詹姆斯看到这个《告员工书》很是想不通,辛辛苦苦在办公室加班,结果不但没得到表扬反而受到老板责骂……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跟詹姆斯一样的想法,对这位老板的做法很不理解。大家不妨反过来想一下,一个人如果不能有计划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解决的办法就只能是加班。其实,在很多老板的眼里,爱加班的员工并不是他们所需要的员工,老板真正需要的员工是能够在工作时间内把工作做完的员工,是一个做事有计划的员工。要知道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没有人愿意雇用一个办事效率低下的笨人。

一个优秀的员工有了目标以后,会为实现目标做周密、详细的计划。他会把工作按着主次、轻重区分开来,然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中间环节出现问题怎么应对,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一个平庸的员工则不管三七二十一,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是工作效率低下,什么都完成不了。

所以,在工作中,要想让自己的工作高效推进,就一定要养成一个制订计划的好习惯,让计划使你的工作高效推进。

【结伴效应:让你不自觉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因】

结伴效应是指在结伴活动中,两个人或几个人结伴从事相同的一项活动时相互之间会产生刺激作用,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提高活动效率。

孩子散漫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当听到家长进门的声音,就会立刻打开书本正经地读起课本来。当你在处理某件事情的时候,有个人,甚至是陌生人走过来,你都会想表现得更好,把事情做得更加漂亮。这是人们心理上的浅层的表现欲望。

如果这个时候把另外一个孩子放到散漫的孩子身边做作业,那么散漫的孩子会感觉到压力,从而不自觉地提高做作业的效率。同样的道理,如果走到自己身边的陌生人居然想做跟自己一样的事情,那么自己就会因为不想输给对方而拼命提高效率。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结伴效应”。

当一个人单独从事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会感觉到轻松和自在,甚至产生散漫的心理;但是当有伙伴出现的时候,他就会感觉到紧张和压力,并下意识地产生竞争意识,希望能赢过对方。

在以效率著称的德国企业里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传统,那就是除了总裁,没有一个职位是只有一个人的。他们会设置总经理和副总经理,部门主管和副主管,并将这些相邻职位的人放置在相邻或者是相对的办公室里,并且这些办公室如果不是敞开式的办公室,就一定是透明的玻璃办公室。

这些企业通过利用透明的、可视的办公室,来让人们陷入被围观和结伴的环境里,并不自觉地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在相邻办公室或者对面办公室里工作的人,还会因为彼此的存在而产生结伴效应。

当然,在下游的生产线里,德国的企业还会以两个人或者是三个人为单位来组成工作小组。其他国家对德国企业的这一做法表示不认同。举个例子,监查机械数据表这类工作原本只需要一个员工就可以了,可是德国的企业却仍坚持使用两个人同时来从事这项工作。这被其他国家的经济学家认为是浪费经济资源的行为。

直到20世纪初,德国被评为工业事故最低的国家时,人们才渐渐开始理解德国企业的做法。因为当两个人结伴监查机械数据表的时候,人会因为伙伴的在场而感觉到被监视的压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两个人监查机械数据表,比一个人看守更能及时发现错误。

更有趣的是日本企业的做法,他们为了节省用人成本,又想制造出神奇的结伴效应,会将企业总裁的大幅照片或者是人形公仔放在单独操作的员工身边。这个做法在一定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不少员工都表示,当总裁的巨幅照片悬挂或放置在身后或是面前的时候,都会感觉到总裁严肃的眼神像是在监督自己一样,从而不敢懈怠下来。同样的情形,人形公仔也能让他们产生结伴的错觉,从而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

不过有趣的是,当这些员工适应了总裁的照片或者是人形公仔的时候,还是会不自觉地降低自己的效率。当企业换上同步监控仪器的时候,人们也只会在最初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当产生了懈怠情绪后,人们就会漠视监控仪器的存在。因此,日本心理学家认为结伴效应只有在人存在的环境里才能产生,因为人是多元化的、有竞争意识的个体,能刺激旁人,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当然,如果结伴效应遇上异性效应,那么效果会更加强烈。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就是因为在结伴效应的基础上加上了异性效应,使人处于一种既紧张又积极的情绪之中。

当男女同事在一起工作的时候,男士因为想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而提高工作效率;而女性则会因为好强,潜意识里跟男性暗暗较劲儿,从而不自觉地提高工作效率。当然,这个时候“较劲儿”会被男女双方误认为是一种情趣,他们在竞争的同时,也感受到彼此不同于自己性别上的性格差异,并感受到一种源自于男女之间的吸引。如果他们工作的时间足够长,也许还会产生日久生情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只有男性的部门里,员工会强烈地希望能出现几位女同事的原因。因为异性效应能让人们心情愉悦,不自觉地提高工作效率却不感觉到疲惫。当然,心理学家也认为,这种效应在男性身上表现得更加强烈和明显。

【热炉效应:上司的面子,员工伤不起】

俗话说:“端别人的饭碗,就得受别人的管。”员工从上司那里得到薪水,上司从员工身上获得尊重,这是一笔很合理的“交易”。那么,收起你的不恰当的言行吧!不要随便挑战上司的权威,让他尽可能地享受做老板的优越感吧!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任何员工触犯制度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就像触摸热炉一样,只要你摸了它,你就会得到相应的惩罚,这就是“热炉效应”。

在职场中,任何人都得明确一点,那就是不要挑战上司的权威,更不要伤害上司的面子。上司处于领导地位,所以有树立自己的权威和形象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在下属面前。有些员工不懂得迎合上司的这种微妙心理,无意之中抢了上司的“锋芒”,结果自己是露脸了,上司的脸色却难看了。

在工作中,不管你与老板的关系多么亲密,也不要随便逾越与老板之间的界线。该老板决策的事情一定要让老板拍板,而你所做的只是给他提建议或者执行他的命令,绝对不是大包大揽地应承下来,触犯老板的权威。就算老板不在身边,事情又微不足道,你完全能够处理,并知道老板也会这样做,也不要轻举妄动。你该做的是及时向老板请示,得到老板的授权后再处理。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老板面前留下正面的印象。

随时给上司面子,维护上司的尊严和权威,以便能赢得上司的信任和青睐,这才是一名下属该做的事情。千万不要试图去挑战上司的权威。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老板,你会喜欢一个不尊重你、不请示你,甚至和你顶嘴的员工吗?

闫俊是花费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上司支持的重要性的。他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才华横溢、勤奋好学、上进心很强,在公司里小有名气。他所负责的项目,做得几乎是无可挑剔,客户也对他充满了好感;他的同事也认为,闫俊将来必是公司的骨干。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获得丰厚的薪资,也没获得提升;更令人不解的是,他的职位还越来越不稳固了。

最近,上司分配给他一项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项目,该项目几乎没有完成的可能性。想当初,与其保持业务往来的都是收效最佳的客户,由他所负责的项目亦备受瞩目。而今日,他却被自己的顶头上司所轻视,这种被公开怠慢的感觉,让他很难过。可这一切清楚无误地告诉他,自己的职业生涯已经驶离了快车道。

他感到很愤怒。他曾经为公司创造了不菲的价值。他不明白事情为什么会在瞬息之间变得无法收拾,不仅丧失了在公司晋升的可能性,又很明显地被边缘化。为此,他不得不选择前往另外一家同行业公司工作。

他离开公司后,一位曾经跟他不错的同事了解到了他受冷落的原因。原来他犯了一个致命错误——跟顶头上司对着干,让上司丢尽面子。

在闫俊的眼里,上司知识浅薄、思维狭隘。他经常在私下跟同事说,他很不愿跟上司合作。有一次,他竟然当着同事的面说上司“鼠目寸光”,还跟上司公开叫板,不执行上司的决定。

虽然闫俊平时工作做得很好,公司高层也试着提拔他。可当提拔的方案摆在桌面的时候,他的顶头上司就会屡屡出来阻挠,正是因为上司的评价,公司对他提拔的建议总是被搁浅。

任何一个上司都不喜欢一个不合群、不尊重自己,让自己丢面子的下属。就算你的工作能力很强,也不例外。

在下级面前,上司的尊严很重要。为了照顾领导的面子而牺牲别人、牺牲真理是错误的,但是在不影响事实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顾全上司的面子是有必要的。这是配角必须考虑到的。因为,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从长远考虑,事情的开始无论是多么的不如意,或者针锋相对,但事情过后,上司依然是领导者。如果你懂得了这个道理,也许你就懂得了人人都是讲颜面、讲尊严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