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墨菲定律
22153500000019

第19章 生存博弈:把控心理才能赢得主动(2)

【肥皂水效应:这样批评不会得罪人】

生活中,常常会陷入这样的尴尬:某个穿了新衣服的朋友走到自己面前问衣服好不好看?其实,对方明显想要得到肯定的答案。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觉得不好看,就会陷入两难的选择。

如果忠于自己的本意实话实说,那么对方就会不高兴了;如果违心地说些恭维的话,自己的心里又不舒服。究竟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这种尴尬,既能让人们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又不伤害到朋友呢?

美国前总统约翰·卡尔文就用了一个睿智的方法来批评他粗心的秘书。某天,约翰·卡尔文看到秘书小姐穿了一套新衣服,非常漂亮。于是他对秘书小姐说:“您穿这套衣服非常漂亮。这套衣服就是为您这种漂亮、干练的小姐所准备的。而且,我也相信你能把你的公文处理得像你一样漂亮。”

在赞美中夹杂批评,就像涂抹肥皂水后刮胡子一样,在减轻别人伤害的同时,也能有效地激励和鼓舞别人。后来,心理学家就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肥皂水效应”。

肥皂水效应的产生是源自于人们内心对赞美的渴望。当人们听到外界的赞美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这个时候,再用委婉的语言来指出对方的不足之处,那么就会变成一种激励和鼓舞。

很多时候,人们会问对方,你想先听好消息,还是先听坏消息。英国心理学者曾为此做过一项邮件调查,结果发现70%以上的人选择先听好消息。因为当听完好消息后,人们再听坏消息,就会发现坏消息的“坏”程度减弱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效应。当人们听到好的消息、美好的赞美后,印象会停留在积极的一面,于是再接收到不好的消息、批评就不会觉得那么难受了,因为人们的心情和印象还是停留在之前的感受里。

因此,当你的好朋友询问你衣服好不好看的时候,你不妨实话实说,但是要注意一点技巧。你可以用这样的说法:“你穿这件还蛮不错的。喂,我觉得如果你穿黄色或者白色的裙子会更加好看,因为你的皮肤真的很白。”瞧,这样就解决了你的两难选择。

我们可以利用肥皂水效应来学会批评别人,也可以利用肥皂水效应来拒绝别人。每个人都有不好意思拒绝他人的时候,因为我们知道“拒绝”会在某种程度上带给别人伤害。因此,有时候宁愿为难自己,也不愿意拒绝他人。

不过,如果你懂得肥皂水效应,那么也许你能在不伤害对方的前提下拒绝对方的要求。

1856年,麦金利竞选总统的时候,共和党里一位重要的党员绞尽脑汁为麦金利撰写了一篇演讲稿。这位党员觉得自己写得非常精彩,就兴致勃勃地跑到麦金利面前,亲自把这篇演讲稿朗诵了一遍。他激动地圈出里面精彩绝伦的句子,越说越兴奋。

可是麦金利却觉得这篇稿子有些不合适,他想拒绝这位热心的党员,却又害怕会伤害他的自尊心,打击他的热情。

于是,肥皂水效应就上场了。麦金利思考了一会儿,对这位热心的党员说:“我的朋友啊,这真的是一篇少有的、精彩绝伦的演讲稿。我相信在党内没有多少人能写得比您更加出色了。这样精彩的稿子,我想在许多场合里,应该是一篇非常难得的好稿子。从您的立场来说,稿子是合适的。如果从党的立场来考虑,是不是要重新修改一下呢?这样吧,您先回去,按照我刚才提的几点,再撰写一篇演讲稿送给我好吗?”

结果,那位党员真的重新写了一篇演讲稿送给麦金利,并成为麦金利在竞选活动中最得力的助选员。

同样是拒绝的话,说得好,事半功倍,说得不好,事倍功半。因为受伤的心,就很难再去弥补。很多时候,人们说了一句令他人伤心的话,结果用十句都无法弥补对方的伤心。因此,如何说出拒绝别人的话,真是一门艺术。

在上面的故事中,如果麦金利先生直接拒绝,那么热心的党员就会感到受挫,说得更严重一点,甚至会产生报复的心理。那么也许最后,他就不会成为麦金利最得力的助选员,而是“阻”选员了。

【登门槛效应:你是受害者,也是同谋】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安排两位大学生担任实验的具体实施者,让他们去登门拜访一些家庭主妇。第一次,其中一位大学生向被访者提出一个小要求,即要求她们在自己家窗户上挂一个小招牌,或者在一份请愿书上签字,目的是为了表明自己支持有关“美化环境”或“安全行驶”这一类的倡议。家庭妇女们觉得这是一些无害的小要求,都欣然同意了。

两周以后,另一个大学生再一次来到这些家庭主妇家门前,请求这些主妇们在自家门前的草坪上放一块巨大的,但却与周边环境有些格格不入的广告牌,上面写着诸如“安全行驶”、“美化环境”的字样,并请求能够放上两个星期。面对这样的请求,主妇们有些犹豫,但最后还是答应了。与此同时,实验组还安排了一个参照组,也就是让第一个大学生去从来没有拜访过的家庭直接提出第二个要求,结果他被毫不客气地拒绝了。

这个实验的意义在于揭示了某种心理,即很多时候,操纵者都是被我们纵容出来的。有时候,我们被人哄骗引诱,或者为了得到别人的好感而答应了别人的小要求之后,就很难拒绝后面更大、更不客气,同时更有实质性的要求了。这种情况被心理学家形象地称为“登门槛效应”。“登门槛效应”主要讲的是,如果一个人要进你的家门,一旦他先把一只脚踏过了你家的门槛,那么你就很难拒绝让他整个人都进入你的家门。可是,如果你一开始就把他毫不留情地拒之门外,那么他也就根本进不来。

操纵者从来都是从小事开始来试探我们,比如你本来计划好要出去玩,而你身边的操纵者却流露出不高兴的神情,他希望你能留下来陪他;周末你下厨,想做一些自己喜欢吃的菜,可是操纵者又生气了……这一件件的小事,最后都因为你为了要讨好操纵者,让他赶快高兴起来而牺牲自己的快乐和渴望。

也许你会说,这些真的只是一些小事情,甚至旁人也会说:“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吗,你做点事情让你关心的人高兴不是应该的吗?”好了,这就说到了问题的关键了:其实,重点不在于你为操纵者做了什么,而是你究竟是出于何种心态在做这些事情?你是心甘情愿地为他去做,同时自己心里也十分满足呢,还是怕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你是否会觉得他一次次提出新的要求,你会在内心深处感到很委屈,可又不得不去哄他高兴,因为你以前都是这样做的?你已经习惯于为了满足他的要求而牺牲自己的意愿,一旦违反,你就觉得自己反而成了坏人?如果是后面这种心态,那就说明你已经被他的情绪所左右,直到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不是在为自己活着,而是被这个操纵者的喜怒哀乐所控制。而他的一颦一笑正在左右你的行为。这一切,都是因为你的一再容忍,给了操纵者得寸进尺的勇气和资本。因此,残酷的事实就是:你既是操纵者手里的牺牲品,同时又是造成这个事实的同谋,对于那些你遭受到的操纵,你应该负一部分责任。你选择忍气吞声的主要根源就在于,缺乏辨别操纵者的能力,并且希望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实现自我价值。

那么,你真的没有退路了吗?当然不是,即使对方已经把一只脚伸进了门槛,你仍然有办法可以对付他。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被操纵者影响,不要为照顾他的心情而改变自己的计划。比如说,你今天晚上已经约好要跟朋友出去,他知道了以后怒气冲冲地回来,要求你取消计划。请注意,操控者一般来说不会直接要求你改变计划,而是会对你说“你去玩好了,不要管我”之类的话。实际上,他却会用动作、神情和语调暗示你这时候应该留下来陪他,就像你以前无数次这样做过的那样。这时,你可以选择不要去看他,并对自己说:“不要听他的,千万不要留下来,就按照我原定的计划出去玩。”

本质上,这类操纵者的内心也是脆弱的,他们希望通过控制他人得以证明自己的魅力。之前因为我们对他们的纵容,使他们以为跟人相处的时候,可以放肆地运用这种手段给自己带来最大的效益。一定要记住,如果他这次的发作再次成功地让你改变了原先的计划,他下次就会变本加厉。为了不让他陷入一种“病态的依赖”怪圈,也为了不要让你的心情总是被他影响,你该让他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让他学会用健康的途径跟你交流他的感情。

【录音带效应:因为看不见,所以残忍】

在世界近代史上,曾经有三次大规模人类大屠杀的行为分别由不同的人在接受命令后将其贯彻执行,

第一个人是**负责虐杀犹太人的艾希曼,曾经有数量高达600万的犹太人在他的指挥下,被逮捕并送到集中营杀害。

第二个人是美国陆军的戚廉·卡里中尉,他在越战时期,曾经率领军队在南越的索米村虐杀了一百多名手无寸铁的村民。战后,当卡里中尉接受军事法庭的审判时,他坚称:“我是遵从上级命令才去杀死敌人的!”最后,在他终身监禁判决下达的第二天,尼克松总统就下令即刻释放卡里中尉,使他恢复了自由。在卡里中尉被释放以后,舆论调查结果发现,认为卡里中尉无罪的人数占79%,认为被判终身监禁判的罪行太重的人占81%,而赞成尼克松总统释放措施的人则更是高达83%。

通过这个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大多数人都认为卡里中尉只不过是奉命行事的,所以个人不需要负责任。这和先前艾希曼的情况相同,因为艾希曼同样是执行希特勒的命令。

最后则是在广岛投下原子弹的飞机驾驶员们,每年在纪念原子弹受难者的日子里,他们都会发表同样的言论——“我们是奉命这么做的,并不是我们个人残忍冷酷的表现。”

1965年,美国人密格兰为了解开这三次屠杀的人类行为的心理之谜,做了一个服从实验,目的就是为了研究人们对权威的服从。

实验的过程十分复杂,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实验的结果:人们会将权威人士下达的命令贯彻始终,无论这个命令会带来何种后果,同时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对此事的行为无须负责。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如果控制方在会接触到被控制方的状态下,被要求给予被控制方负面影响,这时被控制方会产生一种抵抗感;但如果被控制方在看不到控制方的情况下被下达同样的命令,则不会产生太大的抵触情绪,有时甚至还会做出更残酷的行动。后来,密格兰根据实验的结果,总结出了“录音带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的某些所作所为,有些是出于自己判断而采取行动的,但其实还有许多行为是接受他人的命令、指示甚至暗示而行动的,这些行动往往与个人的意愿无关。即使发出命令者并不是什么具有权威的人,只要对方指示自己做的事情在当时的情境看来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就会服从。将服从指示或命令本身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加以正当化,然后决定自己的行动,这就是“录音带效应”。“录音带效应”就好像是我们按下录音机的开关时,录音带就会随时播放出所记录的声音一样。因此当我们听到某个命令按下开关时,就会反射性地展现所记录下来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