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有趣的哲学故事
22153200000007

第7章 智慧:开启未知世界的钥匙

智慧乃是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物质基础)的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它与知识不同。人们获得新知识,必须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建立假设,然后遵循逻辑的程序加以推论,方可有得。而智慧的求得,则在于超越这些过程,排除一切思考的规则,直达目的。

【苹果的味道】

苏格拉底在世时,很多年轻人都非常崇拜他,虔诚地奉他为导师。苏格拉底经常在雅典城的中心广场给学生讲课,或者探讨各种各样的问题。他发现学生们太尊敬他以至于迷信他的思想、依赖他的分析,没有自己的主见。于是,他想了一个主意。

这一天,苏格拉底又来到中心广场,很快就有很多青年人围拢过来。等学生们坐好以后,苏格拉底站起来,从短袍里面掏出了一只苹果,对学生们说:“这是我刚刚从果园里摘下的一个苹果,你们闻闻它有什么特别的味道。”

说完,苏格拉底拿着苹果走到每一位学生面前让他们闻了一下。然后,他问离他最近的学生闻到了什么味道。这个学生说闻到了苹果的香味。他又问第2个学生,这个学生同样回答是闻到了苹果的香味。

柏拉图当时坐得比较远,到了他回答的时候,前面十几个人的回答都是一致的——闻到了苹果的香味。当苏格拉底示意他站起来回答时,他看了看同学们,然后慢慢地对老师说:“老师,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

大家对柏拉图的回答都很奇怪,因为他们都闻到了苹果的香味。可是,苏格拉底却告诉大家:只有柏拉图是对的。接着,苏格拉底把那个苹果交给学生传看,大家才发现:这竟然是一只用蜡做成的苹果!

这时,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刚才怎么会闻到了苹果的香味呢?是因为你们没有怀疑我。我拿来一只苹果,你们为什么不先怀疑苹果的真伪呢?永远不要依成见下结论,要相信自己的直觉,更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相信所谓的经验,只有开始怀疑的时候,哲学和思想才会产生。”

苏格拉底的用意是想让学生明白:任何时候都要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布莱士·帕斯卡说:“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不仅是哲学家,任何人都要记住:独立思考,自己判断。从某种意义上说,思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特征。如果一个人自己不知道思考,可以说他还没有真正学会做人。只有爱思考的人,才会有所成就。柏拉图就是一个敢于怀疑老师、独立思考的人,所以他能成为继苏格拉底之后又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魔术师】

苏格拉底和别人交谈时,方法奇特,灵活多样,给人以很大的魔力,因此吸引了许多谈话者。人们都称苏格拉底是魔术师。

在一般情况下,苏格拉底和交谈者谈话时,总是围绕着谈话者熟悉的问题进行。这时,交谈者往往以为自己对这个问题掌握了,有发言权。但经过和苏格拉底交谈之后,却使人意识到,他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不仅是肤浅的,甚至是彼此相互矛盾的。于是,苏格拉底又继续提问,并说出一些道理,使交谈者也承认这些道理很正确,可是将这些道理和他们最初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一对比,结果发现完全相反。这时,谈话者往往感到困惑,莫名其妙,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出发点与终结点的差异几乎使人怀疑是否着了魔。

苏格拉底采用的这种方法,使交谈者的意识自身发生混乱,从而陷于困惑,于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唤醒他的意识、见识、羞耻,使他知道自己以为真的东西并不是真的,相反的却是动摇的,由此便产生了认真努力求知的要求。

苏格拉底有一个朋友叫美诺,这个人也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自认为对美德很有研究,曾和许多人谈论过美德。于是苏格拉底就和他谈论起美德来了。

苏格拉底问道:“请凭着神灵告诉我,什么是美德?”美诺立刻就做出一些区别,就男人的、女人的美德下定义说:“男人的美德是精于国家的事务,以及帮助朋友,打击敌人。女人的美德是管理家务;另一种美德则是儿童、青年、老人的美德”等等。苏格拉底打断他的话说:“这不是我所问的,我问的是包括一切的普遍的美德。”美诺说:“这种美德就是支配别人、命令别人。”苏格拉底举出例子反驳道:“儿童和奴隶的美德却不在于发号施令。”美诺说:“我不知道一切美德的普遍概念应当是什么。”苏格拉底说:“这就像图形一样,图形就是图形、四边形的共同者等等。”于是美诺又说:“美德就是能够取得人所要求的那些善。”苏格拉底插话说:“第一,提出善来是多余的,人知道某件事是恶的,就不要求它了,第二,善必须以正当的方式取得。”美诺被苏格拉底的话搞糊涂了,谈话进行不下去了。于是苏格拉底指出了美诺一些观点的错误。最后美诺说:“我在认识你以前,早就听说你自己老是在怀疑,并且也使别人陷于怀疑和迷惘。现在你也使我着魔了,以致我充满了困惑。如果我可以开个玩笑的话,我觉得你完全像电气鳗那种海鱼,据说这种鱼会使走近和接触它的人麻醉。你就是对我做了这样的事;因为我的身体和灵魂都麻醉了,我再不知道回答你什么话,虽然我曾经和许多人谈论过美德,而且我觉得谈得很好。可是现在我一点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因此你不打算到外国旅行是很对的;外国人很容易把你当作魔术家打死。”苏格拉底听了美诺的话,放声大笑起来。

【谁是学园的继承人】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斯吉塔拉人,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柏拉图创办了“学园”以后,一直想选择一个理想的继承人。当时,在柏拉图的弟子中,多有才能之士。其中亚里士多德和斯彪西波都是出类拔萃的学生。

那么,选择谁为继承人呢?当时,斯彪西波的条件比亚里士多德更优越一些,因为他不仅学业上优异突出,而且还是柏拉图的近亲。不久,柏拉图便任命斯彪西波为学园的继承人。

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柏拉图哲学的理解,是胜过斯彪西波一筹的。他不仅从柏拉图哲学的意义上去理解,而且还善于从本质上思考,使其哲学进一步发展。因此,亚里士多德也很想当学园的继承人,但无奈任命已下。虽然他不满意这样的任命,但他却非常尊重自己的老师,一直到柏拉图逝世以后,他才离开了雅典,到米西亚地方住了几年,后来又到了米底勒尼。

在米底勒尼,亚里士多德仍然为继承和发展柏拉图的哲学苦苦思索,心情难以平静。他感到怀才不遇,没有施展抱负的地方。这时,亚里士多德的妻子比提娅劝他耐心等待,不要着急。机会终于来了。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收到了马其顿王腓力二世的一封信,请他给国王的儿子亚历山大当教师,当时亚历山大15岁。信中写道:“我有一个儿子,但我感谢神灵赐我此子,还不如我感谢他们让他生于你的时代。我希望你的关怀和智慧将使他配得上我,并不负于他未来的王国。”于是,亚里士多德荣幸地当上了亚历山大的教师,在宫廷里,受到了国王腓力二世及王后的恩宠和尊敬。

亚里士多德从此有了优裕的环境、条件,除了教学以外,有充足的时间继续研究哲学和各门科学。王子亚历山大在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下,成长很快。不久,他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是亚里士多德辛勤培养教育的结果。

当亚历山大继承了王位,去远征以后,亚里士多德终于回到了雅典,在一个叫作吕克昂的公共场所讲学,使柏拉图的哲学发扬光大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柏拉图学园的真正继承人。

亚里士多德最终实现了自己当学园继承人的愿望,时间达11年之久。

【老师与学生】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又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以后又是逍遥学派的创始人。这样,亚里士多德既当过学生,又做过老师,那么,他是怎样处理学生与老师、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呢?

作为学生的亚里士多德,在谈到老师柏拉图的哲学时,他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因为我尊敬爱戴我的老师,所以我更应该把老师的思想发扬光大。老师的思想有违背真理的地方,作为学生要坚决指出来,将其纠正,站在真理一边。后来,亚里士多德针对柏拉图理论的错误做了批判,发展了柏拉图的学说。

作为老师的亚里士多德,不仅耐心地教育亚历山大这个未来的君王,而且和他以朋友相处。亚历山大喜欢读荷马史诗,亚里士多德就亲自在荷马的史诗著作上做了注释,赠给了亚历山大。而亚历山大把老师亲自注释的书视为珍宝,在远征期间也常带在身边,闲暇时便拿出来阅读。在和亚历山大一起研究哲学时,亚里士多德允许他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一起探讨思辨哲学,在许多问题上有着一致的见解。以至于亚历山大深入到亚细亚征战时,听说了亚里士多德把他哲学中奥秘的部分在一些思辨的著作中发表出来时,他给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中责备他“不应该把我们两个人一起工作而获得的东西,向一般普通人披露”。亚里士多德答复亚历山大:“虽然发表了,但它还是和未发表时一样不被人认识的。”

在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熏陶下,亚历山大非常热爱哲学和科学。在远征时,他并没忘记科学和艺术,没有忘记老师的教诲,而是命令部队:凡在亚细亚发现了什么有关新的动物和植物的材料,必须把原物或该物的绘图或详细的描述寄给亚里士多德。他还命令近一千个以打猎、捕鱼、捕鸟为生的人,波斯帝国境内动物园、禽鸟园、鱼塘的监督者,经常供给亚里士多德以每个地方值得注意的东西。

这样,亚里士多德在学生的帮助下,研究了大量资料,写下了50多部博物学方面的书,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大圆圈与小圆圈】

芝诺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知识渊博。

一天,有个学生问他:“尊敬的老师,您的知识多过我们何止千万倍,您解答问题总是令人信服,可是怎么您的疑问也多过我们千万倍啊?”

芝诺用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对学生说:“你看,大圆圈代表我掌握的知识,小圆圈代表你们掌握的知识。这两个圆圈外面,是我们都不知道的知识。的确,我的知识比你们要多。我的圆圈大,接触到无知的范围就比你们多;你们的圆圈小,接触到无知的范围就比我少。这就是我常常有疑问、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啊!”

越是有知识的人,越是觉得自己无知,就越是谦逊。相反,那些“半桶水”的人,总是觉得自己无所不知,像公鸡一样骄傲。芝诺的理念告诉我们一个让人回味、值得时刻警醒的哲理:有知即无知。

苏格拉底也有类似的故事。

有一次,有人来到德尔斐神庙,问阿波罗神:“谁是世上最有智慧的人?”神谕说是苏格拉底。从此,苏格拉底是世上最有智慧的人的说法就传开了。苏格拉底对此很不解,因为他常常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于是,苏格拉底四处验证,访问了许多被称为“智者”的人,结果发现名气最大的智者恰恰是最愚蠢的。然后,他访问了许多诗人,发现诗人们不是凭借智慧,而是凭借灵感写作。接着,他又访问了许多能工巧匠,发现他们的手艺淹没了他们的智慧。最后,苏格拉底终于明白:阿波罗神之所以说他是最有智慧的,不过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无知;别的人也同样是无知,但是他们却认识不到这一点,总以为自己很有智慧。换句话说,苏格拉底自知其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而不知道自己无知的人,才是最愚蠢的。

【在画廊中讲学】

光阴似箭,转眼,芝诺研究哲学已经十几年了,他先是拜柏拉图为师,柏拉图去世后,他到麦加拉斯底尔波那里学了10年辩证法。此后,他专门研究辩证法和实践哲学,同时也研究自然哲学,特别是学习了赫拉克利特关于自然的著作。又过了几年,芝诺学成了,回到雅典当了一名独立的教师。

芝诺当上了教师,开始在一个叫画廊的大厅里讲学,并创立自己的学派。这个大厅是用吕格诺特的绘画加以装饰的,一侧为墙,一侧为柱列的有屋顶的柱廊。希腊人称这种建筑物为斯多亚,因此,芝诺的学派就被称为斯多亚学派。

芝诺精心讲学,他像亚里士多德一样,把哲学综合成一个整体,注重辩证法的技巧和敏锐的论证。此外,他谦虚谨慎,生活朴素,受到了广大公民的尊敬,甚至马其顿的国王安提贡也常常去拜访他并和他共餐。

芝诺讲学形象生动,当他讲到“知识的原则是被思维的表象”时,具体讲为“被理解的表象”,他说,“要使表象成为真理,必须加以理解、把握。表象从感觉开始;其次就是把握。在表象里别的东西的模型被带进我们的意识,我们必须把它转变为自己所占有的东西,这只能通过思维才做得到。”于是,他举例用一只手的运动来说明:当张开手指时,这是一个感性直观,是看见、知觉的意识;当手指略微弯曲时,这是心灵方面的一种承诺,这样,这个表象就是自己的了;当把手指完全捏成一团,形成一只拳头时,这就是把握。接着,他又伸出另一只手,并用力紧紧地把这只拳头抱在一起时,他说,这就是科学知识,除了哲人外,没有人可以享有这种知识,我重复地握紧我的手,我意识到思维和内容的同一性,这就是证明,那被把握的东西也还和另一只手紧握在一起。

芝诺的讲学与斯多亚学派的建立,培养了一大批哲人,为雅典作出了贡献。为了表彰芝诺的功绩,雅典人民曾做出如下的决议:“芝诺作为一个哲学家在我们的城邦中居住了许多年,表明了他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使得和他接近的少年走上道德和节制的正轨,而且以他自己最好的范例作为他们的先导,所以公民们为了他的德行和节制,决定给予他一种公开的表扬,赠给他一个金冠。此外他去世后将被公葬在克拉米科。为了金冠和坟墓的建筑,应推出一个五人委员会来主持。”

芝诺获得了应得到的荣誉,于公元前425年去世,享年72岁。

【苍蝇的飞行】

在一次鸡尾酒会上,有人问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一道数学题:两个人各骑一辆自行车,从相距32千米的两个地方,开始沿直线相向骑行。在他们出发的瞬间,一辆自行车车把上的苍蝇开始向另一辆自行车径直飞去。它一到达另一辆自行车车把,就立即转向,往回飞行。这只苍蝇如此往返,在两辆自行车的车把之间来回飞行,直到两辆自行车相遇为止。如果每辆自行车都以每小时16千米的等速前进,苍蝇以每小时24千米的等速飞行。那么,苍蝇总共飞行了多少公里?

按照一般的解题思路,先计算苍蝇第1次飞到另一辆自行车的路程,再计算返回的路程;然后再计算苍蝇第2次飞到另一辆自行车的路程,再计算返回的路程……依此类推。最后,把这些路程加起来,就得到了苍蝇飞行的总距离。如果学过高等数学就知道,像这样的问题,还可以用无穷级数求和的现成公式解答,但这比较复杂。

诺依曼几乎没有思考就给出了答案,他用了一种最简单的、小学生都能理解的方式解答了问题——

每辆自行车运行的速度都是每小时16千米,所以1个小时后它们会相遇。在这1个小时中,苍蝇一直在往返飞行,并且速度是每小时24千米。所以,苍蝇总共飞行的距离=24千米/小时×1小时=24千米。

提问者之所以向大数学家提这个问题,就是估计诺依曼会用无穷级数求和的方法求解。的确,在现实生活中,知识不等于智慧,一个人知识越多有可能反应越慢。这是因为知识其实是一种思维定式,是前人解决问题的现成思路,所以学得越多,受到的束缚就越多。上面这个故事中两种解题思路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当然,聪明的诺依曼并没有被所学的知识所束缚。

有时候,知识还使得人的思维脱离常识,让一般人难以接受。有人问彼特勒克,书籍能带来什么后果?彼特勒克说:“书籍使一些人获得知识,但也使一些人疯疯癫癫。”总之,知识并不是越多越好,当然也不是“越多越反动”。要学习知识,但又不能被知识所左右,透过知识掌握智慧才是真正的目的。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中国文化开创时代的哲学家多是颇有声望的教育者。他们的学说对道德、自我修养的注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教育模式。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皿一样,只有特定的用途。”这句话的意思是,能称得上君子的人,不单单有一技之长,其身上所散发的道德力量,可以让这样的人无所不能。

《论语》中,孔子经常评论他的学生,但孔子所肯定和赞扬的,不是他们的博学和心智聪明,更多的是学生的德和仁,即人格的修养。

有一次,鲁哀公问:“在你的众多学生中,哪个人最好学?”

孔子听后,有些黯然神伤,回答道:“颜回最好学。就算他自己不高兴,也不会迁怒于别人,他经常自省,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可惜的是他已经死了,现在再也找不出像他这样的人了!”

孔子所谈及的好学,是颜回良好的人格素养,这足以看出其对培养人格的注重。

应当说,孔子的见解是极为深刻的。对于求知而言,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心性,即使是极其实用的知识,尽其能而为社会服务,得到的亦是心理的和谐和满足。何况,人格的修养本身也包含着智慧,而智慧是遗忘了所有知识后仍存留的东西,是创造完美人格所应具备的条件。

中国文化以为,单纯为了成名、取利而求知,不是学习知识的大道,它常常会走向被人耻笑的境地。

《庄子·列御寇》中曾讲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有个叫朱泙漫的人,一心想学一门技术,让自己飞黄腾达起来。于是他变卖了家里所有的财产,一路跋山涉水,拜一个叫支离益的人,学习屠龙技术。

刻苦学了3年后,他终于学有所成。回到家乡后,他逢人便讲自己杀龙的能力。

有人笑着问:“什么地方有龙可以屠杀呢?”

朱泙漫哑口无言,回答不上来。

通过这个寓言,不难看出庄子注重学习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是必要的,但纯粹为追求一鸣惊人的荣耀,终是与学习知识的目的相去甚远的。

对于学习的目的,庄子与孔子有所区别,但也有相通之处。孔子认为学习是人格修养的创造。庄子则从其学说的要义出发,主张抛弃俗世之用,求取知识当是为了充盈自己的精神境界。

【心轻外物灵性自生】

庄子认为,人的能力无论大小,都有潜在的成分。因为种种阻碍和制约,使潜在的能力无法发挥出来。一旦摆脱了这些阻碍和制约,正常的技能就可以充分发挥了。《庄子·达生》中讲了一则孔子就这方面的问题教导颜回的故事。

颜回是春秋末年鲁国人,也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为人甘贫乐道,好学不倦,在72贤人中以德行见长。

有一次,颜回乘船过觞深河,见摆渡的艄公操舟的本领极其高明,扯帆摇桨,动作娴熟,几乎到了神奇的程度,心里十分羡慕,便问:“操舟的本领可以学习吗?”艄公回答说:“当然可以。善于游泳的人一学就会,倘若是善于潜水的人,即使他从未见过舟船,也可以很顺利地操弄它。”颜回不明白其中道理,又向艄公请教。艄公说:“我只是亲眼见过这样的事实,至于为什么,我也说不清楚。”

这件事里面,必然包含着很深的事理,究竟是什么呢?颜回为此思考了好长一段日子,还是想不明白,只好去请教老师。

孔子听了颜回的叙述,解释说:“善于游泳的人一学就会,这是他懂得并且能够适应水性的缘故。与不善游泳的人相比,他对水惧怕的程度要小得多,因此可以用大部分精力去学习。善于潜水的人没见过舟船也能顺利操弄,这是因为,他看那无底的深渊,就像你看坚实的山陵一样,而翻船的现象,在他眼里,就像你看待向后倒车一般。他在水里自在得就像一条鱼。船翻也好,不翻也好,他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就像你根本不把车的进退当作危险一样。心里没有丝毫的顾虑,操缰也好,弄舟也好,怎么能不闲适从容呢?他上船就会操弄,和你坐到车上就能驾驶是一个道理啊!譬如说赌博吧,若是让人用瓦片作注,他的心思就灵巧,可以花样百出;若是让他改用衣带钩作注,涉及实在的财物了,他的心情就要紧张些,显得缩手缩脚了;若是让他改用黄金作注,胜负太大了,势必无法保持清醒的理智了。你看,他的技艺并没发生变化,心情却显得前后悬殊。这都是因为压力加大,顾虑随之加剧的缘故。有了顾惜之心,便重视外物而失掉了内在理性。所以,凡是看重外物的时候,内心就迟钝蠢笨了。这就叫‘外重者内拙’。”

原来百思不解的难题,经过孔子的透彻分析和详细的阐释,颜回终于恍然大悟。

《庄子·达生》中说:“要想免除外物的拖累,就不如舍弃非分的事物。一旦舍弃非分的事物,内心就不再受到困扰了。一旦内心不受困扰,就会变得心气平正了。平正的内心与自然一起变化更新,这样便接近于‘道’了。”从前有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过上了安逸的生活,他有一件最珍爱的古董,时常拿在手中把玩。有一回,古董从手中滑落,险些打碎,将军被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想:“自己曾在战场上视死如归,从不知道什么是恐惧,今天怎么会变得这么胆怯呢?都是因为有了贪恋之心啊。”军事理论上有“哀兵必胜”的格言,若要找出它的理论依据,那就是极度的哀痛和坚定的复仇信念,足以(或者在相对程度上)使将士暂时忘掉死亡的恐惧,充分地发挥潜在的战斗力。人们常说的“奋不顾身”、“置之度外”,所包含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说“外重”是病因,“内拙”是顽症,那么“平常心”便是良药。

【知识与行动应该合二为一】

孔子从人格的意义出发,对行动的价值非常重视。在孔子的教育理念里,知识与行动相连,知识的培养是为了实践和行动。就恢复古制的行动而言,孔子并未取得多少成功。他最大的官职是鲁国的司寇,干了两个多月,由于不满意鲁君的荒淫而去。他最成功的政治活动是齐鲁两国国君会盟时任鲁国的相礼。但无疑,孔子对行动的价值的注重和以知识的求取培养仁德,进而直接施行于社会的主张,对后世儒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实际上,在先秦诸子中,重视以知养性,以完善道德为基点,希望得君行道以救世,几乎是共同一致的主张。当时与儒学相抗衡,同时被称为显学的墨家,在这方面与儒家相比,走得甚至更远一些。它的开创者是鲁国的墨子。

墨子做过车工,研究过筑城、器械,对力学、光学都有丰富的知识。墨子对知识的注重不仅仅因为他是个实干家,而是因为他认识到知识是其实现学说的必备手段,换句话说,是其学说的延展。

关于墨子,曾有过这样一件事:

强大的楚国请著名的工匠鲁班(公输班)造了云梯,准备攻打弱小的宋国。

墨子听说了,走了十天十夜赶到了楚国。他找到公输般,并一同去谒见楚王。

当着楚王的面,他们进行演练,墨子解下自己的腰带做城墙,用筷子做守城器械。结果鲁班设计的多种器械都被挫败。

公输般说:“我知道有个办法可以挫败你,但我不说。”

墨子说:“我知道你挫败我的方法是什么,我也不说。”

楚王很迷惑,就发话要求两人说明。

墨子说:“公输般的意思是大王只要杀了我,没有人帮助宋国守城,就可以进攻宋国。我知道这个方法,我的弟子他们已经带着器械到了宋国,在城墙上等着楚国的进攻呢!”

楚王于是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这件事,是墨子以知识为手段,实行其学说的典型事例。

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即人与人应该彼此主动无差别地相爱,其具体实施的内容是互利。有力量的人帮助人,有财产的人分财予无财产的人,有道德的用道德教化人。墨子认为,只要能够兼爱互利,那么,就可以消除战争,实现人人相爱的社会理想。

所以,墨子及其弟子多是具有专门知识的实干家。这种知识是为行动所需,是墨家人生的必备基础。虽说他们讲求的知识与行动的合二为一不像儒家那样注重人格的培养,但从本质上却也是一致的,都是实现其政治主张的必需修养。

【智慧与知识不同】

智慧是生命个体从心底对外部世界的感悟和自知,是属于“吾心自知”之境的。

所以,在中国文化看来,智慧是不能谈论的,像讨论知识那样去讨论智慧,本身就不是智慧。这是因为求取智慧的历程是飞跃一切推论、超越知识羁绊后才会出现的境界。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后期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他先痴迷于侠士之道,沉溺于骑射之术,再徘徊于章句之乐和神仙之境,其一生可谓是求知甚广,旷达不羁。

据说,他21岁时听到朱熹的格物学说便很兴奋,通读了朱熹的著作。一次他和朋友一起讨论如何通过推究心外之物,达到心中之理的自我认识这一朱熹学说的修养方式时,两人对着庭院前的竹子试行起格物来。

他的朋友“格”了3天,即病倒了。他不灰心,独自坐在竹子前边,昼夜不停,但仍“沉思其理不得”,第七天也病倒了。

此后十几年,他几次研究朱熹学说,终于厌倦,未能从朱熹提供的知识框架中得以解脱。

他曾有过入山修道之念,未能实行,但确实练习了道家的“导引”之术,他的旷达不羁,求知甚广,或许可以说是困于知识之境而未能化解贯融之故。

知有所困,知识不能代替智慧,在王阳明,应该说是合于实情的。

因为得罪权贵,王阳明30多岁时被贬到贵州一个叫龙场口的地方,途中差点死去,在龙场,历尽人生苦难之后,有天夜半静坐,王阳明突然悟到了格物致知的本旨。

这就是所谓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非常高兴,他的心学之说“心即理”由此萌起,并以其对朱熹学说的反动独树一帜,成为继陆象山之后中国唯心说的先驱。

王阳明说:“心外天花,你没有此花的时候,就没有关于花的感觉,花便不存在。看见,感觉了,花才呈现。可见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它不能离开你的感觉独立存在。”

在主观唯心方面,王阳明的确走得太远,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对王阳明来说,这却是一种全新的感觉。

抛开哲学之争,王阳明从格物竹林到龙场悟道,就其本人而论,他实则完成了由求知到求得智慧的过程。

智慧乃是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物质基础)的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它与知识不同。人们获得新知识,必须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建立假设,然后遵循逻辑的程序加以推论,方可有得。而智慧的求得,则在于超越这些过程,排除一切思考的规则,直达目的。

【智慧需要从生活中获得】

禅宗在唐代由六祖师惠能发扬光大。禅宗认为应从平常心做起,从吃饭、穿衣等琐杂细节中去体悟。平常心即是道,如果想从虚无缥缈的世界去找佛理,那是得不到的,佛性存在于生活之中,也只能从生活中去求得。

就这一点,禅宗对中国文化儒、道两家有所继承是无疑的。它直指心性,主张用内心去体悟一切事物及自身自有的佛理。

禅宗六祖师惠能有这样的故事:

禅宗五祖师弘忍召集弟子,当众宣布要下传作为继承法嗣的标志——法衣。

他让每一个僧人写一首偈,说明自己对佛理的认识,最好者便是法定传人。

当时弘忍门下的上首弟子神秀,名声显耀,当即作一首偈题在壁上:

心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见此偈,别的僧人无人敢再题偈。这时,一个刚到寺院8个月,大字不识一个的杂役和尚,请人在壁上也题了自己作的一首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大喜,当夜密传法衣与他,并嘱其隐居远走。16年后,弘忍圆寂,混迹民间的杂役和尚,亮出法衣,削发为僧,成为禅宗的六传祖师。

这便是对后世禅宗影响极为深远的惠能。

惠能从未正式学过佛理,拜见弘忍前一直以砍柴为生养活母亲。他见弘忍时,弘忍认为他是村夫,很为冷淡,因为在对话时惠能显出了对佛理的悟性,才被收为杂役和尚。后又16年混迹民间。但正是这种凡俗生活使他体悟了佛理,并完成了禅宗历史上伟大的改革。

惠能曾说:“领悟佛教的真理,要凭借每个人生来俱有的智慧,一闻佛义,顿时照见自己内心的佛性。”

他第一次把佛性赋予凡人,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佛就在人的本心,也只有在身内方能求得。所以他主张不坐禅,不念修行,而是去掉心中邪念,随时从生活中悟到智慧。

他讲经20多年,影响遍及海内,连当时的皇帝都慕他的名声,召他进京,他托病不应。记载他学说的《坛经》不仅影响了禅宗发展,也成为后来宋、明道学家和许多士大夫所钟爱的书籍。

惠能的智慧得力于生活,得力于生活中每时每刻的顿悟。这就是顿悟不仅成为禅宗的主要内容,也成为中国思想史上一大发明的原因。

【河伯见海若】

《庄子·秋水篇》记载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年,秋水暴涨,许多小河里的水,都汇集到黄河里来了,黄河顿时变得特别宽阔,连对岸的牛马都看不清了。

黄河之神河伯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是天下之水的首冠了。一天,他顺流而下,不知不觉来到了北海(即渤海)。向东边望去,只见天水相连,茫茫一片,天边无际的水面,哪儿能望的到岸啊!顿时,河伯感到心里十分惭愧,他抬起头来,向着北海之神海若叹息地说道:“唉!我原先自以为很了不起,现在看到你是如此宽广无边,没有尽头,我才明白自己的骄傲实在是有点不自量力了。我如此的浅陋无知,让您见笑了。”

北海之神海若对河伯说:“住在井底的青蛙,不可能知道海是什么样的,这是因为它受着环境的限制;生活在夏天的昆虫,也不可能明白冰是什么东西,这是因为它受着时令的限制。你现在离开了狭窄的河床,来看看大海,开阔了眼界,感觉到了自己的幼稚可笑,这已经很不容易,也是很大的进步。天下的水流,没有比海更大、更宽阔的了。无数河流中的水,不断地流入大海,可大海始终也不会满起来;大海里的水,也不断地向无数的河流输送,却又始终没看它浅了多少。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天;也不管是干旱,还是洪涝,对大海来说,都毫无影响,它不会因此增多,也不会因此减少。尽管如此,我却从来也没有因为这个自高自大过,我知道自己不过是广阔宇宙之中,很微小的一部分而已,没有什么可夸耀的……由此可见,人们所说的那个四海之内的中原之地,若从整个宇宙来看,不是好比大粮仓里的一小粒米吗?”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一个人应该正确地对待别人,但更重要的是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得到智慧的秘诀在于忘掉知识】

有人曾这样说:一切知识,对追求智慧者只是心灵磨坊里的谷子。一切概念都只有唤起感悟、引发共鸣的作用,只有把所有知识化为自己的血肉,培养出清澈的心灵,才能流露出活泼的智慧。这是极有道理的。

死板地恪守知识训诫,心灵充满实在的技能,这样的人是得不到智慧的。

《庄子·秋水》中有这样的寓言:

燕国寿陵地方的人,走路八字朝外,十分难看,有个青年听说赵国人走路很好看,就跑去学习。

他学得太认真了,一举一动都牢记并模仿。结果不仅没学会赵国人的走法,连自己原来的步法也忘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这寓言虽有些夸张,但它旨在告诉我们,太拘泥于知识,必会被知识所困。燕国的青年人如能取赵人走路之长,融会于身,进而忘了自己是在走路,任心灵空明地恢复本性,是决不会爬着回去的。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真正的智慧不是满足于知识,而是忘掉知识。忘掉知识,直指心灵的悟性,才能得到生命的大智慧。

关于知识,《庄子·天地》中有这样一个寓言。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有一次,他坐在堂上读书,一个正在做活的名叫轮扁的工匠问他:“敢问大王读的什么书?”

桓公回答:“圣人之言。”

轮扁问:“圣人还在世吗?”

齐桓公说:“已经死了。”

“那么你读的是古人的糟粕了。”

齐桓公大怒,让他说出理由,否则就斩首。

轮扁从容答道:“好吧!就拿我制车轮这手艺说吧,要车轮坚实又转动灵活,榫卯必须做得不差分毫。这功夫的奥秘,只能得之于心、应之于手。这种熟练的技巧只能靠心领神会,说是说不出来的。我不能传给我儿子,儿子也不能从我这学去。所以,我现在70岁了,还得自己做车轮。以此类推,圣人已死,他的精华是不能传下来的,那么,你读的自然就是古人的糟粕了。”

这寓言虽含有庄子虚无、相对主义的一面,但的确可以启示我们:生命的智慧——照庄子所说“道”——是只能自己去感悟和为自我所独有,它不像知识那样可以传授,即使是能够传授,也说不定会丧失了精髓,变成单纯的知识了。

这里,庄子是说:智慧——心灵的感悟,可传递性极其微小,它是从心灵的深渊之处,从清澈澄明之境对生命本原的一种判断,一种微妙的组合和选择。它在与外部世界重新融合后,满足的是生命的自我创新。

【智慧的最大敌人是执着】

困惑我们的,并不仅限于现实以及知识。我们有时候不过是命运的玩偶,但现实世界并不一定要求我们解释它的所为,我们所要解释的,是身处现实之中的自我灵魂。

据说,禅宗六祖师惠能要求向他发问的人“把你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给我看”。

这是无法予以回答的问题,惠能祖师亦不是让人回答,其意旨在破除我们内心的执着。

求取智慧,最大的敌人是执着,不论是执着于知识,执着于名,执着于利,执着于形体之美,执着于权威,只要一旦执着,智慧之门就对你关闭了。

对于执着的破除,禅宗曾留下许多著名的公案。

有一个姓杨的人离别双亲到四川去求菩萨。路上,遇到一位禅师,问明了他去做什么后,禅师告诉那人说:“你与其求菩萨,还不如去求佛。”

“哪里有佛?”

“你回到家里,看到有个人披着毯子,反穿着鞋来迎接你,那就是佛。”

杨氏赶回家已是深夜。他母亲听到儿子叫门,高兴得来不及穿衣,披着毯子,反穿了鞋子就冲出来开门。

杨氏见了,顿时大悟。

杨氏之悟,得自于内心的善念和生命智慧的获得,照禅宗的立场看,就在于这种内心的善念穿破我们的躯壳,打破观念和范畴,直达人生至善的境界。

至善乃是智慧的最高结晶。禅师以为单纯、善良,是求取智慧的必备特征,放弃执着,就在于让赤子之心纯一无伪,这样,智慧之门重开,处处皆可自悟。

禅宗用一些奇奇怪怪的公案所告诫于我们的,稍显玄虚,但并不是来世的虚无,其努力破除的是我们心中已有的观念和范畴。当除掉这一切执着,自会使人感到现实人生一片虚无,四无依傍,这是一个关隘,也是一个考验,再跃进一步,便入智慧之门,此刻才能了解,失掉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这就是智慧的历程。

【迂腐的读书人】

机械唯物主义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第一,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不承认客观世界是神创造的。第二,不承认事物是运动的、变化的,如果有运动,那也只是在外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墨守成规、生搬硬套。

清朝时,沧州有个姓刘的读书人,他性情孤僻,每天自朝至暮埋头于读书当中,极少与人往来。若让他讲古书,他可以滔滔不绝地讲得头头是道;若让他处理世事,却显得异常迂腐。

有一次,他偶然间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便如获至宝,伏案研读了整整一年。他自以为弄懂了兵法,可以统率10万精兵了。刚巧,那时他家乡遭到乱军的骚乱,他觉得这是他施展本领的机会,就纠合一队乡兵,亲自率领队伍去参战。不料初次交锋,就被乱军彻底击溃,他这个自命不凡的“指挥官”也险些被俘。

军事搞不成,他又翻出一部古代水利著作,又闭户苦读一年之久。这时,他自称水利专家,声称可以把千里贫瘠土地,改造成肥土良田。于是,他在家里精心绘制了一幅水利工程图,附了详细说明,呈给州官。说来凑巧,那位州官心肠很热,对他的设想很赞赏,破例批准他在一个村庄做实验。不料按照他的图纸刚刚掘通沟渠,突然天降大雨,造成洪水泛滥。水从四面八方顺着渠道灌进村庄,造成全村的农作物严重受损。实验彻底失败了!

从此以后,姓刘的读书人消沉下来,他不明白为什么按照书本办事总行不通,因而整日闷闷不乐,常常独自漫步在庭院里,摇头叹息,自言自语说:“难道是古人欺骗了我吗?”不久,他就在极度郁闷中病死了。

相信今天大多数人绝不会像这个姓刘的读书人那样,只知死读书,不尊重客观实际情况,生搬硬套、机械办事的。

古人说,“千里共婵娟”。可是,唐代诗人李峤却不同意这样讲,他写道:“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月照中天,清辉满地,如果因此便认为四海共婵娟,就犯了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了。“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诗人告诉人们,不要绝对化,机械硬搬,而要从此时此地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机械唯物主义思想虽然有正确的地方,但是,它的不足之处,在我们少年朋友中间,或多或少是有影响的。比如,有的人用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因循守旧,不去思考新问题、新方法;有的人不愿接受更多的新知识,仅仅满足于一知半解;有的人对其他人的经验不作具体分析,生搬硬套等等。这些都会造成不好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