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逻辑学原来这么有趣
22153100000032

第32章 判断:一眼识破真假与对错(4)

【说多了会出现失误】

一天傍晚,交警在一条新开通的隧道出口处,迎接第1000辆汽车,他的目的是代表市政府给驾驶员送1000元钱和一枚纪念章。

当第1000辆汽车到来,按照程序交警把钱和纪念章给司机后,顺便问了一句:“你有幸得到这1000元钱,你打算怎么使用呢?”

司机脱口而出,说:“我打算用它领取一个驾驶执照。”

坐在司机一旁的太太忙打圆场说:“警官,我的丈夫喝醉酒后,总喜欢胡言乱语,甭听他的,我们拿这1000元钱打算……”

太太的话还没说完,坐在后排的,耳聋的妈妈大声说道:“儿子,现在出事了吧。我早就说过,偷来的车跑不了多远,就会被交警抓住的。”

以上小故事中,那位司机本不愿意说自己是无照驾车,但他的话却隐含了这一判断;他太太本来还想为他开脱,不想此话又隐含了另一个她也不愿意表达的判断,即她的丈夫是酒后开车;她的妈妈本来是想责备儿子两句,但她的话却又隐含了一个警察本来并不知道的判断,即汽车是偷来的。显然,这三个隐含判断都是出于说话者在表达上的失误引出的。这三个隐含判断加在一起,那位驾车人显然不仅要接受罚款,而且还会被送进监狱,本来可以到手的1000元钱,由于他们的表达失误而化为泡影了。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自然语言是极为丰富复杂的,在特定的语境之下,一个语句的背后往往隐含着许多潜台词,所谓隐含判断就是由这些潜台词所形成的判断。我们经常所讲的听话听音,锣鼓听声,话里有话,弦外有声都是对隐含判断所做的生动说明。

隐含判断,有的是属于表达者有意利用一些比较含蓄的语句来表达的;有的则是属于表达者在无意中表达出来的。前者属于一种表达艺术,后者则往往是表达上的一种失误。

从有意使用含蓄语句表达隐含判断这一点来讲,宋代词人姜夔曾说过这样的话:“语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若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白石道人诗说》)

《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中说,曹丕即王位之后,想加害他的弟弟曹植,命曹植应声作诗一首,要求是要以他与曹植兄弟为题,但诗中不许出现“兄弟”字样。曹植即口说道: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后,不由潸然泪下。

这里,曹植这首诗就是用非常含蓄感人的语句表达了他想要表达的隐含判断。从语句表面意义看,这首诗讲的是豆与豆萁相煎的关系,而实际上要表达的却是兄弟相残关系。

从表达失误这一点来讲,古人曾反复讲过不要以辞害意。在一个语句中无意地隐含了一个错误的或自己本不愿意表达的判断,这就属于以辞害意。

从一个语句的语表和语里来看,隐含判断属于语句的语里,而语句表面意义上的判断,则属于语句的语表。语里隐含在语表的背后,它们都是由同一个语句表达出来的。正因为如此,隐含判断仍然属于一个语句所表达的判断而并不是推理所得出的结论。推理结论的得出,需要借助于某些前提和依据于一定的推理规则,而隐含判断则只需通过隐含它的那个语句,依赖于一定的语境,就可以被揭示出来。

【完全相反】

甲说:“每当我喝了咖啡,就很长时间不能入睡。”

乙说:“而我正好完全相反,当我睡着了就一点也不喝咖啡了。”

“完全相反”,按照符合逻辑的思维去解释,应该是“并不是每当我喝了咖啡,就很长时间不能入睡。”它等值于“我虽然喝了咖啡,但并不是很长时间不能入睡”。因此,当乙说了“我正好完全相反”之后,接下来应该说的是:“我虽然喝了咖啡,但并不是很长时间不能入睡。”或者应该说:“我虽然喝了咖啡,但很快就能入睡。”

然而乙的解释却完全出乎于人们的意料,是说睡着了一点也不喝。这样的解释当然是非常可笑的。

“并不是每当我喝了咖啡,就很长时间不能入睡”在逻辑上叫作负判断。

所谓负判断就是对某一判断否定之后形成的判断,这种判断的一般形式是“并非P”,其中“并非”为负判断的连接词,“P”表示被否定的原判断。“并非P”也可用符号表示为“-P”。

在日常语言表达中,“并非P”也可以表达为:“并不是P”、“P是假的”等等。

负判断可以是对肯定判断的否定,也可以是对否定判断的否定。可以是对一个简单判断的否定;也可以是对一个复合判断的否定。原判断不论是肯定判断还是否定判断;不论是简单判断还是复合判断,它们都是负判断的肢判断。例如:

(1)所有年轻人都是有远大理想的(原判断)。并非所有年轻人都是有远大理想的(负判断)。

(2)如果哈雷彗星出现,就有灾难(原判断)。并非如果哈雷彗星出现,就有灾难(负判断)。

以上例(1)就是一个简单判断的负判断,例(2)就是一个复合判断的负判断。

一个负判断与它所否定的原判断之间的关系是真假完全相反的矛盾关系。原判断真,则负判断假;原判断假,则负判断真。

根据原判断与负判断的关系,上面小品中乙所讲的“完全相反”应该指的是甲的判断的负判断,而不是别的什么。

任何负判断,都有相应的等值判断。例如:

“并非所有年轻人都是有远大理想的”等值于“有的年轻人不是有远大理想的”。

“并非如果哈雷彗星出现,就有灾难”等值于“哈雷彗星虽然出现,但并没有灾难”。

“并非P”这个负判断的含义也就是说“P是假的”。而一个判断是假的,必然会有另外一个与它真假值完全相同的判断。比如“如果P则q”是假的,那就是说“P并且不q”“P或者q”是假的,那就是说“既不是P,也不是q”,“并且q”是假的,那就是说“或者非P,或者非q”。

正因为如此,“并非每当我喝了咖啡,就会长时间不能入睡”等值于“我虽然喝了咖啡,但很快就能入睡”。显然乙所讲的“完全相反”,完全违背了逻辑。

【甲与乙哪个不符合逻辑】

曾有甲、乙两位中学生就甲能否在来年的高考中考上大学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甲:我明年一定能考上大学。

乙:你这话不对。

甲:你是说我明年考不上大学啊?

乙:你这话也不对。

甲:你这人说话不合逻辑。

乙:你说话才不合逻辑呢。

上述对话中甲、乙两人相互指责对方说话不合逻辑,究竟谁的说法不合逻辑呢?当然是甲的说法不合逻辑。姑且不论甲的第二、第三句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很不恰当的。从两人争论的话语中可知,考大学是将来的事,尚未成为事实。因此,即使甲有考取大学的极大可能,但也仅仅是一种可能。恰当的说法是,“我明年可能考取大学”或“我明年很可能考取大学”。“我明年可能考取大学”是一个模态判断,它对甲来年能否考取大学做了准确的刻画。

什么是模态判断呢?模态判断就是断定事物情况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判断。“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次要矛盾可能发展为主要矛盾”就是两个模态判断,由于“必然”、“可能”在逻辑上称为模态词,因此,模态判断就是包含模态词的判断。

模态判断包括或然模态判断和必然模态判断。或然模态判断是指含有“可能”这个模态词的模态判断,或然模态判断由或然肯定判断和或然否定判断构成。

或然肯定判断是对事物情况的可能性做了肯定断定的或然模态判断,如:“明天可能会下雨”、“我明年可能考上大学”。这种判断的逻辑形式为:可能P。

或然否定判断是对事物情况的可能性做了否定断定的或然模态判断,“明天他可能不值班”,“今晚学校可能不放电影”。这类判断的逻辑形式为:可能非P。

必然否定判断是对事物情况的必然性做了肯定断定的必然模态判断,如“所有事物都必然发展变化”、“多行不义必自毙”。这类判断的逻辑形式为:必然P。

必然否定判断是对事物情况的必然性做了否定断定的必然模态判断,如:“人们的认识必然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邪恶势力必然不会自行消亡”。这类判断的逻辑形式为:必然非P。

上述四种模态判断在真假方面也存在制约关系,这种真假制约关系与同素材的A、E、T、O四个性质判断性质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是一致的。

必然P与必然非P之间的关系:反对关系。反对关系的逻辑特征是:必然P与必然非P两个判断中,当一个为真时,另一个一定为假;而当一个为假时,另一个可真可假。概括地说,必然P与必然非P不可同真,可以同假。也就是说,这两个判断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