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
22142500000022

第22章 后记:浮生尽处是微凉

繁华薄暮归轻叹,浮生尽处是微凉。

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著名作家三毛在台北的荣总医院的卫生间内自杀,享年四十八岁。

巨大的哀伤笼罩了台北的天空。数不清的书迷为之长街痛哭。

几日后,三毛的葬礼在台北举行。

登琨艳为乐观、开朗、博爱的三毛安排了奇异而美丽的葬礼。她如烟花一般燃尽自己,所有的人都尊重她的决定。

三毛无比喜爱民间艺人陈达的《思想者》。在葬礼上,这些民歌达人为她唱起哀歌。她静静地躺在铺满玫瑰花的水晶棺里,穿着她最喜欢的缀有黄玫瑰的衣服,身旁是她倾情一生的《红楼梦》。七十二台电子花车护送她,她的亲人、朋友、读者,手里拿着蜡烛和圆仔花,为她祈祷。

噩耗传来,哭倒了倪叔叔。他用墨色表达了内心的悲痛:

半世奔走天涯,情怀侠义,声誉永留人间;一生驰骋艺坛,彩笔珠玑,文名长驻寰宇。

她的骨灰葬入阳明山公墓,衣服等葬入敦煌鸣沙山。至此,她的一生在爱中结束。

父亲长久地在三毛生前居住的房内静默。房舍一尘不染,案上佛经一卷,窗前的樱花很快就要绽放,女儿却已经永远离开了。未免睹物伤情,父母亲没有把这幢房子留下来,卖给了三毛生前的好友眭澔平。

人们试图努力寻找三毛辞世的原因,但无一可以解惑。

眭澔平在《滚滚红尘》的书页里发现了三毛写给他的最后一封信,里面没有明确的答案。

著名作家贾平凹也收到了三毛去世前写的一封信,同样找不到结果。

三毛的另一位好友陈宪仁教授负责整理她的手稿,其中有一篇《撒哈拉之心》,读后让人震惊。原来三毛确实是想过做一个母亲的,在那里面她说:

曾经这么想过,如果有一天,有一个女儿,她必要被称为:撒哈拉·阿非利加·葛罗·陈。

原来大多数人掌心的平凡于三毛是那样奢侈。如果她也有一个女儿,孤独感或会稍减。命运和个性同时造就了她的悲情,她不得不结束了此生。

无须猜测,更不能妄意断想,我们尊重她的选择,她有这个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