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语言的口语化,其要求很多。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用短句子。领导者在作报告时,如果句子太长,不仅自己讲起来费劲,容易出现语病,而且听众听起来也会觉得别扭,不好把握意思。二是多用正装句,少用或不用倒装句。这也有利于听众把握报告意思。三是把不易听明白的词语改换成容易听明白的词语。“宜于”可改为“适合”,“即是”可改为“就是”,等等。或者有时可于脆删去。1949年4月,周总理在第一次团代会上有段讲话:“一个人生着两个耳朵,能听话,生着两只眼睛,能看东西;生着两个鼻孔,能闻味。听话,能听正面的,也能听反面的;看颜色,能看白的,也能看黑的;闻味,能闻香的,也能闻臭的。所以,人体的机能也是合乎辩证规律的。我们必须听各方面的意见,辨别是非。”这是周总理代表党中央对青年人的告诫和勉励,话讲得生动、通俗、贴切,听起来容易入耳。
(2)大众化
大众化,就是领导者在作报告时,应该想着群众,语言应该采用通俗化的说法、规范化的说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通行的说法是大多数人用来传达意思的,是大多数人说惯听惯了的,咱们拿来用,就一丝儿不隔。语言出在咱们心口里,意思透进人家的耳里心里。不太通行的说法、绕一些弯于的说法就不然,即使意思没有错,人家总觉得有些生分、不自然,这多少就是隔。”
叶圣陶的话十分有道理。俗话说:“话需通俗方传远。”领导者作报告是让人听的。如果说的话,让人听不明白,尽用一些生疏的行业术语和专业名词,或滥用方言土语,又不能细致介绍一下,那就必然影响宣传效果。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才强调:重视经常和不断的宣传工作,就应当确切地和全面地制定必须加以通俗化的那些原则。
现在,一些领导者作报告,好过分追求文辞的华美,他们以为这样能换来下属的喝彩。殊不知,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反而丢掉了朴素美的感染力。这点应引以为戒。
(3)自己话
自己话,是说领导者在作报告时,要说自己的话,要有自己的语言特色。
用自己的话作报告,这是一切有成就的演说家、报告家的经验之谈。鲁迅曾说过,我们要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出来。加里宁在批评一些人时也曾指出:“为什么你们在发言中,总是力求用现成的公式来讲话呢?……什么叫作说现成的话呢?这就是说,你们的脑筋没有起作用,而只是舌头在起作用。说现在的一套话,你们就不能够给人家以印象。为什么呢?因为这套话用不着你们说,大家也知道。你们害怕,若按照自己的意思来讲话,那就会讲得不很漂亮。其实你们错了。这样的话,大家更愿意听,更容易懂。”加里宁告诫宣传家、教育家们,“……应当力求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用母亲教会的语言说话。母亲所教出的语言是最好的语言,请你们相信我说的是良心话。”鲁迅和加里宁的话都告诉我们,一次成功的谈话、报告,必须是报告者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也正因为如此,它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用自己的话就是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把普普通通的词语用得恰当,让它发出光彩。现在,有些领导者作报告,爱使用“时髦词”,好复述报刊和书籍中的观点,靠拼凑别人的东西来作自己的报告。这样,尽管表面看是挺“新鲜”,但实际上不解决问题,缺乏新意,没有味道,结果往往受到听众的冷漠、抵制和反对。
5.讲究报告的结尾艺术
讲话的结尾部分,也叫“结束语”。结束语同开头一样重要,好的结尾,能给人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感觉,也可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结束语,一般是综合归纳主体的内容大意,提出希望、要求,鼓舞号召听众行动起来,按照报告中阐述的道理和主张去做。
结束语总的要求是:精悍有力,调子高昂,充满热情,这样才能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发挥巨大的鼓动力量。
结束语从内容上说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综合归纳全篇讲话的内容,做出肯定性结论,使听众对讲话全文有一个概括、完整、深刻的印象;二是要有鼓动性和号召力,给听众前进的信心和奋发的力量。报告结尾形式多种多样,通常采取以下两种:
(1)总结式结尾
在讲话结束时,对前面所讲的内容进行提纲挈领地归纳和总结。例如,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是这样结束的:
这次大会,是全国文艺工作者在新长征中的第一次盛会,同志们是带着自己的丰硕成果来出席大会的。我们相信,大会以后,同志们一定会拿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艺术成果,向祖国和人民汇报。
谨祝大会圆满成功!
(2)号召式结尾
就是在讲话结束时,运用极富鼓动性的言辞,或提希望,或提要求,号召人们去努力行动,完成会议任务。例如,十五大报告是这样结束的: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结束语的形式尽管很多,但不管采用什么形式,都必须以简短有力的语句,总结报告全文的主旨,发出有力的号召。
6.应当克服的几种错误倾向
作报告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是说领导者在作报告时应该如何去做;报告语言应该克服的错误倾向,是说领导者在作报告时,不应该如何去做。这两个问题正好是一正一反。为使报告取得良好效果,我们既要懂得报告语言的基本要求,还要懂得报告语言应该防止和克服的错误倾向。
报告语言应该克服的错误倾向很多,择其要者罗列如下:
(1)居高临下
周恩来同志在《反对官僚主义》的讲话中,曾给“老爷式”的官僚主义这样画像:“官气薰天,不可向迩;唯我独尊,使人望而生畏,颐指气使,不以平等待人;作风粗暴,动辄破口骂人。”
周恩来同志说的这种情况,某些领导者作报告时,也程度不同地存在。有的领导者,真理意识、群众观点、政策修养都很薄弱,往往把作报告看成炫耀自己,抬高自己的一种机会。因此,他们在作报告时,总忘不了自己是个“领导”,他们居高临下,独断是非,不容异议。好端领导的架子,好拿当官的腔调,好用“乌纱帽”去向下属说话。这样,说的话必然官气十足,火药味浓,结论性多,论证性少,从而使听众反感,自觉不自觉地在自己与听众之间增添了一道妨碍互通的鸿沟。
领导者如果自身不正,却又做出居高临下的样子,去教训别人,这种报告更会被嗤之以鼻。著名的河北无极县委书记刘日同志十分重视以身作则。他的办公室曾有一张拓片,其文曰:“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他以此拓片文字而自警,引起社会关注。每个领导者也应对此深思。
(2)敷衍塞责
有的领导者,业务水平低,政策水平差,情况了解少,在作报告时心中无数,头脑空空。然而,他们又怕失了体面,又怕丢了威信,只好求助于空话和模糊话敷衍塞责。他们对报告的中心内容不是进行深入分析、细致阐述,而是东扯葫芦西扯瓢,海阔天空无边际,就像唐·吉诃德大战风车一样,根本就没有确定的对象。这样,讲的时间很长,触及报告主题的东西却很少,他在信口开河地讲,听众在糊里糊涂地听,要说实际效果,真是少得可怜。
(3)套话连篇
有些领导者在作报告时,习惯于用套话应付局面。本来,作报告是为了说明问题,有话即长,无话即短,不必勉强。然而,他没话硬要凑话说,将那些人家说过多少遍的套话,将那些放在任何时间、地点和场合都不会错的话,硬性搬来,滔滔不绝地泼给听众。例如,在做工作总结报告时,每每都说“成绩是主要的,错误是次要的”,在分析形势时,每每都说“形势大好,问题不少”,等等。甚至会上作报告,完全是在照念秘书写成的稿子。人们中流传的把“接下页”也读了出来之类的笑话,就是对这种现象的有力嘲讽。
(4)语言不缜密
由于语言不缜密,从而造成不良影响,这也是领导者作报告常发生的。作报告,一般而言是在正式场合下,领导者代表组织讲话,报告内容代表着领导层的观点和意图,势必对下属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领导者在作报告时,必须对报告的用语精心斟酌,恰当使用。阐述方针政策,不能想当然,信口开河,评价事物或下属单位、个人,不能带有个人成见和片面性,发表的观点,不能只顾一时痛快,给以后留下后遗症。然而,有的领导者作报告时却违背了这一点。这是需要注意的。领导者必须养成缜密周到的作风,并体现在报告语言之中。
(5)题外发挥
与用语不缜密相联系的是报告语言“走题”。有些领导者认为,作报告与写文章不同。写文章不能没有中心,不能离题。但作报告却不一定需要特别明确的中心,不必那样中心突出,结构严密。因此,他们在作报告时,往往出现下列毛病:
①喧宾夺主。尽管有些内容与报告的主题并非无关,但在整个报告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是很有限的。有些领导者不能认识和把握这种局限性,该详的没能详,该略的没能略,对一些事例和情节描述得过细,发挥得过多,从而淹没了主题,丢掉了中心,使发挥游离到了报告内容所允许的范围之外。
②被听众牵着走。报告,作为一种面对面的交流,一般说来是报告者掌握着报告的主动权。然而,听众也不是完全被动的,有时候可能用递条子等方式向报告者提出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的领导者就不善于进行处理,对哪些问题应该详细阐述,哪些问题应该给予提纲挈领的回答,心中没有数,而是有问必答,甚至连回答不了的问题也勉强作答。如此被听众牵着鼻子走,其报告肯定是要“走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