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外国名人故事荟萃(下)
22128700000009

第9章 彼得一世

彼得生于1672年,卒于1725年。

彼得10岁时,与其异母兄弟伊凡并立为沙皇,由其姊索菲娅公主摄政。当彼得取得实权时,俄国军队的武器十分陈旧,相当落后,而且没有正规的陆军和海军,遇有战争时,举手无措,军官只好从西欧聘请。他感到压力很大,走改革之路势在必行。1697~1698年,彼得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参加俄国的“大使团”,到普鲁士、荷兰、英国、奥地利等国进行考察。他一面从事秘密外交活动和招聘外国专家,另一方面以更大精力深入工厂、车间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学习炮兵和造军舰等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返回莫斯科后,他下令解散射击军,从1699年开始建立正规陆军,历时10年基本完成。至1709年,正规陆军多达27万余人。与此同时,他还大力建设海军。他说:“只有陆军的君主是只有一只手的人,而同时也有海军才能成为两手俱全的人。”1702年,他在拉多加湖和楚德湖上建立了内湖舰队——波罗的海舰队的前身,到1725年,波罗的海舰队已拥有各种舰船100余艘,还建立了一支小型的海军陆战队。正规陆海军的建立,为彼得一世发动对外战争、扩大领土并建立俄罗斯帝国奠定了基础。

外交军事两手抓,避免两线作战

1696年,彼得在夺取亚速夫要塞后,立即策划进而夺取刻赤海峡,想打通进入黑海之路。为了巩固和扩大反土耳其同盟,他于1697年派出大使团到欧洲活动。当时西欧大国正忙于准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加之对沙俄的害怕更甚于处在衰落状态的土耳其,因而对反土同盟不感兴趣。与此同时,占据波罗的海的瑞典与波兰—萨克森、丹麦、普鲁士等邻国关系紧张。1699年,彼得终于与丹麦、波兰—萨克森达成协议,结成反瑞典的“北方同盟”,标志着沙俄对外扩张的主攻方面已从黑海转移至波罗的海。但俄国与土耳其仍处于战争状态,如果不签订对土和约,就贸然对瑞典作战,势必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为此,彼得派海军将领乌克赖因采夫乘坐“堡垒”号军舰,耀武扬威地到土耳其进行谈判,诱迫土耳其政府让步,并于1700年7月11日达成协议。协议规定,亚速夫及其附近地区归俄国,这是彼得一世为避免南北两线同时作战,集中全力先解决北方敌人的重大外交胜利。签订和约的消息传到莫斯科的第二天,即1700年8月30日,彼得一世就正式对瑞典宣战,开始了长达20年之久的北方战争。

智取波尔塔瓦会战,全歼瑞典军队

1700年到1721年的北方战争,是彼得一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而波尔塔瓦会战又是北方战争中的决定性一仗。在这次战争中,他采用了先诱敌深入、继而一举歼灭的策略,并取得了会战的彻底胜利。其取胜原因主要有三:一、彼得一世利用了瑞军孤军深入的弱点,准备充分,敌情掌握得好,集中了优势兵力,战略和战术指挥得当,伺机决战;二是重视提高部队士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决战前夕为鼓舞士气而向士兵宣读了彼得一世的命令,宣称决定祖国命运的时刻到了,号召士兵为祖国而战;三是不因初胜而骄傲,抓紧战机乘胜追击,全歼瑞军,取得了波尔塔瓦会战的彻底胜利。

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沙皇、军事家、统帅、谋略家。他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占领大片土地和夺取南北方的出海口。他多谋善断,在战争实践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把俄国军事学术提高到新的阶段,成为俄国军事学派的奠基人。他还注重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的经验,在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大胆改革,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