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外国名人故事荟萃(下)
22128700000057

第57章 罗纳德·里根

1981年1月20日,美国共和党保守派代表人物罗纳德·里根就任美国第40任总统。他于1985年连任,1989年1月卸任。

20世纪80年代是冷战达到高峰的年代。在这个年代,里根接连担任了两届美国总统。里根上台之初,美苏争霸激烈,美国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当时,苏联对美国步步进逼。特别是苏联出兵阿富汗后,进一步威逼印度洋,在全世界到处插手。而美国则有时显得被动。例如伊朗和尼加拉瓜的亲美国政权相继垮台。52名美国驻伊朗的外交人员被扣为人质,使美国这个世界超级大国蒙受了奇耻大辱。

里根上台后,决心要想尽一切办法对付苏联。里根制定了新遏制战略。这一战略表面上没有20世纪50年代杜鲁门主义那样强硬,也不像尼克松主义那样软弱。其基本方针是,以抗击苏联为中心,重振国威,奉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方针,即以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压住苏联;在地区争夺上,把苏联阻止在70年代末的扩张线上,使苏联不能再进一步。同时,保持各种渠道,加强同苏联的对话,迫使苏联妥协让步,促使苏联“演变”。里根对付苏联有许多招数。

里根认为,对苏联必须有强硬的一手。里根上台后任命的国务卿黑格和国防部长温伯格都是对苏强硬派。这显然被认为是对苏联发出的强硬信号。黑格在答记者问时将里根政府初期的对外战略概括为四点:恢复军事实力;着手重建与盟友的健康关系;理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稳定国内经济形势。

为了极大地增强实力,以对苏联构成强大的压力。1981年10月,美国制定了战略核进攻力量现代化计划,以提高战略核武器生存能力为中心,加强陆、海基战略导弹力量。里根承袭了历届政府的“剑盾理论”,以核力量为后盾,把常规力量作为主要作战手段。但他在强调常规力量的实战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其威慑作用。里根认为,遏制战争爆发是美国的首要任务。为达此目标,美国现在需要的,不是削弱威慑,而是要增强威慑。美国核威慑和常规威慑一旦失灵,美国应立即进行灵活反击。

里根对付苏联的第二招是与苏联展开太空军备竞赛。1983年3月23日,里根宣布,为确保美国及其盟国在可能发生的美苏核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美国已经制定了《总统战略防御倡议》,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以定向能武器为主的反弹道导弹多层综合防御系统,用以在可能发生的核大战中拦截并击毁对方发射过来的弹道导弹,保护美国及其盟国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里根政府推出了一个“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试图谋求对苏联的战略优势,美苏之间的战略平衡因此开始受到威胁。这个计划在国际论坛上被炒得沸沸扬扬,人们都感到它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从1985年起,美国开始每年为“星球大战”计划投入2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星球大战”计划开始全面展开。由于这一计划所设想的核大战主要是在外空进行的,因而又被称为“星球大战”计划。1985年1月3日,美国正式公布了这一计划,计划透露,拟建的战略防御系统将不仅使用常规弹头,而且将使用激光、粒子束、电磁轨炮和截击弹等高新技术武器。SDI计划最大限度地起到了对苏抗衡作用,在当时情况下有效地对付了苏联的威胁。然而这是里根制定“星球大战”计划的目的之一。他制定“星球大战”计划还有更深层次的目的:即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旷日持久的、耗资巨大的太空武器竞争,把苏联的经济拖垮。

美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由里根制定的所谓“星球大战”计划,几乎拖垮了包括苏联在内的华沙条约诸多国家的经济。及至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联、东欧等国如同多米诺骨牌式地纷纷坍塌。随着美俄核力量对比的变化,克林顿政府在1993年宣布不再继续执行原来的“星球大战”计划。

里根对付苏联的第三招是利用“谈判”。尼克松“手里拿着大棒而又和颜悦色地谈判是对付苏联人的有效办法”这句话对里根影响很大。里根上台后提出了“重振国威,以实力求和平”的战略方针。这一方针要求在对苏联保持强大压力的同时,与苏联保持各种渠道的对话,迫使苏联妥协让步,促使苏联“演变”。

虽然里根的外交谋略是要与苏联保持接触。但他很注意选择时机。他在美国“重振军备”和“振兴经济”这两个方面未取得一定进展之前,是不愿同苏联进行军备控制谈判或其他高级会晤的。此时,他只能向苏联显示强硬姿态,逐步改变美国在全球竞争中的不利态势,并试图凭借其优越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同苏联开展军备竞赛,迫使苏联在吃不消时主动提出与美国谈判,这样美国就可以争取主动了。苏联方面也似乎看出了里根的谋略,针对里根的这一意图,苏联方面频频发出“和平攻势”。

苏联方面自知在经济上拖不起,不愿与美国进行太空军备竞赛。极力主张禁止太空军事化。在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出笼后的几年内,禁止太空军事化问题一直是历次美苏首脑会议和核会谈的主要议题,苏联要求美国放弃“星球大战”计划,里根则始终坚持强硬立场,尤其是在SDI问题上毫不动摇则以此为“王牌”,迫使苏联在陆基洲际导弹方面让步,双方对此争吵不休,直至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谈判地位大大削弱,美俄终于在1993年达成了对美有利的《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里根对付苏联的第四招是进行无孔不入的渗透。里根充分利用其庞大的间谍网,大量向苏联打人,进行间谍活动,并不断制定和实施瓦解苏联的秘密战略,诱导苏联上当受骗,利用经济战谋略的种种暗器,严重削弱和破坏了俄罗斯的经济军事实力,促使其庞大的工业金融体系陷入瘫痪。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和中央情报局曾雇佣一大批专家,包括心理学、历史学和国际政治经济方面的专家,拟定了美国瓦解苏联的“软战争”谋略,千方百计迫使苏联经济陷入困境,极力动摇苏联领导人对自身制度的信心。巧妙发动的政治、经济、心理、外交、军事等方面攻势。美国策划的“软战争”取得初步成效之后,又开始发动了“攻心战”的第二阶段,通过新闻媒介大肆赞扬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并于80年代后期资助了一大批苏联知识分子,前往美国考察学习西方政治经济制度和理论。在戈尔巴乔夫开始进行改革的关键时期,美国秘密战略发挥了更为重要和独特的作用。其实,戈尔巴乔夫曾经面临许多的改革选择,但他却被美国精心诱导走上了毁灭之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前雇员彼得·施瓦茨撰文说,“前苏联垮台不是上帝青睐美国,而是里根政府奉行的外交谋略所致”。他在书中透露,关于苏联“客观上”是否具有生命力,里根根本不感兴趣,他提出的任务就是,“将这种生命力降低到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