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精选成语故事(上)
22128500000027

第27章 求知的故事(13)

〖虚词招谤〗

【释义】这个成语说明“虚词招谤”,“诳亦何益”。这对任何人都有十分积极的教诲意义。

【出处】此典出自《阅微草堂笔记》“是非之公,人心俱在,人即可诳,自问已惭。况公论具存,诳亦何益?荣亲当在显扬,何必以虚词招谤乎?不谓后起胜流,所见皆如是也!”

有一个世家的子弟,夜间行走在深山里,迷失了方向,看到前面有一个岩洞,想暂且进去休息一下,发现已死的老前辈某公在里面,内心恐惧不敢进去。但是,前辈某公却殷切地邀他进洞,他估计不会有什么祸害,就上前行礼拜见。老人问寒问暖、起居劳苦像活着时一样,又略问了他家中的事,共感悲伤慨叹。士人接着问:“您的墓地在其他地方,为什么一个人游逛到这里来?”

老人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在世时没有犯过错误,读书时只是跟随着别人作计议,做官时只是安分守己地工作,也没有什么建树。没想到我死了几年之后,在我的坟墓前面忽然树起了一块大石碑,在螭首上刻着一些篆文,写的是我的姓字和官阶,碑上文字所叙述的却是我根本不知道的事情。其中稍微有些符合的,又都言过其实。我一生质朴直率,心里感到不安,再加上游人过路诵读,时常说出讽刺的评语;那些鬼魂围着观看,常常讥笑声不绝于耳。我实在受不了这些嘈杂的声音,就避居在这里。只是到了年终祭祀扫墓的时候,我才回到坟地里去,看看自己的子孙后代而已!”这位士人委婉地安慰老人说:“仁人孝子,不这样做就感到不能荣耀自己的亲人。像恭喜中朗这样的名人,也免不了写些于心有愧的碑文;像韩吏部这样的名家也曾写过阿谀的墓志铭。自古以来已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您又何必介意呢?”老人严肃地说:“是非公论都在人们心里;人们即使可以被欺骗一时,但我扪心自问已觉得非常惭愧。何况公论俱在,欺骗又有什么益处呢?要想光耀祖宗,应当看他的昭著事迹,何必用虚伪的言词招惹诽谤呢?难道不知道后起的名流,他们的见解也都是这个样子吗?”老人说罢拂袖而起,士人若有所思地回家去了。

〖象罔寻珠〗

【释义】“象罔寻珠”比喻探求或取得真道。

【出处】此典出自《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这段话意思是说:

有一次,黄帝游于赤水之北,登上昆仑山向南瞭望,回来的时候,把玄珠弄丢了(故事中用“玄珠”象征“道”)。于是黄帝派知去寻找,知竭尽思虑,也没有找到;黄帝派离朱去寻找,离朱努力辨别形影,也没有找到;黄帝派呼吃诟去寻找,吃诟努力聆听音响,也没有找到。于是,黄帝派象罔去寻找,象罔既不思虑,也不辨别形影、声音,完全无所用心,最后居然找到了。黄帝说:“真奇怪,象罔无心无形无智无虑,就可以得道吗?”这个故事的意思说,只有无心忘形、绝智去虑,才能得到真道。

〖博士买驴〗

【释义】讽刺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出处】《颜氏家训·勉学》。

古时候,有个非常自负的读书人,认为自己熟读四书五经,就算学识渊博了,平时与人说话就之乎者也,所以人们称他为博士。

有一天,博士到集市上去买驴。他在集市上走了一圈,终于选中了一头驴。付钱以后,他叫卖驴的人写个凭据给他,可卖驴的人不识字,就让他代写。

博士于是就借来纸笔,磨好墨,构思了一阵,就提笔写了起来。写呀写呀,写了好长时间,写了密密麻麻三大张纸,博士还没有写完。卖驴的等得不耐烦了,就问博士:“你怎么还没写好啊?”博士说:“快了,快了。”又过了一会儿,博士终于写完了。

卖驴的请博士把写好的凭据念一遍,博士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卖驴的站在旁边,瞪起眼睛听着,都听博士念了三张纸了,还没有听到一个“驴”字,就忍不住问博士:“你都念了三张纸了,怎么连个‘驴’字都没有啊?”

原来博士满篇都是写了些之乎者也之类的空话,半天都没有扯到实质上去。这件事传开后,有人编了个顺口溜,说:“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强作解人〗

【释义】“强作解人”讽刺不懂真义而妄发议论的人。

【出处】此典出自《世说新语·文学》:“谢安年少时,请阮光禄道‘白马论’。为论以示谢,于时谢不即解阮语,重相咨尽。阮乃叹曰:‘非但能言人不可,正索解人亦不可得!’”

晋代谢安(公元320~385年,字安石,阳夏人)在年少时,曾经向阮裕(字思旷,然而他是金紫光禄大夫,又称阮光禄)请教“白马论”。阮裕的学识并不广博,但是对一些疑难问题善于钻研,并且长于归纳、提炼,再难的问题,经他言简意赅地讲出来,可以把道理讲得十分深刻明白,真是鞭辟入里。谢安请他讲“白马论”,倒是找准了对象。所谓“白马论”,就是战国时期公孙龙学派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名辨命题。这个命题揭示事物与概念之间、个体与一般之间的差别,也包含事物皆是可分的思想。阮裕认真地讲给谢安听,但是当时谢安不能立即理解阮裕所讲的内容,但又好像有所领悟似的,于是一再仔细探问。阮裕感叹说:“不但能讲‘白马论’的人很少,能理解‘白马论’道理的人就更少了。”

〖循循善诱〗

【释义】“循循善诱”表示有步骤地诱导别人学习。

【出处】此典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无才,如有所立卓尔。”

孔子的学生非常崇敬孔子。有一次,颜渊称赞孔子的教学方法说:“老师善于有步骤地来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们的知识,又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约束我们,使我们想停止学习都做不到。我用尽了自己的才力,才似乎觉得可以独立工作了。”坐在颜渊旁边的一个学生听了也附和着说:“我也有这样的感觉。”

〖鲁人窃糟〗

【释义】“鲁人窃糟”讽刺那些招摇撞骗、欺世盗名的人。

【出处】此典出自《郁离子》。

从前,鲁国人不会酿好酒,只有中山国的人才会酿造醇美浓烈的“千日之酒”。鲁国人便想得到中山人酿酒的方法,但却无法得到。

有一个人在中山国做官,有一次他到酿酒人的家中喝酒,于是便偷了一些酒糟回去,并用鲁国的酒浸泡上。他对人们说:“这是中山国的酒呀!”鲁国人喝了,都以为真是中山国的好酒了。

有一天,中山国的那位酒家主人来了,听说这里有中山酒,就要来喝了一口,又立刻吐了出来,笑着说:“嗨!这是用我家酒糟泡出来的糟液呀!”

〖鲁人徙越〗

【释义】“鲁人徙越”比喻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决定行动,否则就非碰钉子不可。

【出处】此典出自《韩非子·说林上》。

鲁国有个人擅长织草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生绢,他们想搬迁到越国去生活。有人告诉他说:“你一定会遇到困难的。”

这个鲁国人诧异地问道:“为什么呢?”

那个人回答道:“鞋子是用来穿的,而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织绢是为了做帽子戴,而越国人是不戴帽子的。拿你们所擅长的技艺,跑到用不着的地方去谋生,要使自己摆脱困境,怎么可能做到呢?”

〖群蚁观鳌〗

【释义】“群蚁观鳌”这个成语告诫人们,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首先要从不自满开始,自以为是、目空一切是不会有收获的。

【出处】此典出自《苻子》。

浩瀚的东海里有一只大鳌,它头顶着蓬莱仙山,在大海中浮游。有时跃起飞腾,冲上云霄;有时直入海底。

陆地上有一只红蚂蚁听说了大鳌的壮举,不胜惊喜,就邀约了一群蚂蚁来到海岸,想开开眼界。它们等了一个多月,大鳌都没有出现。它们准备回去的时候,突然海风鼓荡,掀起了万丈波涛,整个大海沸腾起来,雷鸣般地震撼着大地。这群蚂蚁喊道:“啊,这回大鳌就要出来了。”

几天以后,风止浪息,海岸也平静下来,只见水面上隐隐约约,升起一座齐天的高山,时而还向西游动。这群蚂蚁伸头探脑看了一阵,纷纷议论道:“嘿嘿,它头顶高山与我们头顶米粒有什么区别呢?我们还是逍遥自在地在地上爬行,回到洞中歇息去吧。这是各得其所,又何必白费体力奔波数百里来看它呢?”

〖错死了人〗

【释义】“错死了人”这个成语用以讽刺那些喜欢把书本上的东西当做万古不变的教条,只会生搬硬套的人。

【出处】此典出自《广谈助·谐谑篇》。

东家岳母死了,全家人准备前去祭奠,于是请了一位私塾先生撰写一篇祭文。

私塾先生就按照古本误抄了一篇祭岳父的文章,交给了东家。内行人看出了祭文的错误,主人责怪私塾先生,但私塾先生十分肯定地说:“古书上写的都是勘定过的,怎么会错呢?只怕是他家死错了人吧。”

〖燃烛而行〗

【释义】“燃烛而行”告诉人们,对人对事,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漫天夸大,否则就会露出破绽来了。

【出处】此典出自《赞刘谐》。

有个道学先生,穿着高底大鞋,甩着长袖,拖着宽带,头戴一顶三纲五常的帽子,身穿一件伦理道德的衣裳,从旧纸堆里捡一两句儒家经典,陈词滥调,念诵不已,便自以为是真正仲尼弟子了。

有一次,他正好碰到刘谐。刘谐是个聪明而又有学问的人,看见他这副样子,便嘲笑他说:“你这样其实是不了解仲尼老兄。”道学先生气得脸都青了,站起来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你算什么人,竟敢直呼夫子的名字,还和他称兄道弟!”刘谐说:“噢,难怪羲皇以前的圣人不分昼夜整天点着灯笼走路啊。”

〖磨杵成针〗

【释义】杵:舂米或捣物用的棒槌。把铁棒磨成绣花针。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出处】明·陈仁锡《潜确类书》。

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人,生于中亚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的楚河流域)。5岁时,随父亲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随即开始认字读书。他天资聪颖,到10岁时已读了很多诗书。

李白的父亲是个富商,家里很有钱。李白从小养成好玩的习惯,因此不用功读书,往往读了一会后,就放下书本,到外面闲逛去了。

一天,李白又读得烦心起来,便到野外去游玩,。在一条小河边遇见一个老婆婆,正在石头上用力磨一根大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问道:“老婆婆,您这是在干什么啊?”

老婆婆抬头瞧了瞧李白,回答说:“孩子,我这是在把它磨成针哪!”

李白惊奇极了,说:“啊,这么粗的一根铁棒,要把它磨成针,能行吗?”

老婆婆笑笑说:“不停地磨下去,这铁棒会越来越细,只要坚持不停最后一定会被磨成针,怎么不行呢?”

李白听了很受感动,受此启发于是下决心坚持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