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霸高效学习法
22127600000017

第17章 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技巧方法(7)

【巧用日记法】

(一)

周文襄做事非常认真、热忱。他做江南巡抚时,带了一个本子,亲自记录每天经历的事,连重要的细节都不遗漏。每天的阴晴风雨,也一定详尽记载,周围的人开始都不理解他。

一天,某县有人来报告说,运粮船因江上起风,被吹跑了。周文襄就问他:“丢船是在哪一天?是午前还是午后?当时刮东风还是西风?”那人支支吾吾胡编了一通,周文襄马上翻开记事的本子,一一和那人查对,发现那人所答全然不对,知道定是把粮船藏匿了起来又来谎报实情。经过审问,那人招供果然如此。周围的人听了,惊叹、佩服不已,由此情景才想到周公平时记日记,不是漫无目的随意写的。周文襄所用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就是日记巧用法。正因为他经常利用这种方法动脑思考,才使他断事如神,令人惊叹不已。由此可见,日记巧用法也是产生奇思妙想的方法。

日记的作用很大,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为了记下他们的观察发现、心得体会、研究成果,大都坚持每天记日记,帮助他们日后科研工作上做思考的素材用。比如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几十年如一日,记日记从不间断,打开他的笔记本,他记录的项目很多很多。又如我国明代大地质学家徐霞客,一生喜好到各处游玩,但他不是单纯的游玩,坚持每到一处把考察出来的地质情况记载下来,经年累月就汇成了厚厚的《徐霞客游记》,里面详细记载了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地质风貌、物产人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地理教材,至今仍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二)

那么,怎样才能利用好日记进行奇思妙想呢?

第一,要坚持记好日记。这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无论如何写不好日记的,是记日记的大敌。在坚持记日记的同时,力争将主要事情的原因和状况,实事求是地写清楚。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有个爱记笔记的习惯,他走到哪里记到哪里。听到人家讲故事,他记下来;外出遇到雨,他就躲在屋檐下,记录下雨的情景;甚至看到一个人的外貌比较特殊,听到人们的对话、争吵,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琐事,他都要一一记在随身带着的记事簿上。

这样的记事簿有什么用呢?马卡连柯说:“实际上,你在写长篇小说时,几乎不去看记事簿。记事簿的重要性在于它好像是一座竞技场,在那上面可以使你目光锐利起来,能去注意生活中细微的地方,使你养成善于观察和注意的本领,养成不错过和不忽略细小的、然而富有表现力的、并且总是重要的细节的能力。因此,只有不断地记,不要由于懒惰、忙碌和忘记而有一日间断,这样的记事簿才能使你得到益处。”

第二,根据事情发生的时间来查询日记上的记载内容,帮助分析事情的原因和结果,利用日记上的记载考虑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尽管日记中记载的事情或许与眼前发生的事情没有直接的关联之处,但是只要充分利用日记,总能找到一些间接的、也许是相近相通的道理来,对解决问题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左右为难法】

(一)

古希腊有个国王,一次想处死一批囚徒。当时最流行的处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砍头,一种是绞刑。用什么方法来处死这批囚徒呢?国王决定让囚徒自己来选择。选择的办法是:囚犯可以任意说出一句话来,而且必须能立即判断出这句话是真还是假,如果囚徒说的是真话,就处绞刑;如果说的是假话,就砍头。

结果,许多囚徒不是因为说了真话而被绞死,就是因为说了假话而被砍头。也有的干脆不讲话或吓得讲不出话来,而被当做说了真话处以绞刑。

在这批囚徒中,有一个极其聪明的人。当轮到他来选择死的方式时,他来到国王面前问:“陛下,如果我说出一句话,你们既不能绞死我,也不能砍死我,该怎么办?”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人说的话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国王自负地说,“如果你说的话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不能马上验证其真假,我就把你当做说了假话而砍头。”

“我的话十分明确,一听就知道是真是假,”那囚犯说,“只要国王告诉我,我说出的一句话使你们既不能绞死我,也不能砍死我,将怎么处置我呢?”

“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我就释放你。不仅释放你,而且所有还没有被处死的囚徒都可以释放回家。”国王之所以变得如此宽宏大量,是因为他坚信任何人也不会说出一句既不含混又无法辨别真假的话来。

那个囚犯听了国王的回答后说:“你们一定要砍我的头。”国王听了,真的感到左右为难起来,因为如果真的砍他的头,那么他说的就成了真话,而说真话的又是应该被绞死的;但是如果绞死他,他说的话就又成了假话,而说假话的人是应该砍头的。因此,他说的话既不能断定是真话,又不能断定是假话。为了遵守自己的诺言,维护王者形象,国王只好释放了他和所有尚未被处死的囚犯。

像这样一种叫人说“是”不行,说“不是”也不行的左右为难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就叫做左右为难法。这也是聪明的人常用的和擅长的一种动脑方法。

不妨再来看一则幽默小故事是怎样运用这一方法的:

有一次,清真寺请阿凡提去讲道。阿凡提走上清真寺的讲台,对大家说:“我要跟你们说什么,你们知道吗?”

“不,阿凡提,我们不知道。”大伙儿说。

“跟不知道我要说什么的人,还说什么呢?”阿凡提说完,下了讲台就走了。

过了些日子,阿凡提又来到清真寺,站在讲台上,说道:“喂,乡亲们!”他又把上次的那句话重问了一遍。清真寺里面的客人们想:上回我们说不知道,他没有把话说出来,那我们这回就说知道吧,阿凡提也许能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于是他们就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知道啦!”

“你们知道了,那我还说什么呢?”阿凡提又走了。

清真寺里的人又坐下来商量:“我们说不知道他不说,我们说知道他也不说,要是他再来的话,那我们就一半人说知道,一半人说不知道,那个臭要饭的就会告诉我们了。”

阿凡提又来了,还是把前面的那个问题重复了一遍。围在他面前的一半人说:“知道了!”另一半人说:“不知道!”

阿凡提笑着说:“那样的话,就请知道的人告诉不知道的人吧!”说完他又走了。

这只是则幽默,但可以看出阿凡提善于动脑。他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左右为难法,他的话叫人回答不好,不回答也不好。

(二)

那么,在使用这种思考方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第一,要把各种可能性全部考虑在内,不能有遗漏。否则,这一方法就使用不当。

在高高的悬崖上面长着一棵灵芝草。一个姓张的樵夫和一个姓李的樵夫见了,都决心要把这棵灵芝采到手。张樵夫先去采,他用一根又粗又长的麻绳把身体死死捆住,连脖子也着实缚了几道,使得自己连气也喘不过来。接着他便把绳子的一端拴在大树上,顺着陡壁下滑,但是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被五花大绑的绳子给勒死了。李樵夫看了,心想:绳子绝对不能用,这东西会活活勒死了。于是,他索性扔了绳子,徒手攀着陡壁而下,谁知没走几步,他就失足掉进了万丈深渊,跌得粉身碎骨,死了。

后来,有个王樵夫看到这棵灵芝草,也想去采。当他听到上面发生的事情后,心想:如果用绳子捆住身子,就要勒死;如果徒手攀登,就要摔死。总之,要采灵芝草就得死,于是他就放弃了采灵芝草的念头。

这个王樵夫所用的方法也是左右为难法,但却是错误的,因为还有第三种情况他没有考虑到:如果绳子只捆住身体不勒住脖子,顺着陡壁下滑,就能安全地采到灵芝草。他的错就在于没有把全部可能性考虑在内,不全面就有遗漏,所以思考问题就不对头。

第二,理由和结论之间,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即由理由必然能推出结论来。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这个左右为难法使用得也是错误的。

看一个理由和结论之间有必然联系的左右为难的例子:

从前,有一个国王,生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儿,求婚的人很多。国王便提出条件:找到一块和女儿一样大的宝石,或者说出三件从来没有人说过也没有人听过的非常奇异的谎言,便可以把女儿许给他。求婚的人很多,但都失败了。有个牧童也去求婚,向国王和群臣们一连说了两件谎话,是谁也没有听过和说过的。国王不安,便设一计,对牧童说:“另一件谎话等明日再说。”牧童走后,国王便与群臣商议,订出对付牧童的办法:“明天不管他说什么,都说他说的是真话,不是谎话。”

第二天,牧童说:“我父亲也是个国王,后来得了重病,因我小不能继位,就把王位让给了你,并嘱咐等我长大成人以后,还我王位,并解决婚姻大事。”国王听后,进退两难。如果承认他说的是谎话,就应遵守诺言把女儿许配给他;如果承认他说的是真话,就得把王位让给他。虽然国王很生气,却也实在想不出个办法解决这个难题,最后不得不把女儿许给他做妻子。牧童利用这个两难问题使国王左右为难,最后必择其一,他的成功主要在于他抓住了所说的话和国王的承诺之间的必然联系。

古希腊无神论者哲学家伊壁鸠鲁曾经用一个左右为难的方法来证明神的不存在。他说:“我们应该承认,神或者愿意但没有能力除掉世间的丑恶;或者有能力而不愿意除掉世间的丑恶;或者既有能力而且又愿意除掉世间的丑恶。如果神愿意、而又没有能力除掉世间的丑恶,那么,它就不算是万能的,而这种无能为力,是和神的本性相矛盾的。如果神有能力而不愿意除掉世间的丑恶,那么,这就证明了它的恶意,而这处恶意也同样是和神的本性相矛盾的。如果神愿意而且有能力除掉世间的丑恶(这是惟一能够适合于神的本性的一种假定),那么,为什么现在世间还有许多丑恶呢?所以,结论只有一个——神是根本不存在的。”

由于这个左右为难法,不仅列举了各种可能性,而且从理由必然能推出结论,所以他的论证是严密的、有力的,使人们真正信服神是不存在的。

【奇用标点法】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占领下的巴黎的《巴黎晚报》上,有一天刊载了一首无名氏用德文写的诗:

让我们敬爱元首希特勒,

永恒英吉利是不配生存。

让我们诅咒那海外民族,

世上的**惟一将永生。

我们要支持德国的元首,

海上的儿郎将断送远征。

惟我们应得公正的责罚,

胜利的荣光惟(左王右兒)字有份。

这首诗表面看是献给德国元首希特勒的,难道这位法国无名作者真的这么厚颜无耻吗?不!巴黎人懂得怎样读,他们边读边发出会心的笑声。不久,**下令搜捕这位勇敢机智的无名诗人。

你知道这首诗应该怎样读吗?原来巴黎人在每一行诗的中间加上标点,然后从上到下分两截来读,这首诗便成为这样:让我们敬爱,永恒英吉利;让我们诅咒,世上的**;我们要支持,海上的儿郎;惟我们应得,胜利的荣光;元首希特勒,是不配生存!那海外民族,惟一将永生!德国的元首,将断送远征!公正的责罚,惟(左王右兒)字有份!

这原是一首“歌颂”希特勒的诗,怎么一下子变成了诅咒**、诅咒希特勒的诗了呢?除了读法的次序不同外,主要的一点就是中间加了标点。正因为中间加上了标点,这首诗才有可能分成两截从上到下的诗。像这样一种巧妙地利用标点从而产生奇妙作用的动脑方法,就叫做标点奇用法。

有的时候,巧妙地动用标点符号会使你原来的文字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并由此使人产生各种奇特的想法和绝妙的主意,活跃了大脑的思维活动。

一次,苏联老作家安德烈·梭勃里给《海员报》写了一篇短篇小说,题材新颖,颇有才气,但是层次不清,文章显得很杂乱。编辑们不知怎么办好。老编辑布拉果夫主动把稿子拿去,整整搞了一夜。第二天,当编辑们再次看到这篇文章时,一个个都惊呆了,内容是如此风趣,行文是如此流畅,层次是如此清楚,更加令人惊讶的是全篇文章竟一个字也没有增减。编辑们问布拉果夫,这是怎么一回事?

布拉果夫回答说:“这里并没有什么秘诀,完全是标点符号的功劳。你们看,这里的每一句,我都打上了标点,还特别仔细地标上了句号。当然,还有分段,也是一件大事情。标点符号就是标出思想,摆正词和词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句子易懂、声调准确。标点符号好比音符,它们牢固地缚住文章,不让它散落。”作家安德烈·梭勃里知道后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二)

那么,怎样才能更巧妙地使用标点呢?

第一,只有准确地了解文字的意思以及文字的写作背景才能充分发挥标点的妙用,以表达出奇思妙想的含义。

从前有一个老翁,花甲得子,兴奋不已,结果患了中风,在床上一躺就是5年。临终前,他给5岁幼儿和女婿留下了一份遗书,遗书上这样写着:“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数年以后,幼子成年要与姐夫分家。家产田园归谁呢?两人争执不休,只好去衙门打官司。女婿申辩说:“岳丈夫人在遗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县令对无标点的遗书仔细琢磨,提出另外一种点法,把遗产判给幼子。那县令是这样点的:“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究竟谁符合死者原意呢?这就必须对文字的作者以及写作的背景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出奇制胜,发挥妙用,叫人心服口服。县令就是这样做的,而且很符合老翁原意(世上哪有把遗产留给外人的呢?)。所以县令才能棋高一着,胜过那个女婿。

第二,利用标点的奇妙作用和标点的含蓄性,帮助人们思考,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法国大作家雨果把《悲惨世界》的手稿寄给一个出版商,好久没有接到消息。雨果便写了一封信去问。信是这样写的:“?——雨果”,出版商的回信写着:“!——编辑部”。不久,《悲惨世界》这一轰动世界的长篇巨著终于问世了。

像这样的事例很多,简洁含蓄,耐人回味。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博士提出,在座的每个人用最简洁的话写一篇自传。博士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成。正在大家凝神思考之时,有位神情沮丧的青年,很快就把自传写好了交给巴尔肯。自传是三个标点符号:

——(破折号)

!(感叹号)

。(句号)

这是什么意思呢?青年是这样解释的:一阵子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

巴尔肯给这个自传写了一个评语,也只有三个标点符号:、(顿号)……(省略号)?(问号)

巴尔肯对此解释说:青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小站(“、”),道路漫长,前途无量(“……”),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巴尔肯的标点是对这位青年的鼓励。

大家看,两人的标点是多么的含蓄而又意味深长,感人肺腑,充分发挥了标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