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霸自学学习法
22127500000025

第25章 学生提高自学能力故事推荐(15)

79.傍晚时蚊虫为什么会成群飞舞

人们在野外走路,常有成群蚊虫在头的上空来回地飞舞,随着行人而移动。原来,这成群飞舞的蚊虫,主要是雄蚊,雌蚊占少数。他们正在空中交配准备繁殖后代。

蚊虫的交配,主要在飞舞中进行。飞舞的形成,与光线、声音、空间、时间都有关系。大多数蚊虫,都在日落或日出前后进行飞舞,而在强光下是不飞舞的。一般说来,在1-10支烛光的亮度下最为适宜,全暗或强光都不适宜。光波的长度与飞舞似乎没有关系,但颜色却有关系,绿色比红色对飞舞有利。

各种蚊虫飞舞时还要选择适宜的地点。例如按蚊、伊蚊和库蚊,都喜欢在较大的空间飞舞,而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就不需大的空间也能飞舞进行交配。还有如尖音库蚊淡色亚种和致乏亚种,一般多在室外空间飞舞,但在小空间也可以飞舞而完成交配任务。

一般来说,野外的蚊类常以大空间飞舞为交配的条件。不仅如此,有些蚊类,飞舞时还要选择一定物件的上空作为场所,例如重绘按蚊,喜欢在新鲜牛粪上空30-60厘米处飞舞,边飞边交配。又如我们常见的家蚊尖音库蚊淡色亚种,则喜欢在屋檐附近飞舞。

80.为什么虾、蟹煮熟后会变色

虾和蟹的颜色,主要是它们的甲壳下面真皮层中散布着的色素细胞所起的作用。真皮层中散布着许多不同颜色的色素细胞。这些细胞如同其他物质一样,也能吸收和反射光线。相同的色素细胞,吸收和反射相同波长的光线,就呈现不同的颜色。淡水里和陆地上的甲壳动物,真皮层中的色素细胞没有海洋里的甲壳动物那么多种多样,因而色彩也相对显得“单调”些。

一般来说,色素细胞是随着光线的强弱而扩张或收缩的,如同人们眼睛的瞳孔放大、缩小一样。当色素细胞扩张时,细胞内的色素也随着向四周分散,细胞的面积扩大,所吸收和反射的光线也相对增多,颜色就变得明显和鲜艳起来;当色素细胞收缩时;细胞内的色素也随着缩小而集中,有时缩成极小极小的斑点群集一起,细胞的面积缩小了,所吸收和反射的光线当然也会变少,颜色就显得暗淡或不明显。各种色素细胞对光线强弱的反应不同,因比,细胞的收缩和扩张情况也不一样。

虾和蟹甲壳中虽有各种不同的色素细胞,但以含有虾红素的细胞为多。经过蒸煮的虾蟹,它们的身体变成橘红色,这是因为大部分色素在高温下遭到破坏发生了分解,唯独虾红素没有遭到破坏就呈现出橘红色。凡是虾红素多的地方,如背部,就显得红些;而虾红素少的地方,如附肢的下部,就显得淡些;再如蟹的腹部无虾红素存在,尽管经过蒸煮,也不出现红色,仍然是白色。

81.蚕为什么最爱吃桑叶

蚕虫能吃的食物很多,除桑叶外还有柘叶、榆叶,无花果叶、蒿柳叶、蒲公英叶、莴苣叶、生菜叶,婆罗门参叶等等,不下一二十种,但是蚕最爱吃桑叶,这是因为蚕以桑叶为食物过日子的时间最多,子子孙孙一代又一代地繁殖在桑树上,逐渐地形成了最习惯于吃桑叶的特性,而且变成遗传性了。

有一位化学家曾经分析过桑叶中的气味。他把桑叶经过132-157℃的高温蒸馏后,在试管中得到了一种油状物,像乙烯醇、乙烯醛。这种物质有挥发性,很像薄荷一类的气味,把它滴在纸上,在30厘米外的蚕也能嗅到。蚕嗅到这种气味以后就很快地爬过来。可见这是蚕最熟悉的信号气息。

蚕是靠嗅觉和味觉器官来辨认桑叶气味的,如果破坏了这些嗅觉和味觉器官,就是无法辨别桑叶的气味,于是,它就不再挑剔,而能随便吃些其他的叶子了。

82.为什么熊要冬眠?冬眠为什么不脱水

缺乏食物是动物冬眠的主因,如果食物充足,许多熊不会冬眠,反而会整个冬天都在狩猎。但食物不多时,熊就会躲在洞中过冬。小型哺乳类动物在冬眠时体温会急速下降,但熊的体温只会下降约4度,不过心跳速率会减缓75%。一旦熊开始冬眠后,它的能量来源就从饮食转换为体内储存的脂肪。

在阿拉斯加为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北极熊计划工作的野外生物学家汤姆伊凡斯说,这种化学作用的变化十分剧烈。脂肪燃烧时,新陈代谢会产生毒素。但熊在冬眠时,细胞会将这些毒素分解为无害的物质,再重新循环利用(人体内没有这种机制,如果毒素累积,人类会在一星期内死亡)。这种生化作用也让熊可以回收体内的水分,因此在冬眠时不会排尿。即使不冬眠,北极熊也可以利用脂肪燃烧的机制。这种清醒式冬眠让北极熊可以不躲到洞里,整个冬天都保持活跃状态。

83.竹子为什么长得特别快

有一位小朋友,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情:早晨,他将自己的帽子戴在一根刚出土不久的竹子顶上。当下午放学回家时,他跑到竹林里一看,竹子将帽子顶得高高的,他即使踮起脚也拿不着了。

植物中,竹的生长速度堪称冠军,有些竹的空心茎每天可长40厘米,完全成长后的高度可达35~40米。竹之所以长得这么快,是因为它的许多部分都在同时生长。

一般植物都是依靠顶端分生组织中的细胞分裂、变大而生长的。但竹却不一样,它的分生组织不仅顶端有,而且每一节都有。我们挖取一只竹笋来看,将它一劈为二,可以发现里面的竹节都连得很紧,好像一只压缩的弹簧。当它钻出肥沃的土壤,遇到温暖、湿润的天气时,每一节的分生组织不断产生新的细胞,相邻竹节间的距离就会逐渐拉长。如果每根竹笋有60节的话,那么它的生长速度就是其他植物的60倍。随着竹的不断长大,竹节外面包裹的鞘就会脱落,竹就停止生长了。

84.为什么黄山松都千奇百怪

凡是游过黄山的人,都会对那里的松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玉屏楼的旁边,有一棵傲然挺立的古松,它向右边伸展着枝臂,好像热情的主人在迎接采自远方的宾客,人们称它为“迎客松”。玉屏楼的对面,有几棵稳健、挺拔的古松,它们犹如笑脸可掬的主人陪伴着客人,人们称它们为“陪客松”。离开玉屏楼去莲花峰的路上,有一棵向左边伸出长枝的古松,它似乎在向离去的客人招手致意,人们则称它为“送客松”。

黄山松长得千奇百怪是那里的环境造成的。在山区,山风昼夜呼啸,从山顶不停地向下劲吹,山上的松树为了生存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树形,有的变得形状如旗,有的长成伞形。黄山上大多是裸露的岩石,即使有土壤也十分瘠薄。在水分和养料都十分稀缺的地方,黄山松不得不将根系长得盘根错节,密如蛛网,把企图溜走的雨水拦住;而树干长得矮小点,叶子变得细短一些,在叶面上增加一层厚厚的蜡质,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黄山松经过长年累月的折腾,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了,但在树形上却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在黄山,千奇百怪的松树多得数不清,它们在悬崖峭壁的衬托下,犹如一件件硕大的盆景,真是令人流连忘返,赞叹不已!

85.珍稀植物为什么多长在深山

自然界里,珍稀植物大多长在深山里,即使在城市、农村或寺庙里看到的一些珍稀植物,如银杏、水杉,也是人们引种或移栽的,可以说土生土长的珍稀植物几乎没有。这是为什么?

首先,从地质演变来看,大约3000多万年以前,地球上曾发生过多次冰川作用,从北极南下的冰川淹埋了许许多多的植物,使平原上的植物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在山区,由于高山阻挡了冰川南下,许多深山里的植物侥幸地生存下来了,这些植物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其次,山区气候多样化。由于高山的阻挡,北方的冷空气因无法跨越山脉而变性,使山谷和山沟的气温比山外要略高一些。在山区,一座1千米左右的高山,山上山下的垂直温度可相差5~6℃;不同坡间的山坡,其单位面积上接受的热量不一样。在地形复杂、气温变化大、降雨不平衡的地方,各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就会特别兴盛。

此外,深山里由于交通不便,植物的天敌——人类的活动较少,所以植物很少遭人类的乱砍乱伐,这又使许多珍稀植物得以保存下来。

凡此种种,天时、地利、人和,这就决定了深山里的珍稀植物特别多。

86.为什么秋天的落叶由绿色变成黄色或红色

春去秋来,大自然都会添新装,树叶会从绿油油的衣裳变成黄澄澄的金装,甚至换上鲜艳的红裙舞动。原来这是与树叶制造食物的功能——“光合作用”有关。光合作用就是植物吸收了阳光,巧妙地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从土壤吸收的水分转变成养料。为了进行光合作用,树叶便会制造叶绿素,吸收阳光。

其实树叶里有很多不同的色素,除了叶绿素,还有叶黄素、胡萝卜素等,但树叶进行光合作用时会产生大量叶绿素,由于绿色较强,呈现出来便是绿色,所以我们见到的树叶多数是绿色。

在冬季,气温下降,而且天气比较干燥,有些地区甚至会结冰,所以在进入冬季前,植物会暂时停止光合作用,并把树叶里的养料吸回树茎储藏起来。由于树叶停止光合作用,便不再产生叶绿素,原来的叶绿素,因气温低,慢慢破坏消失。而本来在树叶内隐藏的其他色素例如黄色便会呈现出来。有些叶子变红,是因为在秋天时,这些叶子又制造了红色的花青素。不管是哪种颜色,树叶因失去它制造养料的功能,便会在秋天枯萎落下。

87.为什么有的桃树只开花不结果

每年的春天,我们在公园里、公路边可以看到许多盛开的桃花。花色异常鲜艳,有玫瑰色、粉红色的、白色的……一簇簇、一丛丛,姹紫嫣红,分外好看,吸引着许多游人驻足观赏。

但是这些植物有一个特点就是只开花、不结桃子。每当夏末秋初,果园里的桃树已是果实累累的时候,可是它们却只有满树浓绿的叶子。为什么这些桃树只开花不结果呢?

原来这种桃树和果园里的桃树不一样,它是专供开花观赏用的,它们的名字叫“碧桃”。结果实的桃树开的花每朵花上只有5个花瓣;而碧桃开的花每朵花上却有7-8个花瓣,有的甚至还有十几个花瓣,因此,又叫做重瓣花。

重瓣花里只有雄蕊没有雌蕊,或者雌蕊已经退化成一个小骨朵。所以这种花不能受精,自然它们只能开花而不能结果了。

在杭州西湖的苏堤和白堤两岸,遍地碧桃。每年春天此处还是主要的风景之一呢。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中山公园等风景区也有些类观赏的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