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训练集中营(下)
22127200000007

第7章 礼仪礼貌语言手册(6)

反语是语言艺术中的迂回术,是更为极端的迂回术。正话反说便是以彻底的委婉,欲擒敌纵,取得合适的发话角度,达到比直言陈说更为有效的说服效果。齐国有一个人得罪了齐景公,齐景公大怒,命人将这个胆大包天的人绑在了殿下,要召集左右武士来肢解这个人。为了防止别人干预他这次杀人举动,他甚至下令:“有敢于劝谏者,也定斩不误。”文武百官见国王发了这么大的火,谁还敢上前自讨杀头之冤。晏子见武士们要对那人杀头肢解,急忙上前说:“让我先试第一刀。”众人都觉得十分奇怪:晏相国平时是从不亲手杀人的,今天怎么啦?只见晏子左手抓着那个人的头,右手磨着刀,突然仰面向坐在一旁的齐景公问道:“古代贤明的君主要肢解人,您知道是从哪里开始下刀吗?”齐景公赶忙离开坐席,一边摇手一边说:“别动手,别动手,把这人放了吧,过错在寡人。”那个人早已吓得半死,等他从惊悸中恢复过来,真不敢相信头还在自己肩上,连忙向晏子磕了三个大响头,死里逃生般地走了。

晏子在齐景公身边,经常通过这种正话反说的方法,迫使齐景公改变一些荒谬的决定。比如,有一个马夫有一次杀掉了齐景公曾经骑过的老马,原来是那匹马生了病,久治不愈,马夫害怕它也把疾病传染给马群,就把这匹马给宰杀了。齐景公知道后,心疼死了,就斥责那个马夫,一气之下竟亲自操戈要杀死这个马夫。马夫没想到国君为了一匹老病马竟会杀了自己,吓得早已面如土色。晏子在一旁看见了,就急忙抓住齐景公手中的戈,对景公说:“你这样急着杀死他,使他连自己的罪过都不知道就死了。我请求为你历数他的罪过,然后再杀也不迟。”齐景公说:“好吧,我就让你处置这个混蛋。”

晏子举着戈走近马夫,对他说:“你为我们的国君养马,却把马给杀掉了,此罪当死。你使我们的国君因为马被杀而不得不杀掉养马的人,此罪又当死。你使我们的国君因为马被杀而杀掉了养马人的事,传遍四邻诸侯,使得人人皆知我们的国君爱马不爱人,得一‘不仁不义’之名,此罪又当死。鉴于此,非杀了你不可。”晏子还要再说什么,齐景公连忙说:“夫子,放了他吧,免得让我落个不仁的恶名,让天下人笑话。”就这样,那个马夫也被晏子巧妙地救了下来。我们发现:正话反说可以放大荒谬,让人更为明白地见到了荒谬的真面目,从而达到了更好的劝谏效果。汉武帝刘彻的乳母曾经在宫外犯了罪,武帝知道后,想依法处置她。乳母想起了能言善辩的东方朔,请他搭救。东方朔对她说:“这不是唇舌之争,你如果想获得解救,就在将抓走你的时候,只是不断地回头注视武帝,但千万不要说一句话,这样做,也许有一线希望。”当传讯这位乳母时,这位乳母有意走到武帝面前,要向他辞行。当时东方朔正在旁边侍坐。只见乳母面带愁容地不停地看着汉武帝。于是,东方朔就对乳母说:

“你也太痴了,皇帝现在已经长大了,哪里还会靠你的乳汁养活呢?”武帝听出东方朔是话中有话,面部顿时露出凄然难堪之色,当即赦免了乳母的罪过。总之,说反话的效果源于它的“放大镜”作用,荒谬之上再加上更荒谬,则荒谬就无处躲藏,真话就显而易见了。

4.藏锋处鬼神莫测其渊

(1)锣鼓听音,说话听声

生活中有大量的话不用直接说出来,话里带出来就行了,更有不能直言的话语,得靠暗示来表达。于是便有一语双关、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等旁敲侧击的艺术性语言。1952年,正在苏联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将去苏联其他城市访问。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到莫斯科机场送行。正在这时,飞机出现故障,一个引擎怎么也发动不起来。机场地勤人员马上进行紧急检修。尼克松一行只得推迟登机。

勃列日涅夫远远看着,眉头越皱越紧。为了掩饰自己的窘境,他故作轻松地说:“总统先生,真对不起,耽误了你的时间!”一面说着,一面指着飞机场上忙碌的人群间:“你看,我应该怎样处分他们?”

“不,”尼克松说,“应该提升!要不是他们在起飞前发现故障,飞机一旦升空,那该多么可怕啊!”尼克松的话里有辛辣的讽刺、涩涩的挖苦、无声的指责,而这些却是以貌似夸奖的话传达了出来的,听了这话,除了苦笑,还真什么也说不出来。人家可没有说任何难听的话,何必落个“自作多情”、“神经过敏”的把柄呢?不过,多练习“解话”、“接话”的功夫可提高你表达言外之意的本领。接话很简单,可以回答,可以附和。解话似也不难,除了直言明意易于理解外,“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也能帮你听出言外之意来。但在实际交谈中,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解话准确、接话恰当的。

接话的正确与否,除了说话者自身的修养及驾驭语言的能力外,很大程度还取决于“解话”的准确与否,切不可小看“解话”错误,这不仅是制造几个笑话的小事,还影响到人际交往是否会产生矛盾和误会。

有时也许别人会忽略你的信息,因为他们没有抓到你话中的真意。我们先来说一则误解的故事,希望以后你和他人沟通时,能让人明白你这话是对他说的。

小强对老师说:“我不想吓唬人,不过我爸说,如果我的成绩再不进步的话,就有人要挨一顿打了。”

误解的可能性要求我们在表达的时候,不但要注意字面表达是否得体,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会话隐涵是否恰当。例如,有一句流行的广告词“嘉士伯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啤酒”(模仿此句的广告词也有不少)。有人认为这句广告词说得比较实在,没有夸大其辞,但如果我们从会话隐涵的角度来看,毛病就出现了。根据量的准则,该句话含有“嘉士伯不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啤酒”,显然这是广告主和作者所不愿意接受的。再以日常生活为例,假如你到朋友家做客,千万不能对食物或玲珑精晶大加赞美,例如不能说“这瓶酒真好,我见都没见过”、“这打火机挺漂亮的”等等,否则你的朋友会以为你想喝酒或索要礼品了。

(2)暗藏锋锐,接“镖”有术

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辱骂别人,听话人当然很容易能听出来,如果说话人是利用会话隐涵来侮辱人,听话人就更应注意了。听话人不仅要善于听出对方的恶意,而且必要时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对方一个含蓄的回击。据说,有一位商人见到诗人海涅(海涅是犹太人),对他说:“‘我最近去了塔希提岛,你知道在岛上最能引起我注意的是什么?”海涅说:“你说吧,是什么?”商人说:“在那个岛上呀,既没有犹太人,也没有驴子!”海涅回答说:“那好办,要是我们一起去塔希提岛,就可以弥补这个缺陷。”这里商人把“犹太人”与“驴子”相提并论,显然是暗骂“犹太人与驴子一样,无法到达那个岛”,而海涅则听出了对方的侮辱和取笑,回答时话里有话,暗示这个商人是个驴子,使商人自讨没趣。在交际场合,遇到小人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我们可采用以下策略:

①以牙还牙

及时巧妙地抓住对方讲话内容中的漏洞反戈一击,来揭露丑恶,戏弄无知,回击恶意的挑衅,以解脱窘境。

②以退为进

有时在交谈中,表面退缩,实则是为了更有力的反击,就像拉弓射箭一样,先把手往后拉,目的是为了把箭射出去更有力。古代齐国晏子出使楚国,因身材矮小,被楚王嘲讽:“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说:“齐国首都大街上的行人,一举袖子能把太阳遮住,流的汗像下雨一样,人们摩肩接踵,怎么会没有人呢?”楚王继续揶揄道:“既然人这么多,怎么派你这样的人出使呢?”晏子回答说:“我们齐王派最有本领的人到最贤明的国君那里,最没出息的人到最差的国君那里。我是齐国最没出息的人,因此被派到楚国来了。”几句话说得楚王面红耳赤,自觉没趣。这个故事中晏子的答话就是采用以退为进之法,貌似贬自己最没出息,所以才被派出使楚国,这是一退,实则是讥讽楚王的无能,这是“进”,以退为进,绵里藏针,使楚王侮辱晏子不成,反受奚落。

③暗藏锋锐

在某些场合,将某一固定词语拆开来解释,赋予原词新奇意境,使能化腐为奇,博得喝彩。有一次,周恩来接见美国记者,有个不怀好意的记者挑衅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马路呢?”周恩来总理听了,很自豪地回答说:“我们中国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为马路。”那个记者听后哑口无言,一副窘态。周总理这一妙答,创造了一种新奇的含意,时而山重水复,忽而柳暗花明,点石为金,化拙成巧。既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又巧妙地回击了那个美国记者。真可谓藏锋处鬼神莫测其渊,露锐处天下莫挡其势。

④以柔充刚

例如,甲乙两人关系不好,一次在小巷中狭路相逢,甲傲慢地说:“我就不给你让路,你能把我怎么样?能把我吃掉吗?”乙慢条斯理地说:“我当然不能吃掉你,因为我是回民。”乙的回答看似问甲妥协,但实际上是暗驾“甲是个猪”。话里藏话,总体上有两个基本功:一是能够听出对方的弦外之音,恶毒之意,否则便会成为笑柄,白白被人要了自己还陪着笑脸。二是要会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话说得很艺术,又让听话之人心领神会,明白你话中的锋芒所在。你的敌人发出的旁敲侧击之音,暗含恶毒之意,这是一种无形的霹雳,甚至会让你身败名裂,万万不可小瞧。对待居心不良的暗算的上策便是接“镖”有术,还以颜色。维护自己的名声和面子,是自我保护、立足于世的必备功夫。

(3)驳人面子,点到为止

在人际关系中,出于各种原因有时我们会驳别人的面子,这种事情如处理不当,便容易得罪人,结仇家;别人有亏于你,也应该“得饶人处且饶人”,但“饶人”的表示又不能生硬,利用话里藏话暗示他人,是时刻离不开的奥妙技巧。有一位姓周的女士因公出差,在火车上与一位看起来挺有涵养的男士坐在一起。这位男士主动和她搭讪,周女士觉得一个人干坐着也挺乏味的,于是就和他攀谈起来。开始时这位男士还算规矩,和周女士只是谈谈乘车难的感受以及交流交流对当今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现象的看法。可不知怎的,谈着谈着,这位男士竟然话题一转,问了周女士一句:“你结婚了吗?”周女士一听顿生厌恶,于是她态度平和地对那位男士说:“先生,我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前半句是‘对男人不能问收入’,所以我才没有问你的收入;后半句是‘对女人不能问婚否’,所以你这个问题我是不能回答了!请原谅。”那位男士听周女士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点唐突,尴尬地笑了笑,不再说话了。我们不能不佩服周女士的应变口才。寥寥数语,既表达了对对方失语的不满,又没有令对方下不了台,可谓一举两得。

5.颠来倒去用语幽默

在一般情况下,表达总有一个固定的顺序,人们总是一丝不苟地习惯遵守着这个约定俗成的法则。

那么,在交际时,如果故意颠倒一下这种习惯了的顺序,将会产生何种效果呢?答案是,只要你颠倒得巧妙,就一定会产生美丽的效果。不信,请看下例:

①成年人必须有孩子陪同方可进入本店!(见于儿童用品商店)

②小朋友,请拉紧妈妈的手,别把妈妈丢了!(见于儿童乐园)

这是两则极美妙的广告,其特点是颠倒了主语与谓语的顺序,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颠倒,才一举突出了“此处儿童第一”的服务宗旨,自然,如此颠倒,对于成年人也是一个极巧妙的提醒!

让我们再看另一种类型的颠倒。

①每小时车速40公里,您可以活到80岁!每小时车速80公里,您只能活到40岁!

②一位画家问门采尔:“我用三天时间画的画,为什么三年也没卖掉?”门采尔回答:“那是因为您没有用三年的时间画,用三天的时间卖!”

这第二种颠倒是原句式基本不变,但句中表示数量的字眼已颠倒了位置。显然,这是用颠倒法表达的机智,提醒前者突出了谨慎驾驶的重要性,后者突出了精益求精的重要性,而且,正是因为妙用了颠倒,真心实意的提醒才表达得格外不同凡响。

现在,让我们看看第三种类型的颠倒。

①公共汽车上人多,一位女士无意间踩疼了一位男士的脚,便彬彬有礼地道歉:“对不起,踩着您了。”不料男士回答:“不不,应该由我来说对不起,因为我的脚长得太不苗条了。”哄的一声,车厢里立刻响起一片笑声,显然,这是在赞美。这是幽默型的颠倒,它温暖而机智。

②一位女士不小心摔倒在一家整洁无比的商店里,手中的奶油蛋糕弄脏了商店的地板,便歉意地向老板笑笑,不料老板却说:“真对不起,我代表我们的地板向您致歉,它太喜欢吃您的蛋糕了!”果然,老板的热心打动了这位女士,于是下决心“投桃报李”,买了好几样东西后才离开了这里。

请注意这两处颠倒,这是应该享用道歉的人偏偏要颠倒一下自己的身分,偏偏要充当一次彬彬有礼的致歉者,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颠倒,才那么巧妙地把自己的美好形象推销了出去!何为聪明?这就是。

总之,幽默的错位不是言语失误,幽默的错位是听话人完全能够理解说话人动机的一种语言现象。这种语言现象可以叫做“故意违反会话原则”。人们在日常会话过程中,总是要遵守一定的原则,比如说,关联原则(后说话的人所说的必须要和前者所说的有关联)、数量原则(提供恰当的信息量,不要太多或太少)、方式原则(说话的方式要恰当)。现在似乎还要加上角色原则。如果是故意违背这些原则就会引起言外之意。幽默也可以说是故意违背会话原则的一种言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