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四)
22126700000052

第52章 机智勇敢的故事(18)

四、争宠夺位

后妃宫人等级森严,贵贱分明,特别是皇后居于妃嫔之首,“位同至尊”,享不尽荣华富贵。然而,后宫女子万千,皇后只有一个。无数宫人,争宠夺嫡,为了摘取皇后的桂冠,或者为自己儿子取得皇储的地位,费尽心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几千年来宫廷里进行了无数次的血腥杀戮。后妃们在黑暗中锻铸着阴谋的利剑,寻找时机刺向与之竞争的情敌或政敌。胜利者平步青云,趾高气扬;失败者打入冷宫,含冤九泉。

在封建专制时代,皇帝既是天下臣民的君父,也是宫中最高统治者。他掌握着后妃生死予夺、升沉荣辱的大权。后妃宫人只有得到皇帝的宠幸,才能提高自己的身份。正因如此,妃嫔宫人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常常是不择手段,以博得皇帝的欢心。在中国宫廷中,表现恶劣的后妃有:汉成帝的赵皇后、赵昭仪、唐明皇的杨贵妃、宋光宗的李后、元定宗贵由皇后、明宪宗的万贵妃、明神宗的郑贵妃。她们妖冶艳媚,骄横跋扈,狐媚惑主,蠹国乱政,玩弄权术,恃宠谋权,祸国殃民。封建社会政治腐败,主要原因是皇帝昏庸,宦官专权,但与后妃恃宠乱政不无关系。后妃既然位处宫禁之中,奉侍帝王左右,她们的特殊地位以及对帝王的种种诱导,势必也会对王朝的衰亡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1.赵氏姐妹:恃宠夺位,残害皇嗣

古代史家囿于传统的男尊女卑的偏见,视女子为“祸水”。此语见于《飞燕外传》:汉成帝宠赵合德,“宣帝时披香博士淖方成白发教授宫中,号淖夫人,在帝后唾曰:‘此祸水也,灭火必矣!’”按汉以火德,言能以为祸于汉,如水之克火。此语说明赵飞燕、赵合德的胡作非为,将给汉王朝带来极大的危害。赵家姐妹是汉成帝的后妃。

成帝刘骜,这是一个道貌岸然的昏君。他仪表端庄,神态威严。乘车,则正立,不旁顾,不疾言;临朝,则肃穆,尊严若神。这位天子实际上是个伪君子,他沉湎于酒色,整日和赵飞燕等寻欢作乐,朝政大权委之外戚王凤、王音等。他统治下的大汉皇朝,国势日颓,如江河日下。赵飞燕容貌艳丽,身材窈窕,舞技绝伦,似花枝轻颤,如燕子点水,阳阿公主给她起了一个美名:飞燕。赵飞燕入宫不久,便引进她的妹妹赵合德,姐妹两人天姿国色,贵宠无比。“一家姐妹共婵娟,沈香豆蔻倾温泉。”三千佳丽黯然失色。不久姐妹俩双双被封为婕妤。

赵飞燕虽然平步青云,贵倾后宫,但她并不满足,时刻觊觎着许皇后头上的那顶凤冠。于是,鸿嘉三年,她精心炮制了“许谒诅咒案”。案情的结果正如她所期冀的那样,许皇后被废黜;班婕妤也被投进监狱,飞燕一举击败了两大情敌与政敌。

永始元年(前16年),成帝御坐未央宫前殿,下诏:立赵飞燕为皇后,大赦天下。在这场掖庭争宠的角逐中,官婢出身的赵飞燕凭藉倾城倾国的姿色和阴险狠毒的手段,如愿以偿,入主后宫。她的父亲赵临也“父以女贵”,被封为成阳侯。

但是,令她不快的是,成帝对她的宠爱已不如前,她的妹妹赵合德却得到成帝的青睐。自己侍奉成帝多年,却没有生下一男半女,母以子贵,倘若哪个嫔妃为成帝生个子嗣,对自己极为不利。出于这种考虑,飞燕与妹妹合德便对那些有身孕的嫔妃和新生婴儿屡下毒手,置之死地而后快。这事大多由赵合德出面办理,飞燕很少亲自出手。

绥和元年,藩王来京师朝贺。定陶王刘欣和他的祖母傅氏一同来到京师。傅氏见成帝年已四十有五还没有子嗣,便贿赂飞燕皇后,求她在成帝面前为刘欣多美言几句,立他为皇太子。飞燕想,若为刘欣出力,刘欣做了皇帝定会感德报恩,有利于己,故大加称颂刘欣。翌年,刘欣被立为皇太子。就在这一年,成帝驾崩,刘欣即位,是为哀帝。他尊皇后飞燕为皇太后。

当此之时,有四家外戚:太皇太后王政君和她的弟侄,哀帝祖母傅太后,哀帝母亲丁太后,和赵太后飞燕。王氏外戚把持着朝政大权,傅氏和丁氏争权夺利。在这场权利之争中,飞燕太后站在傅、丁一边。王氏外戚恨得咬牙切齿。元寿二年(前1年),哀帝驾崩,太皇太后王政君和侄儿王莽迎立中山刘衎为帝,是为平帝。帝年九岁,太皇太后临朝,委政王莽。这预示着飞燕太后大祸临头了。果然不久,王氏外戚为报前仇,重究飞燕残害皇嗣之事,褫夺太后称号,幽禁北宫。飞燕绝望,即日自杀。赵合德的封号是昭仪,仅次于皇后,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但她凭藉年轻貌美,得到成帝的十分宠爱。为讨得赵合德的欢心,成帝大肆修缮昭阳殿。台阶用白玉为之,门槛包铜涂金,墙壁上用黄金、蓝田玉和珍珠装饰……把整座昭阳殿建得金碧辉煌。但是,合德昭仪与飞燕皇后一样,侍奉成帝多年,也无子嗣。她们深深地为自己将来的命运担忧。为稳固自己的地位,她们严防其他嫔妃妊娠生子。赵合德买通中官,残酷地戕害那些刚出生的皇嗣。先后残杀的有曹氏宫女生下的孩子和许氏美人生下的孩子,所以成帝临死时还无一个子嗣。

绥和二年三月十八日,成帝宿于未央宫的白虎殿。天将要明的时候,穿着裤袜的成帝想起床,找衣服,没找到,旋即昏倒,口不能言而死。成帝体格强壮,无疾病,突然暴病而亡,民间归咎于合德昭仪。皇太后王政君诏令王莽等审查成帝起居发病的情况。合德自知性命难保,服毒自杀。

2.郭女王:诽谤敌手,争夺后位

郭氏(184~235),字女王,魏文帝曹丕皇后。安平广宗(今河北安平附近)人。父亲郭永,官至南郡太守,母董氏。黄初三年(222)年被立为皇后,在位4年;文帝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历近10年。尊号“德”,史称“文德郭皇后”。郭氏凭其智谋赢得曹丕的信任,并且借曹丕之手杀了与其争夺皇后位置的甄洛,成为后宫嫔妃们朝思暮想的显赫人物。郭皇后虽贵为皇后,但生活俭朴,反对铺张浪费。后因明帝曹睿所逼,自杀而亡,享年51岁。

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三月,郭氏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她的父亲郭永官至南郡太守,母亲董氏共生有3男2女。郭氏的降临,给郭氏家族增添了无尽的喜悦。据说郭皇后幼年时就与众不同,父亲对她的所作所为十分自豪,高兴地称其为女中王,于是就以“女王”为字;至于她的名字,史书无记载。

郭氏出生的那一年,黄巾农民起义刚刚爆发。郭后老家正是作战的主战场。郭后的父母和哥哥、弟弟都先后死去。年幼的郭氏无依无靠,沦为当地侯家的一个奴婢。后来郭氏被曹丕纳为宫人。

郭氏容貌秀美,尤其是两只会说话的眼睛,更是招人,而且聪明老成,悟性极高,很受曹丕的器重。郭氏多次为曹丕出谋划策,曹丕才被立为嗣子。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去世,曹丕继承了魏王的称号和丞相的职位。郭氏升为夫人。同年十一月,曹丕做了皇帝,郭氏又升为贵嫔。

皇后的位置是令人羡慕的,后宫中,有哪一位不朝思暮想得到它呢?郭氏已身居贵嫔的位置,随时都有可能坐上皇后的宝座。但曹丕迟迟不册封皇后。当时,宫中有名有姓的妻妾有6位,郭氏清楚,能和她争夺皇后位置的只有甄洛。甄洛漂亮聪明,很有文才,熟读儒家经典,而且贤淑、善良,这些都是郭氏比不上的。但郭氏自信自己帮助曹丕夺了嗣子的位置,曹丕对此一直念念不忘,所以郭氏对曹丕给她加封皇后凤冠非常自信。为了万无一失,郭氏寻找一切机会打击、诽谤甄洛。一天,郭氏与曹丕来到了洛阳,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离间曹丕与甄洛的关系,而远在邺城的甄洛自然没有分辩的机会。郭氏的努力没有白费,曹丕渐渐冷落了甄洛。甄洛独守空房,以烛光做伴,内心十分寂寞,无奈之下,做《塘上行》以抒心中之情,谁知偶然被曹丕发现,曹丕大怒,赐死了甄洛。

黄初三年(222),曹丕提出册封郭氏为皇后,但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郭氏闻之,咬牙切齿,但聪明的郭氏采取了欲擒故纵的计谋,便做出一种姿态让这些大臣们看。于是,她上书皇帝曹丕,说:“我的确没有娥皇、女英那样的节操,也没有齐女姜氏、任氏那样的品德,不宜充当皇后的大任。”曹丕不顾大臣们的反对,终于立郭氏为皇后。

郭皇后处处留心,对娘家人的管束也特别严厉。做皇后之后,她反把从兄郭表立为父亲郭永的嗣子。黄初六年(225),魏文帝亲征东吴,郭表留下来保卫皇后的安全。郭表想截断河流捕鱼,遭到郭后严厉训斥。姐姐郭昱的儿子孟武回到乡里后,想要娶妾,郭后坚决地制止,而且还给亲戚下敕书说:“当今女少男多,应当让她们嫁给那些征战的将士。如果有谁不听话,娶她们做妾,一定给以处罚。”郭后的这些做法,得到了曹丕的称赞。

黄初五年(224),魏文帝想一举平定东吴。他亲御龙舟,进发广陵(今江苏扬州东北),郭皇后留在许昌永始台。这时洪水将城墙楼阁等建筑冲塌,永始台也摇摇欲坠。有关大臣上奏郭皇后,请她离开。郭皇后遥望远方,十分耐心地对他们说:“古代楚昭王出游,妻子贞姜留在渐台。那时也是暴雨天气,江水向渐台涌来。因侍者忘记带楚昭王的符,所以她坚决不离去,直到被大水淹没。现在皇上征东吴,我怎能离开呢?”郭皇后周围的大臣侍卫都被她的精神所感动。

郭皇后生活节俭,她的姐姐郭昱死后,儿子孟武想厚葬母亲,并想盖一个富丽堂皇的大祠堂。郭皇后知道后,坚决制止。

黄初七年(226),曹丕去世,曹睿即位,是为魏明帝,尊郭皇后为皇太后。曹睿是甄洛的儿子,由于郭皇后没有生过一个儿子,甄洛死后就由郭后抚养。当曹睿知道自己母亲甄洛之死与郭皇后有关时,便多次哭着追问母亲的死因。

青龙三年(235)春天,郭皇后终于因明帝所逼,在许昌自杀。为报生母之仇,明帝命殡葬郭后如甄洛一样。入殓时,郭后乱发覆面,口里塞糠。这年四月,葬于首阳陵西。

3.杨贵妃:陷君色荒,贼陷两京

在宫廷史上,有的后妃为争宠夺位,凭借天生丽色,使皇帝贪于享乐,腐化堕落。如唐朝中叶的唐玄宗,本来是一代英主,由于他早年励精图治,曾将唐王朝推进到开元盛世。但是后来他宠幸上了杨贵妃,整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安禄山乘机作乱,唐玄宗被迫退出长安,西奔巴蜀,盛唐江山从此衰落下去。

杨玉环原是寿王李瑁的妃子,后被唐玄宗召入宫中侍寝,强占儿媳为妻子。天宝四年(745年),唐玄宗颁布诏令,册立杨玉环为贵妃。唐玄宗自废王皇后后,就未立皇后,因此,杨玉环虽为贵妃,实为皇后。终于走上了自己人生道路的顶峰。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杨贵妃经过温泉水的洗涤,肌肤更加细腻白皙,山珍海味使得她身体更加圆润,灿烂夺目的贵妃服使得她更加雍容华贵,她温柔驯顺、善于逢迎的性格,更使唐玄宗万分喜爱。她很快得到了专宠。

然而,和所有皇帝一样,唐玄宗的感情并不是专一的。他的尊严更不容侵犯。哪怕是心爱的美人,一旦触犯他的威严,他也决不容情。因此,杨玉环因忌妒其他妃子,顶撞玄宗而先后两次被逐出皇宫。

杨玉环接受了两次被逐的教训,她更加刻意地修饰自己,用自己的姿容取悦皇帝。她更加温顺体贴,用自己的才艺小心翼翼地侍奉皇帝。老年的唐玄宗越来越感到离不开他的爱妃,他逐渐抛开了对其他女人的欲念,对杨贵妃的宠爱更加专注。相互的依恋和需要,使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感情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这种感情,在历代帝后间是少有的。和杨玉环同一曾祖的杨钊也来到了京城,他与杨玉环关系疏远,但因是贵妃的亲属,也被留在京师,并给了一个侍御史的官位,赐名为杨国忠。

天宝十一年,宰相李林甫病死,唐玄宗马上封杨国忠为宰相,兼领吏部尚书。这样不到十年,杨国忠便以侍御史而取得首席宰相的地位,在唐代历史上是特殊的,有史以来,也是少见的。这固然与他的才干和善于钻营有关,但主要还是得力于受到专宠的杨贵妃。在杨国忠官位逐渐上升的同时,唐玄宗还召见杨贵妃美若天仙的三个姐姐。在娇艳的美人围绕下,唐玄宗神魂颠倒,忘乎所以。他立即将三位大姨子封为国夫人:嫁给崔氏的封为韩国夫人;嫁给柳氏的封为秦国夫人;嫁给裴氏的封为虢国夫人,并每人每月赐给脂粉钱十万。三姐妹中,虢国夫人最为妖媚,不施脂粉,天然丽质,很得唐玄宗的喜爱,特许她在宫苑中骑马。诗人杜甫曾为之作诗:“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至此,杨家的贵盛达到了顶峰,杨氏家族,成了长安城中权贵侧目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