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四)
22126700000028

第28章 运筹帷幄的故事(27)

其二,乐于施舍。永明九年(491年),建康(今南京市)城发大水,周围大量田地和房屋被淹,百姓流离失所。萧子良先是开自家粮仓,施放粮食,用以解除一部分灾民的燃眉之急。接着,他又在西邸的北侧建造了一所难民救济院,收容那些因水灾而无家可归的难民,为他们提供衣、食及药物等。不久,萧子良又在西邸设立了一座“六疾馆”,专门收养老、弱、病、残者,为他们提供食宿。据载,这两所收养院,先后接纳难民、残疾者数千人。萧子良用自己的亲身实践,体现和宣扬着佛教教义。

(3)研究“四声”,功在奉学

《梁书·武帝纪上》说:“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梁武帝萧衍)与沈约、谢朓、王融、范云、任蚄、陆倕等并游焉,号曰:‘八友’。”八友竟陵西邸之游,是以文相会,与谢灵运四友山泽之游,谢琨等人乌衣之游,情形类似。在这“八友”中,沈约、谢跳、王融是诗歌永明体的创立者。永明体是诗歌与声韵学相结合的产物,那时印度三声传入,萧子良在西邸招集文学之士,对印度声韵学进行了研究。所以,将四声运用于诗歌的永明体,可能即在萧子良建康西邸出笼。《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说萧子良“移居鸡笼山西邸,集学士抄五经、百家,依《皇览》例,为《四部要略》千卷。招致名僧,讲论佛法,造经、呗新声。道俗之盛,江左未有”。呗者“短偈以流颂”。所谓“经、呗新声”,即咏经、歌赞新声,而咏经新声,即转读四声。由此可见,此时发明四声转读,与萧子良西邸僧徒用声阶转读佛经关系至密。陈寅恪先生《四声三问》据《高僧传》详细列举丁东晋以来善于转读佛经三声的僧徒,指出“中国当日转读佛经之三声又出于印度古时《声明论》之三声”;而“竟陵王子良大集善声沙门于京邸,造经、呗新声,实为当时考文审音之一大事”。由此而有永明之世四声说的成立,而四声一旦与文学结合,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中国文学史上,萧子良应有一席之位。

永明十一年(493年),太子萧长懋先于武帝而死。萧子良既是武帝次子,政事、文学又饮誉于当时,所以宁朔将军军主王融极力谋立子良,但武帝却立太子之子萧昭业为皇太孙,临死前,令子良辅政,而用高帝次兄萧道生之子萧鸾总管尚书事,掌握实权。这样,子良身居嫌疑之地,只有退让。未几,武帝病死,皇太孙萧昭业继立。太孙生长深宫,既无经验,又无能力,但却深忌叔又萧子良声望太大,处处加以排挤,萧子良遂于次年忧郁而死,年仅三十五岁;一代英才,短命而亡,仍是愚昧与丑恶对聪慧与美善的进袭——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丑恶与美善斗争的普遍规律。

4.雅好文学、执意著述的皇子萧统

梁武帝萧衍之长子萧统温恭、宽容、博学、多艺,深得当时百姓与士人的拥戴。然而天道不公,这样一位在统治者层中十分少见的人物,却英年早逝,未能在政坛上留下更多的业绩。但因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巨大的贡献,却使他名留千古。

(1)幼年立储,俊秀聪慧

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生于齐中兴元年(501年)九月,生母丁贵嫔。此年他的父亲萧衍三十七岁,正是年富力强、雄心勃勃、以图大业之时,萧统的出生,与强敌徐元瑜的投降、荆州萧颖胄的暴卒,被时人称为“三庆”。不久,萧衍平定建邺(今南京市),齐帝禅位于梁王萧衍。萧统出生的次年——天监元年(502年)四月,萧衍即皇帝位,国号梁,是为梁武帝。十一月,萧统被立为皇太子。

萧统秉性聪颖敏慧,三岁学《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都能讽诵。因年幼小,自禁中出居东宫后,恋母心切,武帝便让他每五日一朝,或过三天五天再还宫。八岁那年,他在寿安殿讲《孝经》,理解力很强,尽通大义。讲完后,便到国学(京师学校)参加了祭奠先圣先师的立学者典礼,这不仅仅是一种入学仪式,还表明他已不是一个乳臭未干的不懂事的孩子了。

少年时代的萧统容貌秀美,举止文静,当然有时也难免有些童稚气。十二岁时,有一次去看狱官判案,他看到身穿黑衣的官吏,便免不了要问东问西,问他们是干什么的,并要求审理案件。审判官见他年幼,便应付他说:“可以。”谁知他真的上堂审理案子,统统判为杖打五十。判官不知如何是好。请示皇帝,武帝笑而从之。从此以后,判官遇到想要宽大处理的案子,便交给他审判。但萧统渐渐地也学会独立思考,根据案情的性质和轻重程度发落。建康县有一案属于诬告,县官判杖打四十,他没有同意这个决定,主张重新判断,说:“那被诬陷的一方如果真的判罪,将会全家被杀,幸而查明免死,诬告者就不应从轻治罪,即使不判死罪,也要判刑十年。”他在少年时代即已养成了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和对于弱者的宽厚与同情的胸怀。可以想见,他一旦得承大统,将会是一位省刑爱民的国君。

天监十四年(515年)正月,武帝为萧统举行了成年仪式。此时的萧统文质彬彬,举止合度,读书数行一览而下,过目不忘,文思泉涌,出口成章。每当游宴或为人送行饯别,赋诗至十数韵。别人让他为诗作赋,他都是一挥而就,无所点易,干净流畅,令人赞不绝口。

(2)崇佛行善,体恤百姓

武帝崇佛,受父亲影响,萧统自幼也崇信佛教,遍览众经,在宫内另立慧义殿,聚集名僧研究经典。太子自立二谛、法身义,并有新意。他反对奢侈浪费,能以身作则,服饰朴素,膳不兼肉。

普通七年(526年),萧统的母亲生病,他从早到晚侍候在身边,衣不解带。母亲去世后,他万分悲痛,滴水不进,粒米不沾,多次哭得昏死过去,直到武帝一再下令劝阻,他才勉强喝一点麦粥,不尝菜果之味,原来很健壮的身体消瘦了许多,每入朝,别人见了都深深地为他的孝心所感动,为之一掬同情之泪。

公务之余,萧统常常引纳有才学的人,同他们一起讨论文章,商榷古今。由于他的宽和容众,喜怒不溢于言表,爱才心切,人们都乐于和他交往。他还经常利用闲暇时间著述文章。这时东宫的藏书很多,近三万卷,这大大丰富了他的创作内容,成了他流连忘返的精神宝库。他性爱山水,在玄圃穿筑,别立亭馆,与朝中志同道合的人在其中游玩。曾有一次,他在后池划船游赏,有人怂恿他说:“这里应该安排一些女乐以供赏听。”他根本就没有理睬,随口咏歌出左思的《招隐诗》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那人听了,觉得非常惭愧。萧统出宫二十多年,不蓄声乐。少年时曾被赐给大乐女妓一部,他也从不爱好。历朝历代皇子,往往都声色犬马,无所不好,可是,萧统却是个例外。

普通年间,大军北伐,都城米贵,萧统命令节衣缩食,自己率先减少日常的食物。遇到霖雨积雪的天气,他还派人到大街小巷中去巡回探察,看到有饥寒交迫、无家可归的人,便供给他们粮食衣物。他还专门从皇宫府库中拿出供皇家使用的绵帛,让人做了大量的短袄棉裤,在寒冬腊月施舍给贫苦受冻的人家。他还为那些死去后无法人殓的人提供棺材。每当他听到百姓的赋役勤苦,他都非常哀痛,并想方设法帮助解决。这恐怕是今日的许多“公仆”也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萧统心地善良,体恤民情,往往能细察秋毫,保护百姓的利益。吴兴郡(今浙江吴兴)常常因为水灾歉收,有人上书要发动吴郡(今江苏苏州)、吴兴、信义(今江苏昆山县)三郡民工大兴水利,开挖河道。萧统认为,吴兴累年失收,民多流离;吴郡十城,收成也不好;信义郡收成虽好,但谷物售价高,不少人因无饭吃,偷盗成风;许多青壮劳力戍边未归,如果强迫百姓应役,必然会影响生产;百姓若是外出劳作,难保家中财产不受偷窃。因而,他上书建议暂时不宜动用民力兴修这项水利工程,以便让百姓休养生息。

太子萧统忠孝、谨慎,严肃认真。每当早朝,未到五更,便等着城门开启,即使是住在内殿,也不敢安心熟睡,等着召见的时候,常常危坐达旦。中大通三年(531年)三月,他到后池乘彩舟采芙蓉,不慎落水,腿部受伤,因恐父王担忧,秘而不言。后病重,仍然不让人告诉父亲。这固然是一种至善至孝,但也未免有些愚腐,恐怕是从佛学那里受有某些消极影响。四月乙巳病故。去世时,年方三十一岁。谥为“昭明”,后称“昭明太子”。五月,葬于安宁陵。当时朝野悲哀,京师男女,奔走宫门,号泣满路;四方百姓,甚至远在边地的人们听到这一消息后,也都痛哭失声。自古以来,肉食者与草食者不两立。萧统作为一个皇太子而能在百姓心中占有如此地位,可谓绝无仅有。

(3)昭明《文选》流传百代

在萧统短暂的一生中,他对文学的爱好和贡献,使得这位皇太子没有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湮没。他以非凡的文学才能进行文学创作;以太子的身份吸引了一批有才华的作家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他的礼贤下士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他们切磋交流,推动了文学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文选》的编纂,更使昭明太子的名字流芳百世,可昭日月。

萧统自幼受到优良的启蒙教育,使他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加上他良好的天赋,谦虚谨慎的态度和温良敦厚的性格,使他具备了转益多师的可能性。他受到过当时的文艺理论家、《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的指点。刘勰在天监初年,曾为东宫通事舍人,与太子有较密切的接触,有机会在一起切磋文艺问题,这使得萧统的文艺观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以这种认识重新评价了陶渊明的诗,他认为:“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拨,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竞。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则指类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汗隆,孰能如此乎?”

萧统对陶渊明的评价,包含了自己的审美价值观念。他的生活方式实际上也有类似于陶渊明的追求淡泊清旷的一面。在《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中,他希望能在一种悠游不迫的环境中,“耽精义,味玄理,息嚣尘,玩泉石,激扬顾学,诱接后进,志与秋天竞高,理与春泉争溢。昭示出自己高洁的审美志趣。

在这种特定的审美心境中,萧统的文学创作也具有清新、自然、纯朴的特征。他的乐府诗创作能够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感情真挚深厚,具有民歌风味。如著名的《饮马长城窟行》:

亭亭山上柏,悠悠远行客。行客行路遥,故乡日迢迢。迢迢不可见,长望涕如霰。如霰独流连,长路邈绵绵。胡马爱北风,越燕见日喜。组此望乡情,沈忧不能止。有朋西南来,投我用木李。并有一札书,行止风云起。扣封披书札,书札竟何有。前言节所爱,后言别离久。

全诗大量运用了民歌中常用的连绵、顶针的句式,多用双声叠韵来表现离人的乡情,兼用比兴手法,充分显示了他的文学创作的才能。他对民歌的喜爱,与他对百姓的关爱,也是和谐一致的。

《文选》的编纂,耗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萧统筑文选楼,引刘孝威、庾肩吾等,讨论文章典籍,谓之“高斋十学士”。他希望对周秦以来的大量篇章典籍进行整理,将那些富有文学意味而又辞采鲜华的作品选人书中。他们进行了艰苦而繁重的努力,对于那些“盈乎缃帙”的典籍加以剪裁,最后成书三十卷,以类(文体)分卷,分为赋、诗、表、启、赞、论、碑文、墓志、行状、祭文等三十九类。以赋冠首,赋的分量占全书三十卷中的九卷。诗一类之中又分为公宴、游览、咏怀、赠答、行旅、乐府等许多子目,每个作家的作品按照体裁分别编入各类目。萧统选录作品的标准很严格,不录那些庸俗无聊的作品,略古详近,对晋宋以来的作品收得比较多,选择得也比较精。《文选》成书以后,风行一时。到了唐代,参加进士科举考试,必须熟读《文选》;大诗人李白、杜甫等,都熟读了《文选》。杜甫叫儿子宗武要“精熟文选理”。唐代李善引经据典,为《文选》作注,成书为六十卷。自李善后,研究《文选》的学者很多,世称“选学”,至清代仍未衰竭。甚至到了20世纪30年代,有人还主张学文必读《文选》。《文选》为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不少篇章赖此得以保存,是今天研究梁以前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萧统另有自著文集二十卷和《诗苑英华》一书,他曾在《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中提及其创作和收集整理的经过:

……曜灵既隐,继之以朗月;高春既夕,申之以清夜,并命连篇,在兹弥博。又往年因暇,搜采英华,上下数十年间,未易详悉,犹有遗恨,而其书已传,虽未为精核,亦粗足讽览。

可见萧统的文集和《诗苑英华》在当时也已风靡一时。

萧统的一生,在我国文学史、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就是中国佛教史上,也不能不提到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