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一)
22126500000043

第43章 料事如神的故事(8)

西施和郑旦进了吴宫,就得到了夫差特别的宠爱。郑旦不久病死,西施就得到了专宠。夫差成了她的俘虏:整天整天地陪着她吃喝玩乐,不理朝政,也不理后宫的其他妃嫔。为此,西施反而生气了。她对夫差说:“大王,你是一个英明的国君,可不能在脂粉中消磨了意志啊!如今天下并不太平。越国虽然死心塌地地臣服了,可北边还有鲁国齐国,西边还有楚国晋国。大王应该去同他们争霸,学一学齐桓公、晋文公,在历史上留个美名嘛!”夫差听了这番话,不禁对西施又另眼相看了起来,觉得西施不是一般的头发长,见识短,只想争宠享乐的女人,而是挺有政治头脑的人。从此,他就更加宠爱她了,而且听从了她的话:发动几百万民夫,倾全国财力修了一条南北运河,把长江和淮河连接了起来。夫差就带领大军乘船北上,先后与鲁国、齐国打仗,都取得了胜利。

又过两年,吴国的相国伍员听到越国不断在富国强兵,积极备战的消息,而夫差对他的话是愈来愈听不进去了。他预知吴国将亡,就在奉命出使齐国的时候,把儿子伍封寄托在齐国大夫鲍息家中。这事被夫差知道了,在伯嚭的挑唆下,更加生气,就以里通外国,图谋不轨的罪名强令伍员自杀。伍员在自杀前,留下遗言说,将他的人头挂在南门楼上,他要亲眼看见越国军队打进来。

伍员是吴国的名将,他的死是夫差自毁长城。越国的君臣听说后可高兴了。趁夫差远去中原赴黄池大会与晋国争盟主的机会,范蠡率领大军偷袭吴国。吴国留守的太子友领兵迎战,被范蠡打败阵亡。夫差得知国内的凶信,火速回军,仓促应战,又被越军打得一败涂地。

夫差这时才后悔不该不听大忠臣伍员的多次劝谏而错杀了他。没办法了,夫差只好派伯嚭带着大批财宝去越军营中求和。勾践拿不定主意。范蠡说:“我看暂时还是以和为好。”勾践说:“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打到姑苏城中去呢?”范蠡说;“吴国的国力雄厚,不是一下就消灭得了的。如果要硬打,恐怕会造成两败俱伤,不如暂时撤兵,等待更好的时机!”

勾践又听从了范蠡的主意,准许了吴国的求和,算是报了一次国仇。

两国议和以后,夫差仍然迷恋女色,不理朝政;他大兴土木,为西施修建了一座特别豪华的宫殿,又耗费了大批财力,造成了国库空虚,与此同时,吴国连年遭受水旱灾荒,百姓流离失所,怨声载道。勾践探得此消息后,又找范蠡进宫商议。范蠡说:“机会到了,大王可举倾国之兵,一口气灭掉吴国。”

公元前476年3月,越王命范蠡率右军,文种率左军,他自率中军大张旗鼓地进攻吴国。临出兵前,范蠡代表越王告示全军将士:“父子二人当兵的,父回家。兄弟二人当兵的,兄回家。有父母无兄弟的独生子,也回家。”这一举措赢得了广大将士的心:该回家的也不回家了。大家万众一心,士气昂扬,不报国仇誓不回家!

越国大军攻进吴国境内。夫差派兵仓促应战,三战三败,伤亡惨重,被迫退守都城,被越军围得水泄不通。夫差没有办法,命伯嚭再次去越军求和。伯嚭推病不去。夫差改派王孙骆去当求和使臣。王孙骆见到了越王说:“我国国君,从前在会稽山本来可以杀掉大王,灭掉你们国家的,但以仁义为重,允许了两国的和议。如今希望大王投桃报李,准许我国的求和。我国会用大批的财帛美女作为报偿。”

勾践想起了夫差当初的不杀之恩,不觉就动了心,意欲准和。范蠡急忙劝谏说:“不可!不可!大王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历尽艰辛,才有今天。千万不要学什么妇人之仁,而功亏一篑呀!”勾践听了,就不许求和。

夫差求和不成,又众叛亲离,连自己最宠信的伯嚭都出城投降了,这仗实在没法打了。夫差走投无路,不得已而拔剑自杀了。临死前,他叫人用三层布帛遮盖他的头,说是死后没有面目去见大忠臣伍员。

5.功成身退,经商致富

勾践终于灭亡了吴国。他兴高采烈地满载着数不清的胜利品班师回国。他天天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迟迟不见封赏功臣,却派人四处去寻找西施。有人回报说:“西施已死于乱军之中。”有人悄悄回报说:“西施被王后沉江了,怕的是她又会来迷乱大王。”勾践听后,感到十分惋惜。

有一天,范蠡进宫找到勾践,提出要功成身退,辞官做隐士。他说:“古书上讲,主辱臣死,当年大王你遭了会稽山之辱,臣我没有死,是想留下一条命来帮助报大王之仇。如今,吴国已灭了,夫差已死了,假如大王能够赦免我当初的死罪的话,就请放我归隐江湖去做一个闲云野鹤一样的自由人吧!”勾践感到非常意外,就多方挽留。范蠡去志已坚,不可改变。勾践说:“范爱卿,你是寡人我灭吴复仇的第一号大功臣。今天,我正要大大地奖赏你的时候,为什么要弃我而去呢?如果留下,我就与你共享荣华富贵,如果不留,我就要杀掉你的全家!何去何从,你再好好地考虑考虑吧!”

范蠡从容地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一切全凭大王主宰。微臣我是定走无疑了!”

范蠡在一个晚上神秘地失踪了。第二天,勾践差人去探望,未找到人,就很不高兴地对文种说:“范蠡还可以追得回来吗?”文种说:“人各有志,不能强留。根据臣对范大夫多年的了解,他认定的事情,就是10条牛也拉不回来的。他既然功成身退,不愿当官,大王你就成全他的高风亮节吧!”勾践为此感叹不已,就命人用黄金为范蠡塑了一尊像,立在朝堂,以作长久的纪念。

再说,文种于范蠡走后的当天,就收到了范蠡的一封亲笔信。信中说:“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越王的长相是长脖子,尖嘴巴,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安乐。你要不走,必然遭祸。”文种认为言过其实了。他相信越王决不会忘掉他这个功臣的。可是,事过不久,勾践怕文种功高震主,以后产生叛乱之心,就找了个借口,逼他自杀了。文种临死才后悔当初没有听从范蠡的忠告,落得个死不瞑目。

范蠡到底到哪里去了呢?在他出走的夜晚,太湖上的艄公看到了一个绝色的美女,出现在他的船舱中。此美女就是天下闻名的,灭吴的另一个大功臣西施。

范蠡携带西施由太湖入东海去到齐国,改名为鸱夷子,做起了商人。他经营有方,薄利多销,童叟无欺,很快就成了巨富。齐王听说后,派专人拿着相印去请他做宰相。范蠡把家财散给了穷人,挂上相印,又到了陶地定居,自号陶朱公。他经商再次成了巨富。他还埋头写了一部《致富奇术》的书流传天下。据说,这些成就的取得,还亏了他的好妻子、大美人西施的大力协助哩!

五、致力变法的政治谋略家:商鞅

公孙鞅(约前390~前338年),又名卫鞅,商鞅。春秋战国时卫国(今河南境内)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先后任魏国中庶子、秦国左庶长、大良造。倡导法治强秦,后被诬谋反,车裂而死。后人称其为战国变法第一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1.寻找明主,入秦重用

在魏国郁郁不得志的公孙鞅,及时调整了方向,得以遇到明君秦孝公,两人相见恨晚,从此携手变法。公孙鞅在泰国力排众议,坚决实施变法,他下达的政令法规深入人心,连妇女和孩子都能讲得头头是道。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下迅速壮大了,从而改变了战国时代的国际格局。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经过无数次战争与兼并,逐步确定了七个国家对峙的局势,在齐、楚、秦、燕、赵、魏、韩这七个国家中间,最强大的是齐、楚。

公元前400年左右的秦国已经从昔日的春秋五霸之一,蜕化成衰败而落后的小国家,不为别的国家所重视。但随着秦国新国君秦孝公(赢渠梁)的即位,秦国的命运从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而这一切,皆归功于慧眼识珠的秦孝公和勇于变法的政治家公孙鞅。

公孙鞅,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他是卫国人,“少好刑名之学”。为了谋求发展,他投在魏国宰相公叔痤府上当了一名门客,职务是中庶子。公叔痤很欣赏他的才略和胆识,就想把他推荐给魏王,但没想到,公叔痤却在此时病倒了,并且病情越发严重,只能卧床不起。魏惠王亲自前来探视公叔痤,见其病势危急,不禁黯然问道:“万一你的病难以康复,那么宰相一职有谁可以接替呢?”

公叔痤立即举荐了公孙鞅,说:“公孙鞅年轻有为,其才能在我十倍之上,完全可以胜任宰相一职。若我死后,可请他接任宰相,辅佐国政,将来魏国的前途势必不可估量。”

魏惠王闻言,觉得公叔痤一定是病糊涂了,怎么给自己推荐一个年纪轻轻的人当宰相呢?他不好反驳重病的公叔痤,却有些不悦地转身对随从说:“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

公叔痤注意到了魏惠王的神情,心里很清楚魏惠王对自己的推荐不以为然,于是吩咐众人离开,只余下自己和魏惠王,他压低声音叮嘱道:“大王,若您不愿意任用公孙鞅,那就请您一定不要让他离开魏国,最好处死他,以免他为别的国家效力,以致成为魏国之心腹大患。”

公叔痤出此计策,也实属无奈,他不希望公孙鞅为别的国家服务,将来对魏国不利。但他的告诫并未能引起魏惠王的重视,虽然魏惠王点头答应了,但那不过是敷衍公叔痤而已,并没有当真。

魏王离开之后,公叔痤马上找来了公孙鞅,把自己与魏王之间的谈话内容和盘托出,并说:“魏王将来是不会重用你的,你还是赶紧逃走吧,以免被他杀死。我是为国家前途考虑,才请求他杀掉你!”

公孙鞅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不会逃走的,既然魏王不愿意听信您的推荐让我做宰相,我想他也不会听信您的话处死我的。”

听了这话,公叔痤有些惊讶,但觉得公孙鞅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再不提及让他逃走的事情。

不久,公叔痤病逝,果然不出公孙鞅的预料,魏惠王没有让他当魏国宰相,但也没有将他处死。大臣魏昂深知公孙鞅的才能,也向魏惠王推荐,但魏惠王仍然不予接纳。公孙鞅看出自己在魏惠王这里无法得到重用,因而决定去别的国家,另择明主,施展自己的才干。

公元前361年,年仅二十一岁的秦孝公即位了,当时,秦国是战国七雄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最落后的诸侯国,而且还屡遭魏国的入侵,抢走了河西一大片肥沃的土地。

秦孝公对秦国的处境非常焦虑,他决意奋发图强,将秦国建设成为富强、实力雄厚的国家,恢复到300年前他祖先的霸业。他上任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诏告天下,广纳人才。他发布了诚恳的求贤令:“其他诸侯国都看不起我们秦国,这是我们的最大的耻辱!只要是能够帮助秦国强大的人,不论是秦国人还是别的国家的人,我都封他为官,给予丰厚的赏赐。”

正打算另投明君的公孙鞅听说秦孝公求贤若渴,不觉有些动心。他先是分析了秦国的现状:秦国虽然实力不济,是个小国,可是秦孝公却是一位有追求的可辅之君,长久下去,秦国必然大有发展。公孙鞅下定决心,离开魏国,去为秦孝公效力,为自己的远大志向找一个得以实现的地方。

公孙鞅立刻打点行装,赶到了秦国。他先去拜访了秦国大臣景监,在其引荐下,公孙鞅见到了秦孝公。但是一连见了三次,做了三次长谈,公孙鞅才引起了秦孝公的兴趣和重视。

第一次面谈时,公孙鞅大谈尧舜禹汤的仁义,在他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道。可对此毫无兴趣的秦孝公不但听不进去,还听得昏昏欲睡。事后还训斥了景监一番,说他找来的人怎么只会讲大道理,一点都不实用。

景监挨了训,很是郁闷,回家就埋怨公孙鞅。公孙鞅若有所思,请求景监再帮自己求见秦孝公,五天后,公孙鞅又来到秦孝公面前,这一次的谈话还是未能引起秦孝公的任何兴致,平平淡淡地结束了。

几天后,秦孝公第三次接见了公孙鞅。这一回,公孙鞅大谈的是富国强兵之道,这一下就吸引住了秦孝公的注意力,因为这正是他苦思良久的强国之路。

公孙鞅的这一番高谈阔论令秦孝公赞叹不已,他终于对公孙鞅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从此将公孙鞅留在秦国,委以重任,以左庶长一职开始,主持开展秦国的变法图强之路。

2.为求变法,立信于民

从古至今,任何一次变法均非易事。只有勇敢无畏、坚忍不拔的人才能将此进行下去。而秦孝公和公孙鞅正具有这样的特质,因而,他们开始了变法,并彻底地推行下去。

(1)力驳群臣

虽然公孙鞅获得了秦孝公的全力支持,进行国家的改革。但这毕竟是一件“易祖宗之成法”的大事,引发了朝中大臣和百姓们的轰动,一时间议论纷纷,反对声不绝于耳。

在这种情况下,公孙鞅和秦孝公一起面对群臣,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宫廷辩论会。在朝堂之上,秦孝公跟公孙鞅以及甘龙、杜挚等群臣商议变法之事。秦孝公说:“为增强国势,我欲行变法来治理国家,改革礼制来教导百姓。但我实在担心,百姓们对此反对且非议不断。”

公孙鞅首先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他上奏说:“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同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