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走过花季雨季(下)
22126200000006

第6章 认识自我(5)

(4)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遇到挫折,应先从自己的主观方面去寻找原因。坚信“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长短处,只要积极有为,扬长补短,“长风破浪”就会“有时”;不要担心不如别人,要接受自己,确立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心态,不要让自卑情绪成为你的主宰。需要注意的是,在与别人进行比较的时候,要知己知彼,有其可比性。例如:相比的两人能力、知识、技能、投入是否一样,否则就无法去比。有了这一条,人的心理失衡现象就会大大降低,也就不会产生那些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感觉。否则,将会产生消极的自我否定心理,大大影响做事的积极性。

(5)随时调整自己的目标。

在某些情况下,虽经努力也难以达到目标,很容易陷入一种困扰、迷茫的心境之中,这时要客观地分析情况,对自己预期的目标进行调整、修改,使它更切合实际,这样就容易获得成功,摆脱受挫的心境。只有对自己的目标随时做出调整,使其符合自己的能力范围,才能获得相应的成就,产生自信心。当然,有时候挫折也是难免的,青少年朋友们要学会在生活的挫折中吸取经验,反复磨炼,提高自己的挫折耐受力。

(6)正确地对待失败,战胜失败机制。

“失败机制”是个不断自我加强消极症状的系统,它能瓦解我们潜在的积极乐观的本能。失败机制包括挫败感、攻击性、不安全感、孤独感、不确定感、愤怒感、空虚感等等,这些看似小的心理,却常常是导致人生挫折的罪魁祸首。所以,要想开启快乐生活之门,就必须要战胜他们。你可以尝试新事物,在尝试的时候,必然会被失误困扰,不要拒绝错误,轻松地承认错误,但是要藐视错误,宽容自己一如宽容你的朋友一样,否则你就会扼杀你的尝试。在不断的失败与努力中,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的自我完善,恢复自我的本来面目。

(7)适当地放松自己。

当你受某道题困扰,当你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时,不妨停下所做的事,做一个深呼吸,然后休息一会。如果可以,改变一下环境。还可以做一些放松的练习,它们可以让积极的思想代替你的消极思想。用宽松的环境来调适一下自己紧张的心情,以恢复身体的各种功能,但这种调适必须是健康有益的,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比如,来一次散步或者远足,读一本好看的书,听你喜爱的音乐,做一些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思考中解放出来的事情。放松要适可而止,要有度。

4.为什么心理如此脆弱

你的困惑:我们学校又有一名女同学自杀了,她是因为告白遭到拒绝而服毒自杀了。前不久就有一位优等生因为高考落榜而在学校的大楼上跳楼身亡,现在又出现这样的情况,我真的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样极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他们的心理为什么如此脆弱呢?

我来为你疏导:

心灵故事之→故事之一:

这是一个年仅15岁的学生,名叫乐乐。他平时学习上受到老师的好评,性格比较内向,但并不自闭。但是就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他服毒自杀了。

在得知乐乐自杀的原因后大家都很吃惊,他自杀的原因很简单:在课间活动的时候,沉浸在节日喜悦中的乐乐因为没有完成作业,受到年轻的班主任老师李可的严厉批评。李老师把他的作业本撕毁,扔到他的脸上,让他“滚蛋回家”。乐乐听后非常气愤,转身就朝家中跑去,在外工作的父母下班回来后,发现了已告别自己花样年华的乐乐的冰冷尸体……

故事之二:

16岁正是一个花样的年华,正值花季的小晓却在家中吃药自杀了。

小晓生前曾是父母和老师的骄傲,她不仅学生优异,而且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平时喜欢摆弄吉他,弹唱流行歌曲,经常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及歌唱比赛。有一天,她找妈妈给她买一张唱片,是小晓最崇拜的偶像刚出的新专辑。但是妈妈却以“快要升学考试了”为由拒绝给她买唱片。为此,小晓很是生气,便和妈妈进入冷战。几天过后,小晓的妈妈在数次遭到小晓的冷脸及冷言冷语相待后,终于忍不住大发脾气:“那个破明星有什么好的,就为一个见都没见过的人你摆脸给谁看哪,一个学生不好好学习,每天就知道追星,看你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干脆不要上学了,回来让你一次追个够!”

小晓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眼泪流个不停,她不明白平时对自己有求必应的妈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最终她选择了喝下大量的安眠药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透视心灵深处→

此类案例在当今社会中并不少见,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太脆弱,承受能力太差。以至于乐乐在受到老师的批评后选择服毒来结束痛楚,而小萍也选择相同的路。面对青少年人群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除了加强家庭和学校教育,帮青少年树立起一个正确而积极的人生目标,注重培养他们形成顽强而坚韧的性格外,青少年也应正确地对待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压力,以达到及时消除心理障碍,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

现代青少年中不断涌现出一些让我们始料未及的新问题,当前中学生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的现象较为普遍,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心理压力过大。

青少年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家庭方面。现在的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作为家里的“独苗”,父母给的爱多,期望也多且重。有一些家长溺爱子女,使他们缺乏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也降低了。来自家庭原因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家庭不关注孩子青春期的教育,把孩子完全交给学校,子女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生活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也得不到父母的指导,易走极端。比如打工者子女出现的问题。另一种是过度保护,家庭什么都包揽,也容易让青少年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另外,家庭残缺或父母关系紧张也是造成学生心理脆弱的一个原因。在这样的家庭中,家庭关系紧张导致的敏感孤单的心理使他们在面对挫折时容易一蹶不振。从而造成不能正视现实生活中的波动和挫折,影响其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2)未经挫折,依赖性强。

在家人和周围环境的宠溺下长大的青少年,往往有着非比寻常的优越感。生活的一帆风顺让他们习惯了在平静的大海中航行,以致稍有些风浪,他们就会不知所措,心理难以承受。有经历才会有成长,人人都不喜欢挫折,但挫折又不可否认的是助人成长的重要元素。青少年心理脆弱也跟其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由于他们涉世不深,又正逢角色和身份的转变时期,必须面对很多从未体验和经历过的问题。这对那些习惯依赖父母的青年而言,就更难把握自己。学生在长期的传统方式管理下,绝大多数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逐渐丧失了主体意识,依赖父母、依赖老师、依赖他人,一旦失去依赖,便无所适从,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很差。不会孤立地处理问题,喜欢否定自己,害怕失败和挫折。

解开心结→

当今社会中,青少年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差,因为一些皮毛小事而轻易结束自己生命的事件其实并不少见。那么为何青少年的心理会如此脆弱呢?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青少年时期是最重要的时期,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对于以后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少年在这个时期的生长发育旺盛,同时也会有多种不良心理问题滋生。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是很多的:有的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则垂头丧气,心情苦闷,严重的甚至怕见人;有的同学受到家长或老师的批评,便不吃不喝、生气、使性子等。这就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问题——心理脆弱。心理脆弱的主要表现就是面对挫折,会怯弱,后退,害怕,不敢迎难而上,给自己施压,从而导致了以极端的了断方式去逃避。这种不能承受挫折与打击的脆弱心理,使得他们行为难以捉摸,处事较为极端,还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危害很大。所以当代青少年应该学会消除其脆弱心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以下是具体的方法:

(1)学会正视挫折,随时做好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

当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幸运之神,挫折这个词最好与自己无关;但是,“一帆风顺”、“心想事成”只不过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已。在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总会有需求得不到满足、愿望不能实现的时候。要认识自己所面对的周围环境,并且要调整自己,使之适应环境。要正确地认识到挫折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都会有不同的挫折潜伏着,随时会来考验你,所以就要求青少年能够积极地面对挫折,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那么当挫折来临时就不会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