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走过花季雨季(下)
22126200000036

第36章 铸造坚定意志(5)

在决定你一生的生存的方式时,你的生活全由你自己去支配,你可以让自己生活得很幸福,也可以让自己生活得很狼狈,这就要看你怎样去支配你的生活。你应该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资源去达到你的目标。如何利用,就要看你怎样做出选择?

在你思考问题时,考虑到最多的应该是利害得失,表现出来的是大聪明,然而无论如何聪明都超越不了未知的聪明。

在你审视自己的时候,往往会陷入迷茫,往往会有“我为何而生,生之又为何”的幻想,这些幻想有时会让你的精神分裂。百岁老人从不会思考这样的问题,痴傻呆患者也不会思考这样的问题。

在短暂的人生过程中,常常会浪费许多时间去等待,等待着你也不知道下一秒将要发生的事情。好像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因为你既有思想又常常缺乏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这一切都很正常,当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必然为自己挤占一个立身的位置,先来的,后到的,相互拥挤,怎么会事事顺心没有竞争呢?所以一定要用包容一切的态度去包容别人。因为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人才因此会变得更加多彩。

在交友过程中,总是希望绝对的占有,同样的占有意念交互在一起,往往难以平衡,矛盾也就无可避免,对爱情和友谊的真与假,纯与乱,美好与枷锁的疑问就接踵而来,让你无法辨认对与错,真与假。

人生的最大乐趣是通过自己的奋斗去获得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有缺点则意味着进步,有匮乏之处意味着可以进一步努力。当一个人什么都不缺的时候,他的生存空间就会被剥夺。所以,人生过程坎坷也好,人生经历复杂也罢,不管是对己,还是对他人都应该通过思考来感悟。感悟人生的道理,关键在于如何卷土重来;感悟人生的真谛,关爱他人的前提是善待自己;感悟人生的旅途,你健康,他快乐,幸福的大家庭!

4.落榜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面对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过后,有人金榜题名,就会有人名落孙山。而落榜成为不少莘莘学子心中永远的痛,心理发生了诸多变化,甚至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有的青少年抱痛哭后悔自己的诸多不应该;有的青少年自暴自弃,任其发展;有的青少年则卷土重来,发愤图强。因为他们常常地明白,失败不可怕,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而已,关键在于自己的耐力。

失分不失志,名落孙山不可怕

青少年落榜后的心理归纳起来,主要可产生以下几种常见心理:

(1)懊恼。产生这种心理的考生一般是那些平时成绩不错,自信心强,认为金榜题名是预料中的事。然而未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成绩平平的同学却意外地考取了,心里更恨自己当时疏忽大意。失落与困惑的心理油然而生,常常唉声叹气。

(2)失宠。在面临长期的升学竞争中,为了保证孩子进入一所好的学校,家长可以说是想尽一切办法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予孩子全方位的服务,家长对他们宠爱有加,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对于他们的要求,家长几乎是有求必应。在学校,老师也把每个学生当成大学的希望种子来培养。为了一致的目标,家长、老师和学生三位一体,共同拼搏。然而,有些同学在高考中落榜了,家长失望了,老师也失望了。特别是家里,原来给予孩子的一切待遇也随之消失了,有些家长还埋怨孩子。面对这种变化,落榜生心里充满了失宠感,进而产生苦闷、失意的心理。

(3)自卑。在紧张的复习迎考过程中,有不少考生,特别是城镇市区的考生和平时成绩比较好的考生,他们把竞争成败看得很重,对他们的前途充满了信心。而高考录取分数线一公布,榜上无名的残酷现实使不少考生突然发现落榜已成为自己生活的现实,自己已经成为世人眼中的失败者,自尊心受损。高考前与同学平起平坐的平等感也随之消失,不思进取之心也渐渐滋生,面对那些“天之骄子”的昔日同学,他们感到高不可攀,自信心渐失,困惑焦虑不堪,自卑感油然而生。

(4)内疚。在求学路上,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是费尽了心血,精心为孩子设计营养食谱,不分严寒酷暑接送孩子晚自习,为孩子请家教等等。而老师也为了学生的前途,几年如一日,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家长老师所做的一切,使高中毕业生很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他们更加努力学习,以报答父母和老师。然而,大学不是每个考生都能顺利跨进去的,被淘汰的这些学生,尤其是农村落榜生,特别是那些经济条件差的考生更甚,想起父母每日劳作,节衣缩食来供自己上学,就是希望自己能有出息,而到头来却辜负了他们的一片期望,感到内心十分内疚,感到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家长,从而陷入深深的自责。

(5)孤独。在长达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中,学生通过勤奋努力,掌握了许多的书本知识,因此而失掉了许多人际交往的机会,身处学校并未发现有何难处。然而一旦落榜,就是要面对家长、老师之外的许多人和事,由于文化素质的差异,使他们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与人交往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生活习惯都有别于他人。这都会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孤独心理也由此产生。

面对考生的榜上无名,许多学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各种心态问题,考后的心态是否能调整好对他们今后的出路起着决定性作用。

青少年落榜需要社会的支持,尤其是父母的支持,也就是给他们温暖,理智地分析,使他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落榜。可是对青少年来讲,在这个时候奢侈父母的爱简直比登山还要难。考试成绩一出来,父母们管不住自己的情绪,把所有的埋怨、苦水都撒在孩子身上,直到逼孩子做出极端的事才后悔莫及。考生落榜,这对他们自身来说就是一个心理打击,也是青春路上必尝的“苦果”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考生面临着的不仅仅只是考试,还是父母的期望、同龄人的竞争,对他们造成的过分压力已远远超过了考试的真正内涵。在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安慰、亲朋好友的鼓励、老师的引导,除此之外,就是自身对“波折”的真正理解。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应明确自己的目标,一个小小的挫折又算得上什么打击呢?它只不过是你青春路上的一片小插曲而已。既然落榜已成事实,不必再为此沮丧、懊恼,沉湎于痛苦之中。其实,上学也并不是所有青少年的唯一出路。有调查显示,未上过大学,靠自学成才者占60%。只要自己努力了,即使落榜也不必过于自责。其次是要调适自己的心情。适当的宣泄落榜带来的情绪,有助于缓解紧张、焦虑的心情,以减轻精神上的压力。

遇到这种情况时,与其让自己整天闷闷不乐,不如与知己、长辈等一吐心中的不快,还可以大哭一场。也可以去外地旅游或从事自己喜好的活动,使高考落榜的烦躁心情在环境的变换中得以好转。

5.劣势有时便是优势

优势和劣势很多时候并不是绝对的。如果你把自己放在劣势处,就会在无形之中给自己压力,为自己注入进取的动力,而敢于把自己放在劣势的人,最终常常会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从而取得成功。

曾有一剑客去拜访一位武林泰斗,请教他是怎样练就一身非凡武艺的。武林泰斗只是拿出一把只有一尺长的剑,说:“如果没有它,我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剑客听后大惑不解,问道:“别人的剑都是三尺三寸长的,而你的剑为什么只有一尺长呢?兵器谱上说:剑短一分,险增三分。拿着这么短的剑无疑是处于一种劣势,你怎么还说这剑好呢?”武林泰斗说:“就因为在兵器上我处于劣势,所以我才会时时刻刻想到,如果与别人对阵,我会是多么的危险,所以我只有勤练剑招,以剑招之长补兵器之短,这样一来,我的剑招不断进步,劣势就转化为优势了。”

劣势不是必然

美国最大的胶片生产企业佳福公司,在很多年前,他们在暗房处理方面碰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接片员在黑暗中工作不仅效率很低而且毛病还特别多。当他们在接受了聘请一些盲人来从事接片工作的建议后,一段时间后公司高兴地发现,正常人在暗房中每小时仅能完成125卷胶片,而残废了的盲人却很容易地增加到160卷左右。

其实原因很简单,虽然盲人眼睛看不见,的确在许多方面处于劣势,但他们的触觉却比正常人的要好很多,所以在暗房中操作更就是会显得顺手。而且,盲人因为眼睛看不到,会更加适应这种光线的变化。因为接片员在工作中,需要离开暗房取胶片再重新进入暗房工作,而盲人在这个岗位上就不用像正常人那样要花时间适应光线的变化,而从光线明亮的环境进入暗房或从暗房走到光线明亮的环境里就能直接操作,这也大大提高了盲人的工作效率。因此,在这项工作中,盲人与正常人相比要占很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