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走过花季雨季(下)
22126200000028

第28章 正确认识挫折(4)

寻找希望,勇敢地向明天走去

日本松下集团总裁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正是一次磨炼。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必须以率真、谦虚的态度,乐观进取,向前迈进。

事实上,即使是创造了丰功伟绩的人,也不敢说自己不曾失败过。正因为有过多次的失败,才会得到多种的经验;只有经过多次的教训之后,才能够成熟起来。如果不敢正视失败,就永远不会进步。要是在失败面前强调客观原因,抱怨他人,就只会使自己一再地处于失败和不幸的漩涡之中。

那么,你可以尝试着这样做:把先前所遇的挫折、失败全当过眼烟云,不必在意,也许下一步你会走得更舒坦、更轻松,何乐而不为呢?当挫折临近时,既能自如地展望前方,也不要绝望,要学会在绝望中寻找希望,那么成功定会接踵而至。

李·艾柯卡曾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总经理,后来又成为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经理。作为一个聪明人,他的座右铭是:“奋力向前。即使时运不济,也永不绝望,哪怕天崩地裂。”他1985年发表的自传,成为非小说类书籍中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印数高达150万册。

艾柯卡不仅有成功的欢乐,也有挫折的懊丧。他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叫做“苦乐参半。”1946年8月,21岁的艾柯卡到福特汽车公司当了一名见习工程师。但他并不喜欢和机器做伴,对做技术工作根本不感兴趣。他喜欢和人打交道,想搞经销。

艾柯卡靠自己的奋斗,由一名普通的推销员,终于当上了福特公司的总经理。但是,1978年7月13日,妒火中烧的大老板亨利·福特把他开除了。当了8年的总经理、在福特工作已32年、一帆风顺、从来没有在别的地方工作过的艾柯卡,突然间失业了。昨天他还是英雄,今天却好像成了麻风病患者,人人都远远避开他,过去公司里的所有朋友都抛弃了他,这是他生命中最大的打击。“艰苦的日子一旦来临,除了做个深呼吸,咬紧牙关尽其所能外,实在也别无选择。”艾柯卡是这么说的,最后也是这么做的。他没有倒下去。他接受了一个新的挑战:应聘到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出任总经理。

艾柯卡,这位在世界第二大汽车公司当了8年总经理的事业上的强者,凭着自己的智慧、胆识和魄力,大刀阔斧地对企业进行了整顿、改革,并向政府求援,舌战国会议员,取得了巨额贷款,重振企业雄风。1983年8月15日,艾柯卡把面额高达8亿1348万多美元的支票,交给银行代表手里。至此,克莱斯勒还清了所有债务。而恰恰是5年前的这一天,亨利·福特开除了他。

由此可见,一个人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在时运不济时不要绝望,试着去寻找希望。要明白,世界上没有永远绝望的事情,只有永远绝望的人。当你遇到绝望的时候,不要把自己看成一个绝望的人,而是要为一个为希望而奔波,勇敢向明天走去的优秀青少年。

前方是绝路,希望在转角。实在不行,就转个弯,一切又会是阳光遍地、充满希望的,只要大家都坚信,前方的光明大道正向你展开。

青少年是追梦的年代,幻想占据一切的时代,同时也总是在希望和绝望之间徘徊,这也许是绝大多数青少年经常出现的心态。就像蘑菇都喜欢与潮湿为邻一样,希望也偏爱与绝望为伴。所以,当绝望光顾你时,不要心存恐惧与忧虑,还是把它当成你的邻居一样善待吧,要知道黑夜的邻居是白昼,绝望的隔壁是希望!

第二节 勇敢面对坚定意志

1.勇敢是成长的强化剂

人要学会勇敢。敢做敢当,才是现在青少年所应该有的表现。七八点钟的太阳,就应该生机勃勃,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所以不论你经历了什么,在经历着什么,你总该明白,人生的路,总要走下去的。只要我们没有了断自己的决心,要生存下去,我们只能学会勇敢。拳击场上的拳击手,被重重的一拳击倒在地,很痛的感觉,也许觉得自己真的不想起来了,比赛能不能就此停止,能不能就这样休息。可是,他总是要站起来的,不论是在裁判数一还是数十之后,输与赢总是要站起来面对的。所以一定要学会勇敢。

学会勇敢,希望在前面

对于青少年来说,学会勇敢就很重要。因为在成长的道路上,勇敢就是成长的强化剂。因为勇敢,所以才会向成功迈进一大步,就这么简单,因为勇敢,所以一切看起来依然是阳光明媚。

猎物为逃避捕杀,常会竭尽心机、奋勇向前,虽逃不出魔掌,但也死得悲壮。这就是勇敢,人也一样,危急时刻,为逃离火海,有人会从六楼纵身跳下;为脱离无情之水,即使只有一根稻草,有人也会抓住不放。这是因为他的勇敢,所以在他的心里就会有一点希望,而这一点希望足以让他有重生的勇气。而具有勇敢品质的同学,往往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成绩、现状,不墨守成规;他们的思维总是处于兴奋活跃状态,善于抓住新的知识,归纳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不同的字典里,对勇敢有着不同的诠释。曾经有一位军人,在回家探亲途中赤手空拳与车匪搏斗,身受重伤。生命垂危之际,他仍高昂着头呐喊:“抓歹徒!”因此,有人认为:勇敢,就是捍卫人格尊严的一个支点,有了它,即使你粉身碎骨,但你依然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丰碑。

而一个学生对勇敢的诠释就完全不同了。一位初二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提问:苏东坡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为何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江水变暖呢?这位同学回答说:因为鸭子最勇敢,只有勇敢向前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先知”。这位同学的发言受到老师同学们的赞赏,但更精彩的回答在后头。当老师问道:那么,你是否愿意做一位先知的勇敢者呢?这位同学回答道:“我愿意,因为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这是达尔文的名言,我要向他学习。”无疑,这是位具有勇敢品质的同学,在知识的春江里,像鸭子一样,将最先感知到知识的“水暖”。

其实对于青少年来说,所谓勇敢,乃是通过自己的沉着、冷静和智慧,努力做到既拯救自己,又拯救别人!勇敢者的座右铭就是要学会双重的爱。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的体会也会不同。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上做起,时时刻刻来提醒自己,其实应该勇敢地面对一切。其实有这么一句话: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是的,不会总是透不过气的。所以请试着勇敢一点,因为希望就在前面。

生命因为勇敢而精彩

何谓英雄?何谓勇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书本上大抵将勇敢分为大勇与小勇,大勇者,为国为天下;小勇者,匹夫之勇也。

做一个勇敢的人,勇敢而充满激情地活着。做一个勇敢有魄力、决断力的人,这样的人成功的机会才会更大。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一只会变大变小的克鲁鲁狮子的故事。胆小的克鲁鲁狮子胆小时就变小,壮起胆子时就又变大起来。其实每个人都蕴含着无穷的力量,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力量,勇敢起来,我们都可以变得很强大。

做一个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化解生活中的遗憾。翻开字典,勇敢的字面解释是:有胆量,不怕危险和困难,为达到既定目标而果断行动,甚至不惜献身的精神和行为。它同怯懦、畏缩、蛮干相对立。懦夫、懒汉是不愿吃苦的,也吃不了任何的苦。他们在艰难困苦面前,往往望而却步,甚至吓破了胆,他们做不了勇敢的人。

古希腊哲学家德莫克利特曾这样说过“勇敢减轻了命运的打击”。人生常常遇到许多难题,做一个勇敢的人不是一件易事。勇敢不能遗传,人并非天生就具备勇敢的品质。勇敢的获得需要培养,需要锻炼,是在生活的基础上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勇敢的人有勇气面对困难,会尽最大努力去解决困难,这是积极的生活方式。勇敢的人也有魄力,决断力,拥有了这些才会离成功越来越近。在他们必须对人对事、对生命负责的时候,他们往往选择临阵逃脱。真正的勇者,其实是不分年龄与性别的,孩童,或者说是对于青少年,未必就比较不勇敢。

曾有这样一个例证:一个人可能星期一莫名其妙地遭了一顿暴打,然后他可能星期二就开始给各个朋友打电话,他要复述这件事,他跟十个人以上复述这件事,每复述一次他可能又挨了一回打,到星期三的时候,他已经郁闷地说,我不上班了,这事太郁闷了。所以要找派出所,去给我通缉这个人,然后再找朋友,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到星期四,就情绪更抑郁,开始跟家人吵架了,你说我为什么挨这顿打?

其实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只有勇于面对自己心中黑暗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人生中真正的险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对危险的恐惧,俘虏了青少年,让他们看不清人生的真相,只有打破自己心中的屏障,才能真正把握人生。

因此,对于青少年来说,一定要学会勇敢,这是很重要的一种品质,正是因为学会了勇敢,所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论有多少困难,有多少挫折,我们都不会害怕,更不会畏惧。因为勇敢,让年轻的生命从此变得精彩,让生命因为你的勇敢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学会勇敢面对,将会受益一生。

2.敢于挑战自己

成功的过程是一个挑战的过程,挑战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有句话说“人类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果可以做到挑战自己,那么在成功的道路上,还有什么可以使人退缩、惧怕呢?一个人若要成功,挑战自我是很重要的,只有敢于向自己挑战才能战胜一切。

如果你没有做好挑战自己的准备,那你未来的人生路就不会那么美好。面对人生这条道路上的重重荆棘,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你做好挑战自己的准备了吗?

敢于正视自己

有人认为:为了生存,动物的第一反应便是勇敢地追逐或逃窜。人也一样,因此,勇敢是一种本能的迸发与冲动。许多人在看了《勇敢的心》后,都会有一种感动,那个想安居乐业的男人最后还是成了苏格兰人民心中的英雄,因为爱让他勇敢,让他奋不顾身的为自由而战,在临刑前的那声为“自由”的高呼中,让人们看到的是一种英勇的坚毅的抗争,梅尔·吉普森的演绎真的让人感动。现实总是残酷的,但华莱士的牺牲更激励了大家追求自由的勇气,于是他们胜利了。因为那份勇气使他们走向了胜利,使他们赢得了苏格兰人民的自由!最后,梅尔·吉普森他成功了,而他最重要的支撑点就在于他的勇敢。

能够勇敢面对生活最典型的例子发生在半个多世纪前,一位饱经战争和疾病磨难、双目失明并全身瘫痪的苏联残疾青年克服重重困难,以口述实录的方式完成了一部小说,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和他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一生挫折无数,却能勇敢面对,不逃避,珍视生命,在种种挫败下,他一次次地倒下却又一次次地重生,最后,为世人演绎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事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他是个正直的青年,他吃苦耐劳,做事勤恳,因此,有许多愿意帮助他的好朋友。然而。年轻的他却在生活中时常饱受着病痛的折磨和大大小小的坎坷、困苦。他打过工,后来参了军。在战争的途中,他的身体不太好,经常昏倒、发烧,结果,保尔的双腿瘫痪、双目失明,但最后他并没有向困难低头、向病魔认输。历经艰辛,他以一颗平淡的心勇敢地面对了一切。最终,他用笔来当武器将所见所闻写在了纸上,开始新的生活。

著名法国作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罗曼·罗兰为小说译本写了序。他在给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信中说:“您的名字对我来说是最高尚、最纯洁的勇敢精神的象征。”作为一名青少年,我们在为主人公苦难经历和光辉奋斗历程感叹的同时,想到与保尔相比,我们的生活学习条件简直是太优越了,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学习,不然的话保尔一定会嘲笑我们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应该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样的人生最有价值,那就是永不言败奋斗的人生。

除了保尔·柯察金,还有一个张海迪,她更加的勇敢。张海迪是山东省文登县人,5岁的时候,患了脊髓血管瘤,先后做过4次大手术,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这个严重瘫痪的孩子,本来可以依靠父母的收入生活。可是,她要为人民、为社会多做事情。她说:“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她怀着这样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学习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赞歌。

张海迪面对着病魔,面对着厄运,已不再感到惧怕,她没有悲伤,没有哀叹,她无所畏惧地迎接命运的又一次挑战。她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对于她来说,已成家常便饭,在她生命的历程中,光是大手术,就已经五次了。可是这第六次大手术——癌变切除和植皮手术,医生们有些替海迪担心,担心她挺不住。因为她有高位截瘫的特殊病情,手术不能使用一点麻醉药物,以防癌变组织扩散。没想到,海迪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海迪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剧痛,手术顺利完成。事后她风趣地对守候在自己身边的丈夫说:“我都快成为‘忍痛专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