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走过花季雨季(下)
22126200000012

第12章 摆正情感(5)

(3)单恋的优缺点。

很多陷入单恋的同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会感到压抑和疑虑,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无尽的烦恼。像这种“落花有意,怎奈流水无情”的感情,同学们最好跳出来,否则长期下来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作为一名学生,如果让自己的学业及前途淹没在单恋中,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然而,单恋就百害而无一利吗?其实也不尽然,敢于表白自己的爱,就说明你是一个敢说敢做的人,敢于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也许表白让你更学会如何去关注、关心一个人,如果你将这种感情加以升华、扩展,那么你将学会无条件地关怀人、帮助人。你可以利用这种体验来提升你爱的能力,相信,只要你能够面对单恋适可而止,就说明你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懂得不把自己的爱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歌德就是在放下痛苦的单恋后,写出了伟大的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书中,他将单恋者的感情与细腻全部转化了文字的美丽。

解开心结→

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女生比男生文静、乖巧、懂事,可以让老师、家长少操心。相对男生而言,女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强,对自己需求的表达方式上也要含蓄些,正因为这样,在老师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容易被忽视。事实上,花季少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更需要老师家长的关注。花季女生的情感较为细腻,就像上文中的女生一样,表白无果后就开始胡思乱想,因此,我们要更加关注花季少女的情感世界。

花季女生如何与异性交往

第一,应特别注意与男生的相处方式,最好是以集体交往为宜。课堂上的讨论发言,课后的议论说笑,课外的游戏活动等,为大家创造了异性交往的机会。集体交往一方面使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同学,免除了独自面对异性的羞涩和困窘,同时也满足了喜欢交际的同学的交往需要。而且在集体性的异性交往中,每个女生所面对的都是一群异性同学,他们各有所长,或幽默健谈,或聪明善良,或乐观大度,或稳重干练……这就使花季少女在吸收所有男生的优点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和心胸,从而避免了只盯住某一位异性而发展“一对一”的恋爱关系。

第二,作为女生一定要自洁自爱,不要有轻浮的动作。与异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到好处、自然适度、心中无愧。不管是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在与异性的现实交往中,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不能太夸张,尤其是在与某位男生(如同桌)长期交往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双方关系的“度”。

第三,女生在与异性交往时最忌造作。女生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言语、表情、行为举止、情感流露及所思所想要做到自然、流畅,既不过分夸张,也不闪烁其词;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消除异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是建立正常异性关系的前提。把与男生的交往就看做是和同性交往一样,落落大方,自然坦诚。

第四,女生也要活得有尊严。在与男生交往时,不仅仅要自尊自爱,而且还应通过合理的言谈举止、大方的仪态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异性间的交往有别于同性,尤其在交往的时间、地点、方式的透明度上要符合青少年的特点,既落落大方,又要避免引起旁人的误解,将双方的交往限制在同学式的友谊范围之内。在这一点上,花季少女更应该有所注意。

也可以借助闺中密友的力量帮自己摆脱困境。对于女生来说,友谊的作用很重要,当别人都离开时,友谊仍会陪在你身边。当心中有了不愉快的事或者有了解不开的结就可以试着向你的闺中密友倾诉,倾诉可以让你的心情变得轻松,朋友一句鼓励的话,可以让你重新站起来,面对所有的痛苦。因此,花季女生要懂得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所有向别人说不出来的话,都可以向好朋友倾诉以寻求解决的办法。

男生如何应对女生的“求爱”

(1)认清自己的感情,不要盲目地接受。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把完美的爱情当做一生的心愿,然而,真正的爱情是有它牢固基础的,例如执著的爱慕、崇高的理想、共同的信念、一致的情趣、高度的责任、无私的给予……都是它丰富的内涵。在青春期的同学容易在一定的生理与心理条件下把好感、同情、钦佩等感情误当爱情去追求,凭着一时的冲动向你求爱,你也可能会出于好奇、好玩、感激、同情、羞怯而接受他(她)的求爱。那么,这样双方在爱情上都扑了空,把自己对爱的想象当作了对方的真情。因此,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男生,当接到女生所送来的求爱眼神时,首先要考虑三个问题:

①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爱情吗?

②我为什么要接受这种求爱的眼神呢?

③如果我接受了这样的爱情,我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2)冷静地处理,把握自己。

当一个男生收到女生的示爱行为时,不要慌乱,也不要太过于兴奋。我们正值青春花季,有个女生对你有了的爱慕、并向你表示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就会要么陷入爱的“沼泽区”,要么伤害了对方。你既不能对她的求爱表示愿意接受或考虑,也不必声张、随意地把字条给你的好朋友看或交给老师和父母,也不要轻易将对方的信件、纸条公之于众,更不要当众嘲讽对方。如果真的这样做的话,不仅会严重地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更会被大家嘲笑你这种做法的幼稚,不符合一个男生应有的举动。总之,无论你感到多么突然,都应该冷静地处理、把握住自己,避免极端化的言行。

(3)表明态度,正常交往。

如果你决定要拒绝向你表明爱意的女生,就要学会明确而巧妙地表明你的拒绝,因此,在拒绝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态度确定。不管是什么样的拒绝方式,都难免会给对方带来一种伤害,但不能因此而犹豫不决,如果你拒绝爱的态度不够坚决,很容易造成对方的误会,最后往往带来更大的伤害。

②多为对方着想。你不妨先把对方赞美一番,然后再说明你不能接受的理由;最好能让对方觉得拒绝也是为了对方好;如果必须向旁人解释,你不妨把所有不能接受的理由归结到自己身上。

③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方式。应该考虑到你们平时的关系和对方的个性特点,选择冷处理,或面谈,或书信等方式,但一般不要采用托人转告的方式。这样的话,会让用尽所有勇气的女生走向极端。

④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时间。不要在对方刚表白了爱情时就立刻拒绝,但也不要拖延太久,给对方造成误会。具体应是什么时间,你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最好让事情变得圆滑。

男生要有男生应有的绅士风度,虽然拒绝了对方,但仍应该一如既往地以坦然和自若的态度与她交往,但要巧妙地避免与她单独相处,让她意识到你的拒绝但又不伤面子。这样,时间久了,对方也会为一时的冲动反省,然后渐渐平静下来。

(4)寻求帮助,勇敢面对。

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无法处理好这件事,可以悄悄地寻求你信任的长辈或老师的帮助,让他们指导你渡过难关。如果对方以无理纠缠或是以死相威胁,你也不要害怕,要勇敢面对、见机行事。有些人认为死缠烂打就能求爱成功,面对这种人你千万不要害怕,不能让对方掌握了主动权。你必须让她明白,你的态度是坚决的,如果她不尊重你和你的选择,再苦苦相逼,你是会采取相应的措施的,那时你也不会再尊重她,也不会再考虑她的面子等问题了。

5.为什么具有病态的依恋

你的困惑:我从小就喜欢和妈妈黏在一起,开始上学之前,我几乎与她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分离,她走哪我就跟哪。妈妈是一个标准的家庭主妇,她对我的爱用姥姥的话说就是“溺爱”。随着年龄的长大,我渐渐地开始嫉妒爸爸,还喜欢时不时地与妈妈进行一些“亲密接触”,当我大胆地向妈妈表白说“妈妈,我爱你”时,妈妈却只是淡淡地说:“乖儿子,妈妈也爱你啊!”这让我觉得很失落,因为她没有把我当成一个异性,而是儿子。

我来为你疏导:

心灵故事之→镜头一:

5岁时,男孩对妈妈说:“妈妈,长大了我要娶你做老婆。”

10岁时,男孩对妈妈说:“妈妈,我比爸爸更爱你。”

15岁时,男孩抱着妈妈说:“妈妈,你是世上最美丽、最好的妈妈。”

镜头二:

5岁时,女孩抱着爸爸说:“爸爸,我长大了要嫁给你!”

10岁时,女孩对爸爸说:“我要永远和爸爸生活在一起。”

15岁时,女孩对妈妈产生了敌意,经常像小时候一样要抱着爸爸玩闹。

两组镜头的父母对于孩子这样的举动表现得很理所当然,在他们看来这是孩子的可爱,有些父母甚至会亲亲孩子,只当作是一句玩笑话。

透视心灵深处→

对这一现象,心理学专家指出:日后的恋父恋母情结正是从这时的心理偏差开始的。

不可否认,人类身上的确会存在着恋父恋母情绪,但父母与儿女间的爱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的,是延续于两代人之间的爱,即使母子或父女间如何亲密,与异性间的爱也是不同的。人类社会间的性关系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也就是说亲子间是不允许有性爱成分的,否则就会出现乱伦。当恋父恋母情绪一旦转变成恋父恋母情结就会严重影响生活,给社会带来危害。

对于儿女来说,父亲如一座山,永远都是最沉稳的依靠;母亲如一条河,永远都随着你的脚步流淌。儿子爱母亲、女儿爱父亲在常人眼里更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一种亲情的表现。但有关专家提出,儿女过分依恋父母一方,如儿子恋母、女儿恋父严重时,人的婚姻或婚后夫妻关系就会出现较严重的问题。如有的人恐婚,有的婚后极端痛苦,有的出现乱伦行为,甚至还出现杀父害母的行为。恋父恋母情结所带来的后果已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很多女性的择偶标准就是要找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在潜意识里喜欢父亲年龄的男人,她们把父亲作为榜样、楷模、偶像,认为父亲是最完美的、最神圣的。如果因此而不能接受同龄男性或者伙伴,愿意为了父亲献出一切,甚至跨越社会的伦理规范,就是一种恋父情结,属于心理问题。同样,生活中有不少男性喜欢追求年长于自己的女性,按母亲的特点选偶,他们多会对母亲百依百顺、百倍关心,甚至嫉妒父亲,觉得母亲应属于他一个人,恋母情结也成了很多男性单身的因素之一。即使结过婚,总会觉得妻子不爱他、不疼他、不理解他,一有不顺心的事总想向“母亲”倾诉,就是一种恋母情结。

其实,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子的“恋父情结”是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有的情感现象。恋母情结又称俄狄浦斯情结,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冲动力为核心的一种欲望。通俗地讲是指男性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无论到什么年纪,都总是服从和依恋母亲,可以说在心理上还没有断乳。恋父情结又称爱列屈拉情结,由于女孩子的异性爱本能倾向,使得女孩子恋父而妒母。两者都是一种性心理障碍,即生理上已进入“潜伏期”或“成熟期”,而性心理却严重滞后,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恋母(恋父)情结的产生

专家分析认为,人们的恋父、恋母情结的形成与父母对子女不正确的爱密切相关,一般源于3~6岁的时候,青少年没有得到正确的关爱和适当的教育的原因。

人长在3岁时,心理开始发育,有了性别意识的区别,在很多方面也开始摆脱对父母的完全依赖,但很多父母都忽视了这一点。如有些父女关系母子关系比夫妻关系还要紧密;女儿或儿子很大了还与父母同床睡;父母把他们当做幼儿一样的经常拥抱和亲吻……使他们在感情上更加依恋父母中一方。

有的人因生活在单亲家庭或者夫妻不和的家庭中,自幼缺少父爱或母爱,内心就会怀有对母性关爱或父性关爱的强烈需求。待他们长大后为了弥补,才会转向恋父或恋母情结。他们追求异性,并非出于真正的爱情,而仅仅出于对异性的渴望。在他内心深处真正爱的人,是自己的母亲(父母)或是记忆中一个与母亲(父母)最相似的人。

青春期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由于性成熟而出现对性知识渴求和对异性向往是很正常的,可如果在这个时期得不到正确和科学的性和生殖健康的知识,很容易造成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偏离,妨碍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出现不正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