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走过花季雨季(下)
22126200000010

第10章 摆正情感(3)

青春期男性生理发育特征

男生在进入青春期后,无论是在形态上还是生理上,都有较大的改变。一般来说,在这一时期,男性的身高、体重猛增,声音变粗,胡须和腋毛也开始长出;此外,男性的生殖器官也逐渐向成熟方向发展。睾丸和阴茎增大,性腺发育成熟,并开始出现遗精现象;在性格上,男性也开始变得老练、成熟、稳重和自信,不再像个小毛孩那样毛毛躁躁了。

青春期思想上的变化

进入青春期,不管男生女生,思想上或多或少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在这一时期,童年那些幼稚的思想都已结束,思维变得非常活跃,很有建设性,也很具进攻性,且往往不能按父母期待的方向发展。在学习上,情绪起伏不定,喜怒无规律,起哄、逃学事件频频发生。此外,这一时期的男女生们开始有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看待事物开始懂得看表面背后的一些东西。不过,他们的观点还是很不成熟的,比较片面和肤浅。

青春期性格的变化

在性格上,这一时期的男女生们开始变得十分的“个性”,他们自我意识发展得非常迅速,开始要求别人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所了解并进行关注,脱离父母的独立性增强,青少年的情感也迅速向成年方向发展。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由于在身高剧增的同时,性器官也迅速发育,所以对异性容易产生好感。有些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会变得很粗野,但更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并非有心如此。事实上,这个阶段通常是温柔和美感等一些内在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

解开心结→

通过上面对青春期男女生生理及心理变化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文中女生所说的自己的一些情况在这一时期都是很正常的。不过,有关专家提醒,女性如果19岁后乳房仍没有发育,就应去医院诊治了。

那么,在知道这一切都是正常的之后,男生女生们在心理上又该如何调节自己以适应青春期身体上的一系列变化呢?

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体变化,愉快接纳自己的性身份。

(1)为少女初潮而欢呼。

首先,作为一名女性,月经初潮是一件光明正大,很值得自己高兴的事。因为月经初潮是女性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它的来临标志着自己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这是生命的规律,是无可厚非的事,所以女孩子不要有什么心理包袱,更不要产生羞怯、厌恶、恐惧的心理。在这一时期,要特别注意卫生,要学会接受生命中这些珍贵日子,让自己满怀信心地走向成熟。

(2)祝贺自己成为男子汉。

遗精是男性自然的生理现象,是所有跨入青春期门槛的男子汉们都会碰到的事情,同时也是男孩进入性成熟期的重要标志。所以,不必担惊受怕。

(3)培养健全人格。

在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朋友们只有不断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才能有更大的人生追求,面对现实、正视现实、不断进取,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要想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做到自尊、自信、自重、自爱、自制。穿衣打扮不过分坦露、不花哨;举止不随便、轻浮;遇到不顺心的事,不要自暴自弃,更不要赌气离家出走;与异性交往要把握好分寸,控制好自己感情;坚决不看黄色书刊或者录像。

②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孔老夫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广大青少年平时在学校和生活中,为人处世应学会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平等待人更要礼貌待人。这是一个有素质有教养的人最起码的做人标准。此外,青少年还要学会主动与人交往,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培养良好的个性。

③培养独立完善的人格。从小事做起,今日事今日毕,自己事自己做,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健康体格。

(4)防止“早恋”。

“早恋”是青春期的一种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反应,它主要是由于性成熟而产生的对异性的敏感、新奇、兴奋和要求。早恋具有相当大冲动性和盲目性,而且由于广大青少年尚不具备恋爱条件,情感很不稳定,所以成功率很低,且影响学业。因此,在校期间,青少年不宜恋爱,要学会与异性正常交往,学会克制自己,做自己情感的主人;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时期要把专业学好,不要耽搁了自己的大好青春。

(5)避免手淫。

所谓手淫,就是用手或其他东西玩弄外生殖器,以发泄自己的性欲,无论男女都可能发生。“不要因为好奇而去尝试,不要因为发生而去懊恼”。手淫偶尔发生不会影响身体,但过度则会对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生殖健康,可能会影响生育。所以,已习惯者要以理智、意志去克服;没有这种习惯的,则避免发生。

第二节 摆脱情感陷阱

1.为什么父母一点也不理解我

你的困惑:父母有时候不了解我们,他们不知道我们到底在想些什么,他们总是按着自己的意思去做……我与他们之间有很深的代沟,我与他们简直无法沟通。

我来为你疏导:

心灵故事之→故事之一:

女生宿舍里,巧巧向好友述说着自己的烦恼:“今天早上和我妈吵架了。她说今天天气不好,非让我穿毛衣,我说我不冷,不想穿,就这点事就吵起来了。有时候真烦,都这么大了,连这种小事他们都要干涉,累不累呀!”

好友也颇为理解地说:“彼此彼此,昨天晚上我也和我爸吵架了。放学回家后,我赶紧打开电视,想看看那场都快结束的足球,刚看两眼,我爸回来了,进门就在那喊:‘怎么又在看电视,一点都不懂事,快做作业!’我说我刚看,马上就赛完了,赛完我再做作业,你猜怎么着,他上来就把电视关了,还说什么,女孩子看什么足球。唉,他们一点都不理解我!”

故事之二:

冯勇是一名高二学生,但是在这个花季的年龄里,他却一直想着“把爸爸赶出去冻死,然后我出家”。原因是从小学二年级起,他每次都是被爸爸看着强制学习。为了让他专心学习,爸爸拿走了他房间里一切好玩的小东西,而且不让看电视,不让出去玩,学累了也很少让他休息。有一次学累了,爸妈竟一人掐他腰,一人扭他耳朵让他去学习。冯勇觉得很郁闷,他觉得父母不了解他,于是处处和父母作对,不仅爸妈说的话坚决不听,就连父母爱吃的菜他都不吃了,为的是“和他们划清界限”!

透视心灵深处→

现代社会,思想的发展迅速,各种新兴的思想随之而生,家长的思想变化已远远赶不上时代的潮流,使本来就已存在的代沟现象更为严重。代沟成为困扰两代人之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那么,“代沟”是如何产生的呢?

有56%的被调查学生表示自己不能被父母理解,其中10%的学生认为家长“根本不理解自己”。大多数人都反应,父母只盯着他们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他们其他方面的感受。“给你吃这么好、穿这么好,不就图你学习上有长进吗?”这句话几乎成了多数家长的口头禅,殊不知,这句话也让孩子背上沉重的压力。

每一个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觉得爸爸妈妈是最完美的人,上了中学后却发现了他们的一些缺点;小的时候跟爸爸妈妈上公园逛商店,总愿意爸爸妈妈拉着自己的手,可上了中学就不愿让他们领着了,总想自己去玩;小时候什么都与父母说,长大了却发现父母原来不了解自己,就封闭了这个通道。这就是“心理断乳期”的表现,由于两代人生活与成长的环境不同,在思想和行为上有一定距离是很自然,很正常的,有人称之为“代沟”。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首先,要明确这是一个正常现象,有其发生的必然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会慢慢苏醒,同时对父母的意见不再是简单地服从、照办,而是要分辩是与非。他们希望自主地安排生活,不希望、也不愿意父母干涉。但父母仍然用昔日对待儿童的教育方法,这已不能适应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于是就会让青少年产生父母不了理我这样的感觉。这就产生家庭矛盾,也慢慢演变成为代沟。

其次,是父母的教育方式的不足之处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父母的一生总有这么多的理想没有完成,而他们习惯于将未完的理想与信念都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成为他们梦想的延续,他们设计孩子前程的同时,就是为他们年轻而未完成的青春理想而设计。而青少年也在追寻属于他们自己的理想,这就产生了思想上的矛盾。就像一个名人说过“孩子在3~4岁是行为上的独立,而16~18岁则是思想上的独立”,他们不会任父母来设计自己的未来,这也是代沟产生的原因。

解开心结→

虽然代沟现象是常见的,但是不加以重视,也会产生巨大的危害。他可能是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学习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所以,在面对代沟时,作为青少年不要一味的怨怪父母,以逃避了事,要敢于面对,正确地解决才是科学之道。

常言道:“话不说不明,理不辩不清。”要解决代沟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加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站在青少年的角度,要明白:父母是爱你们的。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以你的将来考虑作为前提的。对你们事事关心,事事过问,一切都要控制住在自己的视野之下。这虽然是爱子心切的表现,但管得过死,难免就产生冲突,使孩子们感到父母不理解他们。在面对这种情况时,要及时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与父母,只有让父母明白了这一切,才有解决的可能性。假如你一时难以理解父母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不要与父母“对立”,记住父母的话,并在实践中去逐步认识和理解。这样,你就容易与父母保持友好、平等、和谐的关系了。最要不得的做法是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就更加封闭自己,并且不断地埋怨。那样只会使隔阂越来越大。

另外,要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现在的父母多半都认为,对于青少年来说学习永远是第一位的,因而忽视了子女在情感、兴趣、心理等多层次的需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需求就会不但的升高,青少年们还有许多想法,有些想法是父母年轻时不曾有的,所以也就会意识不到,就出现了不理解。所以,要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待你的成长,那样,就会生出理解与宽容。

现在人们常说“理解万岁”,青少年们在要求父母们理解自己的同时,也要去理解父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能要求自己的父母没有一点缺点和失误。要知道,理解是相互的。

2.为什么父母要离婚

你的困惑:前不久父母因感情不和而提出离婚,这让我很难过,一想到曾经拥有着无数回忆的家庭就要支离破碎,我就没有心情学习。我每天所想的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怎么样才能让他们重归于好。

我来为你疏导:

心灵故事之→故事之一:

当两个女儿都结婚之后,秦晴的父亲向母亲提出了离婚的条件,父亲对女儿说,他的任务完成了,两个女儿都不需要他了,他也要为自己活一回了。其实,说这句话时,秦晴是理解父亲的,毕竟他与母亲吵架吵了半辈子,到现在为止分居了两三年。从理性上说她也很同情父亲,有时候甚至自己也会不自觉地想到这样的结果。每次面对父母的争吵她都很烦,有时候甚至不愿意见到自己的父母,但是现在父亲把这个结果放到了眼前,秦晴却无法接受。她理解自己的父亲,每次都是上完班回来自己做饭,然后是送自己和妹妹上学。而母亲从来都是对什么都不管不问,只会在玩牌输了的时候和父亲吵架。也许父亲真的是累了,所以父亲这样做真的是无可厚非,但是秦晴就是无法接受,再就是她也不想看母亲鼻子一把泪的在自己面前哭泣,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

故事之二:

在孟刚的记忆中,父母的感情就没有好过。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个暴躁的人,而母亲是一个好强到极点的,因此性格的差异使得他们从来都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就因为他们都爱孟刚,都不想伤害孟刚,都想让孟刚健康的成长,所以这个名存实亡的家庭一直维系着。

但是现在母亲已经觉得忍无可忍,精神近乎崩溃了,那是因为父亲的一次同学聚会,他要孟刚的母亲去参加,可是孟刚的母亲因身体不好就没有去。这让孟刚的父亲觉得非常没有面子,他喝醉了回家,就对孟刚的妈妈拳打脚踢,以至于对孟刚的母亲造成了难以磨灭伤害:每想到那天的事情,孟刚的母亲连回家的勇气都没有。于是孟刚同意了父母离婚,可是令他难堪的是他不知道应该选择谁,选择跟父亲他怕伤害到母亲,选择母亲他又怕伤害到父亲。他应该怎么办,这使他深深体会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深刻含义。

透视心灵深处→

美满幸福的家庭,父母共同的关心与爱护是我们每个人,特别是青春期孩子所期望的,但是有时候人生往往会不尽如人意,父母的婚姻也会出现一些不以子女的意志为转移的情况。离婚率升高虽然是一个社会问题。但是在此中青少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我们不难看到单亲青少年经常会发生的各种问题:厌学、性格孤僻、打架攻击别人、愤世嫉俗、心胸狭隘、偏执……所以,单亲青少年更需要关爱。有许多的青少年害怕父母离婚,当他们得到父母要离婚就会出现茫然的状态,面对父母离异时,青少年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当然,也有成长得更好更坚强的单亲青少年。那是因为他们找到了生活的方向,能够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解开心结→

在这里,给广大青少年找一些方法,以帮助你们走出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