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遇见最美的中国(二):城市篇
22125600000068

第68章 遇见最美的中国·新疆旅游(11)

◆新疆枸杞子

别名很多:河南称杞子,红耳坠;山西称地骨子,枸茄茄;江苏南通称枸杞头;天津称血杞子。枸杞子、枸地芽子、枸花豆。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果实。味甘性平。属植物茄科落叶灌木,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两种。习惯上认为,产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宁、中卫、宁武者品质最好。

新疆枸杞也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两种。野生枸杞粒小、肉少、色差,目前收购。出口的全为人工栽培的产品。南疆、北疆都有栽培,以博尔塔拉自治州所产为最多,质量也比较好。

博尔塔拉枸杞,以粒大、肉厚、籽少、色红、柔润等优点,颇受国外客户欢迎。

枸杞有滋肾水、益精气、润肺、清肝热、明目之功效。主治虚损痨伤、咳嗽、目赤生翳、肝虚下泪、经络虚痛。

枸杞以每年夏至前后,果实成熟时采收的质量最好。秋季则于处署至白露间采收为宜。过早过迟,均引响枸杞质量。

又名苟起子。杞子、枸地芽子、枸花豆。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果实。味甘性平。功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治头昏目眩、耳鸣、目昏多泪、视力减退、虚劳咳嗽、腰脊酸痛、遗精、糖尿病。枸杞子含甜菜碱、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锗等抗癌物质。动物实验中,枸杞子对环磷酰胺造成的小白鼠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的升白作用。中医临床证明,枸杞子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防治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对肿瘤患者血虚阴亏、头晕眼花、血色素低、白细胞减少等症都有较好疗效。治疗后患者巨噬细胞吞噬率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提高。(附:枸杞叶又称枸杞头、地仙苗。天精草,是枸杞的嫩茎叶。性凉味苦、甘。功能补腹益精,清热止渴,法风明目。治虚劳发热,烦渴,夜盲,崩漏带下,热毒疮肿。本品所含抗癌成分与拘枯子相似,甜菜碱的含量较枸杞子高。作蔬菜食用对肿瘤有防治作用。

◆喀什石榴

水果中的上品,营养丰富,风味清凉、甜美。据史书记载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树种。石榴花灿若云霞,其果外形独特。新疆石榴的主要产地在南疆喀什、和田等地,果皮薄,籽粒大,味甜多汁,品质优良(按味道可分为“酸石榴”和“甜石榴”两种,按籽儿的颜色又可分为“红籽儿石榴”和“白籽儿石榴”)。石榴除食用外,还可入药。

◆喀什伽师瓜

也是一种甜瓜,因产于伽师县而得名。糖分含量高,瓜的种类多,据说瓜肉中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的含量都优于其他地方的同类产品,伽师瓜种类繁多,不同种类有不同特点和成熟期,有些品种可越冬贮存,宜于长途运输,其中重者达4-5公斤。

◆喀什蟠桃

蟠桃是桃子的一种,它与普通的蜜桃开一样颜色的花儿,长着同样的叶儿,成熟的季节也大致相同,但果实的样子却是扁的,果皮呈深黄色,果肉为黄色。不但好看,而且好吃,新疆蟠桃以叶城和喀什的为最好。

新疆民族民风

◆维吾尔族

在农村一般自成村落,从事农业生产;并擅长经营园艺、瓜果、林木、饲养奶牛及羊。市区内的维吾尔族人多从事手工业的商业。手工业以制革、打铁、食品加工等为主;商业多经营毛皮肠衣、干鲜水果和民族用品。50年代前,乌鲁木齐的维吾尔族商人对外(主要是俄国)贸易较之其他民族更为活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维吾尔族科学文化知识及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的职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如今以干部、教师、医务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和工人为主。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由于民族之间长期频繁的交往和学习,乌鲁木齐市许多维吾尔族人兼通汉语和哈萨克语。维吾尔族有灿烂的民族文化。早在11世纪70年代,哈喇汗王朝时的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所著《福乐智慧》叙事长诗,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编著的《突厥语大辞典》,都闻名遐迩。民间文学也十分丰富,有不少著名的故事、寓言、笑话、诗歌、民谣和谚语。《阿凡提的故事》在维吾尔族群众中广泛流传。尤其是民间歌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单调高昂,节奏欢快、活泼、优美、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每逢盛大节日和喜庆吉日,或是劳动之余,维吾尔族男女老幼都要伴着“达甫”(手鼓),唱起悠扬激越的民间歌谣。

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套曲,“麦西来甫”(聚会的意思)是维吾尔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每逢佳节、婚事、喜庆活动都要演唱和舞蹈。乐曲热情奔放,舞姿轻巧优美。开始时,一人高唱序曲,接着手鼓响起,众人齐唱,歌声悦耳,旋律欢快。人们被邀对舞,扬手顿足、旋转翩跹。高潮迭起,情绪炽烈,欢歌笑语,令人心驰神往。

此外,维吾尔族的民族建筑、民族医术等都以独有的民族特色而闻名。

当代乌鲁木齐涌现出不少的维吾尔族社会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如社会科学和文学研究方面的著名学者依不拉音·穆提义,阿不都秀库尔·叶尔地,著名诗人兼翻译家克里木·霍加,诗人铁依甫江·艾里也夫,以及中年作家祖尔东·萨比尔等。他们对促进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和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维吾尔族人的衣着,一般都比较讲究。老年男性喜欢穿右衽斜领无纽扣的“袷袢”(长上衣),腰系长带,足着“买斯”(软底鞋),外套“喀拉西”(套鞋);中青年男性喜穿小花或花格衬衣,西式长裤,外着西服或穿便服,喜穿皮鞋,头戴四楞小花帽(称作“朵帕”)妇女无论冬夏喜着裙装,上身着西装外套,下身穿长裙,,足穿长筒袜和皮靴,头戴花帽或系纱巾,冬季则围以大方巾。现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时装。城乡妇女均喜欢戴首饰,以耳环、手镯、戒指比较多见,也有戴项链的。年青姑娘有画眉的习惯,将两眉画连在一起。小女孩逢年过节,有的喜欢梳十数条小辫垂于脑后。已婚妇女梳两条辫子,近年梳新式发型的渐多。

维吾尔族人禁吃猪肉、驴肉、食肉动物,禁食一切动物的血和自亡的、非伊斯兰教徒宰杀的牲畜。只吃穆斯林(伊斯兰教徒)宰杀的牛、羊、骆驼、马肉入鸡、鸭、鱼肉。平时以白面、大米为日常主食。饮食花样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主要有抓饭、拉面、肉粥、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曲曲(形似小饺)、烤羊肉、牛羊肉汤及大小厚薄不同形状的烤馕。蔬菜主要有皮芽子(洋葱)、卡马古尔(蔓菁)、胡萝卜、辣椒、豇豆、西红柿等。调味除盐醋外,喜用极椒、孜然(安息茴香)。早饭一般喝茶吃馕,不多炒菜;午、晚两餐常吃抓饭、包子、拌面、汤面、有时吃手抓羊肉。在吃抓饭和手抓羊肉前都要净手,不用筷子,直接用手抓食。富裕人家还吃“阿勒瓦”(一种用糖和面做的糊糊)。维吾尔族人民都喜欢喝茯茶和奶茶。

维吾尔族的建筑物有其独特风格。房屋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室内凿壁龛,并饰以各种花纹图案。旧式房屋多系土木结构,窗子较小,房顶开一个窗,通风采光差;室内进门有一连灶土炕,用来做饭取暖。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住房质量逐渐提高,有的住进了楼房。即便是自建的平房,一般也比较宽敞明亮通风。厅室布置整洁朴雅,四壁呈白色泛蓝,挂的壁毯,靠墙置床,被褥均展铺于床罩或毛毯之下,床上只摆设一对镂花方枕。室中央置长桌或圆桌,家具及陈设品多遮盖有钩花图案的装饰巾,门窗挂丝绒或绸类的落地式垂帘,并衬饰网眼针织品。地面多装饰民族图案。维吾尔族人喜欢在庭院中种植花卉、果树和葡萄,整个环境显得雅静、清新。

过去维吾尔族人多以毛驴、马代步。20世纪70年代以后,城乡的主要交通工具为自行车,少数人家已有摩托车。

维吾尔族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和古尔邦节。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期满30天开斋,恢复白天吃喝的习惯。开斋节前,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节祝贺。肉孜节过后的第七十天是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有经济条件的人家要宰羊,邀请亲友邻居来家做客。

以上两个节日,各清真寺都打鼓、吹奏唢呐欢庆,召唤维吾尔族男人们到各自所在地的清真寺内会礼,向真主祈祷。会礼散后,先上坟,然后各家请阿訇到家诵经。

◆柯尔克孜族

清代初期,塔城境内已有柯尔克孜族游牧,多聚居于额敏河流域;今多分布于塔城市几个牧场。1990年,全地区有柯尔克孜族人口1916人,其中塔城市有1523人。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柯尔克孜文,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塔城地区的柯尔克孜族兼通哈萨克语、蒙古语和维吾尔语,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也有一部分人信仰喇嘛教。柯尔克孜族的婚姻与哈萨克族大同小异。葬礼同维吾尔族接近。“纳吾热孜”节是柯尔克孜族传统节日,太阳历元月初一(即公历3月20日或21日)为节庆日。柯尔克孜族也过古尔邦节和肉孜节。

塔城地区的柯尔克孜族长期同萨克族共同生活,其衣食等生活习俗与哈萨克族十分相似。

◆乌孜别克族

17世纪前后,今辖区内有乌孜别克族从事经商务农,逐渐定居下来。1949年有人口1313人,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人于五六十年代回苏联。1990年,塔城地区有乌孜别克族2160人,主要居住在塔城市和额敏县。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衣食起居等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基本相同。

◆俄罗斯族

18世纪末期,一些俄罗斯族人从俄国进入塔城经商定居。19世纪末至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又有一部分俄罗斯人迁居塔城县、额敏县、乌苏县境。20世纪30年代,一批东北籍华侨携带部分俄罗斯眷属入境,加入中国籍。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中期,大部分俄罗斯族人返回苏联。1990年,全地区有俄罗斯人口2696人,大部分聚居在塔城市,主要从事教育、卫生及各种修理业、运输业的手工业。

塔城俄罗斯族男性多着西服,女性喜穿花色连衣裙,戴方头,80年代,男女青年多着时装。饮食以小麦面为主食,多加工成烤制品,一般家庭主妇都会制做面包、饼干等食品。喜食奶制品。塔城地区的俄罗斯族过圣诞节、复活节,也过春节。圣诞节亲友相聚,欢歌起舞。1985年后,每逢圣诞节,由政府有关部门举办联欢晚会,多是男女成对,围成圆圈跳集体舞。

◆达斡尔族

塔城地区的达斡尔族,是清乾隆年间在塔城戌边的达斡尔族将士的后代。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就有达斡尔族官兵换防进驻塔城。同治初年,伊犁爆发农民反清起义,部分驻防伊犁的达斡尔族官兵突围后绕道俄国,抵达塔城。

光绪九年(1883),塔城达斡尔族被改编为两营。光绪十五年(1889),参加重建塔尔巴哈台绥靖新城的达斡尔族人有300多户。光绪十七年(1891),达斡尔族编为六旗驻守塔城。民国初年裁军,1917年,达斡尔族迁居今塔城市阿西尔一带屯耕。

新中国成立后,塔城县设“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1990年,全地区有达斡尔族4474人,聚居在塔城市的有4324人。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一部分人兼通汉、哈萨克、维吾尔等族语言,有“天然翻译”之称,现普遍使用汉字。达斡尔族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刺绣、剪纸至今相传不衰。

达斡尔族历史上曾信仰萨满教和喇嘛教。多祭“腾格尔”(天)、祭“鄂博”(即在山顶上用土或石垒成圆堆),每年农历五月祈求风调、人畜平安。新中国成立后,信教人数极少。从事农业生产的达斡尔族居住土木或砖木结构的平房,屋内砌有保暖御寒的火炕。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达斡尔族住单位统建的楼房或家属。达斡尔族有在“哈拉”(部落)内部通婚的习俗,但不限制同其他民族通婚。

男女缔结婚姻,经订婚、过礼、迎娶三步。婚礼俭朴,气氛活跃。丧事施行棺殓土葬。达斡尔族人很重服孝,一般祖父、祖母、父、母亡,服孝3个月;伯父、伯母、叔、婶亡,戴孝2个月,5代以内的侄孙也要戴1个月孝;舅父、舅母亡,无子女戴孝时,由外甥服孝;丈夫死,妻给丈夫戴孝3年。服孝期内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不出远门。新中国成立后,服孝礼节已大为简化。达斡尔族传统服饰近似蒙古族。女子旗袍和罩褂的领口、袖口和襟摆上,贴绣各种花纹的镶边,男女皮袍的襟摆沿边配上各种图案的装饰。新中国成立后,男性多着制服、西服。达斡尔族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和奶制食品,普遍食用蔬菜。

达斡尔族最大的节日是春节。腊月三十要祭祖、扫墓。除夕,欢乐通宵。一,晚辈一起向长辈拜年请安,然后男女老少,逐户互拜,一直热闹到初正月十五。清明、端午、中秋节和十月初十的千灯节亦是达斡尔族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