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蜀道
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的广元境内,因1000年前,诗仙李白题《蜀道难》,得以名扬天下。剑门蜀道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古“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数百里古蜀道上,峰峦叠嶂,峭壁摩云,雄奇险峻,壮丽多姿,构成了川陕交通的一大屏障。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景区范围广大,山水林泉等自然景观丰富,沿蜀道分布着众多的名胜古迹,主要有古栈道、三国古战场遗迹、武则天庙皇泽寺、唐宋石刻千佛岩、剑门关、古驿道翠云廊、七曲山大庙、李白故里等。剑门关位于景区中段,是蜀道上最重要的关隘。这里山脉东西横亘百余公里,72峰绵延起伏,形若利剑,直插霄汉。连山绝险,独路如门,素有“剑门天下雄”之说。进入关内长约500米的幽深峡谷中,可见前人留下的“天下雄关”、“第一关”、“剑阁七十二峰”等碑刻。新建的剑门关楼,雄踞关口,气势恢宏。附近山峦绵亘,植被葱笼,景色秀丽。翠云廊,是古蜀道上从剑门关到剑阁县城一段的美称。古称“皇柏”、“张飞柏”,曾有“三百余里官道,数千万株古柏”的壮观景象。现存古柏8000余株,主要分布在剑门关到剑阁县城一段,有的穿插在川陕公路两侧,枝干参天,浓荫蔽日,繁茂苍翠,远远望去,蔚然如云,故而得名。保留了原来“驿道”的旧貌,古风盎然。历经千余年的雨雪风霜,更显雄浑苍凉,古道夕阳之中,令人横生昔人已去,天地悠悠的无尽感触。梓潼县以“东倚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是古蜀道南端的一颗耀眼明珠。全县景点众多,尤以七曲山为胜。七曲山大庙相传为晋人张亚子的祀庙。历经一千余载,今存楼阁寺殿集元、明、清三代建筑之精华。七曲山大庙的“应梦仙台”,相传是唐明皇得梦之所。此外,卧龙山千佛岩、汉阙上亭驿剑泉、司马长卿石室等处均为难得一见的古迹。
◆觉范寺壁画
位于剑阁县武连驿西。重修觉苑寺碑记载,寺创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宋元丰年间(1078-1085)赐名党苑寺,元末寺废,明天顺初重建殿宇。今觉苑寺有殿宇三重和两廊厢房数十间,合成两个四合院。由逍遥楼至大雄殿、后殿,层层升高,石级井然,颇为壮观。除大雄殿为明代建筑,余皆清代增建。大雄殿为单檐敬山式造,彩绘藻井鲜艳夺目。中供佛像3尊,左右塑二传者像,两边为二十诸天。壁画10幅,绘释迦年谱画,各幅画像皆庄严美妙,栩栩如生。
◆七里峡景区
位于广元市旺苍县北部鼓城乡境内,距县城63公里,由鼓城山、七里峡、白龙宫三大景区组成,面积100平方公里。这里属米仓山系西段,为构造侵蚀、溶蚀中的地貌,最高点东鼓城海拔2073米,最低点关口垭河谷海拔880米。鼓城景区以山景为主体,森林景观、野生动物、地下景观相辅相成;云景气景四时不同,绚丽多彩。鼓城山因山体似鼓而名,四周峭壁如垣,高达150-200以上,山顶宽广平缓,方圆2-3万平方米。主要景观有“云海天鼓”、大红岩“岩壁城堡”、中山包“天然风蚀园林”、塔坝河“花径通幽”、烂坝子野生动物出没地和卡门、大红岩“地下暗河迷宫”等。七里峡景区以水景为主,峡谷、森林、流水浑然一体,形成了绚丽多姿、清雅奇幽的独特风韵。这里河谷狭窄,谷中多梯坎断崖,河水天然纯净,清澈晶莹,石头五颜六色,与流水相辉映,幻化出五彩斑斓的水景。主要景点有万卷峡、叠翠峡珠帘瀑布、珍珠滩等。白龙宫景区河水翠蓝清澈,平静如镜;山势挺拔高耸,如剑如屏。有白龙宫、黑龙潭、铁佛寺等景点。鼓城山——七里峡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千佛崖
位于广元市城北5公里的嘉陵江东岸,古栈道险阁——石柜阁就在崖南头,与皇泽寺隔江相望。千佛崖是四川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1961年4月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崖摩崖造像始于北魏时期,历经了近1500年,在高45米,南北长200多米的峭壁上,布满了造像龛窟,重重叠叠13层,密如蜂房。据清咸丰四年(1854年)碑文记载,全崖造像达“一万七千有奇”。可惜在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一半以上造像被毁。现仅存龛窟400多个及大小造像7000余躯。全崖造像以大云洞为中心,分南北两段。南段龛窟有:大佛洞、莲花洞、牟尼阁、千佛洞、睡佛龛、多宝佛龛、接引佛龛、供养人龛、神龙大佛、如意轮观音、单身佛窟等;北段龛窟有:三世佛龛、无忧花树窟、弥勒佛龛、三身佛龛、节行僧龛、菩提像窟、伎乐天人窟、地藏王龛、力士龛、卢舍那佛龛、十一面观音像、阿弥陀佛龛、飞天窟、清代藏佛洞等。大云洞居于千佛崖中心位置,规模最大,共计造像234尊,左右两壁雕有148尊莲花观音像,窟正中一大佛立像为弥勒佛。据说该尊弥勒佛是武则天的化身像。唐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正式登基时,白马寺法明和尚薛怀义等12名和尚为迎合武则天当皇帝的需要,撰写《大云经》呈武则天。《大云经》中称武则天是弥勒佛降生,应代替李唐做皇帝。武则天看后大喜,亲笔作序,颁布于天下,且令各州要营造大云寺,以珍藏《大云经》。因武则天生于利州,当地百姓就在千佛崖造大云洞,并且刻了这尊弥勒佛立像和后壁龛中二圣——高宗李治、武则天。按中国传统应男左女右,而该二圣的排列是女左男右,佛龛男高女低,这体现出设计者的巧妙构思。现在广元市文物管理所修建完善了崖壁楼阁走道,有阶梯攀登,可通达各龛窟参观。
◆黄龙风景区简介
黄龙自然风光秀丽,它以仙境般的岩溶景观,吸引着中外游人。1982年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地。1983年列为四川省自然保护区。1991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黄龙座落在四川西北高原的岷山之中,岷山主峰雪宝顶脚下,主要因佛门名刹黄龙寺而得名,它是一条长约7公里,宽约300米的钙化山峡,这里山势如龙,又称“藏龙山”。相传,夏禹治水,黄龙为禹负舟导江,溯茂州(今茂汶县)而上,始有岷江,故后世于此建寺以祀。黄龙寺的景色,出于天然,堪称奇绝。后寺背倚玉翠雪峰。高出云表,犹如白玉屏障,拱卫着整个黄龙。从后寺到谷口,铺满了乳黄色的碳酸钙质,宛如一条从雪山飞腾而下的黄龙。龙头、龙腰、龙尾处分别建立前寺、中寺、后寺三座庙宇。五色彩池层层相连,恰似龙身上的片片鳞甲,闪闪发光。奇花异草与参天古木遍山中,千层碧水漫流其上。从山麓上行,在7.5公里的沟谷中,星罗棋布着3400多个秀丽晶莹、五色斑斓的彩池,面积最大的不足一亩,最小的仅一平方米左右;深者一丈有余,浅者三寸而已;乳黄色池岸迂回蜿蜒,互相连环。最富魅力的是池水的颜色:有的荡红漾绿,泼墨濡黄;有的似蓝非白,绿中带紫,紫中泛青;也有全池一色,如碧玉、玛瑙、翡翠、象牙各陈艳丽。池与池间,虽活水同源而水色各异,若上池色淡黄,注入下池则为柠檬色;左池是紫红,注入右池又变为橄榄绿了。流壑飞泉到处可见,像水晶帘挂在钟乳岩上,垂下千条银丝,万串明珠;也有一脉数流,似轻纱般随风飘拂。这里有草木葱茏、翠柏苍松如叠嶂的“仙人道”和以“接仙”、“迎仙”命名的溪桥。名贵稀有的雪茶、雪莲花开遍山野;大熊猫、贝母鸡、雪鸡等珍稀动物遨游其间。充满神奇色彩的黄龙洞更为引人入胜,传说此洞是黄龙化身黄龙真人修炼成道之所。洞在后寺左前方十余公尺处,洞口有一株雪松,被一丛娑罗花掩映着。洞内挂着许多银白色乳帘,微风吹过,叮铛作响。洞顶有一条白龙,张牙舞爪,势欲腾空飞去。进洞十余米处有三尊佛像和石床、石桌、石凳等物,佛前顶上,吊着一盏盏雪白的“宝莲灯”。这并非人工凿成,而是岩溶风化多年自然形成。洞壁上显现出各式纹样,有的如行云流水,有的像骏马奔驰,有的似梅花怒放,有的又若海底水族,真是巧夺天工的天然图画。暗河在洞里发出的哗哗水声,更增添了神秘的气氛。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题。其中有一联,可作黄龙寺风景的概括描写:“玉障参天一径苍松迎白雪,金沙铺地千层碧水走黄龙”。这里每年农历6月12日—15日举行的黄龙庙会盛况空前。黄龙风景区与九赛沟风景区一样,同为川西北高原上两颗醉人的明珠。
◆丹云峡
位于松潘县黄龙沟风景区东18公里处,顺松潘平武公路而下,其间35公里峡谷深切、峰险崖奇,林深敝日,飞瀑浅玉,秋来红叶如霞云,故称丹云峡谷。丹云峡谷,山岩上藤葛萝蔓,峭如刀削岩壁。绝壁多生怪柏,山峰诡异,多奇花异卉。到了冬天,丹云峡谷两岸悬崖滴水成冰,倒挂数十米,冰暴悬岩,人称凌冰岩。春秋季节,数十丈高陡岩上,有数股清泉直下,又名龙滴水。丹云峡谷,垂直高差1378米。涪江穿其间,激流险滩,飞瀑无数。有瀑名“仙女瀑”高达30余米,宽3米多,为峡谷中瀑布之最。
◆观音洒水瀑
位于玉翠山腰,这是一个神奇的瀑布。此处有一个42米高,33米宽的悬崖绝壁,水顺石壁骤然流下,犹如无穷无尽的小珍珠撒落。当游人站在瀑布对面高声大吼,空气中的水起因震动,迅速凝聚成水珠,成雨点,吼声大,雨点大,吼声之,雨即止,令游人感叹不已。
◆黄龙洞
位于风景区的后寺前面,有一株古老的雪松,其下敞开一个洞口,这就是黄龙洞。进去时应备照明灯具,里面的洞穴高大宽阔,能听见哗哗阴河流水声,可见石神石灯。洞顶终年滴水不断,乡人汲以为饮。据说,此洞是黄龙真人修行的地方,洞顶黄龙图像仍清晰可辨,它张牙舞爪,跃跃欲飞。三尊佛像前尚有石床、石被、石柜等物。当然,这些龙、佛、床、贝、柜等物,均是由石灰岩溶浆凝集而成的。当地乡人说,此洞东通“加拉龙”,北通“漳腊”,南通“达阿”,与这三个地方都相距30余公里,而这三个通道都是深不可测的。可惜,至今还没有人敢去此洞探险。
◆黄龙沟
位于四川省北部,四川盆地西北,松潘古城东北约35公里的黄龙乡境内。处在岷山山脉中段,岷山主峰雪宝顶的北面,玉翠山南坡,是一条由黄色石灰华沉积物经长期流水侵蚀而成的山谷。全长7.5公里,宽约200-300米。两岸重峦叠嶂,高耸云天,中间山沟似一条“黄色巨龙”从高山上飞腾而下,故名黄龙沟。沟内建有三座古寺,都称黄龙寺,每逢庙会,附近各族人民前来赶集,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就把这一地区称为黄龙寺。风景区名称亦由此而来。这里峰峦峻峭,大山巍峨,溪水蜿蜒,彩池连片,池水五彩斑斓,景色迷人。加上古树苍茫,山花烂漫,风光独特,故自古有“黄龙风光天下奇绝”之美誉。黄龙沟和中外闻名的九寨沟仅一山之隔,黄龙沟在山的南坡,由北向南流,九寨沟在山的北坡,由南向北流,中间相隔玉翠山,海拔4764米,是岷山山脉中的一座著名的高峰。
◆黄龙寺
位于终年积雪的雪宝顶峰下的玉翠山麓,面向黄龙谷,四周林木茂密,宛若碧海。黄龙寺建于明代,是一座古朴大方的木结构建筑,亦名雪山寺、白鹿寺。相传黄龙真人修道于此而得名;又传说古代大禹疏导岷江时,治水成功,百姓建庙以纪念其功。寺后有一黄龙洞,内有石佛三尊,洞中的龙、佛、床、灯全由人工雕凿成,洞深不见底,深处有流水声。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日起为庙会日,方圆数百里的藏、羌、回、汉各族群众都来赶会,还有远自甘肃、青海来的,一时帐篷鳞次栉比,热闹非凡!
◆金洞洗身瀑
瀑高12米,宽28米。紧邻金瀑银泻。但你沿着林荫中的曲径盘旋行走约一公里,就能听到“哗哗”的水泻声。从金沙滩缓泻的钙华流,在此形成10米高的堤坝,碧水从上漫流而下,挂起道道水柱,形成钙华奇观,这就是洗身瀑。金黄色的钟乳绝壁上,有一个别致的溶洞。游人在这里感到有趣的是,你绕过水帘进出洞时,竟不会湿衣裳。相传,这里曾是黄龙真人成仙之时洗去凡胎俗骨之地。在洗身洞洗澡,对各种皮肤病、风湿病、肠胃病等都有一定的疗效。据说,不仅可以消灾延寿,而且还可以治愈不孕之症。因此,到这里沐浴的妇女很多。
◆龙背鎏金瀑
过了洗身瀑不远,便来到此瀑。它长约375米,山势形势极象龙背,黄色的钙华流在龙背上镀上一层金。碧绿的水顺势分流,在阳光的折射下,发出绚丽的光彩,时而幻出楼阁,时而幻出虹霓,宛如神话故事里的蓬莱仙境。
◆神仙洞
位于风景区的西侧500米半山中,洞成“井”,洞深30米,宽10米,高5米,洞内有一甘泉,水声淙淙,犹如琴声。泉里的水随取即盈,不会干涸。这个泉的水,质地优良,在石泉里看着是深绿色的,盛在杯里是白色,喝在嘴里又是甘甜的。它含有多种矿物质,是优质矿泉水。据说,此水是神仙所饮的琼浆,所以,许多中外游人每到此洞喝上几口,甘甜冰凉,暑渴尽去,精神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