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心灵鸡汤(中学版)
22093200000005

第5章 一直守望我们的天使(1)

广袤的宇宙,浩瀚的星空,有一种叫做亲情的东西,它渺小却又伟大,说它渺小是因为在生活中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说它伟大,是因为失去的时候,才被人们所发现它的可贵,进而去缅怀珍惜。亲情不需要华丽的词语去修饰!它,普普通通实实在在,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种种感动,也让我们的生活被幸福所包围!

高玉宝教子

适用作文主题

家教,勤俭,朴素,劳动。

1962年,高玉宝大学毕业后,回到故乡大连安了家。到滨城第一次带领孩子上街时,没有去游览迷人的滨海风景,也没有去逛街市、商店,而是来到高玉宝童年捡破烂的北岗桥,当时这里依然保留着许多破烂棚屋,在这里他给孩子们讲起当年苦难的童年生活。

高玉宝童年在村里给周扒皮扛长活,后来背井离乡跟随大人来到大连谋生,在北岗桥码头一带依靠捡破烂维持生活。他捡起一块西瓜皮给孩子们闻,孩子们嫌脏捂起了鼻子。高玉宝深情地说:“当年爸爸在这儿捡破烂时西瓜皮也很难捡到,有时偶尔捡到几块就像捡到宝贝似的舍不得吃,拿回家洗净和爸爸妈妈一起吃。”孩子们听后对爸爸的苦难生活铭记在心。老大燕飞听后说:“爸爸,以后咱家每年第一次吃西瓜时先吃一口西瓜皮,记住祖辈们的这段历史。他的这一建议被全家采纳,至今吃西瓜皮已成为高玉宝家的多年传统。

高玉宝经常对孩子们说,列宁有句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现在咱们生活好了,但光荣传统可不能丢。为了培养孩子们勤俭朴素的美德,他对孩子们约法三章,不准比吃比穿,不准贪图安逸和追求享受。高玉宝有四个孩子,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一直到穿破为止。高玉宝经常外出作报告,不是乘公交车就是骑自行车,从不要小车摆架子。在他的影响下,孩子艰苦朴素蔚然成风,兄妹4人吃喝穿戴从不讲究,他的一些邻居说:“一看孩子们平常穿戴就知道是高玉宝的孩子。”

在家教中,高玉宝经常给孩子讲故事。高老说:“给孩子讲一个美好的故事,等于给孩子编织一个美好的梦。”这种梦日积月累,对孩子的进步成长潜移默化,产生着积极影响。高玉宝阅历深,知多识广,积累了许多故事,从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到现代英雄**、刘文学,高玉宝讲起来生动活泼,易懂好记,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烙印,在生活中成为孩子们的追求。

有一年初冬,附近游泳池结上了一层薄冰,大儿子燕飞和小朋友们一同去滑冰。突然冰裂了,有一个小朋友掉进了冰窟窿,不少孩子见状都吓跑了,年仅6岁的燕飞奋不顾身地跳了下去把落水的小朋友推上冰岸,自己力小几次爬冰未成,死死抓住冰沿,一直等到大人赶来才把他救起。被救孩子家长登门道谢时高玉宝才知道,他问燕飞你怎么想起救小朋友?小家伙脑袋一扬说:“我想起爸爸讲过的***的故事。”

高玉宝不仅善于创作小说和报告文学,而且他还爱好写诗,写了不少雅俗共赏、富有时代气息的诗,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战士的豪情。他还赋诗几十首寄愿子女。他在一首《望儿牢记》诗中写道:“荣誉不去抢,名声不可扬,歪道不能走,心正睡得香。”他在1956年他的大女儿燕丽出生后的第一首诗中写道:“大树不正影儿歪,大人不好孩子坏,为了祖国下一代,不娇不惯不溺爱。”1957年6月9日是他大儿子燕飞的出生日,他在诗中写道:“六九辰霞鸟噪,驱散燕儿飞高,愿你勇敢坚强,舍己利人为好。”二女儿燕萍是高玉宝夫妇195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进修时生的,他在诗中写道:“古燕本是今北京,萍儿生在幸福城,幸福本是劳动换,千万别做寄生虫。”

孙子高升出生在经济大潮中,有些人向钱看忽视了家教,他特意设计了一张“教育名片”——《我要读书》赠给孙子,上面画有一个卖茶蛋的小女孩流着眼泪,手捧着《高玉宝》,内心发出“我要读书”,漫画下面是一首耐人寻味的诗:“看了此画泪满腮,我那童年别再来。无知无识怎建国?当以全心育英才。”孩子们牢记他的亲切教诲,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不辜负他老人家的希望。他的四个子女有三个入了党,老大燕飞在《东北之窗》杂志社当编辑,两届当选为大连市人大代表。

智慧箴言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总有一些东西被继承并发扬开来,比如勤俭,比如劳动,这些优良传统无论是在哪个年代都永远不会过时。

名句赏析

人不可以不闻道,而道亦未尝不可闻也。用一时之力则有一时之功,用一日之力则有一日之功:语出明代吴与弼《与傅秉彝书》。人不能不领会道理,而道理也并不是不能领会的。你用上一时的功力就会有一时的收获,用上一天的功力就会有一天的收获。说明人应当注意学习,学则有成。

两只麻袋

适用作文主题

亲情,孝顺,教改。

刘刚是个抢劫犯,入狱一年了,从来没人看过他。

眼看别的犯人隔三差五就有人来探监,送来各种好吃的,刘刚眼馋,就给父母写信,让他们来,也不为好吃的,就是想他们。

在无数封信石沉大海后,刘刚明白了,父母抛弃了他。伤心和绝望之余,他又写了一封信,说如果父母再不来,他们将永远失去他这个儿子。这不是说气话,几个重刑犯拉他一起越狱不是一两天了,他只是一直下不了决心,现在反正是爹不亲娘不爱、赤条条无牵挂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这天天气特别冷。刘刚正和几个“秃瓢”密谋越狱,忽然,有人喊道:“刘刚,有人来看你!”会是谁呢?进探监室一看,刘刚呆了,是妈妈!一年不见,妈妈变得都认不出来了。才五十开外的人。头发全白了,腰弯得像虾米,人瘦得不成形,衣裳破破烂烂,一双脚竟然光着,满是污垢和血迹,身旁还放着两只破麻布口袋。

娘儿两对视着,没等刘刚开口,妈妈浑浊的眼泪就流出来了,她边抹眼泪边说:“小刚,信我收到了,别怪爸妈狠心,实在是抽不开身啊,你爸……又病了,我要服侍他,再说路又远……”这时,指导员端来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进来了,热情地说:“大娘,吃口面再谈。”刘妈妈忙站起身,手在身上使劲的擦着:“使不得、使不得。”指导员把碗塞到老人的手中,笑着说:“我娘也就您这个岁数了,娘吃儿子一碗面不应该吗?”刘妈妈不再说话,低下头“呼啦呼啦”吃起来,吃得是那个快那个香啊,好像多少天没吃饭了。

等妈妈吃完了,刘刚看着她那双又红又肿、裂了许多血口的脚,忍不住问:“妈,你的脚怎么了?鞋呢?”还没等妈妈回答,指导员冷冷地接过话:“你妈是步行来的,鞋早磨破了。”

步行?从家到这儿有三四百里路,而且很长一段是山路!刘刚慢慢蹲下身,轻轻抚着那双不成形的脚:“妈,你怎么不坐车啊?怎么不买双鞋啊?”

妈妈缩起脚,装着不在意地说:“坐什么车啊,走路挺好的,唉,今年闹猪瘟,家里的几头猪全死了,天又旱,庄稼收成不好,还有你爸……看病……花了好多钱……你爸身子好的话,我们早来看你了,你别怪爸妈。”

指导员擦了擦眼泪,悄悄退了出去。刘刚低着头问:“爸的身子好些了吗?”

刘刚等了半天不见回答,头一抬,妈妈正在擦眼泪,嘴里却说:“沙子迷眼了,你问你爸?噢,他快好了……他让我告诉你,别牵挂他,好好改造。”

探监时间结束了。指导员进来,手里抓着一大把票子,说:“大娘,这是我们几个管教人员的一点心意,您可不能光着脚走回去了,不然,刘刚还不心疼死啊!”

刘刚妈妈双手直摇,说:“这哪成啊,娃儿在你这里,已够你操心的了,我再要你钱,不是折我的寿吗?”

指导员声音颤抖着说:“做儿子的,不能让你享福,反而让老人担惊受怕,让您光脚走几百里路来这儿,如果再光脚走回去,这个儿子还算个人吗?”

刘刚撑不住了,声音嘶哑地喊道:“妈!”就再也发不出声了,此时窗外也是泣声一片,那是指导员喊来旁观的劳改犯们发出的。

这时,有个狱警进了屋,故作轻松地说:“别哭了,妈妈来看儿子是喜事啊,应该笑才对,让我看看大娘带了什么好吃的。” 他边说边拎起麻袋就倒,刘刚妈妈来不及阻挡,口袋里的东西全倒了出来。顿时,所有的人都愣了。

第一只口袋倒出的,全是馒头、面饼什么的,四分五裂,硬如石头,而且个个不同。不用说,这是刘刚妈妈一路乞讨来的。刘刚妈妈窘极了,双手揪着衣角,喃喃地说:“娃,别怪妈做这下作事,家里实在拿不出什么东西……”

刘刚像没听见似的,直勾勾地盯住第二只麻袋里倒出的东西,那是—一个骨灰盒!刘刚呆呆地问:“妈,这是什么?”刘刚妈神色慌张起来,伸手要抱那个骨灰盒:“没……没什么……”刘刚发疯般抢了过来,浑身颤抖:“妈,这是什么?!”

刘刚妈无力地坐了下去,花白的头发剧烈的抖动着。好半天,她才吃力地说:“那是……你爸!为了攒钱来看你,他没日没夜地打工,身子给累垮了。临死前,他说他生前没来看你,心里难受,死后一定要我带他来,看你最后一眼……”

刘刚发出撕心裂肺的一声长号:“爸,我改……”接着“扑通”一声跪了下去,一个劲儿地用头撞地。“扑通、扑通”,只见探监室外黑压压跪倒一片,痛哭声响彻天空……

智慧箴言

爱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唯有爱,能让人知错就改,能让误入迷途的孩子悬崖勒马,获得重生。

文学常识

三尺: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条令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

陆放翁诗传家风

适用作文主题

爱国,家教。

陆游号放翁,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写过很多教育子孙的诗,在他的诗集中,直接以《示儿》之类为题的,就有一百多首。他可能是历史上用诗歌作为家庭教育手段用得最多的一位诗人。

陆游是个知识分子,他的教子诗,首先就是鼓励孩子们读书。

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字还写得歪歪扭扭,陆游看了就很高兴,在诗中写下了“阿纲学书蚓满幅,阿绘学语莺啭木”的句子,反映了他的喜悦心情。他的小儿子七岁时生了一场病,病愈时自己作了一首诗。陆游认为这是继承了陆家的家风。他写道:

“喜见吾家王雪儿,今朝竹马绕廊嬉。

也知笠泽家风在,七岁能吟病起诗。”

陆游认为,子孙做官、发财,都不如继承学业为好。他说:“一床共置朝回笏,百屋常堆用剩钱。何似吾家好儿子,吟哦相伴短檠前。”

他常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到深夜,有时到三更天,灯油尽了,才不得不去睡觉。

并且陆游常常用自己的学习经验,给孩子们指点学习方法。他认为读书要从明字义开始:“通经本训诂,讲字极声形”。又要深入进去,追根求源:“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如果能从不同流派的诗文中看出成功的共同规律,就算有了一点收获。他有一次和儿辈论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文章的不同风格,最后说:“看得同时已有功”。

陆游还认为,读书不只是读文章,更要注意历史的教训,“静观兴废事”。所以,“吾儿从旁论治乱”,就“每使老子喜欲狂”。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救国救民。“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乎苏元元”。

这就要求读书人自己首先道德高尚,按照学到的道理身体力行。所以他对孩子们说;“字字讲声形,仍要身践履”,“字字微言要力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而且要努力一辈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不要只看一时的得失,因为“书生事业期千载,得丧从来未易评。”

1202年,陆游的儿子陆子龙要到吉州担任司理参军(一种小书记官),陆游特地写了一首260字的五言长诗,谆谆告诫儿子到了吉州,遇到一些故人老友应该怎样对待。当时益国公周必大和曾任过秘书监的杨万里都住在吉州。这两位知名的大人物都是陆游的老朋友。陆游告诉儿子说:“益公名位重,凛若乔岳峙”,你“得见已足荣,切勿有所启”。“又若杨诚斋(杨万里),清介世莫比……汝但问起居,余事莫挂齿”。这些话,实际上就是告诉儿子不要“走后门”,保持自己为人的正直,也不要干扰、影响那些德高望重的前辈。

陆游生在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亲友间爱国思想的熏陶。在他的心中,占据最重要位置的,莫过于祖国统一的大业。陆游临终时写的最后一首诗《示儿》,也就是他的遗嘱,诗中说: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深切地期望儿孙们:“汝曹切勿坠家风”。他在自己的诗里,一遍又一遍地把他的家风的内容,向儿孙们作了详尽的传授。他还希望儿子能给孙子做好榜样,“夙夜常相勉,诸孙待典型”。实际上,他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智慧箴言

所谓言传身教,身教更是大于言传。陆游以自己的言行教导自己的后代勤勉努力,和睦相处。

生活小常识

黄种人和黑种人大都多一双黑色的眼睛。白种人的眼睛则有好几种颜色:蓝色、绿色、褐色、灰色、黄色。眼睛的颜色实际就是虹膜的颜色,虹膜中存在着色素。色素量最多的,就形成黑眼睛;稍微少一些的,就成为褐色眼睛;色素最少的就形成蓝眼睛。

罗斯福的小树苗

适用作文主题

家庭,父爱,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