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心灵鸡汤(中学版)
22093200000022

第22章 勤勉,成功的阶梯(2)

这段家史说明,赵元任幼年就经过多种方言的训练,开始掌握了学习语言的本领。1910年,他17岁时,由江苏南京高等学校预科考入清华留美研究生班,在录取的72名官费生中,他总分名列第2(胡适名列55)。先在康奈尔大学读数学、物理,后入哈佛攻哲学,继而又研究语言学。1920年回到祖国,在清华大学任教。赵元任确有非凡的语言方面的天赋。据说,他的耳朵可以辨别各种语言。在一星期以内,他就可以学会一种语言,能听,能说,而且说得很好。同年,哲学家罗素(英)来清华参观讲学,赵元任任翻译,并陪同罗素周游全国各地,每到一个地方,他就用当地的方言翻译。亲友们都鼓励他向语言方面深造,于是他于年底辞去清华教席,准备到国外去专攻语言学(那时,语言学在中国尚属空白)。次年6月,他与杨步伟医生结婚后,便一同出国。赵先觅定哈佛大学哲学讲师的职位。于1922年又去法国莎娜学院专门研究语言学一年。至此他已初步奠定了成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基石。1925年回国后,他在清华担任的课程有方音学、普通语言学、音韵练习、中国音韵学、中国乐谱乐调、中国现代方言等,并先后去江浙、江西、湖北、广东等地考察方言。从1922年至1948年,他共发表语言学专著14种,论文21篇,1948年以后,他在国外任教期间,又用英文写了《中国语字典》、《奥语入门》、《中国语语法之研究》、《湖北方言调查》等专著。上世纪50年代后期,他曾在台北作“语言问题”的系统讲演,系统地讲了语言学以及同语言学有关的各项基本问题,讲述了他在语言学研究方面的心得和结晶,讲稿汇集成书,并已由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外,他还灌制了许多有关语言方面的唱片,单是中国华中、华南各省方言的录音唱片,就有2000多张。

赵元任可以称得上是精通汉语,但绝不单是一位汉语学家。在外国语方面,据他自己说:“在应用文方面,英文、德文、法文没有问题。至于一般用法,则日本、古希腊、拉丁俄罗斯等文字都不成问题。”特别是出国定居以后,他有机会遍游欧美各地,了解和学习各国各地的语言现象,简直到了广通博达的地步。他讲古今汉语和各地方言,能够用上述随便哪个国家的古语和方言举例作比较。他操各国语音同他说汉语“国语”和方言一样细致入微。有一次,他在索邦用法语讲演,用的是纯粹的标准国定的法国语音,讲完了,听众对他说:“你法国话说得真好,你的法国话比法国人说得都好。”他在关于语言学的讲学或著作中,经常使用一些多由他自己创作的妙趣横生的故事来加深人们的印象。

赵元任是中国第一位用科学方法作方言和方音调查的学者。也许是从小的天赋,抑或一直以来的锻炼加强,他的耳朵能辨别各种细微的语音差别。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期间他曾亲自考察和研究过吴语等近60种方言。他对方言的研究非他人所能及,掌握33种方言,其治学严谨和刻苦,令人叹为观止。

智慧箴言

就算是赵元任这样天赋异禀的语言天才,如果不经过刻苦努力也是不可能成才“中国语言学之父”的。

笑话碰碰车

一位得了不知道是什么病的病人十分焦急,求救于一位医生。

医生叫他在化验室外等化验结果。没过多久,医生满脸笑意地走出来说:“先生,我祝贺您。”

病人高兴得差点跳起来:“我得救了吗?”

医生说:“不是,我祝贺的是,你将死于一种没有先例的新疾病,我们正准备在您死后用您的名字给这种病命名。”

巴尔扎克写作

适用作文主题

勤奋,努力,意志,利用时间。

法国19世纪文学大师巴尔扎克,是一个精力非凡的人,他习惯在后半夜写作。

每当深夜12点钟,巴尔扎克便从熟睡中醒来。这是最宁静的时刻,没有来访的客人打扰,也没有债主来逼债,整个巴黎都在沉睡之中。这时候,巴尔扎克开始了他一天的写作。

他在开始写作之前,总要把准备工作做好。在他的左面,整齐地放着几叠稿纸。为了不让颜色使眼睛疲倦,他选用的纸张全部都是浅蓝色的,而且纸张的表面特别光滑,一旦书写起来,可以疾书无阻。稿纸旁摆放着笔和墨水瓶。在他的右面,是一个小记事册,那里面,记下了他随时想到的关于下面章节的一些情节和描写。

他细心地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便坐下来动笔写作。他在写作中,从不间断,也不迟疑。房间里只能听到笔尖划在纸上的嚓嚓声和时而把写好的纸张放在一叠纸上的轻微的声音。

他一直要写到手酸背痛、头昏眼花的时候,才暂时放下笔,冲一杯自己制作的咖啡来刺激一下神经。接着又坐下来继续写作,一直到早晨八点,他才离开桌子,去用早餐。

早饭后,他在澡盆里消磨一小时,然后又开始另一项工作,这就是对稿样进行修改。他修改稿样十分认真,稿样上密密麻麻地画满了修改符号,好些地方几乎是完全重写的。这样的修改,要反复进行多次,直到每个单字和句子都没有毛病为止。

巴尔扎克幽默地把修改稿样的工作称作“文艺烹调工作。”当他把自己半成品的文字“烹调”了三、四个钟头以后,他便去吃午饭。

午饭后,他开始忙于摘记备忘录,写信,快到五点,他才把笔放下。这一段时间,他有时去会见朋友,但大部分时间是用来思索问题。

傍晚,巴黎的市民们做完了一天的工作,合家团聚的时候,巴尔扎克开始睡下。他只睡4个小时左右,到了半夜12点,他就又起来开始新的一天的写作了。

巴尔扎克就是这样抓紧每一天的时间勤奋写作的。由于他这种惊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最初似乎只能是一个幻想的宏伟的创作计划,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地实现了。

他一生写下了90多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两千多个人物,他把这一整套作品称为《人间喜剧》。

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推崇巴尔扎克,认为他“对现实关系有深刻理解”,称赞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作家都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

高效率的利用时间,是他成为这种大师的重要原因之一。

智慧箴言

世界上没有不付出努力就成功的天才,巴尔扎克这样的大师也是在珍惜时间,勤奋努力中才实现的。

学习金手指

当逛街时,看到的、听到的,都尝试翻译成英文,随时随地训练自己的“口译能力”!每天有计划的训练自己的“翻译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翻译一篇小短文。学习英语的最高目标就是:中英文自由转换!这也是社会最需要的能力,当然这也是为你自己创造最大价值的能力!这个能力很难获得,一定要每天坚持练习!先准确翻译单词,然后是句子,其次是短文。

陈寿燎麻烧发

适用作文主题

求学,苦读,不畏艰难。

陈寿刚生下来时,皮包骨头,身体很瘦弱。父母怕他难养大,就给他起了个吉祥长寿的名字,叫陈寿。为的是希望孩子能够平安、健康地长大。

小陈寿真的没辜负父母的心愿,他竟然一天天健康地长大了。长到五、六岁时,他就开始跟着父亲在家中读书识字。他天资聪明,勤学好问,好奇心很强,见什么就学什么,长到15岁的时候,家中的藏书就全部被他读完了。他这时正在一所私塾里读书,私塾先生教的书本他很快就学会了。于是,他向父亲请求到外边去求学。

当时,四川的南充县有个叫谯周的人,他办了一所私学,在当时很有名。陈寿就想到那儿去求学。父母听说年幼的陈寿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求学,很不放心,开始一直不肯答应他的要求。后来经不住陈寿的苦苦央求,终于答应了。

陈寿告别了父母,带了行李和干粮就独自出发了。经过十多天的辛劳跋涉,他终于来到了南充县城,见到了他思慕已久的老师。

谯周见陈寿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孩,不由得有些好笑。他想:到我这里来求学的人都是二十多岁的人,这个毛孩子也来我这里求学,岂不有损学堂的名声吗?于是,他连哄带推地对陈寿说:“你太小了,我这里不收小学生,快回家去,过几年再来吧。”

陈寿连忙哀求说:“先生,您收下我吧!别看我年岁小,我已经读完了《诗经》、《书经》、《礼记》、《春秋》,难道还不够当您的学生吗?”

谯周听他说读了这么多的书,有点不相信,就出了几个题来考他。没想到,陈寿竟对答如流。谯周心中非常喜欢这个聪明的孩子,可又考虑他的年龄太小,有点犹豫不决。陈寿见老师沉默半晌不说话,急忙抬起脚对他说:“先生,你看我为了到您这里来,在路上走了十多天,把鞋底都磨穿了,您一定要收下我呀!”

谯周一看,只见陈寿脚下的鞋果然破了,有几个地方还结着血痂。他终于被这个少年顽强求学的精神感动了,一把拉住陈寿的小手说:“好吧,先试试看吧。”

从此,在谯周的学堂里多了一位年龄最小的学生。谁知这个最小的学生,后来竟然成了谯周最得意的弟子。

陈寿来到这里以后,给学堂增添了不少快乐和生气。

每天,天刚蒙蒙亮,陈寿就爬到山坡上去读书,那清脆的声音响遍山谷,非常动听。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同学们早已入睡了,只有他仍然独坐在学堂的屋檐下点着麻梗,刻苦地读书。有好几次,因为太困,读着读着就睡着了。

一天晚上,他又打起了瞌睡,不小心头发触着燃烧的麻梗,一下烧起来了,陈寿痛得从睡梦中惊醒,顿时瞌睡跑得无影无踪。陈寿从中受到启发,以后每逢困倦难忍的时候,就用麻梗烧自己的头发,这样就可以彻夜不眠,一直学习到天明。

陈寿在谯周的学堂里学了5年,已经成长为一个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青年。他特别喜爱那些古代的历史著作,决心自己也要编写历史。在他离开学堂后,他更加注意广泛地收集有关的史料,开始夜以继日编写《三国志》,并且终于完成了这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增添了新的一页。

智慧箴言

求学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需要经历许多磨难,经历艰险,意志稍有不坚就可能会半途而废。

名句赏析

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语出汉代王符《潜夫论·赞学》。凡是想建立功绩、成就大业的人,没有比学习更好的了。意谓读书求知是建功立业的最有力的保障。

范仲淹廉俭砺志而求真

适用作文主题

磨炼,意志,刻苦求学,珍惜时间。

我国古代优秀散文中,有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叫《岳阳楼记》。这篇文章不光是写景抒情动人,更有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这样的不朽警句,激励着人们的宏大抱负。《岳阳楼记》的作者便是北宋时期一位有志之士、著名学者、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

范仲淹在一生的事业上走过了艰苦曲折的道路。然而他的治学精神却是始终如一,并为后人传为佳话。范仲淹虽然出生于名门仕官之家,但那是一个破落了的“世家”,家境一年比一年艰难。尤其在他不到两岁时,父亲去世,接着母亲改嫁,生活更是清苦孤寂。生活艰苦,对于小小的范仲淹还不算什么,最使他伤心的是,由于家贫上不起学。从刚懂事时起,他就盼着进学堂读书,盼了四、五年,年年落空。到了10岁那年,范仲淹终于下决心离家,住进长山醴泉寺的僧房,在那里发奋苦读。他为了集中精力,节省时间,一心读书,他每天煮一大碗稀粥,等到放凉凝结后,再用刀子把一碗稀粥划分成四块,早晨晚上各吃两块;也不烧火炒菜,只切几条咸菜就着把稀粥吃下去,吃完又埋头读书了。

寺庙里有一个老火头僧人,他看到范仲淹这种专心学习的精神,非常感动和佩服。一天,老火头僧人当面称赞道:“你小小年纪,怎么就懂得这样发奋读书,而且生活上又这样不怕艰苦,真是难得啊!”

范仲淹回答说:“一个人如果不读书,只贪图享受,饱食终日,舒舒服务,那种生活是毫无意义的。”

为了开阔眼界,广泛摄取知识,19岁的范仲淹,辞别母亲,孤身离开久居的江南,餐风露宿,千里迢迢求师访友,来到名师群集的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进了当时全国赫赫有名的南都学舍。范仲淹一踏进南都学舍,一下子就被那满架的书籍给吸引住了。他贪婪地昼夜苦读,简直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在那滴水成冰的冬夜,当他读得实在疲惫不堪时,就用冷水洗洗脸,清醒一下头脑,然后继续排灯攻读;每当肚子饿了,他就喝一点凉稀粥充饥。

老师、同学都很称赞范仲淹的刻苦求学精神,也都同情他生活上的困难境遇。同窗好友中,有一个是南都留守(相当知府)的儿子,他看到范仲淹忘我攻读,昼夜不息,而又只是喝点稀粥充饥,很受感动。一天,他放学回家后对父亲讲了这件事。留守听后很有感慨地说:“这个范仲淹必定是个胸怀大志,有出息的好孩子,你应该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好好向他学习。”留守还吩咐儿子要经常送些好吃的东西给范仲淹,不要让身体累垮了。于是,留守的儿子就天天送食物给范仲淹吃。过了几天,留守的儿子在范仲淹书房里发现,原来每次送给他的食物都原样未动,他责备范仲淹说:“你怎么有好吃的食物摆着不吃,还是喝稀粥呢,难道怀疑我父亲的用心吗?”范仲淹答谢道:“学友,不是我不领会令尊的厚意,只是因为我多年来一直喝粥,已经成为习惯了;再说,如果我每天吃你送来的佳食,不再喝粥了的话,恐怕会养成贪吃的毛病,将来吃不得苦。这样,追求事业的志向就会懈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