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心灵鸡汤(中学版)
22093200000015

第15章 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2)

这天夜里,正赶上月黑头加阴天,洛阳街头除了隔三差四听见几声打更的梆子响,什么声音都听不见。曹操带着兵丁,走大街串小巷,旮旯缝道都查遍了,也没碰见一个犯禁的人。他心里想,北城豪强恶名在外,难道说我这一张告示出来,这些家伙真个都改邪归正了不成?他正想着心事,忽然听见一声尖叫“救命啊”──曹操一怔,连忙一阵子小跑赶到一条小胡同里。这是一条死胡同,最里边有一间破草屋,屋门倒在地上,门外头立着一匹高头大马,马上坐着一个骷髅样的老头,正拈着胡子哈哈大笑哩。再往里头看,几个膀大腰圆的大汉正从屋里往外拽着一个年轻女人。曹操不觉勃然大怒,“呛啷”一声从腰里拔出宝剑,大喝一声:“住手”!这一声真如平地一声霹雳,把那帮家伙一个个震得目瞪口呆。骑在马上的干骷髅扭头一看,眼前站的这人好不威风,他心里不由一怔,身子禁不住直打冷战。停了好一会儿,他才定住神儿,壮壮胆说;“你是哪来的野种,敢来老爷面前捋虎须?”曹操一听这话,知道找见了对头,只见他不慌不忙地答了话:“老爷乃是洛阳北部尉曹操!”干骷髅听说是个小小北部尉,不由“哼哼”一阵冷笑道:“你知道我是谁吗?”曹操说:“老爷是巡夜查禁,哪个管你是谁!来人,与我一齐拿下!”哪知曹操令下,手下兵个个都像木雕泥塑,竟没有一个人动手。他正想发火,一个年纪大点的班头过来说;“老爷,此人乃当朝蹇硕大人的亲叔蹇老爷,拿不得!”曹操听说是蹇叔,心中一动。他想,要想整顿北城秩序,非拿这号出头鸟开刀不行,怎能轻易放过他。于是,把眼一瞪说:“就是王子犯法,也要与民同罪!尔等若要枉法,老爷定斩不饶!此时还不动手,更待何时?”蹇叔平日仗势欺人,无恶不作,就连这些兵丁也没少受他的冤枉气,暗地里早已恨得咬牙,如今有老爷撑腰打气,自然个个奋勇当先,只听齐吼一声,三下五除二,就把这群恶棍捆了个死马倒踡蹄儿。百姓们见曹操真个动手抓了蹇叔,一家家都开了大门,走出来呐喊助威。

曹操把蹇叔带回衙门,连夜击鼓升堂。这家伙开始还想耍赖,怎奈苦主在场哭诉,四邻百姓又纷纷当堂作证,最后只得画供招认。曹操收起供状,“啪”一声丢下火签,命令重责五十大棍!兵丁们像拉死狗一般,把蹇叔和几个狗腿子拖到衙门外边大街上,扒开裤子,抄起红黄蓝白黑五色大棍,乒乒乓乓一口气打足了五十下。蹇叔爬在地下疼得鬼哭狼嚎,老百姓高兴得拍手叫好!

从那以后,北城豪强一听曹操二字,脊梁沟子就发紧,一见五色大棍,浑身上下就起鸡皮疙瘩——再也不敢祸害老百姓啦!

智慧箴言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无论你是皇亲国戚还是普通老百姓,触犯了法律就应当受到相应的制裁,每个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也应当恪守公正严明的原则。

笑话碰碰车

有位经常丢三落四的科学家乘火车时,正赶上列车员查票。他找遍了自己的所有口袋也没有找到车票,急得满头大汗。

这时,列车员认出了他是大科学家,说:“不要紧,你不必着急,回来时给我们看看就行了。”

“不,我要将它找出来。”

“你太认真了,其实……”

“不是认真,我必须找到这该死的车票,要不然,我怎么知道我该上哪儿去?”

鉴真东渡志不移

适用作文主题

立志,坚定,坚持,矢志不移。

在日本的奈良城,有一座具有我国唐代建筑风格的招提寺,被日本人视为国宝。这座寺是1200年前唐朝和尚鉴真亲自设计并主持营造的。一个中国和尚,为什么远涉重洋到日本建寺呢?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鉴真和尚俗姓淳于,扬州人,是唐代著名的高僧。他14岁出家,20岁游学于洛阳,后在长安实际寺受“具足戒”,这是僧侣的最高戒律,表示各种修行的戒条都已十足具备了。他广泛游历,遍访众僧,潜心钻研佛教经典,对佛教艺术、建筑、医学、绘画等多方面的知识也很熟悉,成为精通律学、知识渊博的高僧。后来,他以扬州为中心,在淮南地区进行宗教宣传,30年间从他受戒的弟子达4万多人,深得僧侣界的敬重,名扬海内。

在鉴真55岁那年,来华已10年的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二人来到扬州大明寺,代表日本政府邀请鉴真去日本传戒弘法。鉴真认为到日本讲学,传授佛法,义不容辞,便问身边的弟子们,谁愿意应聘去日本。弟子们都默不作声,片刻后,弟子祥彦说:“日本路途遥远,又隔着浩渺沧海,惊涛骇浪,途中生死难料,大千世界,人身最可贵,降生中土,尤为难得。而且我等修行功德尚不完备,造诣不深,所以……没等祥彦讲完,鉴真便坚定地说:“为了弘扬佛法大事,怎能顾惜身体性命呢!你们如不愿去,我就自己去!”祥彦等21名弟子见鉴真如此坚定,很受感动,也都表示愿与鉴真风雨同舟,东渡日本。

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东渡的行动竟历经了那么多的挫折磨难。

公元743年,当他们渡海的一切准备全部就绪,正要扬帆出海时,却被人诬告为“私通海盗”,被官府没收了船物而没能成行。同年底,他们又邀请了工匠、画师、水手共100多人,计划再次东渡,不料船还没有出海,就被风浪击坏了。时值严冬,人陷水中,凉彻心骨。等船修好了以后再去,又在海上触礁,船破沉没,他们幸被巡海官发现得救。以后几年中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也都失败了,但是,鉴真并没有因此灰心,又准备开始第五次东渡。

第五次东渡,更是多灾多难。那是公元748年,船刚出海,就遇到了南下的季候风,波浪滔天,一夜之间被吹出了七八百里,把他们从长江口一直吹到浙江海面。船在海上被风推浪摆,早已偏离了航向。一天漂到蛇海,丈把长的海蛇成群地围在船四周,不时窜出水面,实在吓人。过了蛇海,又进入飞鱼海和飞鸟海,一群群大鸟在海空飞翔,有时一齐落在船上,几乎要把船压沉。隔了几天,大风又起。船上的淡水已经用完,饿了只能以生米充饥。生米嚼在口里,咽不下又吐不出,痛苦难忍,喝了海水,又腹胀如鼓。鉴真见众人愁眉不展,便鼓励说:“为了实现我们的目的,这点困苦有什么可怕呢!”并带头嚼生米。这样苦熬了14昼夜后,终于在遥远的海天之际,看见了一线大地。然而那并不是日本,而是我国的海南岛。

他们在海南岛停留了一年后,再度起锚北上。途中,有的弟子因病不幸去世,年已63岁的鉴真也因屡历艰辛而双目失明。经过3年的漂泊,他们一行才回到了扬州。

又过了两年,日本遣唐大使又请鉴真去日本,他虽然已双目失明,但他想到日本朝野对他的期望,想到东渡弘扬中国佛教文化,将会对日本巩固“大化革新”的成果、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有所贡献,便毅然答应了下来。经过再次努力,他终于在天宝12年底东渡成功,到达日本。这6次东渡共耗时12 年,36人中途死亡。从一开始随鉴真东渡而最后到达日本的,只剩下弟子思托和日本僧普照二人了。

鉴真到达日本后,受到了以天皇为首的各阶层人士的欢迎和礼遇。他在日本筑起了第一个戒坛,依次给天皇、皇后及440名僧侣受戒,成了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他还为日本朝野人士治病,传播中国文化。直到18世纪时,日本药店的药袋上,还印有鉴真的图像。那座唐式风格的招提寺,更成为鉴真东渡弘法最有力的历史见证。鉴真把唐朝的先进文化传到了日本,不仅促进了日本佛教的发展,也对日本的文学、史学有很大促进,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智慧箴言

无论遭遇多么严重的劫难,都不要放弃希望,不要放弃自己的航程,只要坚持到底,一定能取得成功。

学习金手指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几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建议大家每天要保证有一个小时的读书时间,时间可以是整块的,也可以是分散的,欧阳修利用“马上、枕上、厕上”读书,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同时读书除了报刊杂志的“浅阅读”材料外,一定要有计划地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一周读一本,一学期就是十几本,一年就是二三十本,这些书,不仅可以让你自信地提笔写作文,而且将受用一辈子。

李时珍立志写《本草》

适用作文主题

立志,坚定,坚持不懈。

提到李时珍,我们不能不和他编写的《本草纲目》联系起来。这部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系统地搜集整理了十六世纪以前我国医药学的丰富经验,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

那么,李时珍是如何想到又是怎样撰写这部伟大的著作呢?还是从他小时讲起吧!

少年的李时珍出生于湖北蕲春的一个医药世家。他小时候身体不佳,时常闹病。父亲在当地小有名气,对儿子的病,他没少花力气,上山采药、制药、精心调理,终于使李时珍逐渐康复。疾病带给李时珍的痛苦,以及父亲为周围乡亲和自己的精心治疗,使李时珍产生了也要做医生的愿望。

然而他父亲却要儿子好好读“四书”“五经”,做好八股文,走上仕途。李时珍只好偷偷地读着父亲收藏的医书,像《内经》、《伤寒论》等。

由于李时珍志向不在仕途,所以科举几次名落孙山。父亲见儿子学医志向已定,也就顺从了他,让他跟自己一道行医。

李时珍对医药很入迷,他不仅遍读古代医书,而且常常将书中的草药、方子加以研究验证。他发现其中有许多错误。

有一次,他了解到这样一件事:邻村的一位医生按药典开好处方,让病人服用防葵。不幸的是,那病人服用后不久死去。

又有一次,还是这位医生,给一位病人搭脉瞧病,他仍按药典给病人开了黄精,让病人补补。这个病人在服用后也很快死去了。

两位病人的家属均找李时珍,要他找出是什么原因。李时珍经过反复研究,弄清楚了这不是医生的错,而是药典上有误:将狼毒误作防葵,将勾吻误作黄精。

李时珍心想:医药书解释药物,如果讲得不清楚甚至有误,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于是,他决定对旧有的医药书进行整理和补充,编写出一本《本草纲目》来。

为了写好这本书,李时珍不仅广泛阅读他所能搜集到的任何医书药书,而且四处采访,遍访各地名师。不仅如此,他还将书本中的知识与实际医疗临床实践紧密结合,采集了大量药材标本。

经过二十多年呕心沥血,他遍读了无数的医药书和其他古籍,足迹踏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这部巨著在许多方面居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仅以书中采用植物分类法为例,就比瑞典植物分类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中确立的方法早一个半世纪。

可惜的是,这部不朽的著作定稿后不久李时珍就去世了,未能亲眼看到《本草纲目》刊行于世。

智慧箴言

一个伟大的壮举往往是建立在一些极小的事情上的。比如治病救人,本来讲究的是对症下药,可如果药方都错了,那别说救人,还极有可能变成害命。少年李时珍发现了这一点,这才立志要整理和补充旧医书,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不懈努力,他最终达成了这一夙愿。

名句赏析

才饱身自贵,巷荒门岂贫:语出唐代孟郊《题韦丞总吴王故城下幽居》。才学丰厚,身份自然高贵;居住穷门陋巷,怎能认为是贫穷?意谓人生的价值在于才学过人,而不在于生活富足。

梁启超童年趣事

适用作文主题

志气,机智,好奇,勤奋。

童年的梁启超聪明过人,才思敏捷,祖父梁延十分喜欢他。梁启超五岁时开始读《四书》、《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2岁考中首榜第一名秀才,被乡人称为“神童”。当地群众流传不少“神童”梁启超的故事。

梁启超爬上竹梯玩耍。祖父怕他有危险,望着梁启超急叫:“快下来,快下来!会跌死你的……”梁启超看见祖父急成那样子,竟又往上再攀一级,还冲口念出两句:“有人在平地,看我上云梯。”祖父不由开心大笑,感到乖孙非比寻常。

梁启超十岁那年,跟父亲入城,夜里住在秀才李兆镜家。李家正厅对面有个杏花园,梁启超第二天早晨起来便走到杏花园玩耍,但见朵朵带露杏花争妍斗艳,十分可爱,便摘了几朵。突然听到脚步声由远而近,原来是父亲与李秀才来了。梁启超急忙将杏花藏于袖里,但仍被父亲看见了。父亲不好意思在朋友面前责怪儿子,便以对对联的形式来处罚他。父亲吟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梁启超仰头凝思,瞥见对面厅檐挂着的“挡煞”大镜,即念出下联:“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李兆镜拍掌叫绝,于是道:“让老夫也来考一考贤侄,‘推车出小陌’,怎样?”梁启超立刻对上:“策马入长安。”“好,好!”李兆镜连声赞好。在欢悦的气氛中,父亲饶了梁启超的过错。